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論、量子力學等理論在未來會被推翻嗎?為什麼?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任何一種理論都受囿於當時的哲學性思辨水平和價值觀標準,都是基於上述條件下的對客體對象和客體世界的一種局部性認識,因而任何一種理論都不是對客體對象的單維性的因果對應寫實。人類“理論性”認識的本質特徵是總結,而任何一種總結都是相對獨立的飽滿應的認識結構,所以任何前人的理論對後人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只是借鑑,而不是移花接木式的嫁接。所以相對論和量子理論最終被後人否定或廢棄是完全可能的。


南海石57583028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許多民科在否定現在有的科學理論,這其實很可笑。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科學理論的進步亞根本不是依靠“推翻之前”的理論,因為,科學理論比的不是對錯,而是比誰更準。

所以,無論是量子力學、相對論、電磁學理論還是牛頓力學,他們其實都不會被否定。甚至地心說、和日心說也並沒有被否定,他們僅僅是沒有前面的幾個理論那麼準確而已。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從牛頓力學和量子力學、相對論之間的關係說起。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不知道大家想過沒有,明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描述引力更加準確,為什麼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還沒有被淘汰?為什麼初高中生,甚至包括大學生都還要學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不僅如此,在太陽系中,人類發明的各種航天器,基本上都是依靠牛頓的萬有引力作為基本原理,許多經歷了幾年的航行,到最終到達目的地,誤差僅僅一秒。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能說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錯了嗎?

其實,我們並不能。但如果這件事情,我們再細細去思考,就會發現,“萬有引力”真的存在嗎?牛頓是切切實實看到了“引力”的存在,還是說,牛頓僅僅是看到“關於引力的現象”?

很明顯,牛頓看到的是物質之間彼此吸引的現象。

然後基於這個現象,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來解釋。可比牛頓早以及和牛頓同一時期的學者,也有很多人看到了這樣的現象,為什麼他們的理論沒有人願意承認呢?

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牛頓的理論特別準確,理論和現實的誤差小。

而且科學家是一群激進的人,他們會把現有的理論放到各種極端的尺度上去試錯。牛頓的時代,他的理論也被拿來各種試錯,但萬有引力定律都經受住了考驗。

所以,你發現沒有,其實牛頓理論會成立的前提是它和觀測是匹配的。如果你非要否定它,其實就是要否定觀測到的現象是錯誤的。

這也是為什麼牛頓的理論持續至今還廣泛的用於航空航天當中,真的就是因為太準了。

主流的科學理論

但同時也要知道,面對相同的現象,愛因斯坦則提出了不同的理論。

他認為萬有引力的本質是空的彎曲

。比如:月亮繞著地球轉,是因為地球壓彎了周圍的時空,月球沿著時空的測地線在運動。

那為什麼廣義相對論能夠取代萬有引力定律,成為主流的科學理論呢?

實際上,就是因為廣義相對論比萬有引力定律更準。說白了,就是因為人類的觀測技術進步了,能夠看到更多極端的尺度,在強引力場下,我們就會發現,廣義相對論要比萬有引力理論要準確,或者說誤差更小。這在1919年,天文學家愛丁頓的觀測中被驗證了。

所以,你發現沒有?無論理論叫成什麼花哨的名字,最終比較的就是準確性

新理論和舊理論之間的關係

但我們能說廣義相對論推翻了萬有引力定律嗎?

實際上並不行。因為我們會發現,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是廣義相對論在宏觀低速下的近似解。兩者在描述弱引力場時,之間的差別需要到小數點後十多位去找,這個差別遠比大多數的觀測儀器的測量誤差還要小。所以,實際上,廣義相對論是兼容了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

不僅如此,我們會發現,新理論和舊理論之間的關係就是兼容關係。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都兼容了牛頓理論,或者我們可以說,牛頓理論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在宏觀低速下的近似解。

所以,實際上,科學的發展也對新理論提出了要求。由於舊理論是基於現象提出來的,和現象是完全匹配的。所以,新理論也需要和已有觀測到的現象進行匹配,換句話說,對於新理論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夠兼容舊理論。

如今科學理論的發展,是沿著更加極端的尺度的方向前進,一頭是朝著更大尺度去的,一頭是朝著更小的尺度去的。在更大尺度上誕生的理論需要兼容相對論,在更小的尺度上誕生的理論需要兼容量子力學。

而同時,在宏觀低速下,我們依然還是會繼續沿用牛頓力學,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它精度足夠準確,並且還很簡單,這就導致使用成本很低,我們不可能凡事都要用廣義相對論來描述以你的運動規律,因為太麻煩了,而且用到廣義相對論得到的結果又和牛頓理論算出來的基本沒差。


鍾銘聊科學


量子力學的下一個理論是“萬物理論”,萬物理論的基礎是四元數數學和八元數數學,其研究的是基本粒子的四維以上的超立方體屬性與高維度空間特徵,以及基本粒子的基本模型和基本粒子自下而上組成物質及發現四種基本力的大一統。波粒二象性,量子糾纏、疊加態、不可測、量子漲落、自旋等都是高維度空間,或基本粒子超立方體的特徵,且能夠通過八元數做出物理性的解釋,人類也能夠理解捲縮在粒子世界的高維度空間。通過八元數數學的成熟成體系,上帝不會扔骰子就可以解釋,四種基本力的統一模型就會建立,引力可能就不是基本力,引力子根本就不會存在,而是其三種基本力,完備基本粒子自下而上組合形成的衍生品;或反之,發現引力子或證實引力形成的原因。超弦理論、M理論的本質就是基本粒子高維度空間、超立方體粒子。這對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做出更加科學印證,更加物理性或數學性論證。因此,從微觀世界到宏觀宇宙的理論體系會被統一建立,相對論、量子力學不會被推翻,反而會被解釋得可證。那時候,人類文明開拓星系、探索星際文明的時代就會來臨。

以上思想,腦洞大開,僅是科幻瞎掰,僅供欣賞[呲牙][呲牙][呲牙] 。











互聯商理學


小夥伴們,相對論、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發展的前沿理論。不過,很多人有一些錯誤的理解,什麼相對論推翻了萬有引力定律啦,量子理論不存在啦,等等。其實,這是對物理學無知的論調。有些人人云亦云,跟著起鬨。我們說,科學是嚴謹的,同時科學也是發展的。我倒希望有更好的理論來解釋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到那個時候,物理學科學又向前邁的一大步,或許人類真的能以光速或超光速遨遊在太空中。

一. 相對論是對經典物理學理論萬有引力的發展

有人說相對論推翻了萬有引力定律。這種說法毫無根據,並且是不科學的。為什麼這麼說?萬有引力與相對論並不矛盾,也就是說相對論解決了萬有引力所沒有解決的時空彎曲問題而造成的計算上的誤差問題。

當然,在時間空間的尺度上,相對論解決了經典物理學理論所沒有解決的時間空間的問題。

所以,我們不能說相對論推翻了萬有引力定律。如果說相對論推翻了萬有引力定律,那就是對科學的無知。

二.量子理論是科學家們智慧的結晶

好多人對量子理論並不懂,拿來就用,甚至什麼量子產品,量子眼鏡,量子內衣等等五花八門。這完全是商家用來叫買的,對商家而言,什麼理論,什麼科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商業利益。頭幾年出現納米技術,不是也同樣出現了一大批“納米”產品嗎?

量子理論最先由波爾提出,由於量子有著極其的不確定性,愛因斯坦覺得不可思議,說了一句,“這是上帝投骰子。”因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辯論。其中物理學家,哲學家薛定諤也看出了不確定性的問題,薛定諤本意是解釋說明他認為不確定是不存在的。結果他就想出了一個絕妙的實驗,叫“薛定諤的貓”的實驗。

這個實驗是指將一隻貓關在裝有少量鐳和氰化物的密閉容器裡。鐳的衰變存在幾率,如果鐳發生衰變,會觸發機關打碎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貓就會死;如果鐳不發生衰變,貓就存活。根據量子力學理論,由於放射性的鐳處於衰變和沒有衰變兩種狀態的疊加,貓就理應處於死貓和活貓的疊加狀態。這隻既死又活的貓就是所謂的“薛定諤貓”。但是,不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貓,則必須在打開容器後才知道結果。該實驗試圖從宏觀尺度闡述微觀尺度的量子疊加原理的問題,巧妙地把微觀物質在觀測後是粒子還是波的存在形式和宏觀的貓聯繫起來,以此求證觀測介入時量子的存在形式。隨著量子物理學的發展,薛定諤的貓還延伸出了平行宇宙等物理問題和哲學爭議。

當然,愛因斯坦認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那可能存在既死又活的貓呢?

於是,愛因斯坦也做了一個思維實驗,那就是愛因斯

坦設想了一個新的方案: 想象一堆性質不穩定的火藥,很有可能在一年內都不會爆炸 。他寫道:“原則上這很容易用量子力學的形式表示”,對於火藥這一

年內的情況,薛定諤方程的解釋看上去合情合理,然

而“一年以後情況完全變了,這時波函數ψ(薛定諤在1926年引入量子理論的波函數)描述的便是一種既還沒爆炸又已經爆炸了的混合狀態。”愛因斯坦在信中激動地表示,不僅僅是玻爾,所有物理學家都不應該接受這種無稽之談,因為“現實中並不存在介於已爆炸和未爆炸之間的狀態”。他堅信大自然必定會在兩者間做出選擇,因此物理學家也該如此。

收到愛因斯坦有關火藥實驗的信約十天後,薛定諤回覆了他想到的新花樣:他的盒子裡放的不火藥,而是一隻貓。

薛定諤寫道:“ 密閉的鐵匣子裡放著一個蓋革計數器和少量的鈾,因為量非常少,所以很可能一個小時內有一個原子衰變的概率和沒有衰變的概率一樣。當第一次衰變發生時,通過繼電器,裝置會釋放錘子砸碎一瓶氫氰酸。另外殘忍的是,還有一隻貓被關在這個鐵匣子裡 。”與愛因斯坦的例子一樣,薛定諤假想預定的時間過後,根據量子力學的理論,“ 此時既可以說貓是活得,又可以說貓是死的。

後來,愛恩斯坦非常同意薛定諤的設想並在回信道:“你的貓實驗說明我們的意見完全相同,既包含生又包含死的波函數ψ不能被用來描述現實的狀況。”

量子理論就這樣在一番爭論之後得到了認同。到現在,量子理論已經應用於實踐,中國的量子通訊衛星的成功發射,成功運行,在量子實踐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由此,量子理論正式誕生。

三.相對論、量子理論並不是物理學的極限

為什麼說相對論、量子理論並不是物理學的極限呢?按照科學的發展規律來看,任何科學都在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之中。相對論,量子理論也不例外。我們對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還沒有完全的認識,何況還有許許多多我們用眼睛所看不到的世界呢?

比如,伽馬射線,中微子等等我們看不到,但並不等於它們不存在。

小結:我們看問題,要從長遠的眼光去看。我們看待科學的問題更要有嚴謹的態度。科學不是我們拍腦門就能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不拍腦門,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

這位小夥伴提出的問題,我認為不是推翻相對論的理論,也不是推翻量子理論的問題,而是發展相對論,發展量子理論,在這些理論的基礎上提出更好的理論來支持和發展。


任哥論道


常有人說,目前的科學理論不對,哪裡出了問題。相對論更是成為了“受災”最嚴重的科學理論。有些人甚至是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歪理邪說,認為這就是一套可以取代現有理論的新理論。這我不多做評價!

其實並不是說現有的所有理論不可以被推翻,但是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現有的理論錯了沒有?如果沒有錯我們推翻個啥勁?還有要知道人類的科學是怎樣發展的?簡單的說,科學是靠你推翻我的理論,我推翻你的理論這樣發展的,還是在通過前人和後人的努力共同去不斷地完善一個理論的?再就是我們要搞懂,假如你想出了一套理論,你這套理論想要成功的話,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首先我們看下科學是怎樣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

天空是我們觀察和研究宇宙的窗戶,人類科學的發展源於古人對天空中星光的運動規律的解釋,在望遠鏡還沒有出現的年代,只要有一雙慧眼,我們都能看見太陽的東昇西落,夜幕星辰的交替,這是怎麼回事?古人就說了,這是太陽等一眾兄弟再繞地球運行。

這就是人類最早對宇宙運行規律的理解,也就是地心說,但哥白尼並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尤其是再發現了行星的逆行顯現以後,地心說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不得不引入本輪和均輪的感念,就這樣大輪套小輪、縫縫補補,哥白尼覺得宇宙的運行怎能如此混亂,於是在1543年也就是其臨終前發表了自己的曠世傑作《天體運行論》提出了日心說,大大簡潔了太陽系的模型。但哥白尼並沒有為自己的理論提出令人信服的數學依據。

主要是哥白尼認為各大行星的軌道依然是正圓軌道,導致其對太陽系各大行星運行的預測精度還不如托勒密的地心說算的準。哥白尼死後就到了第谷·布拉赫,這是一位在望遠鏡發麵前被認為最偉大的天文學家,因為他的裸眼視力在當時無人能及。

第谷在多年的觀天中積累了大量的天文資料,但其數學能力很差,他認為哥白尼和托勒密的說法都不對,並將兩人的理論融合在一起,認為太陽系中其他得行星都在繞地球旋轉,但太陽帶著這幫兄弟在繞地球旋轉,並創立了自己得理論。1601年第谷赫然離世,開普勒就繼承了第谷大量珍貴的觀測資料,他比較認同哥白尼的日心說,1609年開普勒就發便了著名的行星運行三大定理,首次以及其準確的數學模型為人們構建了一個完美的太陽系模型。而後來伽利略對木星衛星的觀測和金星相位的觀測更加有力的證實了日心說的地位。

開普勒雖然解釋了行星的運動,但他說不清楚行星為何要繞太陽運行,是什麼力量讓太陽系在運動。時間來到了1687年,人類最偉大、最具轟動性和劃時代意義的一篇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發表了,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不僅為人類解釋地球上所有能看到想到的物理運動,而且也解釋了開普勒留下的歷史疑難,人類第一次能夠用一套完整的理論完美的描述太陽系所有天體的運行規律。並且這套理論還具有很強的預測性,讓人們發現了肉眼無法看到的行星天王星。

但是牛頓的理論在統御人類世界觀200年後,卻出現了問題。這時的時間已經來到了19世紀,隨著人類科學技術和觀測能力的提高,人們發現了水星軌道的進動問題,根據牛頓的理論怎麼算都無法抹平每世紀43.11角秒的誤差,而且牛頓到死都無法說清兩個質量物體為何會產生萬有引力,已經引力相互作用的方式。

這個問題的解決,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也就是愛因斯坦1916年廣義相對論的發表,不僅僅是解決了牛頓遺留下來的疑難,而且廣義相對論還完美的容納了牛頓理論所能解釋得一些現象,並且還最初了人類科學史上最神奇得預測:星光在經過大質量物體時會發生彎曲。並且在1919年有愛丁頓爵士在日食得觀測中得到了證實。

看到這裡,我覺得你已經總結出了一個規律,不僅是科學發展的規律也是一個正確理論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科學怎樣發展?一個正確理論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從哥白尼、開普勒、牛頓到愛因斯坦,我相信你會發現科學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而不是互相推翻的過程!時至今日,你能說哥白尼的理論是錯誤的?開普勒的三大定律不對?牛頓的理論錯了?都沒有,它們依然是爭取的,即使已經被更高的理論所取代。但我們依然在學習以前的理論。那麼你想超越愛因斯坦,並不是推翻相對論,而是要完善、補充發展相對論。

那麼你的理論想要成功,想要勝過相對論必須滿足什麼條件:

  • 首先,你的理論必須解釋相對論目前已經被證實的所有現象。包括:星光彎曲,引力透鏡,引力紅移,引力時間膨脹等等。

  • 第二,你的理論必須解決相對論現在面臨的窘境,也就是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大尺度上描述星系旋轉曲線異常(暗物質問題),無法與量子力學完美的融合,也就是你的理論必須將引力量化,提出引力在微觀層面上介導的方式,以及解決引力為何如此之弱的原因。
  • 第三,你的新理論在滿足以上兩點的同時,必須還要提出可以被證偽的新預測。也就是說根據你的理論,你可以提出一項新的預測,並且能夠被人們通過實驗和觀測的手段來證偽。

看了以上的條件,我想問的是,你能超越相對論嗎?推翻是不可能了,只要能超越你都會被彪炳史冊。

那麼量子力學呢?

量子力學作為一個跟相對論同時代的理論,它的完善和成功不是一個人的功勞,估計你能想到的二十世紀的科學家都在量子力學的發展上貢獻了一份力量。這個理論很少被人詬病,因為它普通人也不是很懂,你想說人家不對也不知該說啥。

但是量子力學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目前標準模型中的粒子以及這些粒子的作用方式基本上可以解釋我們能看到的一些微觀層面的現象。但這個理論也不完善,這是公認的。你想推翻整個量子力學是完全不可能的,但你可以去完善它。

例如:目前的標準模型中的粒子並不能解釋宇宙中的所有現象,最熟悉的就是它裡面還沒有暗物質粒子,中微子振盪的問題也無法解決,因為根據目前標準模型中的粒子預測中微子是沒有質量的,但事實上中微子有三種口味(電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可以互相轉換,這說明中微子存在質量,這也意味宇宙中一定存在可以賦予中微子質量的未知粒子。

還有目前的標準模型無法解決反物質消失之謎,也就是為何正反物質不對稱。我們目前發現了有部分介子會發生弱相互作用的對稱破缺,但缺少強相互作用的對稱破缺的粒子。

所以目前有很多的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和完善,並不是等著我們去推翻現有的理論。因為現有的理論是正確的,你硬要推翻人家這不是槓精嗎?!所以根據以往科學發展的規律,哪怕再過上一兩個世紀,牛頓的理論、愛因斯坦的理論、目前的量子力學都是正確的。但未來肯定會有更加完善的科學理論為我們決絕目前所有未知的問題。


量子科學論


在人類認識的歷史長河中,每一個時代受到公認的背景理論,都無一例外地被後來的理論所推翻和取代。

因此,當代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也難逃被推翻的命運。它們恰好成為人類認識發展頂峰的概率,實在是太小了。

因此,人類的認識,不可能發展到我們這一代就停滯不前了。更何況,人類僅只是自然界中的極小部分,其不可能一勞永逸地獲得絕對的認識。

具體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它們究竟是否會被推翻的問題,需要我們詳細地考察其相對於經典力學有何進步意義,以及相對於未來的理論又有哪些不足。

我們人類認識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具有抽象的邏輯思維,是藉助於歸納法和演繹法來實現的。這兩種不同的方法各有優缺點。它們只有互為補充,才能夠使人類的認識獲得不斷地進步與發展。

歸納法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較為簡單;但是,其適用的範圍,會受到自然界質變的限制🚫。

比如,萬有引力公式是牛頓根據太陽🌞系中各種行星🪐運行的軌跡,歸納出來的。該公式是理想化的,其只適用於平直的空間。對於遙遠的巨大天體,它們的自轉會導致空間的部分轉動,從而使圍繞這些引力源運動的天體具有較大的離心速度,與萬有引力公式的計算結果出現了偏差。

與歸納法相對應的理論類型是唯象型理論。這類理論適用於對新領域認識的初期,它們建立了新現象之間的外在聯繫,為以後理論的發展奠定基礎。

演繹法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雖然,該方法建立的理論可以面對整體,不受質變的限制;但是,其需要提出公理和假說以作為理論的邏輯前提,具有多種選擇的可能。

比如,地心說和日心說,波動量子力學和矩陣量子力學,它們在數學上被證明是完全等價的;但是,在具體的物理解釋方面,卻又是截然不同的。

因此,用演繹法建立的構建型理論,往往是在唯象型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其適用於新領域認識的後期,可以使人類的認識獲得質的發展與飛躍。

經典力學是我們人類關於宏觀領域的認識,是一個忽略了物理背景(空間)的理想物理理論。由此使我們人類形成了一個機械的世界觀。

然而,當人類的認識擴展至高速領域、宇觀領域和微觀領域時,人們意外地發現,物體的運動受到了光速的限制和大物質的影響。而且,所有的微觀粒子,都呈現出了波動性。

於是,原有的經典力學不再適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它們分別是上述三類新現象的唯象型理論,它們藉助於歸納法建立了新現象之間的外在聯繫。由此使我們獲得了一個有機統一的世界觀。

然而,經過了一個世紀多的發展,隨著新現象的不斷增加,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逐漸地暴露出了唯象型理論的不足。

它們缺乏統一的物理機制來說明各種不同的極限情況,沒有將各自領域的現象歸結為物理背景的存在。

比如,狹義相對論,由於忽略了量子空間,從而認為所有的參照系都是完全等價的,使光速不變的相對性絕對化,導致了雙生子佯謬的產生。

比如,廣義相對論沒有提出空間的物理構成。於是,愛因斯坦將空間量子的不對稱碰撞💥,解釋為空間的幾何彎曲,從而使現實世界數學化。

比如,由於量子力學否認粒子的波動性是由物理背景的不連續性所造成的,將粒子的波動性歸結為粒子的存在狀態是概率的。由此,得出了薛定諤貓🐱非死非活的疊加狀態,得出了非現實的超距作用,即得出了所謂的量子糾纏概念。

綜上所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是超出宏觀範圍的唯象型理論。它們的進步意義,在於收集、整理和建立了新領域中的各種現象及其相互聯繫。它們的不足,是缺乏統一的物理機制,從而使認識的發展陷入了困境。

於是,需要我們採用演繹法,建立相應的構建型理論,使人類的認識重新獲得生命力和質的發展與進步。

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即便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被推翻和取代,它們也並不是因為錯誤,而只是被認識效率更高的理論所替代。

作為自然界的同構系統,所有的理論都僅只是我們人類認識的工具🧰,而並不是自然界本身或客觀的反映。因此,理論沒有對錯,只具有認識效率的高低。

以往理論的更替,並不是正確的理論推翻了錯誤的理論,而是由認識效率高的理論取代了認識效率較低的理論,從而實現了我們人類認識的不斷進步與發展。


淡漠乾坤


隨著人類認知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許多理論都有可能會被進一步完善,甚至推翻。尤其量子力學領域,現在許多理論多是基於猜想,處於模糊認知階段。自然規律,都是人類基於自然現象的判斷,逐漸由欠缺到完善,由模糊籠統都逐步清晰。相對論是大體判斷,量子力學則是微觀闡釋。無論理論怎樣,我們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在宏觀層次與微觀層次都是高度統一,並嚴密而有秩序地運轉著。從宏觀可推知微觀,從小範圍局部,也可以認知整體宏觀,甚至宇宙尺度。量子力學許多理論都是尚待商榷的。比如平行宇宙,量子疊加的即生又死的貓,同一事物,同時存在兩種狀態,在宏觀世界不可能,在微觀世界,也是不可能的,只是高速運轉,超出了我們能認知與觀察的能力範圍,世界是統一的,不是割裂的。由此才有一定的規律可因循。即使量子糾纏效應,被人類廣泛認可,其間原理,依然是個迷。微觀世界,深層空間,有諸多我們憑肉眼難觀察到的運行規律,而觀察不到不意味著不存在。所以集更廣泛之力深入探尋,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放下固有觀念,從客觀出發,實事求是,虛心探索,人類的未來會變的更美好。


風雲之海


科學都是在前輩科學家研究的基礎上進步的,即使前輩的科學理論不那麼準確,也有借鑑意義。"日心說"就是在“地心說"基礎上,提出的更準確些的理論,“銀心說"又比“日心說"進了一步,當人們藉助更先進的望遠鏡發現河外星系時,又知道了銀河系並非宇宙的中心,宇宙大到看不見是否有邊緣,星系比銀河系裡的恆星數量,還要多得數不清,銀河系只是這眾多星系中的一個,大尺度上,星系和空間構成了龐大無際的類似網狀結構,宇宙有無一箇中心,有沒有盡頭,是科學永無止境的探索目標,前面說的各種宇宙理論,完全是人類科學認識宇宙的進步過程,不能說誰是絕對錯誤的,只能說是人對宇宙認識的一步步深化。同樣,從牛頓的經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以及量子力學,都是一代代科學家對物質宇宙的認識,各有千秋,沒有誰將誰的理論推翻一說,牛頓的一句話說的最實在,他是站在前輩的肩膀上,所以才看得更遠一些。研究科學的人,切不可狂妄自大,小有成就,也不要沾沾自喜,都是從前輩哪裡繼承和發展過來的,縱是天才,也不可能憑一己之能洞悉宇宙。


長眉1958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內容未來不會完全推翻,但目前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不完善是顯然的!隨著科學進步或對自然認知的深化,會修正或細化是肯定的。狹義相對論拓展了牛頓力學的視野和概念,辨析了牛頓慣性系的相對性,分清了牛頓力學的適用邊界。但自己也設定了一個邊界:光速不變和最高特性,目前,達到這個速度的可測自然表徵物體就是光子和中微子了,目前沒有發現矛盾處。自然界中存不存在超光速物體?若被發現,相對論的適用邊界無疑要在光速以下了。廣義相對論就更不完善了,引力場及宇宙空間彎曲的描述都是半拉子工程,甚至是嘗試性地步,與牛頓力學描述大自然的完善性不在一個級別上!對量子力學,目前只有氫原子精確解,其它全是近似值或實驗修正值,量子力學基礎“薛定諤方程”未來一定會被修正或取代!薛定諤方程其實是個假定,需要實驗事實來驗證以證明它的正確性。我已說了,目前的結果大部分都是簡化值或實驗修正值,沒有被實驗完整驗證!無法與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相媲美,能量守恆和熵理論已經是承受住無數事實的驗證。然而,量子力學中的“量子化”概念會被傳承,因為這是許許多多實驗事實驗證或顯現的特徵,與經典的“連續性”體系確實不一樣!總體來說,相對論的功勞在思想或思維上,對自然的描述遠沒有經典力學那樣的體系完善。量子力學對微觀世界存在的“量子”特性描述,目前建立在薛定諤方程或“波函數”上就更不牢靠,隨著對微觀粒子瞭解的深入和“量子”特性理解的深化,薛定諤方程和波函數被修正或被取代是大概率事件!


freeman369


首先我們必須明白到底什麼是科學!

科學具有可證偽性,也並不等同於正確,不能與正確劃等號。科學也不是萬能的,總是有侷限性的,沒有盡頭,這就是意味著任何科學理論都有侷限性,有侷限性就代表著某種意義上的“不正確”,那麼總有一天任何科學理論都會“被推翻”!

但通常,我們不會說某個科學理論“被推翻”了,而是突破侷限性後被更高級更具普適性的理論代替了。

最明顯的粒子,牛頓經典力學被推翻了嗎?嚴格來講確實被推翻了,被更具普適性的相對論推翻了。經典力學能解釋的相對論都能解釋,但相對論能解釋的經典力學未必能解釋。因為牛頓經典力學只是相對論在低速世界的特例和近似值,在高速世界並不適用!

那麼,既然牛頓經典力學被推翻了,為何我們仍要學習它?甚至學習的光度比相對論還要廣?因為我們就是生活在低速世界,經典力學很簡單更容易理解,最重要的時,在低速世界經典力學已經足夠精確了,如果非得用更加精確的相對論完全沒有必要,反而會帶來更多麻煩!

那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在未來也一定會“被推翻”,但推翻的原因與“經典力學被推翻”是一樣的,並不是說相對論量子力學就是錯的,只是適用範圍不同罷了。比如說,如果未來人類真的發現四維空間的存在,同時發現相對論或者量子力學只是四維空間下的一個特例而已,那麼,你可以說相對論“被推翻”了!

但不管是任何科學理論,都永遠會是科學,永遠不是偽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