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大腦“安靜”,活得更久的6種方法

最新的研究將"安靜"的大腦與長壽聯繫起來。研究人員認為,大腦似乎活動越少,消耗的身體能量就越少。專家說,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你的大腦平靜下來,包括冥想、積極傾聽和專心進食等。

讓你的大腦“安靜”,活得更久的6種方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個人都想保持頭腦清醒,這是有道理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保持大腦的活躍。但新的研究表明,當涉及到你的大腦活動時,越少越好。

讓你的大腦“安靜”,活得更久的6種方法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大腦平靜,神經活動少,可能會延長壽命。

研究人員分析了60歲至100歲以上死亡者捐贈的腦組織後說,他們注意到壽命最長的人與神經活動相關的基因水平較低。

讓你的大腦“安靜”,活得更久的6種方法

一種抑制神經活動的蛋白質REST被發現與神經活動和死亡率有關。

在蠕蟲和哺乳動物的實驗中,促進休息會導致神經活動降低,壽命延長,而抑制休息則相反。

這項研究表明,每天活動緩慢的時期,無論是在冥想、統一精神療法中,還是僅僅是靜止或睡眠,對大腦健康和長壽都與活動和鍛鍊同等重要。大腦是我們身體最需要能量的器官,消耗了我們近三分之一的能量,儘管它的重量只有我們體重的七分之一左右,對我們的大腦和身體來說,少即是多,休息則是最好的。

在一個經常感覺自己動作太快的世界裡,有哪些最好的方法可以讓大腦安靜下來?

調整你的身體狀態

在降低壓力和提高專注力的道路上,一個很好的開始方式就是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

只要做一些溫和的伸展運動,意識到你在哪裡保持緊張狀態,這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因為當人們認可自己的身體時,他們就會對自己的真實情況敞開心扉。

學會專注

專注力的另一種練習是建立一種習慣,首先讓事情開展起來。冥想與正念密切相關,因為它能有效地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這不是要你理清思路,而是要看到你的思路在哪裡。這就是為什麼做一點冥想練習,即使每天5到10分鐘,也能讓你一整天都保持專注。

學會傾聽

在激烈的討論中,當你等待發言的機會時,很容易停止傾聽別人的意見。如果你沒有認真傾聽,或者沒有和你身邊的任何人在一起,那就可以給你敲響警鐘,讓你在場而不錯過這傾聽的一刻。

讓你的大腦“安靜”,活得更久的6種方法


把一天的時間畫出來

一個簡單的練習可以清楚地說明,我們是否真正過上了我們想要過的生活。

可以製作兩個餅圖,一個用來顯示他們想如何劃分一天中的24小時,另一個用來顯示他們實際如何打發時間。這樣我們的做的和想做的差別就很明顯了。通過圖表管理你就很容易發現哪裡或者什麼時候你需要放鬆而沒有放鬆。

想想你在吃什麼

我們經常被告知要注意吃什麼,但很少被告知要注意如何或在哪裡吃。雖然時不時地享受一頓富含空熱量的食物是不錯的,但最好不要狼吞虎嚥地吃下一袋薯條,

不管怎樣,如果他們要吃它,他們需要品嚐它。好好享受每一刻,否則你會攝入所有的卡路里,你會錯過其中的樂趣。

認識到倦怠

很多人直到精疲力盡才承認自己是精力匱乏了。

讓你的大腦“安靜”,活得更久的6種方法


在工作開始前認識到精疲力竭的跡象,有助於重新評估和確定優先次序。這可能包括情緒衰竭、缺乏個人成就感、缺乏興奮感和普遍的憤怒情緒。當過去不重要的事情突然變成大事的時候。這是你想退後的一步,然後再回到工作效率不高且生活效率不高的一步。那就輸了。

尋找人生導師

向最好的人學習總是好的。為此,我們建議閱讀正念和冥想。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積極的例子。從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人可能會有很好的建議來找到正確的平衡點。

有時候,你會絆倒,不知道如何前進。三人行必有吾師,我們周圍的人都有這種智慧,但我們不會花時間去思考我們尊重誰,他們是如何生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