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美國華人科學家兩度“牽線搭橋”,為抗擊疫情請來醫學專家

2003年,作為首批應邀來京協助中國抗擊SARS的國際知名專家之一,利普金教授為中國迅速控制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此後,他還協助中方建立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廣州生物醫藥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這位美國華人科學家兩度“牽線搭橋”,為抗擊疫情請來醫學專家

而促成他們合作的,是一位在美國的華人科學家,現任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員的趙鳳嫻博士。

臨危受命 力邀美國專家赴京馳援

趙鳳嫻博士原來供職於中科院上海生化所,1984年作為訪問學者抵達美國。2000年,趙鳳嫻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成為博士後,如今在哥倫比亞大學擔任研究員。

2003年4月,北京SARS疫情蔓延之際,趙鳳嫻博士接到了時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科技參贊董勁生的電話,表示希望她能幫忙牽線搭橋,邀請一位權威專家來馳援中國。

趙鳳嫻博士接到請求後,迅速聯繫了本系的幾位知名教授,但都遭到了婉拒。正當她一籌莫展之際,她的系主任為她出了個主意,幫忙聯繫了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的伊恩·利普金教授。

知曉趙鳳嫻博士的來意,利普金教授立刻答應了她的請求,並迅速決定赴京。“於是他(利普金教授)就像一個戰士一樣,衝向了他的戰場。”趙鳳嫻博士說。

到達北京後,利普金教授一行便馬不停蹄地趕往了醫院一線。將近距離觀察病人以及核酸試劑檢驗結果相結合後,利普金教授很快得出了結論:SARS是病毒感染,而這一結論對疫情的判斷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當時,國內專家對病毒的分析分成了兩派。疾控中心有專家認為是細菌感染,於是病人用的是抗菌療法治療;而鍾南山院士則代表了另一種觀點,認為SARS屬於病毒。有了第三方專家意見之後,抗病毒治療方案正式確立。不久後,小湯山醫院建成並投入使用,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

趙鳳嫻博士表示,利普金教授是首位飛赴中國的外國教授,這對中國的抗疫起到了很大的精神鼓勵。而利普金教授對病毒的準確判斷,也對遏制SARS疫情起到了關鍵作用。也是因為這次經歷,利普金教授跟鍾南山院士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這位美國華人科學家兩度“牽線搭橋”,為抗擊疫情請來醫學專家

2003年趙鳳嫻博士(左一)與利普金教授(中)、鍾南山院士(右一)合影

再次出發 為新冠疫情尋找專家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並迅速蔓延。而在疫情暴發初期,趙鳳嫻博士就開始聯繫美國相關行業的頂尖資源,希望再為祖籍國出一份力。

在此次疫情中,國內已有鍾南山院士這樣的權威專家,還有多位國際病毒專家也趕到了中國,目前急需的是對藥物的研發。於是,趙鳳嫻博士想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領先研究——單克隆抗體。

趙鳳嫻博士認為,在治療方面單克隆抗體的研發速度應該要快於疫苗,於是迅速聯繫了哥倫比亞大學該領域專家Trakht教授,Trakht教授表示願意立刻飛赴中國展開研究工作。目前,Trakht教授提出了單克隆抗體血漿療法的方案,並表示從拿到病人血樣到研究成功,大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

這位美國華人科學家兩度“牽線搭橋”,為抗擊疫情請來醫學專家

哥倫比亞大學“單抗”專家Trakht教授(中)與趙鳳嫻博士(右一)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2003年抗擊SARS的過程中,趙鳳嫻博士曾牽線搭橋,作出了極大的貢獻。而對於這次疫情,趙鳳嫻博士也表示,能再次為祖籍國盡一份力,自己十分榮幸。

相信我們定能早日取得戰“疫”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