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杨万军: 野 果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观音寺大部分以山区和丘陵为主,也有部分平地和河流,山野中,有很多野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自然成了孩子们放学后的零食仓库,而且会随着时间和季节的更替,品类繁多。

数九歌里面的春打六九头,时常是我妈妈念叨的。过到六九,万物开始复苏,一年的季节,就开始了,恍惚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蔷薇,俗称刺树,她的花刚刚打蕾,嫩芽就迫不及待的伸展开来,尤其是在春光无限的沐浴中。这个时候,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磨牙的,就掐了粗壮的嫩枝条,剥了外皮,放进嘴里咀嚼,有一丝淡淡的甜味,能解解片刻之馋。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几个艳阳天之后,三月泡儿,就华丽现身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野果,大部分是酸酸的,偶尔会有甜透的,我们会用桐子树叶折了做成一个打包的工具,可以带回家,当作零食。这个时候,茶包蜕皮,种谷下泥,是大人们准备播种育秧的时候了,山上的茶树,会挂上不少茶包,蜕掉皮的会很甜,自然被我们一帮孩子们惦记着,会在放学后,装满口袋和书包,大快朵颐。也有小矮茶树上长出茶片,书名叫茶耳,比茶包肉厚,脆甜。

随后,蜜蜜,开始由青变红,能让孩子们一眼就能看到,总是迫不及待的摘了放到嘴里,那个酸甜啊,沁人心脾。

空心泡儿和樱桃同时都红了的时候,预示着已经进入到夏天了。空心泡儿,成熟之后是红色的,中间的心是空的,味道很甜,而且一般都是长成一大片,容易采摘,所以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记住的地方。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同样,哪里有樱桃,我们一样也记得清清楚楚,每到合适采摘的季节,我们会毫不费力的找到。樱桃熟了也是殷红的颜色,有时候也会有特别深色的品种,里面富含酒精,我们叫醉桃,不能多吃,曾经有小伙伴误食过多而醉倒在半路。

过到盛夏,学校也放了暑假,自然成了我们孩子们的欢乐时光。

除了下河摸鱼洗澡,抓石蛙之外,就是上山摘野果了。我们一般都是成群结队的早上出去,太阳下山前才回家,都是用野果充饥。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血葡萄,也叫血藤果,成熟后,鲜红而晶莹剔透,能让我们一眼就能发现,不过往往都是鸟兽们捷足先登,不过总会给我们留下一些,足以让我们装满书包。

八月札灰色的外表,最让人难找,而且也不能多吃,会便秘。而哪札,紫红色的外衣,总是显得那么显眼,水分也比八月札多,所以多吃倒是不怕。

有一种山葡萄,比现在家种的颗粒小,熟了之后也是紫黑色,味道也是不错。麻雨子,相比山葡萄外形要小得多,不过味道倒是一样。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还有一种,我们把它叫做羊奶子的野果,外形酷似羊的奶头,所以因此而得名,不过,它的味道,跟猕猴桃一样,只是分布要少很多,偶尔遇到一棵,我们也是顺手收入囊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找猕猴桃,尤其是那种个大又甜的品种。猕猴桃摘回家后,要入坛密封存放,几天之后就可以吃了,闻着酒香浓郁,吃着酸甜爽口。

暑假过完,也得要上学了,老师开始叮咛的就是收放心收放心,可是我们的心思,还是在挂记着哪棵野果熟透了,会利用放学后有限的时间,再光顾一次。

七月阳桃八月札,九月栗子打哈哈。过到农历九月,一棵棵板栗树上的栗子球就开始裂开嘴,向着太阳笑开的时候,又是该我们小伙伴们起早贪黑了。为了不影响学习,我们总是天刚亮起床,到板栗树下溜达一圈,放学后,也是重复同样的工作。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其间,有一种叫荔枝果的野果,也熟了,它的名字却不知道如何由来。它的外形酷似荔枝,红色的外衣,剥开之后,里面是金黄的酱汁,除了甘甜没有一丝别味。有时候一棵树,就可以饱餐一顿,还可以打包回家。

再就是山上的野梨树,我们同样记得位置,轻车驾熟就能找到,同样,书包有变成了装野果的工具。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慢慢的,天气转凉了,我们小伙伴们大半年的忙碌似乎要告一段落了,等到白雪皑皑的时候,我们就会找寻另一种乐趣。

那时,春季时,学校会放几天插秧假,让孩子回家帮助父母忙农活,而我们在忙完之后,会漫山找茶包,所以我们戏称为茶包假。而茶籽假就改成板栗假了。我们在四季更替寻找野果的时候,却不知自己也在慢慢长大。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

杨万军,70后,现住广东,从事房建、市政、道路等施工。


观音寺印记 || 之三· 野果 (作者/杨万军)

在看,在转

向真,向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