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龍刀與倚天劍,貫穿整部作品,它們有哪些存在意義?

屠龍刀與倚天劍皆為利器,貫穿《倚天屠龍記》整部作品,然而它們的存在,到底有何意義,難道只是一柄寶刀,一把削鐵如泥的利劍嗎?其實不然,首先這部作品,屬於射鵰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其次刀劍的出現與神鵰相連,證明三部同為一體。屠龍刀和倚天劍,乃是黃蓉命巧匠以玄鐵劍和西方精金熔鑄而成。它們的存在,令江湖紛爭不斷,也開啟倚天盛世,如果說神鵰時期,屬於寧靜安逸,只有蒙兵攻城而已,那麼整個倚天時期,就非常的躁動不安。追其原因,屠龍刀太過耀眼,以致於各門各派不斷廝殺,欲將寶刀據為己有。

屠龍刀與倚天劍,貫穿整部作品,它們有哪些存在意義?

刀是紛爭,劍為格局。倚天劍乃峨眉鎮派之寶,能與少林和武當齊名,顧名思義,倚天時期的六大派,以滅絕師太執掌的峨眉為首。正因倚天劍的存在,峨眉方能佔據一席之地,否則這個時期的江湖格局,就會發生改變。同時峨眉派祖師郭襄女俠,知曉刀劍中的秘密,這為後來周芷若盜劍偷刀埋下伏筆。當然刀劍存在的意義不止於此,它是整部作品的“心法”,倘若只有招式,整體性必然殘缺不全。

謝遜流落冰火島,突出人物性格,還有成昆這條“暗線”,以及明教與各派紛爭

揚刀大會謝遜技壓群雄,且奪得屠龍寶刀後,與“張殷”二人流落到冰火島,這裡突出謝遜的性格,以及奪刀的目的。這柄寶刀鋒利無比,絕非尋常刀劍能及,謝遜本想找一個僻靜之地,鑽研刀中秘密,卻未料想遠離中土,以致難報血仇。其實謝遜搶刀,意在手刃成昆,但隱居冰火島,唯恐仇家追蹤,是否像極了各門各派,不顧生死爭奪屠龍刀,卻終無所獲。

屠龍刀與倚天劍,貫穿整部作品,它們有哪些存在意義?


俞岱巖道:“你性命也沒有了,空有寶刀何用?”那老者顫聲道:“我寧可不要性命,屠龍刀總是我的。”說著將刀牢牢抱著,臉頰貼著刀鋒,當真是說不出的愛惜

這位小人物,寧可丟掉性命,都不願棄刀,足見其貪婪成性。謝遜奪刀意在復仇,而非武林至尊,與臉貼刀鋒之人相比,謝遜更加磊落,不以仇恨之名私藏寶刀。只因混元霹靂手成昆,武功非同泛泛,如今之計,唯有這柄寶刀,才是謝遜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寶刀的存在,以及謝遜下落不明,除武當外,其餘五派均垂涎屠龍刀,各派聯手圍攻光明頂,除魔衛道是假,搶刀是真。正因為寶刀,使得明教與各派勢同水火,擺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架勢。與其說成昆挑撥六派與明教為敵,還不如說各派覬覦謝遜手中的屠龍刀,即便謝遜與張翠山和殷素素不知所蹤,但各派仍持懷疑態度,認為明教窩藏三人,還有號令天下的屠龍寶刀。一旦明教獨大,各派也不會有好果子吃,正所謂先下手為強,後來張翠山回到中土,五派雄赳赳氣昂昂的來到武當山,已經充分說明這一點。

張無忌命運坎坷,屠龍刀難逃干係

屠龍刀的存在,能更為突出主角命運的悲慘,以及那種深深地無奈。言外之意,俞岱巖淪為殘廢,張翠山自刎,殷素素殉情,都與這柄屠龍刀緊密相連。在眾位英豪的眼中,這是一把斷金裂石,吹髮可斷的寶刀,然而在張無忌眼中,它只是破銅爛鐵而已,甚至還不如鏽了幾十年的爛菜刀。

屠龍刀與倚天劍,貫穿整部作品,它們有哪些存在意義?

這柄刀從出場到結束,都關乎張無忌的命運,若非俞岱巖無意得到寶刀,就不會身體殘廢,張翠山不與謝遜結拜,又如何讓各派相逼,以及三哥俞岱巖一事,都加速了他的死亡。同時這些痛楚,伴隨年幼的張無忌成長,待武功卓絕後,優柔寡斷的缺點,仍然未能根除。

張無忌的命運,似乎與屠龍刀牢牢的捆綁在一起,縱使全力掙脫,依舊無濟於事。當然幼年親人離世,僅是命運中的一道傷口,等到花開花落,花落花開之後,這個令人疼到窒息的傷口,已經留下淡淡的疤痕。誰曾想這柄屠龍刀,險些讓他痛失義父,還有此生摯愛。周芷若盜取刀劍後,狠心殘殺蛛兒,又將這般醜事,嫁禍給了趙敏。張無忌深信不疑,欲與趙敏決裂,進而迎娶周芷若,後來謊言遭到拆穿,真相方才水落石出。屠獅大會,周芷若命人殺害謝遜,就為了掩蓋刀劍的秘密,只要謝遜長眠地下,自己狠心的勾當,就只有天知地知,旁人一概不知。

屠龍刀與倚天劍,貫穿整部作品,它們有哪些存在意義?

這柄屠龍刀與倚天劍,一直都在串聯整部作品,尤其是主角的磨難,已然到達頂峰。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張翠山夫婦的慘死,還有俞岱巖武功全失。父母離世,讓張無忌缺少親情,而俞岱巖的傷,張無忌心存愧疚,通過兩死一傷,來刻畫主角的成長曆程,以及性格對愛情的影響。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江湖傳言,到底意義何在?

屠龍刀和倚天劍出現在江湖,且流傳一句話,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句話到底有何意義,屠龍刀和倚天劍,當真能號令江湖嗎?其實刀劍相擊後,裡邊的《武穆遺書》《九陰真經》,才是這其中的秘密。它在作品中,主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殊不知刀劍由黃蓉命人所鑄,這句“號令天下”的傳言,到底出自何人之口,這並不重要。但刀劍的寓意,顯然是不同的,正因如此,江湖各門各派,才紛紛棄劍奪刀。

屠龍寶刀是武林至尊,而倚天劍屬於爭鋒,其中一個爭字,彷彿在言明不及屠龍刀。既然如此,整部作品講了刀與劍,目的是什麼,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然而屠龍刀中的武穆遺書,屬於克敵制勝的兵法,若得到此書,成為武林至尊,必然是順理成章。但想取出刀劍中的秘籍,這何談容易,如果兵法落入奸人之手,武林將遭逢劫變。故而武林至尊,寶刀屠龍,真正的意義,就在於只有心懷正義感的人,方能駕馭武穆遺書。

屠龍刀與倚天劍,貫穿整部作品,它們有哪些存在意義?

當然若兵法輾轉到歹人手中,是否就屬於無懈可擊,其實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其含義就是手持倚天劍,定來取項上人頭。倘若是正義之輩,必然以兵法驅趕外敵,試問倚天劍如何痛下殺手。而爭鋒二字,目的在於誘導眾人奪刀,只有棄劍而去,那麼倚天劍才是最安全的。即便有高手拿到屠龍刀,劍未在手,如何鋒刃相擊,取出刀劍中的武功秘籍。

兵書是驅趕韃子之用,但若有人一旦手掌大權,竟然作威作福,以暴易暴,世間百姓受其荼毒,那麼終有一位英雄手執倚天長劍,來取暴君首級。統領百萬雄兵之人縱然權傾天下,也未必便能當倚天劍之一擊。

刀中的兵法,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劍中秘籍,也是精妙絕倫,兵法能號令百萬雄兵,可倚天劍的暗殺,誰能輕易躲過。站在作品的角度分析,劍能克刀,而刀能救民於水火,可是這一點劍略有不及。刀劍中的秘籍,顯然郭靖和黃蓉早已商榷,防止野心勃勃的人取得兵法,就會得意忘形,不管百姓的疾苦與死活。張無忌將兵書贈予徐達,這是正義的傳承,且離開明教,從此過著與世無爭,逍遙快活的日子,不去理會江湖廝殺,還有那徒有虛名的武林至尊。

屠龍刀與倚天劍,貫穿整部作品,它們有哪些存在意義?

結語:屠龍刀的出現,似乎在考驗人性的貪婪,能否守住本心,面對江湖上的諸多誘惑,如何加以分辨,這些是非常重要的。刀劍貫穿整部作品,也是在告訴江湖人,貪婪使原本勤奮的人,變得更為懶惰,使果敢決斷的人,淪為猜疑的小人。屠龍刀是無窮無盡的寶藏,這裡邊掩埋各種稀世珍寶,但當你愈發接近的時候,反而會覺得遙不可及。

但倚天劍的出現,給人一種肅然的感覺,滅絕師太嫉惡如仇,甚至有些狠辣。不過若暴君橫行無忌,想必以滅絕師太的性格,也會手持倚天劍,來斬殺殘暴不仁的昏君,但似乎峨眉派傳人,始終未出犯上作亂的人,故而滅絕師太和周芷若的狠辣,不影響整個全局。屠龍刀改變無數人的一生,亦可稱為不詳之刀,追根溯源,它並非不詳,而是貪婪的人居多,他們肆無忌憚,利用各種卑鄙的手段,欲取得屠龍寶刀。致使整個武林,幾乎都陷入貪婪的旋渦中,除了少數人之外,均未“倖免於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