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英雄学院》,漫画连载的长期化以及血统论

创作与商业的博弈说起日本六十到七十年代的少年漫画,最为国人熟知的要数《明日之丈》——以现实世界为背景,描写底层少年的"成长物语或教养小说"。

身处底层、有天赋但暂时没有发现上升途径的少年,在一些契机下对某件事情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从而一步步找到目标、取回尊获得勇气,实力变强的同时,精神也逐渐成熟,于战斗中找到自身的价值。可能对于嫌恶"血统论"的读者们来说,像《明日之丈》,以及深受它影响的一系列体育运动题材的漫画,这样以实现自我潜力为主题的热血画,才是热血漫的"正统"。

《我的英雄学院》,漫画连载的长期化以及血统论

在这样的作品当中,"血统论"不但没有一席之地,反而是被强烈拒斥的对象。"底层人的奋斗物语"可以说是种非常老派的"政治正确"。然而,到了八十年代,这种政治正确"渐渐失掉了主流地位,"从优秀血统继承而来大的强大"慢慢铺展开来,最后取而代之,几乎成为了少年漫画的常见模式最先开始在战斗中强调"血统"作用的,一说是Jmp上连载的搞笑系超能战斗漫画《筋肉男》。

虽然漫画在第二话就告诉观众主角筋肉男是肉星王子",但这个身份更多造成的是反差剧烈的喜剧效果。直到1983年连载进行至13卷,"外星王子"这个身份才为主角带来了战斗意义上的加成,用来解释主角的强大。此后,1985年的《孔雀王》与1987年的《JoJo的奇妙冒险》都以血脉为核心串联一系列恩怨情仇;1989年,《龙珠》也爆岀了悟空的赛亚人血统。这样的转变,究其原因,可以在漫画生产机制上找到部分答案:漫画连载的长期化。

《我的英雄学院》,漫画连载的长期化以及血统论

众所周知,《龙珠》在连载初期,并没有"赛亚人"的设定,悟空的尾巴和龙珠世界观里其他古怪的设计一样只是一个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的新奇元素,甚至最初的《龙珠》也不是格斗漫画,而只是一个寻找龙珠实现愿望的冒险故事。天下第一武道会以及悟空变身巨猿,是随着连载的展开,在编辑的建议下才决定加进去的。

《我的英雄学院》,漫画连载的长期化以及血统论

随着《龙珠》的人气与日俱增,Jump编辑部有了更多商业上的担忧和考量,多方牵扯下,作者原本计划的在弗利萨篇完结也变成了奢望。为了让故事进行下去,又不至于重复原先战斗的老路,"赛亚人血统"这个方案才终于横空岀世。

为悟空增加了这样一重设定之后,既无限提高了悟空的潜力天顶,又将世界观一下扩展到了宇宙不过这时,"由底层奋斗变强"这种古老的政治正确,在《龙珠》里仍旧残留着:即使拥有赛亚人的血统,变成卡卡罗特的悟空也只是下等战士的儿子,却一路将自诩血统高贵的贝吉塔压得死死的。赛亚人血统是为了扩展世界观而做的无奈之举,完全不代表作者对"血统论"的认同。

《龙珠》接下来的故事其实仍旧是从下往上逆袭旳成长过程,只是赋予了悟空新的起点,开始了新一轮激发潜力的过程。

悟空形象的演变在Jump形成如今为人所诟病的"套路"的过程中,每个为拉长连载或讨好读者而后期加进去的设定,都是作者创作意图和杂志商业考虑的博弈。最初的一些坚持,也在这样的博弈中被逐漸磨掉:卡卡罗特的父亲在后来的剧场版里被加戏,成了"第一个超级赛亚人"。这位原本只存在于台词中的父亲,终于也被榨走最后一点利用价值;至此,悟空/卡卡罗特的"逆袭"设定已经在这一段段的消费中被解构得无影无踪了。

《我的英雄学院》,漫画连载的长期化以及血统论

利用血统来纵向扩充世界观和人物、拖长连载篇幅, 《龙珠》并非第却是影响最深刻的一个。自此爆岀主角异于常人的身世这类情节,在拉长故事篇幅上所具有的便利性彻底显露出来,在超能系热血战斗漫画中发展岀了强大的惯性。《幽游白书》后期猛地扔出个魔族大隔世,靠血统把主角拉到了另一个层次,眼看着就要走上升级打怪进化的老路,但富坚义博以一个突如其来的休止符,对这样的套路发表了无声的抗议。但毕竟不是每个作者都有如此的资本和勇气,少年漫中"血统论"的倾向总体上有增无減,一直延续到当下。

《我的英雄学院》,漫画连载的长期化以及血统论

总结:

将血统论的泛滥归因于漫画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商业运作,或许有些本未倒置。编辑部之所以敢于采取/建议以血统加持作为延展故事的手段,恰恰是因为他们对读者的社会观念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当时的读者,不会像从前一样对血统加持而来的强大产生剧烈的反感。血统加持的元素完全没有阻碍《龙珠》商业上的成功,可能也折射出了某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那种教养小说式的"政治正确"在80年代末的日本已经破裂,大多数新一代少年读者们已然不再相信"励志"的"底层少年成长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