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還林地塊栽核桃,10餘年不掛果,5個措施,第2年就開花

導語:秦巴山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非常適宜核桃栽培。特別是商洛市,曾經是全國最出名的核桃基地之一。1958年,領袖親筆題字商洛專區“每戶種一升核桃”。時過境遷,核桃仍然是商洛市主導產業,但是出現了很多問題,品種多、亂、雜,品質不穩定,優質核桃比例低,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產量低而不穩逐步呈現出來。最為嚴重的是大面積的退耕還林核桃園栽培十幾年從來不結果,經濟林沒有任何收入。

那麼,退耕還林地塊核桃不掛果有哪些原因?需要哪些氣候條件?如何選擇合適的地塊?核已經栽植10以後核桃樹不結果怎麼辦?

本文,農耕子將根據當地實際,結合老農經驗,對以上問題進行針對性分析,以求為遇到相似問題的乾果種植者提供新的思維方式和解決新途徑。

退耕還林地塊栽核桃,10餘年不掛果,5個措施,第2年就開花


一、氣候條件決定了是否是優質生產區

核桃樹喜歡溫暖涼爽的氣候環境,在平均氣溫10~14℃,海拔500~1000米,年降雨量600~900毫米,年度光照時數達到2000小時以上,無霜期200天以上。

在商洛市,海拔基本上都在500米以上,大部分地區都符合這個基本要求,除了高寒山區。本地人知道,高寒山區也有核桃分佈,也有一定的產量,但是多數年份會出現果仁不飽滿,味道澀,質量差,有時也會出現倒春寒凍死核桃花和幼果,大面積當年不結果的,不過下一年度會繼續結果。

解決途徑:

實踐證明,海拔600~900米地區適合核桃樹建園,但也要同時滿足土壤條件和其他條件,僅僅是適生區也並不能保證就能開花結果。

退耕還林地塊栽核桃,10餘年不掛果,5個措施,第2年就開花


二、合適的地塊是核桃樹生長髮育的基礎

核桃屬於深根性果樹,要求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中性土壤或者微鹼性土壤種植,同時要求地下水位在2米以上的壤土和沙壤土種植。所以,零星種植表現好的植株基本上集中在川道地區、丘陵地帶和緩坡中下部。

1.核桃樹喜光:在商洛市山陽表現來看,也有一定的規律,那就是低海拔地區的陰坡地和高海拔地區的陽坡地生長髮育良好。這可能和當地降雨量分配不均勻相關。低山區夏秋季溫度高,土壤蒸發量大,核桃樹在土壤乾旱的情況下會產生植株萎蔫等症狀,生長髮育停滯或者減慢,而陰坡地氣溫比平地和陽坡地低2~5℃,可以大大減緩土壤水分蒸發量,生長髮育基本不影響。海拔相對較高的區域溫度低,光熱資源少,陽坡地塊更能滿足核桃樹生長髮育要求。

解決途徑:海拔800米以下的地區選擇陰坡地種植核桃,而海拔800米以上的區域則必須選擇陽坡地栽培核桃。

退耕還林地塊栽核桃,10餘年不掛果,5個措施,第2年就開花


2.核桃樹喜歡疏鬆透氣的土壤環境。核桃樹在土壤粘重的環境下,根系發育不良,主根下扎深度淺,側枝只是分佈於表土層20~30釐米,吸收水分和養分能量下降。而在沙土地種植核桃,土壤養分含量低,植株營養不良,生長髮育受阻。

解決辦法:選擇壤土和沙壤土種植核桃。已經栽植核桃的,可以通過改土來解決,沙土地逐年覆蓋一層園土或者林中土,而粘土地可以通過摻沙改土、增施有機肥等方式翻耕於土壤,加厚土層,改變土壤性狀。

3.核桃樹不耐水浸:核桃樹根系發達,紮根很深,但是怕地下水位高,也怕土壤積水,否則會產生根系得病而腐爛,最終導致植株死亡。

解決途徑:核桃園應該避免低窪地、山坳、水渠邊、河邊等地栽植。已經栽植的,想辦法疏通排水口,平地開好排水溝,地勢較低的區域開深溝排水等,保證排水通暢。

退耕還林地塊栽核桃,10餘年不掛果,5個措施,第2年就開花


三、已經栽植10年以後核桃樹不結果怎麼辦?

通過對大量的不開花結果的退耕還林栽培核桃的地塊進行調查,總結出以下幾個有效方法:

1.增加土壤厚度。

退耕還林地塊的核桃樹不結果主要原因還是土層瘠薄,土壤肥力不足,土壤水分含量低造成的,具體表現為植株生長緩慢,根系發育不良。核桃樹都沒有完成營養生長,怎麼能夠開花結果呢?

解決方案:核桃園套種草木犀等綠肥,一年後收割,也可以割青漚肥,將各種蒿草、山棉花、苦參等壓入施肥溝,也可以蒐集樹葉和雜草等放入施肥溝,然後每株施入腐熟人糞尿覆土。

施肥溝一般距離樹冠10釐米左右挖環形溝,溝深1米,溝寬50釐米,或者順著主枝挖放射溝。連續2~3年,每次施肥溝向外移動,即可滿足開花結果條件,有的植株第二年就可以結果。開溝時間根據空閒時間決定,施肥時間在9~10月,最遲不超過土壤封凍以前。

退耕還林地塊栽核桃,10餘年不掛果,5個措施,第2年就開花


2.高枝嫁接優良品種。

實生苗本來就結果遲,一般在6~10年才開花結果,推遲結果產量就低,如果採用高枝嫁接優良品種,不但結果期能夠提前,核桃品質也會大大提高,特別是現在的殼薄、澀白、油脂含量高的品種,深受市場歡迎,產量高質量好。

3.合理修剪。

6修剪時期主要是9~10月和春季萌芽以後至坐果期。退耕還林地塊栽培核桃樹基本上都是樹勢衰弱,營養不良,不宜重截,只需要根據樹勢培養好主枝和側枝即可,可以根據地力選擇疏散分層形和自然開心形修剪。

4.平衡施肥。

農家肥,每株在沒有結果以前施入25~50公斤,結果以後施入50~100公斤,進入盛果期,每株施入200~250公斤,多年大樹單株施肥量不少於400公斤。速效肥在結果以前,每株施入氮肥50克,磷肥和鉀肥各10克,結果以後每年施入氮肥50克,磷肥和鉀肥各20克。農家肥在春秋兩季,最好在採收後到落葉前施入。速效肥主要在生長季節施入,保證核桃樹不缺肥,不徒長。

退耕還林地塊栽核桃,10餘年不掛果,5個措施,第2年就開花


5.核桃樹對硼肥敏感

核桃樹在保證樹體基本營養的同時,也有不開花結果,或者只開花不結果現象,通過施用硼肥,竟然出現奇蹟誕生。核桃樹對硼肥敏感,土壤缺硼會影響核桃花芽分化和授粉 ,會出現花芽發育不良、開花時間短、受粉率降低、華而不實、落花落果、空果率高等現象。施用硼肥用量和時間:施用基肥時,根據土壤缺肥情況

每株加入硼肥15~25克,開花前期噴施1000倍硼肥溶液葉面噴霧,坐果期再噴施一次。需要注意的是,硼肥以基肥為主,不得已的情況下再選擇葉面噴霧,而且基肥越早施入越好,畢竟根系接觸到硼肥需要一段時間。

【@農耕子 說】退耕還林地塊因為水土流失嚴重,土壤耕作層淺、土壤深度低、土壤肥力下降嚴重,加上選擇地塊氣候類型不合適和土壤類型不適宜核桃生長,而核桃樹屬於深根植物,生長髮育受阻就很難開花結果,只有通過各種辦法改變現狀,再配合有效地水肥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蟲害防治等措施,才能扭轉這種尷尬局面,促進產業發展和當地農民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