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只能是個潑猴,媽媽的緊箍咒又是什麼

做教育那麼多年,最無奈的事情莫過於很多家長明明不懂教育,卻自以為是的很,在網上看些雞湯就自認為是教育專家了,回家該乾的事不幹倒是對主要撫養者(爺爺奶奶)指指點點,然後還引發一系列的婆媳問題。今兒看了篇文章,是遺珠明君寫的《如果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一輩子都是個潑猴》,覺得甚有道理。先給大家看看這篇文章:

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只能是個潑猴,媽媽的緊箍咒又是什麼

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只能是個潑猴,媽媽的緊箍咒又是什麼

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只能是個潑猴,媽媽的緊箍咒又是什麼

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只能是個潑猴,媽媽的緊箍咒又是什麼

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只能是個潑猴,媽媽的緊箍咒又是什麼

那對於孫悟空的這個緊箍咒怎麼理解,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這個問題其實說的就是怎麼讓孩子聽你的話。

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只能是個潑猴,媽媽的緊箍咒又是什麼

家長的邏輯是這樣的:因為我是對的,我是為了你好的,所以你要聽我的。可孩子的邏輯是這樣的:因為這個人說他是對的,所以要我聽他的。不過孩子聽與不聽,就在於跟他念緊箍咒的人跟他的關係緊密度了。曾記得李玫瑾教授一直最強調的,父母作為主要撫養者和孩子之間的依戀關係是孩子成長曆程中管教子女的心理資本。這話用翻譯成人話就是:你孩子長大之後憑什麼聽你的,就憑你們之間是否有足夠健康的依戀關係。

各位做父母的可以回憶下,在小時候孩子犯錯時,一般情況下,他只怕媽媽生氣發火,但是哭完了還是要黏著媽媽,甚至比沒犯錯之前還要黏。為什麼?就是因為他害怕失去媽媽的愛,在犯錯之後更需要媽媽的懷抱和原諒。所以我一直跟很多媽媽說,如果你實在忍不住跟孩子發火了,甚至是動手了,但是事後一定要蹲下來跟孩子坦誠的道歉。雖然說無法改變你的壞情緒對孩子的性格的影響,但對於你們的親子關係,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只能是個潑猴,媽媽的緊箍咒又是什麼

繼續說這個緊箍咒。有了足夠的心理資本了,得講原則。唐僧如果什麼事都念緊箍咒,那孫猴子也是不能答應的,估計分分鐘就去觀音那裡造反了。網絡上有個詞:“豆腐心媽媽”。說的是這樣的媽媽——孩子一撒嬌就妥協。規則是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的,比如自己吃飯,玩過玩具要收拾,出門不買玩具等等。如果你是個豆腐心媽媽,那你的緊箍咒的咒文即使攥在手裡,也是毫無用處。

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只能是個潑猴,媽媽的緊箍咒又是什麼

有的家長就問了,那我怎麼面對孩子的撒嬌和耍無奈呢?很簡單啊,拒絕即可。對於撒嬌的寶貝,摟過來親一口:“寶貝啊,我們說好的哦,不許耍賴哦!” 這種孩子情商很高,他們面對拒絕是會給自己找臺階下的。而對於耍無奈的小朋友,你只要冷靜的看著他(一定要冷靜,面子什麼的都不重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言不發,一直等到他開始偷看你的表現時:“好了,我們該走了。”然後乾脆的掉頭就走。相信你的孩子,十米內,他會跟上來的。

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就只能是個潑猴,媽媽的緊箍咒又是什麼

孫悟空要感謝唐僧的有原則的緊箍咒,所以最後他能走上正途,獲得人生中的至高成就。而家長朋友們,你們能否正確使用你們的緊箍咒,決定了你們的孩子此生能走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