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領導都喜歡積極主動的員工”丨作為員工該怎麼做?

比爾蓋茨說過:一個好員工,應該是一個積極主動去做事,積極主動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

積極主動的員工在職場中倍受老闆們的青睞,積極主動能體現一名員工面對工作的態度,也能凸顯出執行力。

但是實際上往往有很多員工並不能做到積極主動,甚至被老闆打上“懶散”的標籤。

王華是公司一名技術員,同時也是一名體育愛好者,足球、籃球樣樣精通,他經常在辦公室裡戴著耳機,趁主管不注意的時候就看一些體育新聞,甚至是賽事直播,由於他“偽裝”的很好,主管覺得他工作能力也還不錯,戴著耳機聽聽歌也情有可原,並沒有放在心上。

但是有幾次主管找他談工作的時候,看到他刷網頁、看比賽,無形之中,主管對他的看法就有了改變,有時王華工作延期完成,老闆就把他上班期間不專心工作的事情拿出來談論。

雖然王華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儘量的避免工作偷懶。

不過主管對他的看法並沒有所改觀,久而久之,他覺得主管已經把他當成愛偷懶的員工,自己在公司已經沒有發展前景,最終王華悻悻離職。

通過在這個案例,不難看出,在主管的心目中,已經給他打上了“懶散”標籤,繼而主管對他的業務能力產生了質疑。

在職場中“領導都喜歡積極主動的員工”丨作為員工該怎麼做?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指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在職場中,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在老闆看來,員工應該積極主動承擔工作才能保證企業各項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如果企業中有懶散做事的員工,很容易影響他周邊的人陷入“比較”。

就好比:員工A認為,B一直都可以上班玩手機、逛網店,為什麼我就不可以?員工C看到員工A、B也能偷懶,自然也會產生對工作的牴觸。

所以說,惡性循環,“懶散之風”逐漸在員工之間蔓延,將會導致公司的工作效率急劇下降。

在職場中“領導都喜歡積極主動的員工”丨作為員工該怎麼做?

那什麼樣的員工是老闆欣賞的積極主動呢?先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把老闆下達的工作主動攬下,適時的展現出自己“上進”的意識

職場中,老闆往往是主持大局的人,有時候老闆喜歡丟出自己的思路,讓員工付出行動。這個時候在自己能夠勝任的基礎上,要主動承擔老闆交代的工作,往往會讓老闆刮目相看

我們都聽過毛遂自薦的故事,但是現實中做到的人又寥寥無幾,老闆沒有千里眼順風耳,他坐在自己的辦公室可能連公司員工的名字都叫不全,這個時候你站出來,主動承擔下他交代的工作,首先你已經佔了先機。

“身先士卒”、“主動作為”這些詞是大多數老闆希望員工展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如果你主動站出來,老闆從心底就認為:“這個員工不錯!有出息!

在此基礎上,把工作高質量的完成,在老闆看來,你就是積極主動有能力的員工。

在職場中“領導都喜歡積極主動的員工”丨作為員工該怎麼做?

2、會議桌上主動發言,發表你的看法,讓自己從眾人中脫穎而出

很多人都有學校上課的經歷,上課的時候,老師拋出一個問題:“誰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往往大家都低著頭不敢看老師,生怕老師點自己的名字。這就是典型的從動心理。

職場中這種場面同樣常見,老闆開會時,

多數人都不喜歡離老闆太近,甚至逃離他的視線範圍。討論一下某個項目的工作安排,老闆希望大家針對項目方案發表自己的看法時,多數員工也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

嚴格來說,主動發言的內容雖然不一定完美無趣,但是肯定會給老闆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抓住機會,把手舉起來,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我相信,你在老闆的心目中已經埋下了積極主動的種子

在職場中“領導都喜歡積極主動的員工”丨作為員工該怎麼做?

3、做事不拖沓、工作不湊合,先讓自己行動起來

老闆交代的工作,都希望員工儘快去辦,在你接受某一項工作時,首先應該考慮這件事情的輕重緩急,儘量第一時間梳理出自己的思路,把事情開展起來。

經常有員工以自己太忙為藉口,把工作接下來就放到一旁,等把現有工作做完,發現老闆交代的工作已將來不及做了,於是草草了事,像交作業一樣上交了。

老闆看了這樣的“作業”,會對你的印象大打折扣,做事情不能貪多求全,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要儘量做好每一件工作,而不是糊弄,更不能總是抱著再等等的心態去做。

你需要行動起來,讓老闆看到你是在努力的在“寫作業”,而不是“臨交卷再補作業”,把自己最好的業績呈現到老闆面前,才能得到老闆的認可。

在職場中“領導都喜歡積極主動的員工”丨作為員工該怎麼做?

有的職場小夥伴會問,我平時也是這樣做的,為什麼老闆並沒有把我認定為優秀員工呢?

我們在工作中,特別是在接受一項工作的時候,積極主動的接任務,並不一定能獲得老闆100%的認可。

在做好這三個方面的基礎上,還需要強化做事情的邏輯,為自己做好計劃性準備,而不是慌亂不堪的去開展工作,才能獲得老闆優質的“打分”。

我們可以藉助統計學上的一個經典模型:“戴明循環”來進行探討

戴明循環是一個持續改進模型, 它包括持續改進與不斷學習的四個循環反覆的步驟, 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Study)、處理(Act)。

戴明循環作為一個先進的持續改進理念,被廣泛的應用在職場管理中。

在職場中“領導都喜歡積極主動的員工”丨作為員工該怎麼做?

  • 計劃(Plan)

開展工作之前,要先列好計劃,把手裡現有的工作和新接手的工作做一個對照,分清楚工作優先級,列出詳細的計劃表。計劃表應該明確分清執行人、落實時間、執行流程、重點環節等信息,如果工作不允許把計劃做的很細緻,可以通過思考的方式梳理出整體思路。

  • 執行(Do)

根據計劃的內容,逐項開展相對應的工作,隨時把握計劃週期,穩步落實計劃。

  • 檢查(Check/Study)

對計劃中的重點環節進行過程檢查,對已完成的工作進行自我排查,這個階段不要怕暴露問題,要多發現問題才能進行改善。

檢查的過程也是對自己工作內容的一次梳理,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發現書寫、語句甚至內容的紕漏。

  • 處理(Act)

把檢查出來的問題進行逐項處理,使工作內容更加完整、周詳。同時對自己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做好記錄以備後續改善。

在職場中“領導都喜歡積極主動的員工”丨作為員工該怎麼做?

在積極主動的承擔工作、主動發言、行動有序的基礎上,如果再能按照戴明循環的思路去開展工作,將會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逐漸形成成熟高效的工作模式,繼而提升自我價值,得到老闆的認可。

總結

積極主動是一種工作態度,能夠體現出員工對待工作的“向上”意識。

我們從“把老闆下達的工作主動攬下,適時的展現出自己“上進”的意識”、“會議桌上主動發言,發表你的看法,讓自己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做事不拖沓、工作不湊合,先讓自己行動起來”三個方面,探討了如何才能讓老闆認可你是一名積極主動的員工,同時藉助“戴明循環”來探討了一下如何更加科學合理的開展工作。

從現在開始,做好這幾個方面,我相信你就是老闆看好的優秀員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