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和降息是什么意思?

谢焕


央行是人民银行,央行也是商业银行的老子,老子只管小子,小子负责放钱和收钱。

老子给小子100块,并规定10块钱不能放出去。那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是10%。

小子把钱按每年6%的利息放出去,那么利率就是6%。

那么央行降准和降息是什么意思?

央行降准就是老子规定小子10块钱不能动,降为9块钱不能动。那么降准1%。

千万别小看这个百分之一!人民币存款余额大概为180万亿左右,那么下调1%,那就是可以多释放1.8万亿的资金。这些多出来的资金就可以供商业银行拿出去放贷了。

所以降准可以放松流动性,对资本市场构成重大利好。有时,央行会定向对某一行业降准,那么就是多放出来的钱只能放贷给这一个行业。对这个行业就构成重大利好。\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26, "file_sign": "36821056bac6c13d880d60045deedf37\

股市热点观察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来举个例子解释一下。

央行与银行的关系

一句话:央行是银行的银行。通俗的来讲:央行可以比做爸爸,银行可以比作儿子。

利息与降息

儿子以放贷为生,放出去的贷款要收一定比例的利息,这个比例就是利率。通常情况下,爸爸有很多儿子,爸爸担心儿子们胡来,于是给儿子们一个指导的利息值,这个利率就叫基准利率。有的时候爸爸觉得需要往外放出去更多的款,就会告诉我儿子们要降价了,甚至自己就降低指导利率,这就叫降息。

准备金与降准

爸爸是一家之主,为了保证风险可控,爸爸不会允许儿子们把手里边儿的钱全部放贷款出去。如果儿子有100块钱,爸爸会要求儿子拿出来25块钱放到爸爸这里,剩下的75块钱儿子可以用来放贷。拿到爸爸这里的25块钱就叫准备金,这个25%就叫准备金率。降准的意思就是降低准备金率。比如说以前儿子们需要拿25块钱放到爸爸那里。如果降准到20,儿子们只需交20块钱放到爸爸这里了。这样的话儿子们可以放贷款的钱就由75快变成了80块。儿子们的手头宽裕了,专业的术语叫释放更多的资金流动性。至于说往外放出去贷款是什么价格,那就是利息的事儿了。

准备金率与利息之间的关系

如果爸爸降低了准备金率,儿子们手头里边的钱就变多了,可以往外放出的款项也变多了。而假设市场上需要来借款人是有限的,儿子们为了尽快把款放出去挣更多的利息。于是会适当的降价,也就是降息。侧面上刺激了经济。

以上就是降准和降息的大概意思。

我是陆笑柒,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或私信交流。


陆笑柒


今天上午(2019年11月18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1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下调至2.50%,下调5个基点。这个消息本质上就是降息。这可能和近期股市大跌有关,央行释放流动性,来提振股市的信心。果然,消息一出,股市应声上涨。

那么,降准和降息到底指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降准是指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息是指央行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

“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中央银行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始作用是保证存款的支付和清算,之后逐渐演变成为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2019年最近一次调整存款准备金是在9月16日,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这次调整之后,当前最新的存款准备金率为: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3.0%,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1.0%。

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意义

央行调整存款准备率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有着不同的意义,在当前环境下,经济处于下行,有通胀压力,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生存环境艰难,融资成本的高启进一步压缩了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企业融资难度也很大。央行降准,也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处理好总量和结构的关系,用改革的办法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和信贷资金配置,释放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信贷资金,加大资金流动性,支持中小银行更好地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利率

目前贷款基准利率已经走进历史舞台,代之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而LPR利率和市场利率(MLF)挂钩,根据市场供求,于每月20日进行报价。

存款基准利率目前还保留,据央行相关人士表述未来存款基准利率在相当长的时间将保留,但是从2015年最后一次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后,到目前还没有进行调整过。

总结

总之,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都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工具。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这些工具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南公子


降准和降息并不是是一个概念,如何说了:

一、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降准,什么是降息

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是各银行要缴纳一定比率的存款给央行的制度,通俗的说就是假如各银行有存款100亿,存款准备金率是10%,则要缴纳10亿到央行,各银行可操作的资金就只剩下90亿;

降息就是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就是降低各个年限的存款、贷款基准利率,比如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目前是4.9%,如果降低0.5%,就是4.4%。

二、降准、降息的影响

降准的目的是释放市场流动性资金需要,使银行可操作的资金增加,它操作依据一般是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客观需要,比如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导致企业运营不佳甚至倒闭从而引起社会问题,比如一些创新企业因前期投入较高,同时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转化成果需要资金扶持发展等,因此降准的政策适用都有引导资金流向中小型实体企业、创新企业的要求,以利于社会稳定,技术创新,同时限制资金流向房地产等行业,防止房价过高;

降息的直接结果就是社会上的整体融资成本降低,它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资金流向市场而不是放在银行中,因此它可能产生的结果有:

1、银行的存款额会下降(因为存款利率下降);

2、贷款的金额会增多(包括个贷和公司贷款);

3、股市的资金会增加,股价上涨,股指上升(因存款利率下降,存款的资金流向股市等高风险高收益的地方);

4、房价的上涨(粗略的逻辑关系:贷款利率下降,则个人房贷成本就下降,增加了消费者购房意愿,从而市场上营造出一种买房人变多的现象,房子供小于求,就会涨价);5、物价上涨(粗略的逻辑关系:因为市场上资金变多了,只要什么东西供大于求,就会贬值,包括钱,因此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等等。

三、综上所述,降准降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手段,对调节经济健康稳健的发展具有重量作用,他们两个公共的作用就是促使市场可流动利用的资金变多,但具体的效果上还是有区别。而作为普通个人来说,要略微了解一些这些货币政策的信息,以利于增加我们的应变能力,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蜗牛的企盼


央行降准与降息都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控制市场的稳定,通过货币政策调节市场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降准是通过释放流动性来对经济进行调控,降息是通过降低利率来降低市场的融资成本,从而到达调控经济的目的。


央行降准

央行降准,是指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在吸收储户存款后,并不是能够将所有的储户存款贷出去,而是要按照中央银行规定,将部分存款的比例按照央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存入商业银行自身在央行的账户。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储户每存入100元,都需要将其中的20元放在所在央行的账户里,如果降准将准备金率将为10%,那么这100元只需要存入10元,将会多出10元可供银行放贷,所以会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的发展。

央行降息

央行降息,是指央行通过利率政策来降低基准利率。利率与投资和消费密切相关,降低利率后,意味着企业与个人的融资成本更加的低廉,企业将能够更加容易的从市场上获取资金。这样将会使得企业和个人更愿意去银行获取资金,这样不仅能够扩大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扩大个人的消费,达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其实无论是降准还是降息,对市场来说都是好消息,因为降准降息是属于宽松型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刺激经济的稳定发展,对于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与财为伴


打个比方,好比健身:都是为了健康,降准是每天跑步从8公里提升到10公里,这是绝对数量的变化,降息是配速从6分钟提升到5分钟,这是质量的提升。

央行被称为:“银行的银行”,“最后的银行”,银行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银行没钱了就的找央行借钱,如此一来就“受制”于央行,那么央行就有了控制(调节)银行释放贷款的途径/工具,通过控制银行来控制市场资金的充裕度!

大家都有过贷款的经历,有些读者可能还有过放贷的经历(或者说是借钱给他人的经历),那么你最关心两个问题:

能够借多少(贷款的额度)?

借款利息多少(借款的成本)?

央行调控商业银行也是如此,怎么控制贷款的额度了?

何为降准?

张三在宇宙商业银行存款了1个亿,按理来说宇宙商业银行可以把这1个亿都放贷给李四,但是为了防止张三的临时取现,那么央行就规定宇宙商业银行要把其中的20%,也就是2000万元放到央行,以应对张三的挤兑,这个20%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说存款准备金率越低的时候,商业银行可以用来放贷的钱就越多,这次央行降准1%,大概总体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3%,释放了1.5万亿的资金,这些钱本来就是商业银行的,只是临时存放在央行的。现在央行说别放在我这里了,赶紧放贷给民营企业吧,放贷给中小微企业吧,银行手里有了更多的现金,总不能放在手里,总是要投放到市场的,因为资金是有成本的,原来放在央行,多少还有点利息,现在没有了,1.5万亿肯定还是要投放到市场的。

插播一个题外话,商业银行到底有多少钱?1.5万亿对应1%,应该是150万亿,这个就是商业银行的存款,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为13%,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放的资金还有13✖️15万亿=19.5万亿。

何为降息

商业银行现在给企业的贷款的基准利率是6%,这个基准利率是央行规定的,利率是贷款人最关心的问题了,因为这就是成本,1个亿的贷款,1个点的利息就是100万了,所以利率就决定了企业的成本,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贷款都是为了生产,财务成本是要算到成本里面去的,所以降息就是央行把基准利率从6%降低到5%,如此一来市场的资金成本就低了,贷款的人也更多了。

那么为何只降准不降息了?

因为央行是从全局看问题的,我们作为个体是从单个角度看问题的,对自己有利就支持,央行还要管外汇,现在一方面,降准这个工具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当年为了回收08年后4万亿投资的过剩流动性,把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了20%以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池,这个当然是前任央行行长周小川的杰作,做得确实不多,降准的工具还有空间,没有必要用降息的工具,另一方面,美国加息,我们如果降息的话,资金外流了啊,汇率就保不住了啊,所以这个也是个问题啊,央行是从全局看问题的,进行全局统筹的,所以降准更容易做的。


主做股权设计、股权激励,业余爱好搏击

咨询合作请私信


壹号股权


首先,这两个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释放流动性,也就是通常谁说的“央行放水”,只是一个开的龙头小,一个开龙头大。

降准: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简称。


央行,一般通俗的又有叫“央妈”的,其意思就是说央行是银行的银行。怎么理解?我们个人、企业存钱是不是都把钱存银行,这个钱存的银行叫商业银行;同样的,这些商业银行也是需要存一笔钱到银行的,这个银行就是央行,所以说央行是银行的银行,而商业银行存到央行的这笔钱就叫“存款准备金”。
自然,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为了满足自己银行日常流动性以及商业扩张,是希望存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越少越好,但是这个不是商业银行能说了算的,这个得央行说了才算,央行说存多少你就必须存多少。
这个“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这样一来,是不是当央行说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也就是商业银行需要存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少了,自己拿在手上可用于业务扩张、放贷的资金就多了,这个就是在放水,释放流动性。

降息:是降低银行基准利率的简称。


不理解基准利率是啥?不要紧,只要知道降低基准利率会导致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也就是你存入商业银行的钱获得的利息少了。
这一招比上一招“降准”厉害,降准一般是局部的、定向的,而降息则是普遍的,一般央行只有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时候才会使用“降息”这个大招。
简单理解就是,央行降息,就是间接不鼓励你去银行存钱,而是鼓励你把钱拿去投资、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所以,同样是央行对市场释放流动性,降准影响的只是商业银行,而降息影响的是每一个居民,所以降息的影响远远大于降准。这样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降息的时候股市就会大涨,而最近央行老是喊“定向降准”股市却反映平平。
但是,需要记住,降息这个大招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是放的。

最后,如果您认同笔者的观点,请加关注并点赞。谢谢您们的支持!


锐眼财经


每当经济出现减速或者局部问题的时候,市场分析人士和经济学家就直呼央妈快出来,而降准和降息无疑是央妈货币政策的“杀手锏”。

1、可能大家都好理解什么是降息,是的,降息就是指下调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举个例子,如果一年期定期存款3.25%,如果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则一年期及其他存贷款都会下调0.25%,这样大幅缓解资金的成本,从而刺激生产和消费,带动经济扩展。

2、降准可能稍微陌生点,降准就是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这个也好理解,你在商业银行存款,同时银行需向央行存入存款的准备金,而该商业银行的存入数量与总吸纳存款的比例就是存管准备金率,所以降准其实就是央妈少收保证金,向社会投放货币。

一般降准都是50个基点一次,而这几年来,随着中国央行启用了很多创新型工具,如MLF、SLF、TLMF等,有的时候会不对称降准,而最近一次是9月6日,除了全面降准50个BP之外还有对于部分金融机构100BP的不对称降准。

以上降息和降准的解释,因为我的很多粉丝是股票,这里补充下,降准是对于股市来说是利好,一般最利好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股;而降息则短期利空银行股,但对于大盘来说是重大利好,尤其利好资金密集型的板块如房地产、电力、基建等。


抄底狂人松果


降准和降息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通过货币手段来调节市场经济,均属于货币政策工具。

降准直接面对的对象是金融机构,指的是降低金融机构在央行账户中留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也就是向市场释放货币供应量。比如说,储户在银行存100元,只能使用其中的85元进行放贷或其他业务,剩余的15元必须存入央行。这15元就是存款准备金。降准就是将15元的额度进行下调。存款准备金能够保证金融机构在面对客户提取款项和资金清算时,有足够的货币可以使用。

降准后因为货币供应的增加,贷款更加容易,因此,存贷款利率相应都会下降。这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此外,我们看到余额宝利率越来越低也是实行降准政策(货币宽松政策)的自然体现。

降息直接面对的是用户,指的是直接降低存贷款利息率。通过降低利息率来调节存贷款额度,同样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四维观察


中国人民银行俗称央行,是国务院的重要组成部门,负责制定金融政策,宏观调控经济市场,维护经济市场的稳定,不以盈利为目的。降准和降息都是央行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

什么是降准?

降准指的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普通人对一般银行的盈利模式认识是:银行吸储--对外放款,从而达到赚取利差盈利的目的。实际上一般银行吸储后并不能将全部资金用于经营之用,而是先要按照当前的存款准备金率上交一部分给央行,剩下的钱才能投放到市场上。

举个例子,假设现在央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5%,银行每吸储100元需要上交给央行15元,剩下的85元才能作为对外贷款等流向市场。假如央行某天出台政策,降准1个点,那么银行每吸储100元只需要上交央行14元就可以了,流向市场的资金就比以前多了。

什么是降息?

降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降低存款基准利率,而是降低贷款基准利率。

降低存款基准利率的影响是:银行吸储工作将会变得困难。存款利率降低后,储户存到银行赚取利息的收益降低,储户就会把资金进行别的投资,比如买基金股票、投资楼市等以期得到更高的投资回报。

降低贷款基准利率的影响是: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降低,融资成本降低间接的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更有利于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由此我们可见,降息和降准都是央行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目的在于维护经济良性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关注 评论 点赞 转发。---中年老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