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教育信息化思考技術挑戰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節奏,針對疫情對學校教學工作造成的影響,我國教育部發出延遲開學、提供網上教學的通知,旨在通過新技術解決特殊時期的教學問題。“停課不停學”的確是這一時期對教育技術應用的挑戰和檢驗。我們該如何辯證地看待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又該如何反思技術對於教育教學形成的衝擊?法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做法或許能帶給我們啟示。

政策演進

信息技術VS學校教育

為確保自主信息工業國家的地位,法國政府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制定了計算機發展規劃。從上世紀80年代起,信息技術被引入學校教育。1985年,法國教育部在學校推廣“人人學習計算機”計劃;1995年又推出多媒體教學發展計劃,鼓勵從幼兒園到大學都開展多媒體教學;1997年法國政府提出“信息社會的政府行動”(PAGSI),其中教育系統承擔著兩項重要責任,一是讓每個青年從學校畢業時都能夠掌握未來個人職業和生活所需要的信息通信技術,二是利用豐富的多媒體資源開展教學;2002年,法國“信息技術戰略委員會”發表《學校與信息社會》報告,2003年起在高校推廣“數字校園”,鼓勵遠程教育,2005年將信息素養寫入法國基礎教育核心素養內容。進入21世紀,法國教育部致力於建立“基於信任的學校”,將信息化發展作為重要手段和目標。從政策演進可以看出,信息化發展既是教育改革的手段,也是教育發展的目標之一。

近些年,隨著大數據應用及人工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法國政府日益重視數字創新能力的建設。2018年,法國政府提出建設人工智能強國,法國教育部也適時發佈了“數字化戰略”。新的戰略較之前措施有一些新的特點:

嚴格保護教育數據。法國教育部門掌握著豐富的教育數據,涉及教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師生個人信息到學生評價結果等。今天超運算和人工智能的技術進步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利用教育數據,瞭解學習軌跡,但前提就是要嚴格地保護數據,特別是學生、家長以及教職員工的個人信息。在2018年6月發佈的《歐洲個人數據保護條例》框架下,法國教育部專門成立了“數據保護工作組”和“數據倫理及專業委員會”,為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提供諮詢並進行相關工作的監督。

充分利用教育數據。1986年,法國就成立了“教育預測與評估司”(DEP),持續開展對全國教育數據的監測併發布報告。教育數據可以讓多方受益。學生可以更好地瞭解自己學習中的優劣勢,獲取個性化的輔導或建議;教師可以利用技術簡化一部分工作,同時投入差異化教學;教育研究者則可以深入研究學習科學;而對於教育決策者來說,則可以藉助收集的數據和統計結果開展政策評價與預測工作。2019年,法國教育部新設“專項工作高級顧問委員會”,旨在更好地使用、傳遞和挖掘數據資源。

服務高效教學。發掘數據的價值、尋找發展創新性解決方案是法國“投資未來計劃”的宗旨之一。在法國,新的技術被鼓勵用於教學,比如2019年底在英語教學中使用了“語音助手”的人工智能技術用於輔助外語口語學習。而運動手環的推廣也代表了物聯網技術在教學環境中的使用。法國教育部還在“教育優先區”嘗試推廣模擬現實(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技術,特別是針對殘障兒童和特殊需求人群的教育。

加強資源庫建設。法國教育部組織專家和機構以專項工作的形式開發各類資源數據庫,比如2017年在初中推行了一項“在校完成作業”計劃,旨在消除由於家庭因素差異造成的教育資源不均。學生可以自願選擇放學後接受免費的個性化輔導,完成家庭作業。為了配合這項計劃,2019年1月起,法國國家遠程教育中心(CNED)開發了“數字化小助手”,取名為“儒爾”(Jules),為學生提供實時問答。同時,法國教育部還鼓勵企業參與資源開發,增強資源的實用性,比如2019年3月投入使用的職業技術教育平臺“Etincel”就是法國政府與企業聯合研發的。

形成合力,增進共識。學校是社會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法國通過增加“信息科學與技術”“數字化與信息科學”“編程”等課程讓學生了解信息化應用的領域和重要性;積極開發教學平臺,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加強對教師的信息化素養培訓,為教師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和資源;開發指導手冊,讓家長認識到信息化校園建設的重要性,指導家長如何引導學生參與信息化社會;通過信息化建設,逐漸實現家校溝通環節的無紙化,讓家長輕鬆瞭解學生在校學習情況。

法國國家遠程教育中心

遠程教育VS終身學習

法國教育具有中央集權的傳統,因此在政策和實踐上都表現出很強的國家主導性。從教育信息化平臺管理,到數字資源庫建設,中央政府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法國國家遠程教育中心隸屬於法國教育部,是歐洲和法語區國家最大的遠程教育機構,在推動教育大眾化、構建學習型社會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2019年,法國國家遠程教育中心與法國教育部簽署發展協議,更名為“數字化學院”。

從課程資源上,法國國家遠程教育中心積極與當地的教育和培訓機構開展合作,建立學分銀行,比如里昂分院與里昂二大合作,將原汁原味的大學開設的教育學、培訓管理與顧問、法語國家及地區研究等列入資源庫;里爾分院則設立了一年制的公共行政管理碩士課程,在線完成課程就可以獲得里爾大學頒發的學位。其次,課程內容緊跟社會發展需求,比如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法國國家遠程教育中心面向醫療衛生專業的在校生開設了實踐性較強的細分課程,幫助他們順利拿到包括育兒師、醫療機構主管、醫務助理、護士、放射醫學技師、按摩師、正音科醫師、視力矯正師、足療師、精神康復訓練師、醫學實驗技師等行業在內的從業資格證書。再其次,法國國家遠程教育中心不斷創新學習方式,融合線下材料、視頻材料、在線互動、社會實踐等多種途徑,比如里爾分院的“談判與客

戶關係”課程引入3D教學,讓學員可以在培訓過程中開展模擬訓練。

教育公平一直是法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出發點。法國遠程教育中心的課程以“服務社會”為宗旨,儘量滿足“讓任何年齡段的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學習的機會”。遠程教育中心將小學生和初中生分為普通學生、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和身體有殘障的學生,根據法國教育部教學大綱,設置了義務教育課程各科目的自學內容,旨在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加深理解,拓展知識面,並進行自測。而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可以選擇個性化學習,選擇適合自己學習水平的教材教輔,規劃學習計劃、調整學習節奏。

深層反思

信息化發展VS教育本質

科學技術能否敦化風俗是法國啟蒙運動時期就開展討論的議題。今天技術發展的歡愉之下,教育到底走向何方仍然是法國學界爭論的熱點。

一方面,技術發展促進了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深入,對於監測和評估學生個體學習情況,開展個性化教學,特別是服務於學習有困難或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能夠推動教育公平和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社會對於人才需求的規格也發生了重要變化。數字化校園創設了數字化學習環境,信息化的學習社區,教育教學中也應該作出相應的變革,比如通過編程、遊戲教學、機器人教學等提高低齡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提高中學生數字科學的知識和動手能力等。

但我們也看到,即使大家對於技術有所期待,卻沒有在法國的政策話語中形成技術決定論,主要原因就是法國學界關於數字化的學習環境是否真的更有利於學習、教育信息化是否真的改變了學習方式等問題一直存在爭議。從計算機到多媒體,從虛擬現實到人工智能,學習本身,也就是認知過程,並沒有發生改變,改變的只是教學方式。提高學習質量,高效學習是今天教育界技術革命的終極目標。然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充分分析學習模型,更充分地利用技術所提供的手段。因此,法國政府在政策上更關注教育技術對於學習軌跡的記錄,並輔助以個性化的學習資源推送。

另外,既然學習本身並沒有發生變化,技術的融合就要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成長規律。教育信息資源的使用對於教師、學生和家長都需要有所引導、提供幫助、允許時間。技術的使用不是單純地將線下課堂搬到線上而是從課程時長到內容編排、從課前準備到評價反饋都要結合線上授課的特點。特別是不同年齡段、不同特點的學生學習,其習慣和需求都有很大的差異,如何才能構建個性化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等問題都需要得到充分考量。

最後,特別要談的就是信息化社會中的倫理與安全問題。2015年法國教育部開發了“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如何陪伴孩子”的家長指導手冊,幫助家長了解數字化教育的重要性、國家的長遠規劃等;學習如何與學校通過技術手段加強溝通,追蹤孩子的學習進展、掌握學校動態,同時監督孩子規範使用電子產品,控制使用時間和範圍,過濾危險信息等。在通過技術構建學習社區的同時,法國也嚴格執行個人信息保護,關注網絡倫理,多次出臺措施整治網絡暴力和信息洩露等問題。法國教育部相關部門也會與第三方簽訂法律合同規範其行為,同時也會為一些好的技術平臺提供學校資源進行試運行,並收集數據和信息以便改進或推廣。

當前疫情的發展態勢給不少國家的治理和學校教育帶來了挑戰。社會投入巨大資源支持“停課不停學”。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總結經驗,反思問題、展開討論,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習科學,才能真正實現技術與教育的完美融合,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與發展。

(摘自:《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13日第5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