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岜(当地方言读bia)沙,苗语为草木繁多的意思,这就意味着岜沙人与山林树木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岜沙苗族村寨,共有5个寨子,370多户2000余口人分住在月亮山麓的茫茫林海中,长期藏匿于深山密林,自给自足,安养生息,千百年来极少与外界交流,至今还完整保留着独特的古风旧俗和生存方式,因此也被誉为“苗族文化的活化石”。镰刀剃头、简婚异葬、古装旧饰、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这些老旧独特的奇风异俗说的正是位于我国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西南面7.5公里处一个苗寨里的“岜沙人”。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远离城市文明,自守一方山林休养生息的岜沙人,自古以来就特别崇拜树木,这里最隆重的祭祀仪式便是拜树神。所有的岜沙人在有生之年都会种一棵生命树,离开人世时,此树便是自己的棺木,相伴长眠。埋葬后不立墓碑,而是在旁边再种上一棵树缅怀已故的亲人。寄居在山野丛林间的岜沙人认为,人是大自然的子孙,人的一切都是树给予的。远古先民为躲避野兽栖于树上,后以树木建房筑巢、烧火取暖,老树就像神灵和祖宗一样庇护保佑着他们。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关于岜沙人的祖先,相传苗族祖先蚩尤有三个儿子,岜沙人是他第三个儿子的后裔。当年蚩尤被黄帝打败,率领部落开始向西南的长年迁徙。岜沙人的祖先就是大迁徙的先头部队,他们开山劈路、鏖战熊罴,勇武之至。这点从岜沙男人平时的装扮中就能看到,他们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枪,上山下河,打猎摸鱼。上树爬山、捕杀狩猎,就好比是与生俱来的本领。当然,现在国家禁止狩猎,岜沙人早已回归到农耕上来,寨子也开放接待旅游,每天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参观。除了独具特色的民俗,站在高处,俯瞰远处的群山峻岭和眼下错落分布的吊脚楼,也绝对是一种别样的美好感受。岜沙村不大,村寨建于山梁坳口及面向都柳江一侧的半坡上,村寨木楼简朴,环境幽静。行走寨子里,随处都能看到一派祥和宁静的景致,安详的老人独坐门口,岁月留下的,时光带走的...都与此刻无关。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村民全是苗族,他们衣着传统,发饰奇特,装束颇有秦汉遗风。男子头顶挽着发髻,穿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襟亮布衣,直筒大裤管亮布裤,犹似古代武士。女子则穿着自己制作的亮布衣裙,佩戴银饰,头发都梳理得非常整齐油亮。她们脸上常带笑容,腼腆和善。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岜沙苗寨有民俗表演可观看,但是需提前预约,够一定数量人数即可开场。而且表演者全都是当地村民,收到表演通知,他们立即会放下农活,带上道具从不同村庄赶到表演场集中演出。苗人表演队每天在景区卖力为游客表演民族歌舞,吹拉弹唱,手舞足蹈,气氛欢快,让远道而来的宾客感觉宾至如归。据说多的时候每天会表演4场,景区会支付每人50元的出场费。钱虽然不多,但他们个个都非常认真卖力,让人感动。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作为号称“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的民俗表演,岜沙人自然少不了要耍耍他们的枪。岜沙人的枪,是一种射程只有20多米的火药枪,他们特别珍惜老枪,会把枪支代代相传,老祖父、曾祖父留下的枪,就像传家宝一样,被岜沙枪手们珍视不已。岜沙人士经过公安备案允许合法保留持枪传统的唯一一支少数民族部落,尽管他们肩上的佩枪已基本失去打猎和防身的意义,更多已成为民族的一种图腾,一种传承。这位老枪手年近八旬,仍然硬朗有力,精神饱满,还雄心勃勃地为我们展示鸣枪技巧,开枪一瞬,魅力爆棚。

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隐居贵州深山里,至今保存着奇特民族风俗

苗寨男人腰间的配饰很多,而且做工非常精细。据说彩带都是女孩送的,挂的数量最多,自然表示该男子最有魅力,受到众多女孩的喜爱或表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