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宝宝,你见过哪些消极的教育方法?如何改变?

哈佛育儿堂


在教育宝宝的问题上,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地犯一些有心或无心的错误。宝爸千万要注意,这些消极的教育方式一定要避免哦!

不要总是大声训斥宝宝,不要总发脾气,更不能通过“打”来教育宝宝。宝宝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不要总是把他当作不懂事的孩子来对待。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铭记在宝宝的心中,即使当下你看不到这样做给宝宝带来的不良后果,但这样的做法甚至会影响宝宝的一生。要给宝宝应有的尊重,让他更自信,更有安全感,才能养成更为独立、积极、向上的性格。

不要总是对宝宝唠唠叨叨个没完,不要总是数落宝宝。遇到宝宝做得不对的时候,应该就事论事,讲完道理继续和宝宝开心地玩耍。事情一码归一码,千万不要每次批评宝宝都带上以前的事情。这样的教育方法是不明智的,宝宝稍大一点之后就可能越来越抵触,让你的威信也慢慢变得越来越低。

不要对教育宝宝这件事太过焦虑,整天忧心忡忡,总担心宝宝不如别人。你的焦虑情绪也会感染宝宝,让他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要知道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生长发育的规律,这方面发展得快一些,那方面可能就会慢一些,但后面都会慢慢追上来。做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能只看到别人孩子的优点,拿过来跟自己的缺点比较。

另外,也不要总认为自己为宝宝付出得太多,宝宝为此应该更听话。不要总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要用更为积极的心态看待亲子关系,在养儿育女的道路上,亲子双方都应该不断成长,去体味收获亲情的满足。



幼儿园老师李猫猫


这个问题我亲身经历过,我闺女六岁,有点叛逆性,不听话,犟嘴,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会大吼大叫,甚至是打,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极端的,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变本加厉,后来我也反省了一下自己,这样做的确是不好,所以每当孩子不听话,犟嘴是,当时我是非常生气的,但是我忍住了,深呼吸一下,然后心平气和的给孩子讲这样做是不对的,给她举例自己小时候也和她一样……,谁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只要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还是妈妈的乖女儿,这样反而闺女变好了许多,比大吼大叫强多了。不妨当你家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也这样试一试吧!


姐弟俩的成长日记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消极的教育方法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具体可分为,训斥或惩罚孩子,对孩子要求太高、无视孩子要求等几类。

第一类,当孩子不听话或犯错误时训斥或惩罚孩子。比如暂停孩子活动,“不听话,你就别吃饭了了”;大吼大叫训斥,“不准玩泥巴!太脏了你这孩子”;体罚孩子,比如打屁股,手掌等。

第二类,对孩子要求太高,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比如吃饭时要求孩子老实吃饭等;逛街不让孩子乱跑;没得心爱的玩具时,不准哭闹等。

第三类,对孩子的行为采取冷漠,不回应的处理方式。比如孩子没得到玩具时躺在地上打滚和哭闹,家长置之不理。

那么如何应对或者改进呢?就要采用正确的正向情感引导教育方式。通过分析和观察,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

首先,弄清孩子想要做什么和渴望什么,任何时候不训斥,惩罚,威胁孩子。

许多时候,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想去玩沙子并且一点也不饿,你却要求他好好吃饭,现实吗?

再次,明白每个孩子性格都不太一样的,学会尊重孩子个性,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吃软不吃硬,有的孩子却必须家长严肃地讲才行。不要指望孩子像邻家小妹妹一样听话,她气人的时候,也多着呢。

总之,要尊重理解孩子,弄清孩子需求,

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采取正向的情感引导方式进行教育。

最后,让我用个例子来结束答题。假如我的孩子在敲打桌子,我努力的目标就不会是让他顺从。我首先会尊重他的愿望,并找出他敲桌子的原因,而不是急于惩罚。

我:“宝宝,你咋了?你看你拍得桌子都在摇晃。是小蚂蚁钻进你的裤子了吗?要不要爸爸和你出去走走,把它们赶出去?”

宝宝:“不是的。”

我:“我知道等着上菜很没劲,但是就为了这而敲桌子对吗?”

宝宝:“不对。

我:“为什么不应该敲桌子呢?”

宝宝:“会把东西碰倒,打碎……”

我:“对啊,那样的话我们就得打扫,你也不想这样做,是不是?”

宝宝:“是的。”

我:“那咱们不敲了,因为那样做不对。你想要玩具吗?爸爸去陪你买一个。或者你想做什么,告诉我好不?”

宝宝:“那我们出去玩一会儿吧,爸爸”。

你看,问题是不是已经解决了呢?回答有点长,重要是不要指望孩子顺从你哦,要尊重孩子,分析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再想办法哦。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哈佛育儿堂


消极的方法看问题,积极的方法促发展。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什么是消极的教育?

消极的教育,主要源自消极的思维和负面的情绪。我认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吼叫

2、责骂

3、阻止

4、控制

5、否定

这些行为,主要源于家长的目光集中在问题上,集中在不完美上,原动力是恐惧、无力和自我的否定。

什么是积极的教育?

积极地教育,主要源自积极的思维和积极的情绪。我认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赏识

2、鼓励

3、理解

4、接纳

5、期待

这些行为,主要源自家长的目光集中在解决问题和发展提升上,原动力是自信、尊重和逆商

积极教育和消极教育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就在看问题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的认知。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曾提出一个情绪ABC理论。大意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和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举个刚发生的例子:有个家长说孩子一放学就玩汤姆猫游戏,不学习。她很担心,不知道怎么办。

如果消极的家长,看到的是孩子因为玩影响了学习,所以要制止,甚至直接删了游戏。

积极的家长,看到的是,玩可能要引发学习,但孩子玩的原因中存在喜欢照顾动物这个点,说明孩子有爱心、有责任感。于是,用这个点引导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比如照顾小区流浪猫。最终成功迁移,克服沉迷。


娴聊成长


我看到最消极的就是一味的通过言语去恐吓,吓唬孩子,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就会说,你在不好好吃饭,晚上大灰狼来就把你吃掉了,还有就是孩子不听话家长就会说,你不好好听话,长大了就得不听老师话,在以后就会犯法进监狱等等。而像你说的,宝宝一吃饭就敲桌子,不听话,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没有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比如定时定点的吃饭,到时间就要去洗手,洗完手就要吃饭,这种意识上的条件反射没有养成好。

2、大人没有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比如大人到时间都不定点准时吃饭,甚至叫吃饭都不来,一直磨蹭,这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吃饭不好的榜样。

3、吃饭的时候没有给孩子讲解为什么要吃饭,饭是从哪里来的?比如:这是农民伯伯用辛苦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在有的地方还有人吃不上饭等等,要让孩子对食物尊重,知道这是很多人付出辛勤劳动换来的等等。

那么怎么让孩子准时,老老实实的吃饭呢?我有以下几个办法可以借鉴一下:

1.言传身教:大人要先做到按时吃饭,并在吃饭之前要告诉孩子食物来之不易,我们要学会感恩,然后不能浪费粮食要把掉在桌子上的食物吃掉,让孩子看到你是怎么做的,他会模仿你的做法,一点点就会纠正过来。

2.耳濡目染: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去种地的地方去看看,以郊游的名义亲近自然。让孩子看到,真真实实用眼睛看到,农民们是怎样培育粮食的,让他有个更直观的学习。

这样我认为在吃饭的时候,一切问题应该都会迎刃而解,你可以试试!




除夕的快乐成长


现如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加优秀。有句话说得好:父母的育儿方式和格局,暗示着孩子二十年后的样子,这句话诠释了家长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深深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发展。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顾细节,认为给孩子一贯地传输正确的观念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孩子的三观形成大多受父母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影响,所以才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正因为家长是孩子的贴身老师,因此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十分让人赞叹和惊艳的,这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别出心裁,总是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孩子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比如下面这位母亲:

在泰国有一个五岁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和妈妈闹脾气拒绝去上学,不论妈妈怎么劝说都执意不去。这位妈妈并没有采取一般妈妈惯用的强制方法,而是打电话和学校请了假,带儿子上街捡瓶子卖钱。儿子捡了很久,但是最终只卖了大概四毛钱人民币,这时儿子已经累得想回家了,可是四毛钱并不能支付回家的路费,只能接着捡瓶子,在这途中,儿子看到了冰淇淋和燕麦,可惜钱不够,到最后儿子实在累得没有力气了,这时这位母亲蹲下来问儿子明天究竟想上学还是继续工作赚钱,儿子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学。这位妈妈用这个方法告诉孩子工作赚钱要比上学更加辛苦。

上面的这位妈妈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么具体的影响有哪些呢?

1. 孩子的思想上

好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思想上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深远而重大的。就比如上文讲到的泰国妈妈教育孩子的例子,妈妈的这种让孩子亲身体验的方式会让孩子一辈子记住挣钱并不容易的观念,与工作挣钱相比较而言,上学读书轻松太多了。好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思想上带来的感觉是积极向上的,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会让孩子自主地认识和反思自己,在将来的道路上,只要遇到难题,孩子就会用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来克服,同时借鉴父母的建议,自我暗示,自我提升。因此好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思想上带来的不仅仅是乐观积极的态度,还有处理问题的思路。

2. 孩子的行为上

好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的行为更加理性,更加沉着。当孩子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时,父母如果耐心的教导,那么孩子在今后处理问题时,会跟父母一样的沉着冷静,一丝不苟。但如果父母们在处理棘手的问题时并不耐心,反而十分消极,总是有怨气的话,那么孩子在今后处理问题时就会变得急躁。所以好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将来的行为有着积极影响,因此,家长们在教育的时候最好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

3. 言语上

从一个人的言语谈吐上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父母是个怎么样的人,当一个人的言语听起来谦谦有礼,不急不慢的话,那么他的父母在对他小时候的教育也大抵是这样,但如果一个人的言语低俗不堪,咋咋呼呼的话,那么在他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是这样。所以,好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言语谈吐上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教育方式越好,那么孩子在待人处事的能力上也会更加优秀。



阿邦日常


想让孩子认真吃饭也不难,可以试着改变一下方法哦

1.开始吃饭喽!这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说我们来玩个吃饭游戏吧!

我是小兔子,我喜欢吃胡萝卜,它甜甜的还有多种维生素,吃了它我就能长高啦!

我是一只小羊,我最喜欢吃青青的草啦!这盘生菜看起来好美味呀……

我是一只老虎,我喜欢吃肉……

2.做一些动物形状的馒头、饼干等,可以增加孩子的食欲哦

总之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当把一些事情融入到游戏里,这时你会发现孩子还是很乐意接受的!希望这个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糖果always


消极的方法都很多,比如大吼大叫,还有出其不意的给一巴掌,一小棍子,美其名曰长记性,当头棒喝等等说法。都是以前没有科学教育方法的遗留,正常的应该是促膝长谈,和孩子做朋友,讲一讲人生,比如你这样的习惯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对以后身边的人,还有自己的成长有什么样的影响,你以后这样的行为会让别人怎么看待你,这样的话想必对孩子会有很大的触动,不过孩子普遍的自制力较差,家长们不要担心,多就纠正就是了,千万不要以自己的心情去衡量这个事情的严重与否,比如理由就是,说了不听,谈不下去,不记事等等,没有一个孩子是差的,都是平常的行为习惯慢慢循序渐进过来的,而习惯的养成通常都是家长和身边环境的影响造成的,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找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另外宝宝吃饭敲桌子的问题,是比较小的小朋友,而且好动也是孩子的天性,比如用奖励的办法,认真吃饭,可以给你糖果,带你玩什么游戏,不过一定要记得,如果宝宝哭闹非要先吃糖果后吃饭,一定不能妥协,有一两次就能养成习惯了,祝你一切顺利。


傲叔逆袭


租略地看过一个卢梭的性善论,里面讲到:1.所谓的消极教育,就是指在教育的过程中,成人不干涉,不灌输,不压制,让儿童遵循自然率性发展。消极教育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1.观察活动中的儿童,了解儿童的自然倾向和特点;2.防范来自外界的不良影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卢梭坚持性善论,他相信人性本善,自然皆善,所以才会这样放心的让儿童自然发展吧。

所谓的消极教育,实际上就是与传统的教育相反,使成人,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位与儿童的自主发展;

相比之下,像宝宝吃饭敲桌子,不听话这些,需要我们父母和周围大人的正确引导。一味的认为宝宝不乖是不对的。换个角度,或许宝宝敲桌子是想知道桌子发出的声音跟别的物体有什么不一样呢?不听话是不是宝宝的专注力不够,不能很好的理解大人说的话呢?要想什么样的办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呢?宝宝到了一定年龄,我认为可以实行幼儿早教。现在的早教产品很多,有这方面需求的父母不妨给自己的宝宝试试看。


半晴半夏3


针对宝宝吃饭敲桌子的问题呢,可以跟宝宝聊一聊,他为什么吃饭的时候要敲桌子,了解一下她的心里,是他不喜欢吃呢?还是兴奋?

教育孩子首先要做到共情,只有了解了他的心理想法,然后再针对问题来解决。

若他没有任何理由的话,可以吃饭前约定好,再吃饭闹的话就不给他饭吃。饿他一顿。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