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呼保義宋江是否人如其名?為何有人評價他是小人?

清山雅舍


《水滸傳》中的宋江無愧於“及時雨”的江湖名號,他是真君子,可惜在某些事上不能擺脫封建思想的影響,最終導致梁山一百零八好漢死的死、傷的傷,只有少數人得以倖免。如出海的“浪裡白條”燕青。

宋江怒殺閻婆惜是無奈之舉,但是他幫助武松、魯智深、林沖、李逵等人,卻是大義之舉。正所謂“成也風雲,敗也風雲”,在《水滸傳》裡面就是“成也宋江,敗也宋江!”

早期,宋江靠他“及時雨”的好名聲吸引了大批“粉絲”,如武松、林沖等人。的的確確興旺了水泊梁山。這期間宋江的功勞是最大的,他的個人魅力使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逆行者”聚到一起,擰成一股繩,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確實風光了好幾年。如“智取生辰綱”等事,雖然不是他的主意,但是離不開他的支持,多麼大快人心啊!

所以說,呼保義宋江是人如其名的,他真的做了許多公義之事,這也是一百零八好漢能安穩地聚在一起的最重要原因。他的義,他的善,他的責任感是值得尊敬,值得學習的。

至於小人的評價,我想我們不能太苛責,事實上當時的宋江別無選擇。他不是現代人,不可能用現代人的思維去思考問題,他接受的是儒家文化“天地君親師”,忠孝悌義。這些背景決定了他註定一生都是不自由的,他的一舉一動被一百零八好漢組成的放大鏡無限放大了。他固然害死了許多樑上好漢,可也避免了他們成為歷史的罪人,宋江是絕對不可能“反宋”的。他到底是不是小人,我想每個讀者心裡都有一杆秤,反正在我看來他是值得尊敬的,他的不足我深表同情。但是“流水落花春去也”,雖然無奈也只能隨它去了。




一生有艾


歷史上的宋江為鄆城官吏,但為收朝廷賦稅,四處掠奪,後起義梁山,並一度把朝廷的地方軍隊打得狼狽不堪。據水泊天險,易守難攻,後朝廷重視,由海州知州張叔組織人馬,在城市近郊設伏,又派幾千精兵藏在水邊,命人引誘出戰,結果宋江一夥中伏,大敗被擒投降,宋江在歷史上實為一個打家劫舍的土匪頭子。

他的“義”,有很多人認為他有義之名,無義之實:①替晁蓋通風報信,也不忘藉機邀功,提自己是冒死相救。②善待高俅。不為兄弟林沖報仇,後又讓斷臂的武松照顧中風的林沖。③保全名聲,不惜處死自家兄弟,徵遼前殺小牌手何成。後又毒殺李逵,包括對待唐牛的態度,都可以看出他的善於投機、虛情假意。

他骨子裡還有心狠手辣,利慾薰心的一面。招安本身是遲早的事,目的沒錯,但動機不純,為使自己做大官,犧牲了很多兄弟,心狠手辣體現更明顯,逼秦明上山,先擒秦明,派人冒充秦明殺遍青州,死傷不計其數,坑盧俊義上山,入監吃苦,導致家破人亡。忠國輕民,默許李逵殺光扈家老小。

另外他還自私陰險,有仇必報。他不顧別人安危騙秦明、盧俊義上山,讓晁蓋抓黃文炳為己報仇,死時拉李逵墊背,殘忍殺害劉高、妻子及一家老小,把黃文炳一家四五十口全殺掉。

宋江一生為了名聲而活,總想得到多數人或少數人的讚賞和認同。這也是他生命中最悲涼之處,但他不知道花朵的開放並不是為了讓人欣賞,只是為了植物自己生命的延續。正像花朵獨自幽然開放一樣,它們的燦爛並不因為有沒有人欣賞而增減,而宋江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一生追尋的始終是外在的認同。無怪乎金聖嘆說“宋江為下下人品”。


非堂空間


宋江從青風寨走出來,原打算要上梁山的,可偏偏父親詐死把他弄了回來,書中沒寫宋太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我想能說動宋江的人一定是了不起的,想來可能是太公過多地給他講了一些盡忠報國的思想,盡忠無非是為帝王服務的思想,說道報國,當時宋朝已是危機四伏,有多少義軍好像都立了朝代了,加上宋江本來就是一個有理想的英雄,宋太公這一講就給他講出了野心,於是才有以後的‘潯陽樓’上的一首‘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四海漫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臨了,還在詞下注了明晃晃的‘鄆城宋江作’五字,從這首詞來看,這便是宋江的又一次性格突變的開始,這次的改變完全是突破了以往的空間,去掉了從前的小家子氣,因為他要幹大事,幹大事就要有謀略,從此他上了梁山並在山上坐上了第二把椅子,也就是說是樑上的第二把手。在梁山泊上,當時對他的理想形成最大阻礙的只托塔天王晁蓋一人,為使自己的實力得到鞏固,他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幫夥,對於當時天王身邊的人,他知道這些都不是可靠的,他要另拉人入夥,其實也是想在梁山另樹一幟,於是每次下山都是收得一些高強的將官,不但如此,還把當時遇到的江湖中義士勸上山來,把一夥身邊的人也都安排進來。比方說柴進,雷橫,戴宗,張橫,張順,李逵,武松,魯智深,孔明,孔亮,張青,孫二孃等等,這差不多都是同他患過難的弟兄,不聽他的還能聽晁蓋的嗎?後來一直到三山聚義,到了破高唐州,一直到把呼延灼弄上山來,天王已看出了宋江的陰謀,他知道這個他千方百計請上來的人原就是他的剋星殺手,特別是呼延灼的到來,你道怎的?那呼延灼跟別的並不全一樣,他是朝綱中親自點派下來的,宋江不殺呼延灼和別的也不同,等於是給上至皇帝下至高俅一個面子,也是一句暗示,是對朝廷表示並不謀反,只是不滿。於是天王站在自己親設的聚義廳下環視了一翻,終於明白滿目之下已沒了自己的人了,除了阮氏三雄,除了劉唐,就連吳用也看清了形勢,剩下一個入雲龍公孫勝卻又是一個不識人間煙火的,整天在外邊不知道忙些什麼?讓人不解地還是本身就是一個求仙成道的人,卻也貪圖財物,下了當年的那套‘生辰鋼’,於是天王不能不嘆,但又無力於抗衡,眼見得是引狼入室,卻又左右無援,只好狠下心腸決定從此落空宋江!好不容易得了個時機親征曾頭市,你道為何要親征,就是從此要下宋江的兵權。由於心中有氣,也不用吳用,只帶上林沖,應該說從整體分析講,身邊的兄弟可信的也只有林沖,阮氏三雄,劉唐,就連


梧燈說影


該美稱恰到好處、人如其名;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並非浪得虛名也。至於有人將其定性什麼小人,各人見解不同,不予評論。1、宋江在孝道方面,可謂人中典範。2、熱心助人、揮金如土、廣結英雄、接濟窮人,顧及時雨美名遠波也。3、晁蓋一干英豪犯下大案,官府集結兵力偷襲式拘拿;但凡此事躲避不贏,然宋江卻冒生命危險,打馬流星趕月通報,拯救於晁蓋危難。4、接濟閻婆惜,豈料狐狸精也,殺之純屬逼於無奈,事出有因。5、潯陽江“反詩”,微不足道小事一樁;豈料惡人黃文炳大做文章,唆使黃信“大牢”,“大刑”伺候屈打成招……引發石秀跳樓劫法場。充分印證宋江對現實不滿,具有豪氣沖天之抱負;最現實的英雄亦架不住酷刑;好人必有好報,晁蓋眾英雄報恩施救。6、號令三打祝家莊、曾頭市,不無顯示宋江,軍事才能與殺富濟貧之偉略。7、一心詔安,亦乃考慮終日打家劫舍,並非長久之計;況搶劫窮人,萬萬不可。實乃為眾英雄今後的前程著想,在那個朝代,又有誰能未卜先知;豈料高俅等奸賊,一心剿滅眾英雄,並非宋江所料也;綜上所述,宋江乃有血有肉,及時雨、呼保義當之無愧也。


覺醒207580216


宋江之人,小義而大惡,算不得好漢

宋江之人,在江湖上素以仗義聞名,賙人之急,扶人之困。就像他的外號“呼保義、及時雨”說的那樣:“但有人來投奔他,若高若低,無有不納……若要起身,盡力資助……人問他求錢物,亦不推託。

正是宋江的仗義疏財,幫助了很多江湖中人,這些江湖好漢到處宣揚宋江的好處,宋江才得以在江湖中聞名遐邇。凡江湖好漢見到宋江,無不納頭便拜

▲及時雨宋江(影視作品)

宋江本是鄆城縣一個押司,能在江湖有如此地位,實屬不易,靠的就是一個字。但宋江也並不像江湖好漢稱頌的那樣,真正的宋江是小義而大惡,算不得英雄好漢。

一、宋江的小義

1、宋江捨命救晁蓋

晁蓋在劫得生辰綱財物後,本打算在東溪村安穩的過日子。但官府已經查明案情,並派官軍到鄆城縣捉拿晁蓋等人。

恰好當日宋江在縣衙值守,碰到了前來通報案情的軍官首領。獲悉案情的宋江不顧個人安危,騎上快馬冒死到東溪村給晁蓋送信。晁蓋因此才逃得一命。

晁蓋(影視作品)

宋江為救晁蓋等人,竟冒著殺頭的危險給晁蓋報信,不可謂不義。但宋江身為朝廷吏官,為朝廷盡忠才是他的本職。宋江為了救晁蓋,捨棄朝廷大義而追求個人小義,實為不妥。這就好比為個芝麻丟個西瓜一般。(此處暫不討論生辰綱財物的屬性,因為即使晁蓋等搶奪的是良民財物,宋江一樣會去報信。)

2、宋江與武松結義

宋江在殺死閻婆惜後,逃到橫海郡柴進處避難,恰好遇到了也在此避難的武松。由於此時武松還沒有打死老虎,所以在江湖上沒有什麼名氣。再加上武松在柴進處經常喝醉酒打人,所以從柴進到僕人沒有喜歡武松的,武松很不招人待見。

宋江看武松一表人才,便拉著武松到屋裡與柴進一同吃飯,藉以抬高武松身價。同時,宋江又拿出銀兩來給武松做新衣裳,並與武松一同居住十幾日。在武松要回老家時,更是慷慨解囊,贈給武松銀兩,並多次遠送武松久久不忍離去。

宋江如此作為,深深的感動了武松,武松主動與宋江結拜為兄弟。宋江與武松同為逃犯,一個是殺人的,一個是酒後鬧事逃逸,宋江對武松的仗義不過是兩個逃犯之情,也只是小義。

二、宋江的惡

宋江投到青州清風鎮花榮處暫住,不想被清風寨劉知寨逮捕,準備押往青州。中途幸得清風山土匪鄭天壽、王矮虎、燕順等解救,一起逃往清風山。

青州慕容知府知曉後,派青州指揮使兵馬統制秦明點五百軍卒前往清風山徵繳宋江部。不想秦明中了宋江、花榮計策,被俘虜。宋江看秦明功夫了得,為了讓秦明為我所用,設計了一條毒計。

▲霹靂火秦明(影視作品)

宋江命人拿走秦明頭盔、衣甲,並讓人騎上秦明馬匹冒充秦明。夜間假秦明指揮土匪到青州城裡殺死大量百姓,燒燬大量房屋,就連秦明一家老小都盡屠戮。青州知府得知後,上奏朝廷,要將秦明碎屍萬段。

宋江為一己之私不惜殺害大量百姓,燒燬百姓房屋,甚至連秦明家眷都不放過,實屬十惡不赦。宋江害的秦明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報,用秦明自己的話說:“你們弟兄雖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個,斷送了我妻兒一家人口。”

然而,宋江竟厚顏無恥的對秦明說:“先絕了總管的後路,因此殺人放火。

宋江之做為,視百姓死活不顧,為一己之私就殘忍屠戮,實為大惡之徒。

所以說,宋江其人小義而大惡,算不得英雄好漢。


史無眠


首先,看過水滸的人都知道“呼保義”宋江,但有一部分人不知道“呼保義”是什意思?意思是所求必定達成,保證講義氣。義薄雲天!但我認為《水滸傳》中我最鄙視的就是宋江,他堪稱史上最損損友,和綽號形成鮮明對比。原因如下:

1、在宋江打仗遇挫時,總有晁蓋派的援兵到來,而晁蓋打仗遇挫時宋江卻不派援兵。宋江只救過晁蓋一次,而晁蓋救過宋江無數次。據我分析,晁蓋很可能是被宋江派花榮射死的。在書中找不到確切的證據,但有疑點。晁蓋是中了埋伏,亂箭射來,其中一箭射中晁蓋,箭上寫“史文恭”。但在書中找不到史文恭用箭、持箭的描寫。另,根據經驗,設伏時,指揮官是不會與士兵一起射箭的,指揮官是指揮放箭或者放第一箭。而晁蓋是被亂箭中的一箭射中,而箭卻是史文恭的箭,奇怪!

2、再說宋江與眾兄弟。宋江為功名想招安,但不是所有人都想招安。除了宋江還有什麼人想招安呢?原來做官的。除了寒心的林沖和修成正果的魯智深。原來生活在底層的如三阮、李逵、武松等都不願招安。但宋江逼著眾兄弟接受招安,結果不管原來是不是當官的,大部死在徵方臘中。多少兄弟為宋江的功名犧牲了!

3、再說宋江與李逵。李逵對宋江多忠心!宋江被賜毒酒,臨死前,把李逵騙來,讓李逵也喝了毒酒,說怕你造反,壞了忠義之名——我要死了,你也得死!

誰是宋江兄弟誰倒黴。呼保義,義都是小利,他要的是兄弟們的命。宋江必須當老大,誰是老大他整誰;功名與眾兄弟的命,宋江選擇前者,忠義之名與李逵的命,他也選擇前者。宋江字公明,要的也是功與名,妻子兄弟皆可犧牲。功與名誰都想要,但他沒有底線。





月光下的幸福


我是影視玩家,一起探討宋江這個人物。


宋江在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一,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宋江原為山東鄆城縣一刀筆小吏,字公明,綽號呼保義。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為人仗義,揮金如土,好結交朋友,以及時雨而天下聞名。

因晁蓋等黃泥岡劫生辰綱事發,宋江把官軍追捕的消息告知晁蓋。及晁蓋等上梁山後,遣劉唐送來書信(招文袋)及五十兩黃金酬謝。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閻婆惜之手。無奈,宋江怒殺閻婆惜,發配江州,與李逵等相識。卻又因在潯陽樓題反詩而被判成死罪。

幸得梁山好漢搭救,在刑場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頭領。後在攻打曾頭市時,晁蓋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頭把交椅。宋江成為頭領後,極力主張接受朝廷的招安,並在被招安後率領梁山兄弟們先後攻打遼國以及田虎、王慶和方臘率領的起義軍,回朝後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宋江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歷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間農民起義軍的首領,後來投降宋朝。

受招安後率眾兄弟戰大遼、掃田虎、擒王慶、平方臘後,被授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受蔡、高、童、楊陷害,誤飲毒酒後怕李逵再反,招來與之同飲共亡,死後被葬於當地蓼兒窪。

人物點評:宋江頗具領導才能,善於籠絡人心,挖掘人才,但是一心想著招安。屈人之下,結局早已註定。


影視玩家NB


宋江性格特點:

1、偽善。宋江其實是個扮豬吃老虎的人,他很能揣測人心,會急人之難,所以被稱作及時雨,他總能在最需要時伸出援手,讓人記住。

2、懦弱。宋江畢竟出身下層,加上小府吏的個性,平時也是生活在夾層裡,這就早就了他懦弱怕事的個性。

3、功利。宋江和大多數梁山好漢一樣,是逼上梁山的,他本質裡還是對仕途有著憧憬的,所以會接受招安,並勸說其他人接納朝廷。

拓展資料:

宋江(1073~1124),字公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第一號人物,為梁山起義軍領袖。

宋江在一百單八將穩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綽號呼保義,為人急公好義,常救人於危難時刻所以又號及時雨,人稱孝義黑三郎。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原為山東鄆城縣押司,後因私放晁蓋等人,被閻婆惜捉住把柄,以至於殺了閻婆惜後連夜逃走,輾轉周折上了梁山。

晁蓋死後繼任梁山大寨主,主張並接受朝廷的招安,接連出徵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屢立戰功,最後被高俅等奸臣設計用毒酒害死。


影視水平線


《水滸傳》中,宋江有三個外號,“及時雨”,“孝義黑三郎”,“呼保義”。三個外號,有差異也各有特色。

非常英雄的一面是“及時雨”:是形容宋江仗義,生平喜歡結交,而且熱心願意幫助人,原文中描述:“平生只好結實江湖好漢,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管谷,終日追陪,並無厭倦;若要起身,盡力資助,端的是揮金如土!人向他求財物,亦不推託,且好作方便,每每排難解紛,只是周全人性命。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賙人之急,扶人之危。從此,山東、河北文明,都稱他做“及時雨”。!”由此看出,一系列英雄氣概可在及時雨中體現,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也是被及時雨的仗義,能救萬物所感動的!

“孝義黑三郎"更好理解了,主要是說他為人孝順,在家排行老三。

為什麼又多了一個外號,"呼保義呢"?呼保義在原文中沒有像及時雨這樣進行詳細的描述。呼保義什麼意思呢?先說保義。宋朝有個官名,叫保義郎,多大的官呢?宋朝不重武將,而且保義郎是武官裡邊最小的官,我理解也就是現在一個連長那種節奏吧。而且根據宋朝那種官爵氾濫的現象,其實這種小官是相當的不稀奇的。後來很多文人,用保義來形容一些仗勢發達了的僕人,還有一些是對於當時下等的人,就說張保義,李保義的,好歹是個官名,也是客氣。保義這麼低端,呼保義是什麼意思,其實現在也沒有個定論,很多種說法,有人說宋江是自謙,稱呼自己保義,我覺得倒也不至於。宋江的性格,不至於到處稱自己是僕人。不過對於農民起義,基本上首領都是要稱王的,宋江卻一直以僕人自居,也表明了他本身沒有反叛的心思!本身對於當時的政府是稱得上忠義的!我認為,作者用這個詞給宋江做外號,也不是不友好的,這個稱號不覺得非常非常的諷刺嗎?忠於你一生的一個農民起義領袖,靠著刷個人魅力帶領所有兄弟,走上招安之路為了朝廷南征北戰,最後被封個官叫保義郎!我覺得這個諷刺相當之明顯啊,這樣拼死拼活命都不要的人,最後也就是朝廷的一個僕人而已,不入流的,不管你心胸多麼高遠,氣質多麼高潔!

所以我認為說宋江小人,十分的不恰當,人世間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與絕對的錯!他有他的選擇,他認為應該做的事!他對兄弟們的義不是裝出來的,記得原文中有這麼一段,徵方臘之前,梁山已經立下戰功了,朝廷並沒有給什麼好的賞賜,皇帝可能根本都不瞭解宋江這些人馬到底要幹嘛,宋江就嘆氣說“想我生來八字淺薄,命運蹇滯。破遼平寇,東征西討,受了許多勞苦,今日連累眾兄弟無功,因此愁悶。”我們應該看得出,大哥這時候特別上火啊,不光是為自己,為兄弟們是操碎了心啊,徵方臘是他認為的最後的出路了!宋江本人不能理解公孫勝這樣的道家思想,也不能理解圓寂了的魯智深那樣的佛家思想,也不是燕青那樣的智者,可以說他執念很深,不願放下。但是說他小人真的是太冤枉大哥了!他始終是真的想為兄弟們找個好前程,即便是個無名小卒,即便是個保義!作為大哥,這還不值得兄弟們為他赴湯蹈火嗎?


陶陶陪你研究事兒


水滸中有108好漢,不可能全部都寫得很精髓,只有10來個人的事蹟寫得比較詳細。為了突出他們的義氣而把其他性格都統統給淡化了,有一個人還憑藉他的呆萌吸引了大批粉絲。

但是細細看來,這個人卻是整個水滸中最不講道理的,人如其名,他就是宋江的鐵桿跟班:李逵(理虧),我們來看看他出場時候的那些胡攪蠻纏吧。

1,借錢必須要借,他一出場就是找別人借錢,不管別人情況如何,就是必須借給他,不借給他就是不對,就要被打。

2,輸了銀子就要搶回來,搶回來不說,還要打別人,話說他直接去搶多好,還開始假模假樣的賭什麼?為的就是那種爽快感?

3,湯淋小二,他和宋江一起吃飯,要了點肉,小二說沒有牛肉(那時候牛肉是犯禁的),他就直接把魚湯淋了小二一身,這就跟現在你去餐館吃飯,要吃熊貓肉,餐館說沒有,你就把裡面人打一頓一樣,放現在早進班房幾年了吧。

4,強搶活魚,宋江故意說想吃魚,他身無分文也要冒頭去搶,結果遇到張順,分別打了對方一頓,如果是遇到其他人肯定就被他搶光了。

5,辣手摧花,後來吃酒時候,一個賣唱的不和他意,被他直接一手點倒,還破了相,放現在故意傷害罪都是輕的。

看看,光是一個出場,就幹了這麼多壞事。但是宋江最喜歡這種腦殘了,每次李逵幹了壞事,他都不阻止,還要請李逵喝酒,就算最後還給了李逵很多銀子,他想做什麼不言而喻,要的就是這種人,可以幫他做一些自己不方便的事,反正黑鍋李逵背,忠義他自己留。

不過上天給沒給他好過就是了,最後李逵死在了宋江的毒酒下,真是善惡終有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