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雖難懂,但明白其中4句話就夠了,讓你一生受益

《易經》是中國古老的哲學書籍,凝結著先民們的高超智慧。相傳孔子曾於晚年,對《易經》進行解讀註釋。

《易經》的內容非常深奧,充滿著玄機,至今吸引著人們去研究它,讀懂它。如果說對於普通讀者來說,《易經》有些艱澀難懂的話,那麼試著抓住一些核心思想,觀其大略,則能初步瞭解到這本書的精髓。

《易經》雖難懂,但明白其中4句話就夠了,讓你一生受益

我們試著從以下4句話,來靠近《易經》的智慧。

天自佑之,吉無不利。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上天自會保佑,大吉而無不利。

單純看這句話,看不出前因後果,只看到大吉無不利。我們再來看孔子對這段話的註解:“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天自佑之,吉無不利也”。

孔子的意思是說,所謂保佑,即是幫助,上天願意幫助誰呢?順乎自然之道的人,人們願意幫助誰呢?講求信譽的人。一個人既講求信譽,同時又順應自然之道辦事,並且他及周圍的環境氛圍,有一種崇尚有德之人的風氣的話,上天也會幫助他,他還有什麼不吉利的呢?

經孔子這麼一解釋,意思很清晰了。所謂“天自佑之,吉無不利”的前提是,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如此,天自佑之。

《易經》雖難懂,但明白其中4句話就夠了,讓你一生受益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窮,窮盡,事物發展到盡頭的意思。一件事情,發展到盡頭,它就會發生變化,變化之後,又可以繼續通達,通達了就能保持這種狀態。

還有另一種理解,當一件事情無法發展,阻滯不前,不能進展的時候,感覺山窮水盡時,就應該主動求變,變則能帶來新局面,讓人生暢通起來,通了,好的狀態才又能持久發展下去。

易,變化的意思,《易經》本身就是一部探討事物變化發展規律的書。

《易經》雖難懂,但明白其中4句話就夠了,讓你一生受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大自然運行的法則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有著激烈的競爭,敢於挑戰生命的人,自強自立,自修善為,絲毫也不會鬆懈。不息,一點也不鬆懈的意思。

此句與上面第一點連起來看,似乎也是互相呼應的關係,也可以講,自強不息,是獲得上天保佑的因素之一,自助者天助。

自強不息,則強調了修為是一生的事,不是一時的事,幾十年如一日,是最難的,也是最考驗人的。

《易經》雖難懂,但明白其中4句話就夠了,讓你一生受益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與人為善,愛外界的人和事,善待之,既符合社會的道德準則,更符合自然之道。積善多的人,別人能感受到你的好意,願意圍攏在你身邊,幫助你。

積善的人,內心也會有滿足感,利於健康,心志愉悅,問心無愧,晚上睡得踏實,夢也香甜。

積善的人,也會少跟人樹立對立情緒,減少很多麻煩,生活平靜吉慶。

積不善之家,則是相反的情況,有時表面看起來佔了便宜,實則吃了大虧,那種不善之舉,一定會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留下陰影,帶來內心的不寧乃至更大的麻煩。

《易經》雖難懂,但明白其中4句話就夠了,讓你一生受益

《易經》難懂,但這四句話代表其一部分的重要思想,第一,做事要符合自然之道,順應大勢,講信用,第二,懂得適時變通和創新,第三,做人要自立自強,且堅持很重要,第四,以善處世,所以讀懂這4句話基本就夠用了。

我們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

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易經》是我們老祖宗全部智慧的精華萃取和高度昇華,是經典中的經典,很多人覺得《易經》這本書晦澀難懂,上面都是文言文,不知道從哪裡下手開始閱讀。

我讀的是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裡面還有相近的註釋和插圖,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易經》雖難懂,但明白其中4句話就夠了,讓你一生受益

易經裡可不僅只有深奧的大道理,而是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易經》雖難懂,但明白其中4句話就夠了,讓你一生受益

《易經》是傳統文化的綱要,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石。讀《易經》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命運!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易經》雖難懂,但明白其中4句話就夠了,讓你一生受益

這本《易經》才56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鏈接就可以把這本大智慧帶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