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隋末最后一位反王”的梁师都为什么能撑到贞观年间才被消灭?

勇敢坚强ygjq


众所周知,在李渊、李世民两代父子的努力下,王世充、窦建德、刘武周等割据势力在数年之内被扫灭。可以说,在武德年间,唐朝基本就算是一统天下了。然而仔细翻阅史料,却有这么一股势力坚持了几十年,直到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才被真正消灭。这个政权就是反王梁师都建立的大梁政权。

▲隋末唐国公李渊剧照

梁师都,夏州朔方(今陕西横山县西)人,地方豪族出身,隋朝大业年间官至鹰扬府郎将。由于被朝廷免职,梁师都怀着一肚子不忿回到家乡。眼见天下即将大乱,他也一咬牙聚众造反,直接杀了朔方郡丞唐世宗,自称大丞相,随即开始了自己的反王之路。

▲突厥始毕可汗剧照

同年三月,梁派兵攻占雕阴、弘化、延安等郡,然后也像模像样地建国称帝,定国号为“梁”,定都朔方,建元“永隆”。虽然当上了皇帝,然而梁师都的实力并算不上很强。当初斩杀郡丞之后,梁师都就积极与突厥建立联系,凭借突厥的支援抵抗住了隋将张世隆率领的平叛军队。在建立梁国后,突厥始毕可汗送以狼头大旗,并册封他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梁师都欣然予以接受。为投桃报李,梁师都便引导突厥兵马占据河南之地,随后又攻拔盐川郡。

▲突厥士兵形象

唐朝建立后,在其他势力纷纷被消灭的情况下,梁师都却丝毫不改其猖狂作态,多次主动进攻唐朝。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七月,梁军进犯大唐灵州,但被守将蔺兴粲击败;次年三月,他率军再次进犯,又被唐军击败;同年九月,梁师都联合突厥骑兵一起进攻,结果被大将段德操设计埋伏,大量兵马被俘。从此之后,梁开始一蹶不振,势力日衰。

▲唐太宗李世民剧照

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梁师都的部下贺遂、索周二人率令所辖十二州投降唐朝,唐将段德操趁机发动进攻,梁国政权形势岌岌可危。这时梁师都从颉利可汗处求来一万精锐骑兵,这才保住梁国,随后他又不断唆使突厥军队骚扰大唐边境,以减轻自己的军事压力。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秦王李世民继承皇位,是为唐太宗。作为一代雄主,李世民不能接受其他政权与唐并存,因此决定先礼后兵,先是奉劝梁师都投降,但是遭到后者的断然拒绝,在他看来,突厥实力强横,完全可以保住自己。

▲唐朝将领剧照

然而梁师都不知道的是,突厥此时内部陷入政治斗争之中,而唐朝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可与突厥一较高下。于是唐太宗派柴绍、薛万均大举攻梁,在突厥的援助之下,梁师都依然兵败如山倒。眼见唐军兵临城下,梁师都被其堂弟梁洛仁杀害,随后梁洛仁带领其他将领开城投降,大唐王朝正式统一全国。不过就事论事,梁师都以不强的国力和屡战屡败的战绩竟能维持十几年,成为“立国”最久的隋末割据势力,也算是一大奇观。

参考文献:

《新唐书·卷八十七·列传第十二》《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


趣观历史


在隋末的各路反王里面,以李密的瓦岗寨、河北窦建德、洛阳王世充三家力量最大。

梁师都的实力仅局限于今陕甘宁结合部,不算很大。但是梁师都能坚持到最后被李唐消灭实际上和窦建德大将刘武周一样,那就是大树下面好乘凉,而这棵大树就是打的初唐签下城下之盟的突厥。

梁师都和瓦岗寨的首领李密以及洛阳的王世充都是今天陕西人。梁师都原为隋朝武将,乱世起兵并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唐朝建立后国家慢慢恢复元气,而突厥却发生内乱,李世民认为这是天赐良机,派兵征缴梁师都。突厥颉利可汗派大军支援梁师都,当时逢大雪降落,突厥羊马冻死,唐军大破突厥,顺势剿灭梁师都。


睁眼看西安


两点原因吧。首先,他这个反王比较低调,称帝时占据雕阴(今陕西省北部绥德县,位米脂县南)、弘化(今甘肃省庆阳县)、延安(今陕西省延安市)等郡。有没有发现什么?占据的地方都不是什么发达的地方。尤其是延安比较显眼,在20世纪初期国共对抗的时候,延安都没有被现代化的飞机大炮拿下。所以,在那个时期,想要拿下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占的地方一般,也不像其他几个比如窦建德那样声势浩大,较低调。第二点是,他比较会拉势力保护自己,团结身边的力量。他不断勾结和怂恿突厥南侵,自己就可以趁机喘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