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蘋果種植技術——摘葉與轉果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蘋果的兩個種植技術,摘葉和轉果。

一、摘葉

綜合多年的試驗結果,我們提出如下建議:為了促進果面著色,並減少集中摘葉帶來的不利影響,晚熟蘋果摘葉時應分期分批地進行。採前摘葉通常需要分2-3次進行。第一次摘葉在採前2周左右進行,主要摘除果實近旁10釐米左右的片,累計摘葉量控制在總葉量的25%以內;第二次摘葉在採前1周左右進行,主要摘除果實周圍及南側直接遮蔭的葉片,包括中等枝下部的葉片,以調節果實的小環境光照。同時,並需控制累計摘葉量在葉總量的10%左右。

分享蘋果種植技術——摘葉與轉果

二、轉果

轉果的作用與摘葉相似,也是促進果面均勻著色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摘葉的作用是為了消除果面綠色斑塊,那麼轉果則是為了消除果實陰陽面著色的差異,最終獲得全面著色的優質果實。

(一)轉果時期 轉果—般在採收前10 -20天進行,也就是果實陽面基本表現該品種色澤時轉果,以促進果實陰面著色。如果需要進行兩次轉果,則分別在採收前15-20天和l-10天時各轉果一次。無袋栽培的果實開始轉果時間較早,有袋栽培的蘋果通常在脫袋後5-10天轉一次果。

(二)轉果方法 轉果操作時通常要戴線手套,左手提果枝,右手輕輕托住果實底部,使果實輕輕轉動120º,並輕輕靠住背光—側的鄰近枝條,以同定果實位置。一次轉果的角度如果過大,容易轉落果實,因此可採用兩次轉果的方法。第一次轉果時使果面朝一個方向轉動90-120º,5-7天后再轉動60-90º,或者將果實朝相反方向轉動180-200º。根據我們近年轉果經驗,採前轉果通常需要分2-3次進行。

分享蘋果種植技術——摘葉與轉果

第一次轉果 當果面著色達40%左右,大約採前18 -25天進行,這時用手托起果實萼窪處,使果實向—側轉動1/3-1/4圈,即90-120度。有袋栽培的果實在摘除內袋的同時進行摘葉處理,其後5 -7天開始轉果。

第二次轉果 在第一次轉果7-10天后,當受光果面均勻著色,形成淺紅色時,可進行第二次轉果,方法同前。其後如有必要,隔5-7天后還可再轉果1次。

轉果操作時動作要輕,不要轉落果實,手套、枝條不要擦傷果面。有些果實鄰近沒有支撐物,轉果後容易迴轉,可在這些果實的陰面拉一細繃帶,使果實有依託。

分享蘋果種植技術——摘葉與轉果

(三)灼傷問題 採前轉果對果實著色的作用十分明顯,被認為是無副作用、安全方便的技術。但由於近年來氣溫升高及異常天氣頻繁,轉果不當也易引起果面灼傷。為此,可以採用以下預防措施:

1、避免晴天及高溫期轉果。如果條件允許,轉果可選午後至日落前或多雲天氣進行。陰天轉果後驟晴,會加重日灼傷,而多雲天氣通常效果較好。

2、加強果園肥水管理水平,尤其是有機肥料的施用,可減輕果實的日灼傷的發生。此外,果園長期實行生草制管理後,小氣候環境相應地發生了些變化,可不同程度地緩解果實灼傷的發生。

分享蘋果種植技術——摘葉與轉果

這就是今天的蘋果種植知識了。感覺有用的話可以給小編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