杜甫写完《兵车行》发到了朋友圈中,第二天一看评论惊呆了


杜甫写完《兵车行》发到了朋友圈中,第二天一看评论惊呆了

夜深了,但淅沥的冷雨还在寒风中抽打着窗户,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杜甫从桌边站起来,活动了几下酸疼的胳膊,在桌边来回走了两圈。灯光下,他的脸显得更憔悴了,眉头拧得紧紧地,眼窝下的黑圈更越发深黑,嘴巴紧抿着,下巴杂草似的灰白胡须没来由地颤动着。他拿起桌上那部满是划痕的旧手机,最后检查了一遍已修改了多遍的《兵车行》。突然,他想到了什么,颤抖着手将“明皇开边意未已”中的“明皇”改成了“武皇”,将“唐家山东二百州”中的“唐家”改成了“汉家”,然后深深地舒了一口气,便将这首《兵车行》发到了朋友圈里。

发送完毕后,他颓然地坐到那把摇摇欲散的椅子上,仿佛使尽了浑身的力气。这首诗能够迅速地传到中原人的手机里吗?能够激起大家的共鸣吗?明皇能够能够读到么?他会体谅民间疾苦改变政策吗?……杜甫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但愿吧。唉,老百姓实在是太苦啦,农民真是太苦啦……不知道坐了多久,杜甫觉得全身都坐麻了,便钻到他那堆破旧的棉絮中,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杜甫醒得很晚,感觉头痛欲裂,梦里血肉横飞的战场久久挥之不去。他摸过手机,打开微信朋友圈,扫了一眼下面的评论,一下子惊呆了:不仅没有设想中的理解与支持,相反是大片的谩骂。

杜甫写完《兵车行》发到了朋友圈中,第二天一看评论惊呆了


“你写这首诗意欲何为?作为大唐的知识分子,享受着免粮赋、免徭役的特殊待遇,不思报答皇恩,反而用这种借古讽今的拙劣伎俩反对明皇陛下强军强国的伟大策略,其心可诛!”

“此诗作者要么是吐蕃间谍,要么就是唐奸!你是大唐的罪臣!”

“自当今圣上‘开源盛世’以来,我朝经济发展举世无匹!四方蛮夷纷纷前来朝拜,各友邦元首也对我们频频竖起大拇指。对此盛况,你的眼睛选择性失明了。今年刚入冬,树叶虽然凋落,但长安大街小巷的枯树枝上都缠上红绿分明的绸缎,比春天的花朵还要色彩鲜明,这些你也选择性失明,那些个别的负面现象被你夸大宣传,居心何在!”

“没有强大的朝庭就没有老百姓的幸福!”

“广大将士抛家弃子,感恩朝庭,为明皇陛下镇守边陲。虽然有个别不成器的念念不忘自己的小家,但那只是极个别,作者不要总拿这些个别说事,整天宣传负能量!”

“什么‘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纯粹的造谣!这是对女性的歧视!”

“三观不正,用心歹毒!”

“你可以滚回吐蕃去了”

……

……

……

杜甫眼前一阵发晕,差点摔倒在地。楞了很久,他拿起手机,用力把它扔到了屋前的水塘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