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猛將都是“膀大腰圓”?腹肌都沒有,他們為啥這麼能打

經常看古代將軍畫像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為啥中國古代勇士的畫像大多都是膀大腰圓呢?按理來說,他們這些猛將應該是一身腱子肉才對,如果是皇帝,大腹便便的樣子還能理解,將軍都成了這樣,“將軍肚”現在也成了“啤酒肚”“羅漢肚”的同義詞,難道古代的將軍真的都是大胖子嗎?

為何古代猛將都是“膀大腰圓”?腹肌都沒有,他們為啥這麼能打

其實按照現在科學健身的理論來說,我們需要進行比較的不是胖子和肌肉男兩類人,而是同一種人的兩種狀態,換而言之,如果一個膀大腰圓的“胖子”,經過系統鍛鍊之後,戰鬥力是不是會提高兩個檔次變得更強呢?首先,壯漢力氣一定大,這個是毋庸置疑的,雖然許多健美選手年紀輕輕就猝死,看起來非常虛弱,但是他們日常力量訓練是一般人不敢比的。其實一切的奧妙都在這肚子的“脂肪”上。

為何古代猛將都是“膀大腰圓”?腹肌都沒有,他們為啥這麼能打

人類的腹部一定要儲存一點脂肪的,這是數萬年來人類身體對抗嚴寒與其他環境造就的本能,並不是脂肪越少越好,所以15-20%的體脂是最健康的,大於20%就有點胖了,大於35%就是肥胖了。很多運動員都無法常年保持八塊腹肌,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大量有氧訓練,再加上無油低糖的飲食,才能達到身體的最佳狀態,再極端一點就是健美選手的“脫水”訓練。

為何古代猛將都是“膀大腰圓”?腹肌都沒有,他們為啥這麼能打

所以說,我們所看到的膀大腰圓的“胖子”,只要能自律一點,嚴格控制訓練和飲食,增強自身代謝速度,在一段時間後完全能夠達到一身肌肉的效果,當然還是我們上面說的,如果太極端了,太低的體脂會導致正常生理功能的下降,導致身體狀態極差,戰鬥力也會下降,所以歷史上那些經過了戰場的磨礪,血肉兵器碰撞歷練的勇士,身上肯定有不少脂肪……

為何古代猛將都是“膀大腰圓”?腹肌都沒有,他們為啥這麼能打

最後為了讓這個理論更有信服力,還是來舉幾個現實中的例子,首先要說的就是曾經被稱為“60億最強戰鬥力”的“戰神”菲多,連續八年統治世界MMA重量級別,格鬥媒體評價他為“一個人堪比一支軍隊”,就連普京都視菲多為偶像,但是看看他的身材,第一感覺就是40歲的油膩大叔。

為何古代猛將都是“膀大腰圓”?腹肌都沒有,他們為啥這麼能打

還有240多斤的大胖子“大肚佛”尼爾森,就靠著這一身肥肉耐揍,活生生幹掉了“克羅地亞戰警”米爾科,戰警是什麼人?那可是克羅地亞特警部隊的老大,當年特種部隊反恐組的格鬥王……可就是打不過這個大胖子。

為何古代猛將都是“膀大腰圓”?腹肌都沒有,他們為啥這麼能打

大肌群決定了一個人的力量,但是依然需要非常多的體脂來為其提供持久戰鬥的能量,拳王泰森那麼能打,巔峰時期體脂也有15%左右。

為何古代猛將都是“膀大腰圓”?腹肌都沒有,他們為啥這麼能打

所以說古代那些胖子將軍,放到現在最合適的比喻就是英雄聯盟裡面的蓋倫,一局遊戲一個人扛了90%的傷害,點開傷害面板一看他的輸出也是最高,找誰說理去?

為何古代猛將都是“膀大腰圓”?腹肌都沒有,他們為啥這麼能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