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觉得“云闪付“推广很难,将来会与“微信”,“支付宝”抗衡吗?

百花争春我为先


在二维码支付时代,云闪付想与“微信”、“支付宝”抗衡,基本是没有可能了。

但如果是“刷脸支付”到来,云闪付还是有“三分天下”的可能性。

云闪付是银联手机闪付败给“二维码支付”的替代品

移动支付正常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将刷卡的功能集成到手机上,由手机硬件如NFC等代替银行卡进行支付。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基本都是这种移动支付模式,如Apple Pay、Samsung Pay、Google Pay、paypal等。

但是,中国移动支付走出了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就是二维码支付。

有时候真的怀疑马云是穿越者,怎么就想到用“二维码”替代“闪付”的呢?

试想,如果没有“二维码”支付,今天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也和全球一样,可能是由银联和各大手机品牌来主导了。

2011年,阿里就推出了二维码支付。

2012年,银联开始推广银联手机闪付,但银联显然没有认识到移动支付的前景,心存犹疑,也不够开放。

即使如此,二维码推广还是面临诸多阻力,并未得到政策的明确批准,还一度被叫停,直到2016年才被承认。

在阿里推广两年之后,2013年,腾讯的微信支付跟进。

真正让“二维码”逆转“闪付”的经典战役是阿里为小卖家和小商贩免费制作二维码,于是,仿佛一夜之间,二维码支付遍布大街小巷。

二维码的胜利完美诠释了大众的力量,是“小商贩”战胜了“大商场”。

到了2015年底,二维码支付已是彻底占领了移动支付市场。

银联直到2016年,才无奈敞开怀抱,与各大手机厂商展开合作,如苹果、小米、华为等。

但消费者二维码的使用习惯已经养成,且二维码摆脱了收银硬件的限制,更加便利,只要有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完成支付。

因此,即使后来银联与各大手机品牌抱团依然没能撼动腾讯和阿里,两者联手把持了90%以上的移动支付份额。

既然基于app的二维码是用户主要的支付习惯,那就只能推出二维码了,于是2017年12月11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由中国银联携手各商业银行推出云闪付。

二维码支付是建立在手机APP应用的基础上

复盘二维码支付的战役,为什么是阿里和腾讯两家独霸市场?

因为二维码支付是建立手机APP应用和已有支付场景的基础上,当时的APP应用,微信和支付宝都坐拥几亿用户,同时微信有社交支付的场景、阿里则是有网购的场景,再加上线下不遗余力的推广,因此,两者才独霸市场。

在三大成功要素中,用户数和已有的支付场景才是最主要的。

到了今天,阿里和微信又多了移动支付的场景,更关键的是两者都形成了生态,即集成了各种小程序和服务,堪称是用户使用最频繁、粘性最高的应用之一。

云闪付即使有了用户数,但是缺场景、缺生态,注定是无法与阿里、腾讯相抗衡的。

三家生态对比如下:

何况,阿里和腾讯已经有先发优势,俗话说,再一再二不再三,用户再装一个云闪付或使用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所以,在二维码支付时代,银联同样难以凭云闪付翻盘。

银联应大力发展刷脸支付,以实现弯道超车

二维码支付并非移动支付的终局,因为下一代移动支付就要来了,不出意外,应该是“刷脸支付”。

刷脸支付的安全性更高,且在部分场景的便利性也更高,消费者连手机都不用带了。

如果说移动闪付是建立在手机NFC基础之上,二维码支付是建立在手机APP应用的基础之上,而刷脸支付则摆脱了手机的限制,是建立在“刷脸设备”的基础之上。

如果刷脸支付盛行,用户根本就不用再拿出手机、打开app,这将极大弱化微信和支付宝生态应用的优势。

而刷脸的终端设备则发挥和以前银联POS机一样的功能,且商家不可能摆几台设备,因此,赢得刷脸支付的关键除了有一定的支付基础外,线下设备的占领就变得至关重要。

这次,明面上,银联总算上车不算太晚。

2018年12月10日,银联正式推出刷脸支付。

2018年12月13日,阿里推出全新刷脸支付硬件,“蜻蜓”。

2019年3月,腾讯再次跟进,推出了对标“蜻蜓”的刷脸支付产品“青蛙”。

但是实际上,银联再次落后了。支付宝早在2014年就研发,到2015年实现应用,2016年开始多场景铺开,2017年试点商用,2018年已经让百万用户体验刷脸支付,“蜻蜓”则是支付宝替代“pos”机的战略性产品,是全面推广刷脸支付的开始。

而银联在2018年底,才刚刚推出刷脸支付,刷脸技术研发和终端设备都才刚起步,而阿里已经致力于刷脸设备的成本降低。

不管怎样,在刷脸时代,银联面临的竞争难度要远小于二维码支付时代,还是有一定可能“三分天下”的?

也再次佩服阿里,一家战略驱动的企业,在二维码支付还在顶峰之时,又再次站出来革自己的命!



白话战略


云闪付很好用,云闪付很好用,云闪付很好用。特别是在优惠落地这一块做得比支付宝还好。经常逛逛街就能看到周边超市100减50这个级别的活动,比网购还便宜好多。自从用了云闪付,像我这种屌丝出行不管高铁飞机都能用贵宾厅了。陌生城市还有接送机。我的第一次马术、高尔夫都是银联送的……我是云闪付和银联的自来水。


牛市大熊猫


我在银行工作。银联给我们下了相应的推广云闪付的任务,推广过云闪付,关于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心得,要承认的是,推广云闪付确实很难。在将来很难

与微信、支付宝相抗衡。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由于云闪付自身的定位。就造成人们在使用时使用场景不足。很难形成消费惯性。用户的使用频次不高。用户的使用黏性也不高。客户用完即走。很难留住客户。

第二,用户对云闪付的接受程度很低。客户



已经有了微信和支付宝,很大程度上很难再选择云闪付。在推广的时候,我们也很难以支付为切入口进行推广。

第三,云闪付这个软件本身就有多不足。使用完软件之后一旦有问题。很难在第一时间找到客服解决。并且好多功能都找不到。各种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安生拙见


我安装了云闪付,但是基本没怎么用,但是这个app的确非常有用。假如你有几家银行的户头只要有这一个app就行了,户头之间互转、查看账户非常方便。这个app可以作为管理银行账户的神器,支付功能反而被忽略了。建议大家安装一个。



星空下的清影


“云闪付“在去年的推广,确实是轰轰烈烈,烧了不少钱,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4月2日15时,随着一位来自北京的用户在北京农商行的引导下完成了注册,云闪付APP注册用户正式突破1.5亿。

1.5亿这个数据,看似和微信、支付宝的用户数据差不多,但是如果深究起来的话,你会发现,除了在乘坐公交车或者平常一些吃饭的消费场景,能够见到偶尔有用户使用云闪付之外,在更多的大众层面,实际使用的用户并不多。


也就是说,云闪付看似用户数据很大,但贪便宜和“薅羊毛”的用户其实不少,推广app的时候,都是冲着免费坐车或者消费免单来的,但是安装完了之后,真正有多少用户能够存留下来,都是个问题。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云闪付的用户黏性和微信、支付宝比起来还差的很远,要说到抗衡,更是遥遥无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挨踢那些事


没有觉得,我一直在用云闪付,感觉是国家的支付工具,比较正规一些。活动力度还不错,比支付宝的几分几毛强多了。云闪付双十二活动立减30,我不知道最近的节日,支付宝都搞什么实实在在活动了,也没关注。也许是他们这些三方支付已经过了补贴的时代了,他们觉得用户群足够大,足够收割韭菜了,我不想被这些软件给绑架。现在该是云闪付,京东钱包等表演发福利的时间了。我反正现在支付不用微信和支付宝,用云闪付或者京东钱包,百度钱包,招商一网通等,打车不用滴滴打车,用高德或首汽约车,我不喜欢用大众用的东西,我比较喜欢小众的东西。



泉城专车服务


公司饭堂吃饭就是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还有现金。开始比较习惯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平时也有优惠几毛钱的。感觉还不错。

后来使用云闪付后就放弃微信,支付宝支付了。因为云闪付绑定信用卡优惠很大,经常5折,去超市消费一般也会优惠2块这样。里面还有信用卡还款。电费充值。电车充值也支持。公交。地铁也支持。所以我会选择使用云闪付。





艾小菲


嗯,回答本行业问题!有没有听过一句话?有时候打败你的真的是一份文件!

自打马云说出银行不改变,就让银行改变的话来之后,银行立马就改变了。而且还是来势汹汹的改变。下面进入回答问题!

银联为什么推出云闪付?

云闪付的老板就是银行,这么说吧,过往大家都是把钱存在银行,没有其他的办法。但随着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这样的第三方崛起之后,银行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用户们的钱都跑去你们那里了,拿我银行还干什么呢?这就是银联推出云闪付的初衷!

云闪付真的很弱吗?

从用户数量上来看,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的全球用户均超过了11亿,而云闪付仅仅2.2亿用户。这给不少用户们造成了一种假象,那就是云闪付很弱?其实不然,云闪付一点也不弱,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之所以有那么多用户,因为用支付宝是网购和生活服务,而微信又占据了社交,所以看似云闪付很弱。但其实会用云闪付的人,都在偷着笑!

1、云闪付现在提现不收费,还信用卡不收费。

2、各大银行相互转账免费,还能获取红包。

3、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现在提现和还信用卡收费,这不就是云闪付的优势吗?

云闪付的难题

云闪付不差钱,也不差技术!差的是场景支付,对于现在的云闪付来说,云闪付的场景还是很弱。比如说在支付宝上可以一条龙完成吃饭,打车,住酒店等服务。而云闪付就很难完成这个闭环!

但是,移动支付的战争远远没有结束,云闪付的机会还是大把存在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春公子


云闪付是一款移动支付APP,是由中国银联联合各大商业银行共同开发的软件。欣奇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会与银联的工作人员打交道,因此对于云闪付这款产品的营销和推广是比较熟悉的,当然也非常清楚其与支付宝、微信两大支付巨头之前存在的差距。

从我了解的情况看,云闪付推广“难”是客观事实,但并不意味着云闪付在未来的支付市场竞争中毫无胜算。

一、云闪付推广难在哪里?

1、推广模式较为僵化

总体来说,云闪付的推广主要分为两个渠道:一是央行主导的移动支付便民工程推广。二是依托银行渠道进行推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云闪付是一款“根正苗红”的支付产品,其背后的银联公司又是国企,因此在产品设计是非常合规的。这一点上,云闪付是非常受央行青睐的。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大力推广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云闪付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主推的产品,无论是在菜场、停车场、商户等兼相爱场景还是在各大电商等线上场景,云闪付都是官方主推的支付产品。但在实际推广中,效果确是差强人意。最主要原因是,云闪付的推广背负极大的社会责任,必须是非常合规和谨慎的,不能像支付宝、微信那样,偶尔打打擦边球,因此在抢占市场、争夺用户群体时往往会处于下风。


同时,银联本身的营销策划能力还是有待提高的,目前在市场方面,云闪付更多地是依托银行渠道做推广。目前,人民银行对各大银行推广云闪付是有硬性指标的,要求银行大力推广云闪付APP。但银行也是有自身的考虑的。支付市场的蛋糕这么大,为什么不推自家的手机银行,反而推广云闪付,因此指望银行来推广云闪付,效果可能也是不尽如人意的。

2、产品本身亟待优化

这里,我主要谈一谈云闪付APP的用户体验。坦白说,不太好。相比较支付宝和微信,云闪付使用起来比较卡顿,UI界面也比较呆板。我不是技术出身,不知道这方面的优化难度大不大,但这块确实很难让普通消费者接受。我平日里业会推荐同学、同事安装云闪付,但得到的反馈大多是太卡,不好用,让我也比较尴尬。

二、云闪付能够和微信、支付宝抗衡么?

1、从当前的情况看,确实很难。

一句话概括就是:云闪付没有的功能,支付宝、微信都有,而云闪付有的功能,支付宝和微信做得更好。这是比较致命的问题,要是不好解决,云闪付要想和支付宝、微信竞争是毫无胜算的。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惰性,我已经有支付宝、微信了,为什么还要用云闪付呢?

2、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云闪付没有任何机会。

作为金融专业人士,私以为有部分功能,云闪付是要比支付宝、微信更好的。比如信用卡还款功能,银联作为清算机构对于获取银行卡的信息有着天生的优势,因此,每张信用卡一旦绑定云闪付,都能实时查询账单,账单日、还款日、信用卡额度等信息一目了然。而微信、支付宝想要获取信用卡账单,还要借助查询账单邮箱等非实时方式,准确度自然无法和云闪付相提并论。


欣奇理财师


创业行动家 琳妹观点:

不可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云闪付,2017年这个APP刚出我就下载了,使用感就是这个APP实在是太难用了。虽然云闪付是银联亲儿子有不少活动,比如我这边的十足便利店用云闪付满20-10,蛋糕店用云闪付周三5折,活动力度很大。但是这个软件会无故出现“账户冻结”的情况,我一直正常使用,突然有一天打开APP发现账户锁定,提示“您的账户已冻结,请致电95516”。


然后我就给95516打电话,客服问我有没有输错密码,或者别人用我手机,我并没有这些情况,莫名其妙就冻结了。然后客服就让我发邮件验证各种信息,还要等5个工作日才能解冻,但是又说不清为什么账号会突然冻结。当时我想继续用云闪付,那么麻烦还是解冻了。没想到,过了两星期它又冻结,当时心里只想骂脏话,果断卸载再也不用。我百度后发现很多使用者都遇到了这种情况。


一款支付app有安全保障机制可以理解,但无故冻结账户且解冻过程繁琐这两点非常赶客。我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账户从来没被冻结过,就算密码失效重输密码就可以了。所以即使支付宝付款没有优惠,提现要手续费,我也会继续使用,至少它不会在我付款时尴尬地发现账户冻结无法使用。


支付宝有淘宝平台加持,微信支付有社交作用,云闪付也有银联的强大背景,本来可以发展起来,但偏偏安保过度导致使用感很差。云闪付不是推广难,是这个软件有很多问题,如果界面舒适,使用方便会有不少用户。我并不是黑云闪付,只是希望设计者能改进这些问题,只有把软件做好,才能和支付宝微信抗衡。


忠言逆耳利于行。 飞哥团队所答内容,都是多年创业经历留下的创伤。

没啥文采,都是干货。你若喜欢,记得分享朋友圈,他日创业路上,兴许用的着。了解飞哥更多创业问答,请订阅《创业行动家》头条问答,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请多多点赞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