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幽默,你幽默嗎?

陸美江


1.幽默是指在一件事情,或者某個人出現尷尬的時候,做了對該事情或者說了某句話,使得這件事物或者尷尬的情況巧妙的轉移了話題,或者是把原來不好的話題轉變成了一個玩笑很舒服的帶過了。

2.而幽默跟情商是相關的,情商越高的人越是能夠把把握好磁場,讓每一場談話都變的輕鬆幽默起來。如果某個人受歡迎大多一個人一定健談而幽默,因為誰不可能對一個板著臉的人有好感。

3舉例子:假如你來一場座談,很嚴肅的在演講,會死氣沉沉大多的人都不能去聽完,甚至到最後可能都不知道你說過什麼,但是在演講的時候帶入幽默氣氛,那麼些個人一定很有趣,不由自主很認真的會聽他演講,這就是幽默的魅力。

4.說到幽默是一場臨場發揮,我自認為我還是有些許幽默細胞的,附上我一張幽默的圖片

幽默是能夠使你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最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好作品需要你


什麼是幽默?

生活中不能缺少幽默,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喜歡幽默、嚮往幽默和追求幽默。據說,歐美的女子選擇愛人,也看重男方是否有幽默感;公司僱傭職員,也常常看他們是否具有幽默感。有一家公司的總裁曾說過:“我專門僱傭那些善於製造快樂氣氛,並能自我解嘲的人。這樣的人能把自己推銷給大家,讓人們接受他本人,同時也接受他的觀點、方法和產品。”

可是,怎樣才是真正的幽默?又應該如何培養幽默感呢?

這些問題,正是本書所要闡述的。相信讀者能從本書得到一些啟迪。

1.何為幽默

幽默是英語humour一詞的音譯。據說這個詞傳入中國後,一直沒有恰當的譯名,直到三十年代初,林語堂對humour這個詞反覆推敲,在找不到對譯漢語的情況下,只好以“幽默”二字音譯。

那麼,幽默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要給幽默下準確、完整的定義是十分困難的。誠如法國作家德哥勃拉在他所編的英美幽默作家選集的序言中所述:何為幽默,這個問題是“比宇宙引力的問題更麻煩的問題,是文藝批評上的不規則多邊形!永遠沒有人能夠了解一個幽默作家的心理,這種心理使人捉摸不定,好比被生物學家所追趕的蝴蝶,當你以為就要捉住它的時候,它卻又飛走了。”

事實上,古今中外許多人都對幽默做過一番研究,“許多人嘗試給幽默下定義,有的是哲學家式的暖昧的深刻定義,有的是歐幾里德定理式的嚴格定義……還有種種其他的。這些全都有一點道理,但也沒有一個是完全的(德哥勃拉)。”儘管這樣,我們還是不妨來了解一下他們的見解。

世界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卓別林:所謂幽默,就是在我們看來是正常的行為中覺察出的一些細微差別。換句話說,通過幽默。我們在貌似正常的現象中看出了不正常的現象,在貌似重要的事物中看出了不重要的事物。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幽默的定義是不能下的,這是使人發笑的一種主要的元素。

中國作家老舍:嬉皮笑臉並非幽默,和顏悅色、心寬氣朗,才是幽默。一個幽默的作家對於世事,如人異國觀光,事事有趣。他指出世人的愚笨可憐,也指出那可愛的小古怪之點。

中國作家王蒙,還專以《幽默》為題,寫過一篇散文。他這樣寫道:

“幽默是一種酸、甜、苦、辣、鹹混合的味道。它的味道似乎沒有痛苦和狂歡強烈,但應該比痛苦和狂歡還耐嚼。”

讓我們再看看字典上給出的定義。

《新華字典》:表面輕鬆而實際含有深刻諷刺的。

《現代漢語詞典》: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的。

《辭海》:通過影射、諷喻、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訛和不通情理之處。

幾家字典的解釋有共同的地方,就是幽默有引人發笑的特徵,有促人深思的功效。

事實上,恰恰是因為幽默內涵和外延的不確定性,給我們留下了廣闊的空間,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以幽默示人,或理解他人的幽默。

2.幽默的共性

含蓄與意會的聯結是幽默的共性。幽默的含蓄性是從表達的角度分析的,而其意會性則是從領悟的角度分析的。從表達到領悟,就是幽默的一個動態過程,其關鍵在於能夠意會、能夠解悟,所以,下面主要從意會性的角度加以說明。

何謂幽默的“意會性”呢?就是指理解、領悟、體味幽默的能力。這是一個瞬時完成的複雜心理過程,也是辯證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語言表述能力的外現。讓我們先看一幅幽默漫畫:

著名漫畫家方成創作的題為《——不要叫我“老爺”,叫“公僕”》的漫畫,畫面上是一頂雙人抬的大轎,前有僕人打著“肅靜”牌開道。轎中的縣官大老爺探出頭來,對跪在道旁的一百姓說了標題所述的那句話:“——不要叫我‘老爺’,叫‘公僕’!”這幅漫畫很含蓄。那麼,我們是怎樣意會到的呢?有兩點值得深深體味:一點是畫面上“老爺”言與行的對照,以揭示其深刻的矛盾。明明自己官味十足,卻讓老百姓叫他“公僕”,這就令人好笑了。另一點是古與今的交叉,以領悟其諷喻現實之意。讓一個封建時代的官老爺,說出現代語言,造成一種荒唐悖謬的情境。這種悖謬的出現,促使人們產生由此及彼的聯想,很自然地把反映古代生活場面的情景放到現實生活中去類比,從而明白這幅漫畫對現實生活某些現象的諷喻之意。這種對照與交叉手法的運用,形象而具體地表現出漫畫家的含蓄所在,而觀賞者的領悟,則是訴諸其思維過程來實現的。言與行的對照,訴諸的是欣賞者對標題所述與畫面所為的比照考察;古與今的交叉,訴諸的則是欣賞者由古及今的聯想。一般來說,具有幽默感的漫畫,都會有這種含蓄蘊藉的特質,只有通過意會,才能領悟箇中三味。

我們再看一個例子。

一天,國王問阿凡提:

“阿凡提,如果在您這邊放著金子,在那邊放著真理,您要哪一樣呢?”

“陛下,我要金子。”阿凡提回答說。

“多蠢呀,阿凡提!”國王大笑道:“金銀財寶算得了什麼,而要得到真理就不容易了。我要是您的話,是要選擇真理的。”

“陛下,您的話對極了。”阿凡提說道,“誰缺少什麼就需要什麼。咱們各得其所呀!”

這則故事很典型地表現了幽默的特徵,而其中關鍵的則是阿凡提“誰缺少什麼就需要什麼”這句含蓄的答話。首先,故事的開頭沿著一種看似悖謬的邏輯推演:在金子和真理面前,作為一個歌頌的人物,理應選擇真理,但阿凡提卻選擇了金子。這為國王嘲笑阿凡提提供了口實,也與讀者的設想大相徑庭。其次,這種看似悖謬的邏輯,卻根據一個完全合理的大前提得到了出人意料的解釋,即“誰缺少什麼就需要什麼”。這就是說,選擇金子的,是因為缺少金子(而不缺少真理);選擇真理的,是因為缺少真理(而不缺少金子)。於是,看似悖謬的邏輯被證明其合理性,但其表現為“似非而是”。再次,按照這個“似非而是”的邏輯,反過來考察阿凡提和國王各自的選擇,便得出“阿凡提是缺少金子”而“國王是缺少真理”這樣一個完全合乎邏輯的新結論,這正是其幽默的主旨所在。

根據我們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這則幽默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它用看似悖謬的邏輯推演,論證其“似非而是”的性質,又反過來推出新結論,揭示故事的主旨。這個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採取了“謎面”的形式:不僅那種看似悖謬的邏輯本身是一個謎,而且對這個謎的解釋,也用了意在言外‘、話中有話的方式委婉表現。可以說,這也是一種“語謎”,即具有含蓄性。而這些“謎”都帶有“謎底?扣在其中,完全訴諸賞者的“意會”去把它“解”開。“謎底”一顯現,幽默的音蘊佰油然而雄,今人捧腹了。


三蒙子


幽默的釋義是詼諧風趣而又意味深長。它是外來詞,由英文humor音譯而來。它的意義是,寂靜無聲,比如孔靜幽默。這是屈原寫的九章裡面的句子。現在幽默是英語單詞音譯而來的,最早由國學大師林語堂先生於1924年引入國內。一般一個人的幽默能力和其智商成正比關係。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沒有密碼哈


幽默的本質是 落差

心理落差,生理落差,生活落差,智商落差,落差就行,落差越大就越引人發噱

幽默的人,發現落差並恰當表現出來,就像金融交易員發現價格落差並套利,就像投資人發掘被低估的公司投資一樣,需要對生活本質相當深邃的洞察力,對錶現對象全方位全維度的觀摩,和強大的表現輸出能力。

幽默的人,都是能洞察人性,世事和生活的得道高人。

得道的高人一定幽默,但這種幽默你不一定能體會,因為除了人性和生活的幽默,人類文明中的其他部分,物理,數學,哲學,藝術的幽默,只有具備相當實力的人才有資格體察。

生活中的幽默只是小節,對浩淼宇宙運行規律的探索滿足,對一幅名畫審美產生的怦然心動,這才是幽之大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