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六、七十年代时光的,大多是什么年龄段的人?

沧海一柱在农村


我是60末出生,经历了特殊年代的后半段。当然没有六十岁以上的人经历丰富,印象最深的也最想念的是七十年代的童年时光。那时孩子们真的无忧无虑,学习没有现在这么大压力,各种各样老游戏,满山满野疯跑,抓鱼打鸟;平时跟大孩子帮家里干活,秋天学校组织帮生产队秋收,冬天眼巴巴盼过年放鞭炮,吃好吃的。应了那句话,穷并快乐着。


60后乡村记忆


我不想与任何人争论谁是谁非,怀念那个年代是怀念那时候人与人平等的关系,互相帮助的阶级友爱,和谐的劳动关系,相互信任的睦邻关系,热火朝天的奋斗精神,干群相容的同志感情。我承认物质上那个时代很贫穷,但是精神上那个时代最丰富。那个时代挨饿也要建设好祖国,为了抢救阶级兄弟的生命,国家从政府到军队不惜一切代价,整个社会充满美好幸福,就像一个大家庭的亲人一样。我就说一件亲身经历:1970年我一个普通少年,因为刚刚学骑自行车兴趣十足。我爸休息日或下班后,只要让我逮到车,我就疯狂的冲上大街,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的冲动导致发生事故,那是一个解放军司务长,他也骑自行车托两个大筐的肉,菜,蛋。好家伙,人仰马翻。解放军同志从地上爬起来,马上将我扶起来要送我去医院。我爸听见动静也跑了过来,一手揪住我就要打,说对不起解放军同志,给部队造成损失了。解放军同志赶忙劝阻我爸,说不能怪小孩子,是自己不小心出的事故。看到我确实没有大碍,解放军同志给我爸留下地址,电话,姓名才走。当天晚上使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那名解放军同志,带着部队领导和一名军医又到我家看望,最后我们一家人和解放军依依惜别。这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用情同手足来比喻,一点也不过分。


赤兔马257


想念六、七十时光的人,大慨都是什么年龄段的人?

我今年六十八岁,正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那个年代是计划经济年代,物资非常缺泛,什么都凭票,量还很少。哪像现在,想吃什么都能买得到,当天吃不完的就倒掉了,在那个年代,一是没有东西可倒,即使有剩菜剩饭,谁还舍得倒啊。现在是楼上楼下,过去哪里有,都住在大杂院的平房里,吃水还得自己去挑,早上上公共厕所还要排队。工资大家都差不多,三十几块钱一个月,夫妻俩的工资能养活一大家子。难得一个星期天,要用搓衣板洗衣服,到井边上过衣服还要排队。哪像现在,衣服往洗衣机一丢就ok了。

说实话,我有时也怀念那个时代,倒不是怀念那个时代的生活,倒是怀念那个时代的人。那个时代人很单纯,思想没有现在那么复杂,人与人之间关系是信任的,人与人之间相处是平等的,工作上只知道埋头苦干讲奉献,从不讨价还价讲条件,年底拿个奖状能高兴好多天。

不知道我们的同龄人是不是这种感觉呢?

祝我们这代人高高兴兴,开开心心,健健康康过好每一天。



南京一老人


这是一大批跟随毛主席领导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民众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忘初心共同奋斗的民众(我国人口佔80%的人劳动者〉。


本人号1


没有前30年发展。就不可能有后来的40年新发展。新中国成立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者。白手起家。白手创业。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给后,人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吃水不忘打井人。不忘初心,牢记历史。


我心永恒242798380


想念六七十年代时光,怎么说呢?我今年七十岁,要说想六十年代倒不如说忘不了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正是国家三年经济闲难时期。那是六三年我上小学四年级,每当下午上自习课的时候老师就我们大个儿的学生给老挖野,秋后挖白菜桹儿,回来交给老师,然后用碾子压成粉面儿在加上一点玉米面和在一起,做窝头吃。现在有谁会相信吃树叶、吃树皮,吃玉米骨头、还有王米皮呢?现在的人没人相信,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不是想念,那叫忘不了的记意!


老张3754561749237


幸福,不仅仅取决干丰富的物质!更重要的退取决于精神的富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是一个激情燃烧、互帮互助、民心单纯向善和官场清廉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年代……

那是一个无贫富差距无农药激素食品无以金钱为信仰的环境无污染的纯净社会!_…

怀念美好无错!他们怀念的不是那个时代的贫穷,而时那个时代的人的精神……


幸福一家545356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对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有想法的人应该不正常!出身应是地富反坏右分子!是无产阶级的专政对象?沒有毛主席的基础建设!何来今天的高楼大厦!


用户8355840013027


我是六十年代初出生的人,在六、七十年代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我不是多么怀念那个年代,尽管许多人回忆那个年代是多么的美好,社会治安是多么的好等等。其实,按我的理解,许多人怀念的是那个年代单纯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绝对没有啥可留恋的。我所感受的那个年代是每天总觉得吃不饱,也确实吃不饱;七岁前在河南农村,吃的面主要是豌豆面、红薯叶,门前虽然有条河,但从没尝过鱼的味道。到城里上学后,主要吃玉米面,或玉门面掺白面蒸的馒头;夏天所吃的菜花色品种也不多,冬天就是酸菜、萝卜、土豆;每天早上上学只能带一个馒头当早点,没等到中午放学,肚子就饿得咕咕叫了。从没完整吃过一个水果。父母从菜市场买来处理的低价烂苹果,自己舍不得吃,把烂的部分处理掉后切成几瓣,让我们兄弟姊妹吃。从没有多余的鞋换着穿,往往是一双布鞋穿到春夏,一双棉毡鞋穿到秋冬,直到穿烂露出脚拇指为止。春节是最令人期待的,可以有新衣穿,有带鱼、丸子肉、油条麻花、花生、葵花籽等许多好吃的,有鞭炮玩;大年初一一大早,左口袋里装瓜子,右口袋里装鞭炮,手里拿着燃着火的鞋带绳,和小伙伴们一遍吃瓜子,一边用鞋带绳点燃鞭炮仍出去,听着噼啪作响的鞭炮声,这也许是我这辈子影响最深的事了。每年放暑假是最快乐的事,可以尽情地玩,上山捉蚂蚱、捉马蛇,滾铁环,搧烟盒,弹玻璃球;作业也不多,记得最多的作业是将每个汉语拼音抄100遍。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主要是听收音机,或到电影院看电影;那个年代,一张电影票两毛钱,寒暑假期间学生票一毛钱,我们从父母那要来钱,把所演的电影看个遍,有的战争电影甚至反复看过多遍。那个年代邻里关系十分融洽和谐。一排平房住着八户人家,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今天我到你家吃饭,明天你到我家吃饭,是常有的事;有哪家的大人回老家带些土特产回来,这家分两个,那家给两份,好似一家人。我第一次穿皮鞋还是工作一年后的事了,穿的还是单位发的劳保翻毛皮鞋;黑皮鞋是用翻毛皮鞋改造的,尽管有工资了,但还是舍不得买一双真正的皮鞋。那个年代可回忆的事很多很多。

人总是要往前看的,人们怀念那个年代,不一定非要回到那个年代,也肯定不希望回到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怀念过去,说明自己慢慢变老了,开始念旧了,这是自然规律,没有啥可指责的,谁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也许我们的孩子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也会怀旧,怀念过去的童年时光。


宋跃敏


那个年代还有什么忘不了的,饿的肚子也吃不饱,就提斗与人三了人分三等九级,永远不想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