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海蒂與爺爺》是根據瑞士作家約翰娜.斯比麗於19世紀創作的長篇小說《海蒂》改編,期間多次被拍成電影,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部電影,是於2015年上映的,豆瓣評分是9.2分,與經典的《千與千尋》僅差0.1分。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故事的主線是兩個小女孩,兩個在阿爾卑斯山間重獲新生的小女孩。海蒂,一個自幼沒有雙親,善良且勇敢,對大自然無限嚮往,雙眸映滿希望的小女孩。

另一個是由海蒂牽出的克拉拉,自幼喪母,只能坐在輪椅上,在封閉的空間裡與一幫傭人為伴,在管家苛責的教育下,內心極度渴望被理解被釋放的富家小姐。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命運把出身、環境、性格截然不同的兩個人扭在了一起,而奶奶出現就像希臘神話裡命運三女神中的克洛託,打破了這個死灰般沉寂的家庭,也改變了兩個小姑娘未來的人生走向,織出了她們更加絢麗的人生。

接下來,通過奶奶和兩個小主人公的故事,來看奶奶是如何改變她們的命運?為什麼總能在關鍵時刻給予她們正確的指導?而影片又是通過什麼使奶奶這個角色變得飽滿?以及奶奶留給現實世界的思考?

一、奶奶做了什麼改變了小姑娘們的命運?

奶奶的出場,讓克拉拉異常興奮,就像一潭死水裡投下了一顆石子,而管家略顯無奈和牴觸深情,像是為後面的一連串故事埋下了伏筆,也是在這一連串故事中,奶奶成了她們人生岔路口的指路燈,給予她們方向,走向更好的自己。

1、對於海蒂,三次相遇,讓她獲益一生。

1)、留給海蒂一本圖畫書,激發了她的求知慾。

在初次相遇的那天晚上,奶奶在床上給海蒂講睡前故事,可又故意把結尾收住了,當海蒂說出自己不識字的原因時,奶奶沒有嘲笑,也沒有奚落,告訴她也不一定要相信別人說的話,如果她現在會讀書,就會知道故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接著把圖畫書留給了海蒂,讓海蒂自己去尋找故事的結尾。

而第二天一早,為了解開心中的懸念,海蒂就捧著圖畫書,在磕磕絆絆中找到了她想要的結局。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2)、帶給海蒂一本日記本,開啟了她創作之門。

當在小村莊第三次見到奶奶的時候,海蒂向奶奶講訴心中的苦悶,自己想寫故事的想法被周圍人取笑,進而想放棄,奶奶給了她一本日記和一支筆,海蒂本以為是一本故事書,興高采烈的打開,卻發現裡面只是空白。

奶奶告訴她,周圍人之所以會這樣取笑她,是因為他們沒有什麼見識,他們只瞭解這個小村莊,但是她見過多得多的世面,如果生活中有什麼使她感到快樂,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別人說什麼。從而打消了海蒂的疑慮,堅定了創作的決心。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2、對於克拉拉,讓她重新找回了自己。

奶奶的存在簡直就是克拉拉的救星,她視奶奶為心靈的依靠,當送別奶奶的時候,緊緊拉著奶奶的手,兩次和奶奶相擁,而當奶奶離去後下意識的緊緊攥住海蒂的手,這些都在表達她對奶奶有多麼不捨,又對沒有奶奶的家裡充滿的畏懼。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凡人皆無法隱瞞私情,儘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緘默,但他的手指卻多嘴多舌。”

克拉拉內心的孤獨和對海蒂的思念奶奶都看在眼裡,為了讓孫女高興,為了不再讓她忍受孤寂的折磨,奶奶瞞著父親把克拉拉帶到了偏僻的小村莊。

而正是因為有海蒂的陪伴,有秀美風光的阿爾卑斯山,有山間的野花野草,有一隻只的山羊,有一隻親吻她的蝴蝶,克拉拉才克服自己,重新站了起來,當她的雙腳再次親吻泥土的時候 ,也是打開本屬於她的廣闊世界的時候 。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就這樣,奶奶不僅在她們的心中種下了種子,更使兩個小生命,擺脫了內心的束縛,像雄鷹一樣,可以翱翔於天際!

二、為什麼奶奶能改變女孩們的人生?

奶奶關愛著的兩個小女孩的成長,而奶奶又有什麼樣的力量,使她能改變兩個女孩的人生走向呢?

1、睿智明理、遠見卓識。

當管家以一副權威者的言論試圖在告訴克拉拉的父親,海蒂是個傻子,是個智商有問題的孩子時,奶奶對於只見過一次的海蒂和“專家”給予的結論和建議,只說“我去和她聊聊”。轉而通過自己的方法證明,海蒂是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識字。

當海蒂告訴她,皮特說阿爾卑斯山的孩子不需要識字時,奶奶卻告訴他,別人說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

當海蒂因為眾人的嘲諷,選擇退縮的時候,奶奶卻告訴她,如果生活中什麼使她感到快樂,那就去做吧,不要管別人說什麼。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2、敏銳的觀察力。

在給海蒂講小羊故事的過程中,奶奶看到海蒂有愛的一面,也從與海蒂對話的停頓中,覺察了她的敏感和思鄉。

當人們沉浸在海蒂能識字讀書不被送走的喜悅時,只有奶奶看到了海蒂嘴角掛著的失落。

同時,掌上明珠的克拉拉的一舉一動,她更看到了內心的孤獨,甚至為了能讓父親正視克拉拉的孤獨與他發生爭執。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當克拉拉收到海蒂來信,雖然嘴上還因海蒂的離去而表示怨恨,但奶奶卻能讀出她對海蒂的思念。

3、平易近人的親和力。

不同於上層階級社會的奶奶,克拉拉的奶奶,沒有把海蒂看成是克拉拉的“玩伴”,當管家試圖嚴厲的訓斥並刻板的糾正海蒂禮儀時,奶奶用一句“都一樣,叫我奶奶就行”,化解了尷尬,也讓海蒂在這個約束的家庭感覺了一絲溫暖,找到了一絲慈愛。

在為了能幫助克拉拉解開心結,讓她能和海蒂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段時間,克拉拉奶奶向海蒂的樵夫爺爺尋求幫助,讓他幫忙照顧克拉拉,雖然想用金錢彌補他們的付出,但沒有居高臨下的姿態,是真心誠意向別人的付出表示歉意和謝意。而當樵夫爺爺拿著破舊的酒壺和酒杯招待奶奶的時候,開心得一飲而盡的奶奶像極了鄰家奶奶。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這樣一位睿智豁達的奶奶就展現在我們的面前,而劇中其他“反派人物”和情節上的設計,讓奶奶的形象變得更加豐滿。

三、哪些人物和情節在烘托奶奶的形象?

1、與女管家和父親的鮮明對比,反襯奶奶的親和睿智,凸顯有為家長的一面。

女管家做為一位有“教養”的淑女,代表著權威專家,而她她的職責是幫助克拉拉學習上層社會的禮儀,而這些刻板禮儀和規則,冰冷的語言和命令。讓內心本就脆弱的克拉拉更加孤僻,她只能選擇順從,不敢大聲講話,連自家的窗簾也不敢打開,甚至迷路了也不敢向乞丐問路......,因為這些意味著沒有教養,失了身份。

女管家對於海蒂更是帶著階級優越感而固有的偏見,認為她粗魯野蠻,認為她智商是有問題的,一無是處。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而父親,只想讓克拉拉呆在安全的“皇宮”裡,更以為幫她找了個玩伴就萬事大吉,而克拉拉最緊迫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卻視而不見,任由其蔓延。

當克拉拉因為海蒂的離去,發脾氣時,父親沒有軟言相慰,而是以怒吼這種粗魯家長專有的方式進行恐嚇,而後面更是因為奶奶把克拉拉帶到了窮鄉僻壤,頓時大發雷霆。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不同於他們帶給孩子們的傷害,奶奶卻一直用自己的方法和方式,給予兩個小女孩關愛,撫平她們內心的傷痕,幫助她們走出困境,折射出有為家長的一面。

2、日記本的這條隱線,折射奶奶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奶奶在最開始給海蒂講故事時,留意到海蒂對故事的著迷,而後,又看到她為了能找到故事的結局,而自發的讀書識字。

所以後面奶奶將日記本和鋼筆做為禮物送給海蒂,而海蒂由興奮轉為帶有羞澀的笑意,到難過,最後如釋重負的會心一笑都和奶奶給予她的理解、啟發和信心分不開。

當送別克拉拉後,導演把鏡頭切換到遠處巍峨矗立的阿爾卑斯山脈和芳草碧連天的美景中,而隨著鏡頭的拉近,一個滿是字符的日記本和一隻握著筆的小手映入觀眾的視野。這一遠一近的拉伸,讓人覺得海蒂的筆下也會如同這山間的美景一般美好,她的內心世界也會如同這阿爾卑斯山一樣寬廣。

這些被日記本串聯而成的畫面,都在用鏡頭刻畫奶奶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3、影片前後的對比,正面回應奶奶的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影片的最後,海蒂寫完她的日記,像雄鷹一樣伸展自己的臂膀,在阿爾卑斯的山間飛馳著歡呼著,與影片序幕時,海蒂站在高山上仰視著振翅翱翔的雄鷹,充滿著羨慕的神情的首尾呼應。同一座山、同一個人的對比為影片帶來了昇華。

而最後那回眸的一笑,清澈、靈動,唯有充滿希望和自由的靈魂才能如此笑靨如花吧,這美麗靈魂背後的推手正是奶奶,不禁讓人為奶奶這個形象點贊,而跳出影片,奶奶這個形象想給現實世界的我們哪些啟示呢?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四、結合奶奶在劇中對孩子命運的轉變,看奶奶這個形象對於現實中養育孩子的啟示和教育意義。

1、積極應對心理問題,未來才會可期。

在和克拉拉父親的對話上, 奶奶就一針見血的指出,克拉拉的內心是孤獨的,要求父親予以重視,可父親卻表示憤怒騎上馬揚長而去。

奶奶在海蒂離開後,對克拉拉的心靈上的疏導,併為了能解開她的心結,帶她去見海蒂,並懇請她們的照顧,這些都是奶奶在發現問題時,所採取的積極應對的方式。

正是在奶奶的不懈努力下,克拉拉的孤獨被海蒂的熱情和山間的美景融化,也正是在感受愛與美的過程中,內心釋放的力量讓她突破自己,重新站立起來。而最後父女相擁時,父親的那句“請原諒我”,是出於愧疚更是出於懊悔。

馬斯洛曾說:“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心理,雖然它看不見,摸不到,但卻支配著人的行為。孩子心理的問題,決定著孩子的性格,進而決定他未來人生的走向。


2、方法才是達成結果的關鍵。

當管家用官方的口吻告訴她們,海蒂可能腦子是有問題的,她不識字,奶奶對於這樣的評判並沒有表現出接受,奶奶相信自己的“眼睛”勝過自己的“耳朵”,也不像家庭教師那樣,木訥刻板的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去教海蒂,而是用啟發的方法,找到海蒂的興趣點,點燃她求知的小宇宙。

暢銷書《子》的作者聖埃克里說:“如果你想讓人造一艘船,不要讓他去收集木頭,也不要發號施令,更不要分配任務,而是要激發他對海洋的渴望。”

當海蒂在眾人面前高聲流利的朗讀時,管家略顯尷尬的深情,以及老師推翻自己之前對海蒂否定的言論,自誇邀功的醜態,都是對權威最好的反擊。


3、鼓勵與引導才能讓孩子少走“彎路”

當海蒂在眾人的影響下,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時候,奶奶及時的出現,三言兩語幫她化解心頭的疑慮,給予她信心,幫她確立正確的方向,海蒂才會摒棄別人的看法,勇敢走自己的路。

馬丁·路德:"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播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籽;商人或手藝人不會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4、釋放孩子的天性,勝過那些"規則"

不同於父親和管家,不敢讓克拉拉走出她們認為安全的“皇宮”,讓她過著近乎禁足的生活,奶奶帶著一群人,翻山越嶺把克拉拉送到了她心心念唸的海蒂身邊,送到了能打開她未知世界的地方。

不同於父親和管家,訓練克拉拉成為上層階級的人,約束她的生活,奶奶明白,唯有心裡的陽光,才能驅散所有陰暗,就像每顆靈魂都渴望自由!

《海蒂和爺爺》裡改寫兩個女孩命運的奶奶,才是父母該有的樣子


結語

《海蒂與爺爺》裡海蒂的率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無憂無慮的童真。

《海蒂與爺爺》裡爺爺從排斥到依戀,讓我們看到了無法阻斷的親情,無論貧窮富貴,都緊緊相連溫暖相伴。

《海蒂與爺爺》裡克拉拉的眼淚讓我們看到了純潔的友誼,無論你在哪裡,思念都在。

《海蒂與爺爺》裡奶奶的舉動,更讓我們深思到底要做怎麼的父母,才能在孩子未來的道路上做好她人生的導師。

歡迎關注我,或者留言,愛是美好持續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