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直播种什么品种好?

用户9263294784841


早稻:早籼14、15,嘉育948,早籼65,香两优68;

中稻:丰两优一号,Ⅱ优明86,两优培九,D优527,III优98,III优084,天协6号,新两优6号,丰优58,天优1号,绿优1号,M98A/MR0208;

晚稻:皖稻111,培两优98,皖稻48,皖稻64(皖粳97)。

早稻:栽培时间较早且成熟早的南方籼稻,以产季不同区分于中稻、晚稻。

根据水稻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又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中稻为120~150天,晚稻为150~170天。它们的播种期和收获季节,由于各个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

早稻生产的大米称为早籼米或早米,口感较差,一般作为工业粮或储备粮。

确定早稻播种期:温度稳定在12至14摄氏度时,是水稻发芽和生长的最低温度。而自然条件下,白天高于日平均温度,夜间低于日平均温度,以日平均温度10摄氏度和12摄氏度分别是粳稻和籼稻生长的最低温度。

早稻的适宜播期为:连续3天日平均温度稳定超过12摄氏度,长江流域的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随着纬度和海拔增加而温度降低,播期应推迟。在生产中,应注意当时的天气预报,应掌握在“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利用播后一段晴暖天气,使种子根早入土,到第二次冷空气来临时,秧苗已扎根立苗,不至于受低温冷害而造成烂种烂芽。

中稻:半晚熟稻,一种在季节上处于早熟类型和晚熟类型之间的中熟类型稻。一般在早秋季节成熟,多数中粳品种具有中等的感光性,播种至抽穗日数因地区和播期不同而变化较大,遇短日高温天气,生育期缩短。中籼品种的感光性比中粳弱,播种至抽穗日数变化较小而相对稳定,因而品种的适应范围较广,华南稻区的迟熟早籼引至长江流域稻区可以作中稻种植。

晚稻:依据生育期,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分:早稻、中稻和晚稻。 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中稻为120~150天,晚稻为150~170天。早稻米一般腹白较大,硬质粒较少,米质疏松,品质较差,而晚稻米则反之,品质较好。


看破红尘醉花仙


晚稻种植方式,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往城镇转移,开始向低成本、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直播方式又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的地方直播水稻面积达到了60%以上,并且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还有继续发展的态势。那么,晚稻直播选用什么品种最好呢?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探讨。

1、根据早稻品种成熟期合理选用晚稻品种组合。①培两优288是湖南农业大学选配的一个两系中熟 优质晚籼组合,一般单产450kg,高者达535kg,株高95cm,株形松紧适中,分蘖力 较强,秧龄弹性小,抗寒性强,耐肥抗倒,一般有效 穗22万,每穗总粒数110粒,结实率86.4%。经抗性鉴定:中抗叶瘟,中感穗瘟(叶瘟3 级,穗瘟5级),感白叶枯病(7级)。后期落色好。

②淮稻5号(淮9508),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高105cm左右,茎秆粗壮抗倒。株型较紧凑,叶片挺立,后期转色好,熟色熟相俱佳。穗总粒数110-130粒,结实率92.5%,茎糵生长整齐,成穗率高达80%以上。经多年多点中间试验和田间种植鉴定,接种鉴定中感稻瘟病,较抗白叶枯病,纹枯病轻,抗倒性较好。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分析,6项指标达一级优质米标准。该品种适合江苏省淮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在高产稳产优质方面表现较好,在大田示范亩产为650公斤左右,天气比较适合的年份,产量可以达到750公斤以上。在5月上旬可以直播,此品种为粳稻品种。

③陆两优819,该品种属两系中熟杂交早籼,在湖南省作双季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6天左右。株高86.6厘米,株型紧散适中,分蘖力强,抽穗整齐,成穗率高,成熟落色好,不早衰,籽粒饱满,颖尖紫色、无芒。省区试结果:每亩有效穗23.2万穗,每穗总粒数116.8粒,结实率81.5。适合在长江中下游种植,高抗稻瘟病、白枯病等,每亩产量在500公斤以上,优质高产田可以达到576公斤以上。

2、根据充分利用地力,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而高产优质来选择晚稻直播组合。① “C两优018+黄华占”、 “C两优018+粤农丝苗”、 “C两优018+美香占2号”等等,均为混播“黄金搭档”,因为C两优018相对很多杂交稻组合在以上几个方面优势尽显。

②以“C两优018+黄华占”为例:从湖南临港村的种植情况看,在孕穗和抽穗浆期高温晴热的气候条件下,黄华占可见明显的穗颈瘟和严重的支梗瘟,缺钾田间还有比较严重的胡麻叶斑病, C两优018更好的抗病性确保了高产稳产。C两优018株高较黄华占高大,混播田间成熟期株高差异在10厘米左右。这种不大的差异的存在,一方面丝毫不影响正常收割,另一方面又形成稻穗和功能叶(剑叶)的分层结构,更有利于太阳光能的充分利用,提升产量。

晚稻直播的生育期比移栽水稻要短15天左右,如果气温过高会直接影响到水稻的灌浆结实;晚稻直播杂草发生的次数多,发生数量多,要切实加强对杂草的防治工作;晚稻直播施肥要比移栽施肥高出20%左右,前期要注意重施基肥,中期注意适当追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丰产优质。你觉得对吗?点击关注幸福年年!





乡村似歌


水稻直播栽培的面积逐年加大,不仅早稻、一季中稻进行直播栽培,双季晚稻也有不少农户采取直播栽培方式,但考虑到春季“倒春寒”、秋季“寒露风”的不利影响,早、晚稻所能选择的品种应是早中熟品种,双季晚稻若选择品种不对,有可能造成水稻无法安全齐穗而出现产量低甚至绝收。

晚稻直播种什么品种好?

在江西早播直播选择的品种多为生育期110天以内的早熟或中熟偏早的优质高产早籼稻品种,同时要求耐寒性好、抗病、株高适中,可选择湘早籼45号、中早39、中嘉早17、株两优189、株两优30等品种。

晚稻直播则要求能在9月20日前安全齐穗,所以要么选早熟品种,要么将晚稻的播种时期提早。第一,可选用早稻品种翻秋,如中嘉早17、中早39、中早25,宜在7月20日前播种;第二,可选用晚稻早播,如泰优398(晚稻全生育期110天左右),晚稻直播在7月15日左右播种,比早稻品种翻秋直播产量高200斤/亩,而且米质能达国优2级。

个人建议:考虑到直播稻田的落地谷问题,建议早晚稻选用同一个品种,特别是米质优的水稻品种,保证水稻稳产和品质好。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选用高产、优质、熟期适宜的品种(组合)是获取直播稻高产的基础,直播稻因其直播类型、生育特点和稻田环境与移栽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品种(组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专门用于直播稻生产的品种(组合)尚未形成气候,生产上用的品种或杂交组合基本上是以移栽稻为对象而选育的,在生育特性、熟期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直播稻的要求,只能从现有的高产优质的品种(组合)中筛选出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直播稻品种(组合)。选用品种(组合)应尽可能达到如下要求:

(1)高产优质:要求选用的品种(组合)首先应具备高产优质条件。产量潜力必须接近或超过现有移栽稻水平,米质要优,这样才会有市场和获得更高的效益。

(2)生育期要适宜:一般选用早熟或中熟品种及杂交组合。因为直播稻的播种期受前茬让茬或早春寒流的影响,都要比移栽稻晚,成熟期相对要延后。若不选用生育期相对短一些的品种或杂交组合,就不能保证安全成熟或及时让茬。一般双季早稻要选用早熟种,油菜茬中稻可选用中熟种,小麦茬中稻可以选用早中熟种。

(3)株形较紧凑,分蘖力中等,穗形大,成穗率高,适宜于直播足穗、大穗高产。

(4)抗性好: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和抗逆性。

(5)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对旱种的品种(组合),还要求顶土力强,出苗快,耐旱力强,苗期生长繁茂,灌溉开始后长势恢复快。








勤奋的老赵


大家好!我是张家界和平夫妇。

晚稻品质有很多,就看您那边的是南方还是北方。

我建议可以选嘉禾218,它的生长周期也不是很长,只需要155天,株高适中,叶色浓绿,茎杆粗壮。结实率86.5%,米质比较优良。

适当的插种植密一点,后期的段水不宜过早,注意防白叶枯病。



张家界和平夫妇


又快到种晚稻的时节了,选啥品种定好了吗?这里的14个晚稻主导品种,请收好~~

  单季常规晚粳稻

  秀水134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0003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587.5公斤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2.2天,株型较紧凑,剑叶较短挺,叶色中绿,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感光性强,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丰产性较好。后期转色好,米质较优。亩有效穗16.8万,结实率91.6%,千粒重26.1克。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感褐稻虱。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稻曲病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单季稻种植。

  嘉禾218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04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564.2公斤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5.0天,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叶色浓绿,茎杆粗壮。亩有效穗19.6万,株高92.3厘米,结实率86.5%,千粒重29.2克。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米质较优。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密植,后期断水不宜过早。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嘉兴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嘉58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11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605.0公斤。

  特征特性:生育期适中,生长整齐,茎秆坚韧,分蘖力较强,抗倒性较好。平均亩有效穗25.4万,结实率92.8%,千粒重26.7克。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栽培技术要点:直播栽培适当控制用种量。

  适宜种植区域:在我省粳稻区适宜作单季晚稻种植。

  浙粳99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6005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600.8公斤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57.0天。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淡绿,穗形较大,着粒较密,丰产性好。平均亩有效穗20.6万,结实率90.3%,千粒重25.1克。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稻瘟病和稻曲病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单季杂交晚籼稻

  中浙优8号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6002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536.4公斤

  特征特性:属迟熟杂交中籼品种,全生育期137.2天。株型挺拔,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亩有效穗15.5万,结实率87.2%,千粒重25.4克。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稻虱。米质较优。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插秧密度7×6.5寸,亩插1.3万穴左右;

该组合耐肥性中等,应避免追肥过迟过多造成倒伏。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

在山区稻瘟病区和沿海白叶枯病易发区应该作好两病的防治工作;对螟虫、卷叶虫和飞虱的防治要掌握时机,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要加强对纹枯病的防治。

一般插秧密度7×6.5寸,亩插1.3万穴左右;

该组合耐肥性中等,应避免追肥过迟过多造成倒伏。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

在山区稻瘟病区和沿海白叶枯病易发区应该作好两病的防治工作;对螟虫、卷叶虫和飞虱的防治要掌握时机,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要加强对纹枯病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中浙优1号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4009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502公斤

  特征特性:属迟熟中籼品种,全生育期136.8天。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亩有效穗16.55万,结实率91%,千粒重27.1克。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优,米饭口感软。

  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5月15~20日播种,秧田亩播种量7.5公斤,秧龄25~30天。

一般行株距8×6寸,亩插1.3万丛左右,每亩落田苗6~8万,亩有效穗达到15万左右。

中等肥力水平田块,每亩纯氮用量7~8.4公斤,增施磷钾肥,后期应控制氮肥用量。

干湿交替,注意提早烤搁田,防止倒伏。

适时防治纹枯病和螟虫等。

一般5月15~20日播种,秧田亩播种量7.5公斤,秧龄25~30天。

一般行株距8×6寸,亩插1.3万丛左右,每亩落田苗6~8万,亩有效穗达到15万左右。

中等肥力水平田块,每亩纯氮用量7~8.4公斤,增施磷钾肥,后期应控制氮肥用量。

干湿交替,注意提早烤搁田,防止倒伏。

适时防治纹枯病和螟虫等。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深两优581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16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537.91公斤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平均136.8天,株型适中,叶片挺直,谷粒有芒,亩有效穗数17.2万穗,结实率84.1%,千粒重25.7克。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米质优。中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

  栽培技术要点:

育秧:适时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5千克左右,稀播匀播,培育壮秧。

移栽:栽插密度以20厘米×20厘米或18厘米×25厘米为宜,每亩插足基本苗6-8万苗。

肥水管理:适宜中等偏上肥力水平栽培,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不宜脱水过早。

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育秧:适时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5千克左右,稀播匀播,培育壮秧。

移栽:栽插密度以20厘米×20厘米或18厘米×25厘米为宜,每亩插足基本苗6-8万苗。

肥水管理:适宜中等偏上肥力水平栽培,施肥以基肥和有机肥为主,前期重施,早施追肥,后期看苗施肥。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灌溉,不宜脱水过早。

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单季籼粳杂交稻

  春优84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2018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658.3公斤

  特征特性:该品种偏粳型,全生育期156.7天,茎秆粗壮,抗倒性好,穗大粒多。亩有效穗14.0万,结实率83.6%,千粒重25.2克。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注意白叶枯病、褐稻虱和稻曲病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1540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4017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668.5公斤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46.5天,株高适中,株型紧凑,生育期短,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抗倒性好。;穗型大,结实率高,米质较优。。平均亩有效穗13.1万,结实率85.6%,千粒重23.3克。抗倒性好。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9号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1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599.3公斤

  特征特性:属中熟偏迟品种,全生育期155.5天,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抗倒性好,成熟期清秀;结实率中等,千粒重较高,丰产性好。穗型大,谷粒中长,生长整齐,长势旺。平均亩有效穗17.0万,结实率77.4%,千粒重26.4克。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栽培技术要点:适当稀植,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褐稻虱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全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甬优538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22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755.0公斤

  特征特性:该品种偏粳型,全生育期153.5天,株高适中,茎秆粗壮,剑叶长挺略卷,叶色淡绿,穗型大,着粒密.亩有效穗14.0万,结实率84.9%,千粒重22.5克。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早播,注意稻曲病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15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2017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634.5公斤

  特征特性:该品种偏籼型,全生育期138.7天。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弱,穗形大。亩有效穗11.9万,结实率78.5%,千粒重28.9克。米质较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

  栽培技术要点:后期忌断水过早,注意稻曲病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甬优17

  

  审定编号:浙审稻2012018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646.0公斤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50.3天。茎秆坚韧,抗倒性强,生育期适中,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丰产性好。亩有效穗11.9万,结实率81.6%,千粒重24.1克。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稻曲病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全省作单季稻种植。

  连作晚粳稻

  宁88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8003

  产量表现:平均亩产510.3公斤

  特征特性:属中熟晚粳稻,全生育期145.4天。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强。亩有效穗21.8万,结实率89.7%,千粒重26.6克。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稻瘟病和褐稻虱的防治。

  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宁波、绍兴地区作单季稻种植。


皖北的小杨


晚稻:皖稻111,培两优98,皖稻48,皖稻64(皖粳97)。




今夜上山打老虎


随着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还有除草剂的发展,直播水稻因为节省劳动力在我国发展相当迅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的省份直播水稻面积达到了一半以上,并且随着农业机械的发展还有继续发展的态势。

但是直播水稻相对于抛秧和栽秧的水稻还是有不少的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直播水稻品种进行种植才会有好的收获呢?下面我们针对直播水稻的缺点,围绕避免这些缺点选择合适的直播水稻品种进行探讨。

直播水稻的缺点

第一直播水稻生育期短,与传统移栽稻相比,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直播水稻的生育期明显缩短,比如水稻在5月15号左右进行育苗(移栽稻),但是直播水稻要到5月底6月初才能进行播种,这样算下来,直播水稻的生育期要比移栽水稻短半个月左右,随着播种的推迟,后期温度偏低,抽穗期相对更加靠后,直接影响到水稻的灌浆结实。

第二直播水稻杂草偏多。

直播水稻杂草有三个高峰期,第一个是播种3天,主要是稗草、节节菜等,第二个是直播水稻4叶期左右,大概是播种13天左右,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第三个时期是播种一个月左右,主要是鸭舌草等,相对于移栽稻来说,杂草发生次数多,发生数量多,如果没有较强的杂草防治技术,确实是较为棘手的事情。

水稻直播省时省力,有哪些水稻品种适合直播?

第三是水稻遇到倒春寒等危害较为严重。在直播水稻前期,低温冻害容易对水稻造成大面积的伤害,如果连续低温,将会对水稻秧苗造成发黄、枯死甚至是死苗的现象,所以我们在选择水稻直播种的时候,耐前期低温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水稻直播种才能够达到高产的目的呢?可选择淮9508、超级杂交稻株两优819等

淮9508,是淮阴农科所选育成的迟熟品种,在高产、稳产、优质方面表现较好,在大田示范一般亩产为650公斤左右,天气比较适合的年份,产量可以达到750公斤以上。在5月上旬可以直播,此品种为粳稻品种。

陆两优819,属于籼稻两系杂交种,适合在长江中下游种植,生育期为107天左右,高抗稻瘟病、白枯病等,06年品种示范,可以目前500公斤以上,优质高产田可以达到576公斤以上。

水稻直播省时省力,有哪些水稻品种适合直播?

水稻直播种的选择要配合水稻直播技术才能带来高产,水稻直播技术中需要注意的是水稻的除草及施肥技术,水稻直播可以采用喷洒丁草胺等进行化学除草,在生育期可以喷洒乐吉丁等化学防草除草剂配合浅水进行除草。

水稻直播施肥要比移栽施肥高出20%左右,前期重施基肥,中期注意适当追肥,后期适当浅水搁苗,相信在选择较好的水稻品种及后期管理的情况下就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收获。

水稻直播有前期倒春寒、生育期较短、杂草较多、用肥较多等缺点,如果针对这些缺点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配合科学的栽培技术,水稻直播的优势将会更好的体现。





流浪外地小杰


选用高产、优质、熟期适宜的品种(组合)是获取直播稻高产的基础,直播稻因其直播类型、生育特点和稻田环境与移栽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品种(组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专门用于直播稻生产的品种(组合)尚未形成气候,生产上用的品种或杂交组合基本上是以移栽稻为对象而选育的,在生育特性、熟期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直播稻的要求,只能从现有的高产优质的品种(组合)中筛选出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直播稻品种(组合)。选用品种(组合)应尽可能达到如下要求:

(1)高产优质:要求选用的品种(组合)首先应具备高产优质条件。产量潜力必须接近或超过现有移栽稻水平,米质要优,这样才会有市场和获得更高的效益。

(2)生育期要适宜:一般选用早熟或中熟品种及杂交组合。因为直播稻的播种期受前茬让茬或早春寒流的影响,都要比移栽稻晚,成熟期相对要延后。若不选用生育期相对短一些的品种或杂交组合,就不能保证安全成熟或及时让茬。一般双季早稻要选用早熟种,油菜茬中稻可选用中熟种,小麦茬中稻可以选用早中熟种。

(3)株形较紧凑,分蘖力中等,穗形大,成穗率高,适宜于直播足穗、大穗高产。

(4)抗性好: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和抗逆性。

(5)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对旱种的品种(组合),还要求顶土力强,出苗快,耐旱力强,苗期生长繁茂,灌溉开始后长势恢复快。


投资中国船长


晚稻直播,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一一德两优早895

审定编号:湘审稻201302

耐肥、抗倒、产量高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两系杂交中熟早稻。省区试结果:在湖南省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108天。株高78.6厘米,株型适中,长势较好,剑叶中长直,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23.8万穗,每穗总粒数113粒,结实率82%,千粒重24.2克。抗性:叶瘟3.5级,穗颈瘟5.65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8,白叶枯病抗性6级。米质:糙米率81.3%,精米率71.6%,整精米率64.3%,粒长7.0毫米,长宽比3.2,垩白粒率55%,垩白度4.4%,透明度2级,碱消值4.2级,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

产量表现: 2011年湖南省区平均亩产502.94公斤,比对照株两优819增产9.55%,增产极显著;2012年湖南省区试平均亩产483.98公斤,比对照增产3.13%,增产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93.46公斤,比对照增产6.34%,日产量4.55公斤,比对照高0.29公斤。2016年洲口镇龙打吉村村民试验示范,平均亩产达600公斤以上。

栽培要点: 适时播种,3月底~4月初播种,旱育秧宜适当早播,秧田每亩播种量15公斤,大田每亩用种量2公斤左右,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一般旱育小苗3.0~4.0叶抛栽,水育秧4.5~5.0叶移栽。栽插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粒谷秧,抛栽密度每平方米26穴,每亩基本苗7~8万。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等肥力土壤施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6公斤。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每亩总苗数达到25万苗时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面浅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切忌落水过早。病虫防治:注意根据病虫情报,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