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何時才能過去?

影視軍旅122


冬天已過去,春天還會遠嗎?

武漢的方艙醫院因為病患的康復出院已經快關完了。各個省市已經持續無新增病例。

住在四川已經有一週左右無新增病例。街上的店面打開的越來越多,行人也越來越多。周圍的朋友,大部分也已經復工。

不得說咱們的醫務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打贏了這場新型冠狀病毒的戰爭!同時為犧牲的同志致敬。




小希yang


2月10日,鍾南山說:現在的發展趨勢是,新增病例的數目比原來有所減少。根據數學模型的分析,南方地區應該在二月中旬以後達到最高峰。返程高峰期間,仍應加強防控排查措施。強力干預措施起到作用。武漢以外地區發展態勢還好。武漢新增病例沒有減少,但新增量病例數據也不明顯,武漢仍需加大力度早發現早隔離。

鍾南山7936年出生,年近84歲,長期從事呼吸內科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重點開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統常見病的規範治療,疑難病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領軍人,是國內權威專家。“敢醫敢言”已經成為他作為“公知”的標示!

他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事態發展表態最具權威!相信近半個多月的奮戰,對上萬名患者數據統計所建立起來的數學模型進行分析,所得出的結論是準確的。







佩奇與喬治的日子


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全國確診的病例已經超過了4萬人,每一天都會有新增加的確診病例,主要還是集中在湖北地區。這種情況搞得人心惶惶,很多人都開始焦慮和恐慌起來,同時也對疫情的拐點何時到來產生了疑問。

關於這個問題,之前的時候不少專家都給出了相應的預測和判斷。而國家衛健委高級別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2月7日的時候給出了最新的預判。之前雖然預測過拐點,可能會在正月十五的時候到來,但是病毒是隨時在變化的,疫情也不是人為能夠控制的,所以說雖然已經過了正月十五,但是拐點仍然沒有出現。

而在最新一次的採訪當中,鍾南山院士表示,現在確實已經過了正月十五,疫情也有了一些變化,但這不代表拐點已經來了,要說這個拐點什麼時候到來,估計還得過上幾天。判斷拐點的時間最關鍵的指標就是新增的病例,現在的新增病例沒有出現繼續明顯增高的現象,可如果現在就說拐點來了還為時尚早。

這一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相當的嚴峻,對於很多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產生了影響,大傢伙都盼著疫情趕快結束,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家才會對拐點的問題特別的敏感。

呼吸病學與危重症醫學家、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科學需要有一個過程,雖然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已經有一個多月,可是我們現在對於這個病毒的瞭解還是很少,而且疫情的底數也沒有摸清楚,到現在為止,社會上到底還有多少沒有被隔離的病患也說不準,所以並沒有足夠的證據去判斷拐點。這樣看起來,疫情拐點的預測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雖然說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還在持續,不過和之前相比已經有所緩和,特別是非湖北地區,已經出現了連續6天確診病例下降的現象,雖然這並不能證明這拐點到來,但起碼是一個好現象。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保護自己和家人,儘量不要出門溜達,就算要出去也要做好防護措施。


熱愛生活的x小杰j


這場2020的疫情,打斷了2020年的節奏。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數百人無家可歸,親人不敢認,不能與人聊天。城市封閉,企業推遲復工,確診數字再往上攀升。

但在這場疫情中,我們更多的見的是人性的光輝,醫護人員的偉大,每一個人都被這場災難牽動身心,同時都希望自己能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人很多,心善的人很多,勞心費力的人很多,勇敢善良正義之士很多很多。每一箇中國人,既平凡又偉大,他們都在為祖國繁榮昌盛,熱愛祖國和人民。

疫情一定會過去的,拐點已經出現,真正能讓世界變好的,永遠是那一群懷著赤誠之心,堅守良知的人。這樣的人值得我們欽佩。願一線的醫護人員,平安歸來,願祖國大地早日恢復春天的榮光。




晨雨夜


全國人民都在家裡憋得慌,

沒復工的在家閒的發黴,

復工了的下班立刻回家消毒。

本來計劃的新年旅遊也成了家裡蹲,

實在太想出去玩了!

雖然宅在家的日子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頭,

但不出門就是對國家最大的助力了。

受疫情的影響,

這個春節大家都留守家裡,

或許我們因此錯過了美景,

但是不必遺憾。

等到疫情結束,

春暖花開之際,天氣漸暖,草長鶯飛,

來貴州,

“我養你啊!”

這話真的不是說說而已

不信,你接著往下看

“養眼”

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

貴州的美,

美在山水,美在民族風情。

青山秀水、濃郁民俗,給人驚喜。

總之,來到貴州,

絕對能讓你找到養眼的景與人。


心疼無痕666


座標:武漢!

武漢“戰疫”

其實,在武漢封城那一天開始。大家都希望早的結束。畢竟,自由活動;無拘無束是那麼的讓人興奮,快樂。

每當出現不可抗拒的事情時,都希望沒有發生過;能早點結束。

當然,回到事物本身;這場戰疫怎樣過去,怎樣最快。這還是取決於我們的忍耐和政府基層和社會企業的力量。

1-居民嚴格按照政府通告執行,令行禁止。減少,甚至不出行。

2-政府基層,如村長,社區工作人員,組織居民日常所需要的物資。如,煤氣,糧油,調料,蔬菜水果。如果本地區有一些生活需要的物資可以動員。

3-企業和社會的力量。比如快遞,出租車,藥品等。可以和政府互補。政府負責主食類的,企業和社會力量負責調劑的,比如,零食,日化等。革命分工不同。

以上是一個在疫區居民關於這場戰役打法的一些個人觀點。不喜勿噴,畢竟不是每個人和自己一樣!


音樂和故事


疫情來的快走的更快,春天到了鳥I兒在枝頭上狂叫,小燕子飛到了北方,溫暖的陽光普照大地,農民開始春耕了,大地然起了一片春的希望。

疫情被人們忘記,疫情將永遠離開人類,人們開始了新的生活,又過上了平安的日子,農民又在田間地頭忙碌了。




鄉村農人二旺


這個問題肯定是每一個人都想知道的,但是,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具體的答案,畢竟就目前為止,疫情還是在繼續蔓延當中。

只有確診人數和疑似病例雙雙下降的時候,我們才敢說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只要有一個潛在的病毒攜帶者,沒有被收容,我們這場戰役就不算打勝了,就必須還要奮戰在一線。

目前我們知道的是,新冠狀病毒和非典是有點類似的,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非典的死亡率是很高的,而冠狀病毒更多的是可以治癒好的。

所以,相對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新冠狀病毒比非典嚴重的,就是它的傳播速度很快,所以,我們國家一再的強調大家一定要少出門,不出門,即使出門也要做好防護工作,戴好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

只有我們每一個人做到了該盡的職責,最後我們才能把這場無形的戰役給打勝,所以這個病情到底還要持續多久,是有我們每一個人決定的。

若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嚴格律己,發燒了覺得自己有新冠狀病毒類似的症狀,我們就要主動的去醫院檢查,早檢查早確診早治癒。

至於什麼時候可以上班?

相信現在已經有一部分人,他們已經到了工作崗位了。當然了很多公司,都是規定員工在家裡自行隔離十四天,也就是說在家裡辦公。

十四天之後,看具體情況,沒有問題的在去公司上班。無疑這種方式,是一種對國家,對社會負責的表現。

但是,總有一些工作崗位是要人到公司,到現場去做的,比如說醫生,比如說環衛工人,比如說口罩生產……。

這些人儘管說上班了,但是,一定也要保證自己的安全為第一。做好防護工作。

現在我們處於第二個14天的觀察當中,若是這個第二個14天內,我們把疫情給抑制住了,那麼,我們就可以上班了,所有的人都可以恢復崗位去工作了。

但是,若是疫情在第二個14天內,還沒有得到控制,那就要看具體的情況,總之,只有疫情過去之後,我們所有人才會恢復工作。

畢竟對於我們全部中國人來說,目前最為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打贏這一場仗。不過,這場戰役,我們應該很快就可以打勝了。畢竟國家把這個事情,當作頭等大事來處理的。所以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積極配合國家的號召,和國家一起打勝這一場無聲的戰役。

舉報/反饋



KZ影視


老祖宗留下的規律:瘟疫始於大雪、發於冬至、生於小寒、長於大寒、盛於立春、弱於雨水、衰於驚蟄,完於春分,滅於清明。千萬年來,發生在中國的歷次瘟疫都是按這個規律始終的;中國古老的歷法歷程一次次證明著這個規律。

始於大雪:2019/12/ 7 大雪

發於冬至:2019/12/22 冬至

生於小寒:2020/ 1/ 6 小寒

長於大寒:2020/ 1/ 20大寒

盛於立春:2020/ 2/ 4 立春

弱於雨水:2020/ 2/ 19 雨水

衰於驚蟄:2020/ 3/ 5 驚蟄

完於春分 : 2020/3/ 22 春分

滅於清明 : 2020/4/ 04 清明


出馬仙一小九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問題,關於疫情還有多久才會過去我是這麼看的:

疫情的消散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的徹底隔離。只要隔離做得好,疫情很快就會過去。

二、廣大人民群眾的配合。國家倡議的過年不走親戚、不往人群中扎堆,做好自我隔離,這樣就隔斷了被傳染的機會。疫情擴散不了,自然就很快走出疫情的霧霾。

三、藥物的研發。現在李蘭娟教授們在抓緊研製藥物,而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信不久的將來很快就可以研發出來了。

四、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共同抗疫,共同攻克新冠病毒。

現在舉國上下都高度重視了新冠疫情的形勢,而且它的發展已經出現了往下的拐點。不要恐慌,很快就會過去的。

你看下圖,新確診的和疑似病例都已少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