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搬書工到演技派,曾被嘲諷“娘娘腔”的王凱,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手是女人的第二張臉”,但其實,好看的手並不是女人的福利,當很多女人費盡心思保養手部的時候,殊不知,有很多男人的手天生就長得很好看,比如王凱。

提到王凱,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琅琊榜》中的靖王蕭景琰,亦或是《歡樂頌》中的“嗲趙”。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發自內心地喜歡王凱,但又有誰知道,他能有今天的成就,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從搬書工到演技派,曾被嘲諷“娘娘腔”的王凱,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01

王凱有一個對體育極為感興趣的父親,所以他小時候的記憶,就是學習各種各樣的體育項目,比如足球和游泳。但好在他還有一個較為明事理的母親,在母親的要求下,他漸漸可以將重心放在學習上。

但父母從未發現、也從未問過王凱,他喜歡的是什麼,就連王凱都不知道,原來自己在表演上有著很好的天賦。只是不知道該如何成為一名演員的他,只能在高中畢業後,接過了父親“搬書工”的工作。

從搬書工到演技派,曾被嘲諷“娘娘腔”的王凱,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那時的王凱,正值男孩子愛玩愛鬧的年紀,雖然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但他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嚮往。後來外表帥氣的他獲得了一個去北京拍廣告的機會,也正是這個機會,讓他燃起了要做演員的想法。

後來他便瞞著父母辭掉了搬書工的工作,開始奮力備考,家人起初知道的時候非常反對,認為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憑什麼學別人做著無法觸及的演員夢。

從搬書工到演技派,曾被嘲諷“娘娘腔”的王凱,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可父母始終還是拗不過王凱,選擇了支持他的夢想,於是他帶著父母的期望,通過一年的備考,成功和曾為了中戲的一員,也就此開始了和表演的無限緣分。

02

按道理來說,像王凱這樣外形英俊帥氣的男演員,畢業後應該會有很好的發展,然而現實總是非常殘忍的,儘管他簽約到了一個名氣很大的公司,但旗下藝人太多,剛畢業的他一直都沒有等到一個機會。

從搬書工到演技派,曾被嘲諷“娘娘腔”的王凱,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可讓王凱怎麼都想不到的是,自己的第一個讓人記住的角色,會是讓人反感的“娘娘腔”。儘管當時他的內心十分抗拒這個角色,但他知道自己能有機會出現在熒幕前並不容易,所以他還是接下了這個角色。

後來的王凱憑藉著精湛的演技,將“娘娘腔”陳家明表現得淋漓盡致,也算是小火了一把。可這個角色也讓他在很多導演和觀眾心中的形象定型了,很多相同類型的劇本向他拋來了橄欖枝。

從搬書工到演技派,曾被嘲諷“娘娘腔”的王凱,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為了儘快擺脫在觀眾心中“娘娘腔”的形象,王凱拒絕了所有這種類型的角色,然而也失去了很多演戲的機會,直到他出演了《知青》,很多人才開始改變對他的看法,沉寂多年的他引來了翻身的機會。

要知道,當時的王凱已經30歲了,他錯過了很多發展事業的大好時機,但他從未後悔過,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當時沒有選擇拒絕同類型的角色,永遠都不可能真正得到觀眾的認可。

從搬書工到演技派,曾被嘲諷“娘娘腔”的王凱,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03

成功擺脫了“娘娘腔”的限制,王凱需要的就是一個能真正證明自己演技的機會,而上天對他也是極好的,一部《琅琊榜》,一部《偽裝者》,讓這個有顏值有演技的好演員,成功走進了無數觀眾的心裡。

這兩部影視劇在當時的受歡迎程度,不用多說大家都懂,所以劇中的很多演員也隨之火了。可能很多人都認為,王凱的成名是偶然,不過是碰巧遇到了好的作品和角色罷了。

從搬書工到演技派,曾被嘲諷“娘娘腔”的王凱,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但我想說的是,王凱的成功是理所應當的,從05年出道,到15年成名獲獎,他這一路走來,遭受到了無數的質疑和嘲諷,也坐了很久的冷板凳,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不是運氣,而是作為演員的實力。

不僅如此,在他獲獎並得知給自己頒獎的是相信過他、幫助過他的導演時,他選擇了單膝下跪領獎,不是為了所謂的炒作,而是發自內心的感恩。他的這一舉動,讓很多一直以來支持他的人紅了眼眶。

從搬書工到演技派,曾被嘲諷“娘娘腔”的王凱,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沒有真正瞭解過王凱的人,是不會知道他這一路走來吃了多少的苦,雖然沒有一個演員的人生是順利的,但不管成名與否,王凱心中對夢想的執著,和對生活的溫柔低調,實屬難得,確實讓人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