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女子跳河,要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

我国关于“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氏族社会,现存最早的鞋是湖南长沙楚墓中出土的一双用皮缝制的鞋。

为什么古代女子跳河,要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

春秋战国时期,入室脱鞋是一种礼仪。

《庄子·杂篇·列御寇》记载:“宾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屦,跣而走。”

到了汉代,履取代了屦,成为鞋的通称。汉代法律还规定:有罪之人没有穿鞋的资格。

《汉书·匡衡传》记载:“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

到了汉代末期,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面世,其中那句“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让人印象深刻。

因为这是刘兰芝殉情时的表现:只见她挽起裙子,脱下鞋,从容的跳进了清池里。

为什么古代女子跳河,要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

那么问题来了,古代女子跳河,为何要在岸边留下鞋子?

1、“以死明志”

用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举例,刘兰芝为何殉情?

为什么古代女子跳河,要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

先是被婆婆虐待,之后又被“休弃”。回到家后,满心期待丈夫可以说服婆婆,将自己接回家。结果,在这个长兄为父的时代,被兄长做主嫁给了太守的儿子......

到了大婚那天,还被丈夫一顿编排:

“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真真是应了那句话,“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之后两人就约定共赴黄泉,以此明志。

把鞋放在河边,是为了告诉大家自己赴死的决心!

2、希望可以入土为安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一直有着“入土”方“为安”的想法,也认为“横死”的人不能得到后代供奉,所以即便“自己”是跳河自杀而死,也还是希望家人可以将自己的尸身找到,葬入墓地。

把鞋子放在岸边,就是为了方便路人发现,之后告诉家人。比如刘兰芝就是死后被家人打捞上来,和焦仲卿合葬。

为什么古代女子跳河,要在河边留一双“绣花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