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三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發現相對論的不足,他可以成為物理第一人嗎?

閃擊伯爵2


本民科認為,2019年開始,自牛頓,愛因斯坦時代至今的,一切物理大咖們用物質思維研究物質的表象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被本民科用超越物質的思維質疑並正確回答物質從何而來的全新理論所取代,屬於顛覆性的科學革命!迄今為止在物理學上獲得的諾獎與之相比,完全沒有任何可比性!是整個物質時代的結束!


外星文明新時代


你的這個問題可以拆解分別回答。

(1)獲得諾貝爾獎次數最多,他是不是成就最高?

說起諾貝爾獎獲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有:居里夫人、巴丁 、鮑林 、弗雷德·桑格爾 。居里夫人大名鼎鼎,家喻戶曉,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巴丁是唯一的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大家知道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最難獲得獎了;鮑林是天才化學家,在化學鍵和雜化軌道方面貢獻突出,第一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第二次是諾貝爾和平獎;桑格爾我們比較陌生,他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類似於巴丁。

這四位科學家可以說在諾獎史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確實他們也都非常優秀,在科學史上也是佔有一席之位。如果有人可以獲得三次諾貝爾獎,那真的是諾獎史上開創性的,肯定非常牛。但是我們知道物理學上大家公認最偉大的科學家是:牛頓、愛因斯坦、伽利略、麥克斯韋等等。而且一些偉大的科學家,例如門捷列夫,特斯拉,霍金等等都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或者可以多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很厲害,但是不一定是科學上成就最高的人。

(2)發現相對論的不足,那麼他會成為物理第一人嗎?

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還是要回頭看看科學史。類似的例子有:伽利略推翻亞里士多德的錯誤觀念,到牛頓建立牛頓三定律;光的波動性的實驗證明光是波,到愛因斯坦的光量子,以及最後確定光的波粒二象性;否定熱質說,到熱力學三定律的建立否定第一類/第二類永動機是不可能被製造出來的;法拉第提出場的概念,麥克斯韋建立麥克斯韋方程組並且發現光也是一種電磁波;愛因斯坦基於光速不變原理和相對論原理建立相對論,推翻牛頓的絕對時空觀;普朗克發現普朗克常數,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學派建立新量子理論。

這樣的例子很多,有大有小,每一次都在推動科學的巨大進步。如果有人可以發現相對論的不足,毫無疑問,會重新改寫物理學。但是我們和第一個小問題的分析一樣,這樣的舉動會很厲害,但是不一定會成為物理第一人。就像愛因斯坦重新改寫了牛頓的經歷力學,但是牛頓的地位依然崇高。

(3)那麼到底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會成為物理第一人?

我們先看一下愛因斯坦曾經對牛頓的評價。愛因斯坦是這樣說的:只有把他(牛頓)的一生看作為永恆真理而鬥爭的舞臺上一幕才能理解他。這話是啥意思?愛因斯坦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評論牛頓的一生,要把他放在整個科學史上去看待。把牛頓放在科學史上去看,當然很牛逼了,他實現了人類第一次知識大綜合,他是現代科學之父。

但是愛因斯坦這話還有另一層意思,什麼意思呢?那就是,整個科學史是所有的科學家共同貢獻的結果,包括那些曾經提出錯誤理論的科學家和普通科學工作者。當然,科學上很少存在錯誤的理論,只是不斷認識不斷深入而已。愛因斯坦在肯定牛頓偉大的貢獻的同時,也表達了牛頓也是和所有的科學家都一樣的,我們不要把他看的太高。

是不是物理第一人其實不重要,或者這根本就沒有答案。事實是,有很多的物理第一人,他們都是同一個高度的,他們為科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深刻影響了科學的進度和人類的知識邊際。如果你想成為這樣的人,你只要去努力,永遠都有機會。沒有人會去真的分辨到底是德謨克利特厲害,還是伽利略厲害。他們都是偉大的科學家。


科學大爆炸OS


三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你的想法很瘋狂。更瘋狂的是你想找出相對論的不足,更是不著邊際。

更像是一個界外人說界內的事,就像一個觀眾在看戲,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你動動嘴就獲得了三次諾貝爾獎,你動動嘴就發現了相對論的不足,你真是大仙。

如果放在學生中,你可能會說,以後上大學是上北大呢?還是往清華呢?也許可能以後上哈佛吧,上劍橋也行。最後,可能是家裡蹲。

你的提問只是不著邊際而已,無他!



孩子是博士


這個人就是尼古拉特斯拉,眾所周知特斯拉只有一次被授諾獎,因為愛迪生也獲此獎,特斯拉因為鄙視愛迪生拒絕領獎,其實與特斯拉有關的諾獎有12項之多,除了公開準備頒給他的這個獎,無線電的發明者實際是特斯拉,現在已有定論,倫琴的X射線實際也是特斯拉的,其他的那些記不清了。特斯拉的《引力的動態理論》與相對論不同,特斯拉的理論強調旋轉,沒有速度概念,這個理論可以指導空間傳送和定向能武器。這是與相對論強調速度有很大的不同。特斯拉還相信以太理論,以太理論在特斯拉之後被否定為偽科學,但在量子力學再度繁榮的今天,以太理論又有捲土重來之勢。顯然,特斯拉完全能撼動題中的三個大牛。


獨孤濟源


功利心這麼強,你就很難獲得這麼大的成就。退一步說,即使你有了這些成就,你也超不過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因為他們都是開宗立派的宗師。他們每一個人都完全刷新了人們的世界觀。如果你想有此成就,踩在他們的腳印上是做不到的,需要披荊斬棘蹚出自己的路來。


黃昏9999


科學不是宗教性質,沒有高不高人。當科學從自然哲學中獨立出來,科學家們就很清楚,任何理論都會被後人推翻或者補充,但這並不影響前人的偉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正是這樣的態度。

最簡單的例子,經典力學實際上就是不嚴謹,在愛因斯坦補充後,現在前沿科學的研究都不會用經典力學公式,但這沒有影響牛頓的地位,他依然是力學中的一座豐碑。科學是發展的,後人無法超越前人,才是對前輩的侮辱。


向上才不遺憾


三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很難出現,但發現相對論的不足是容易出現的。

既然是假如,索性把他看成是都實現了。那這個人應當是物理界的高人,或者說是超過了物理界的前人,成為當今物理界的泰斗。對物理界的貢獻可以稱物理第一人,但並不代表研究物理第一人。


萬華4021


牛頓沒有獲得過諾貝爾獎,特斯拉沒有獲得過,愛因斯坦的諾貝爾獎是普朗克幫他討要來的,我也沒有得這個獎,這個獎不是上帝頒發的,它的笑話多了去,你何必這麼在意呢?


愛因斯坦也是民科二


物理學是人類認識宇宙自然的武器,沒有任何人能夠成為物理學的第1人,只有人能夠成為當今物理學的第1人或者是某個時代的物理學第1人。


雲文玉601


發現相對論不足一條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