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特别容易死苗,如何种植能保证出苗率?

新农人郑二妮




生姜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是多年生草本,气味芳香,吃起来有点辛辣。在我们生活中,生姜常用做调料品,也有的用来做一些酱菜、小吃等。我们吃的生姜大部分都是从市场上买回来,也有的是自己种植。种过生姜的人应该都会遇到过生姜特别容易死苗的问题,如何种植能保证出苗率?

生姜死苗是有很多的原因,只有知道它死苗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生姜死苗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六点:

第一:土壤水分过多,生姜苗长时间浸泡,导致它根茎腐烂。在种植生姜的时候,要确保土壤的湿润度,但是生姜怕潮湿,太过潮湿的土壤覆盖它后生长发育就不好了,所以在种植的时候要选择排水系统比较好的地块,这样在下雨的时候能及时排出积水。同时在给生姜浇水的时候,可不要为了省事,一次性过多的浇水。根据土壤湿润度来浇水,一般3天左右浇水一次。



第二种:施肥不当导致。在种植生姜或者生姜出苗的时候,有的人就施肥了。施肥并没什么错,但是有的是用了未发酵催熟的农家肥,而且直接和姜种、姜苗接触,导致烧苗。所以在施用农家肥的时候,一定要发酵催熟了才能使用。同理,如果是化肥,在施用的时候一定要和姜种、姜苗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撒到它们,免得烧苗。很多人在种植的时候,也因为不注意这个问题,导致姜苗死了呢。



第三:温度不够。生姜是喜温的农作物,在16-18℃以上才能发芽。有的人在种植生姜的时候,温度过低,导致生姜不出苗,或者遇到霜了导致死苗。所以在种植生姜的时候要做好保温措施,如覆盖稻草、地膜,小拱形棚等等。

第四:土壤没有做好消毒杀菌处理。在种植生姜之前,最好进行土壤杀菌处理。因为有的土壤里细菌很多,种下去后对姜种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最好进行杀菌处理。如在土壤里撒入适量生石灰进行杀菌,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在晴天哦,如果在雨天,都把生石灰冲走了,那就起不到多大效果了。



第五:姜种不好。在选择姜种的时候,如果姜种太小又受伤或者霉变腐烂等,那长出来的姜苗会比较脆弱,容易死苗,所以选择的姜种要好,而且要大块一些。

第六:姜瘟病,也叫姜腐烂病。在种植生姜的时候,姜瘟病是最常见的了。姜瘟病主要危害生姜茎叶和根茎,它传播途径多,发病期长,防治较困难。要是发现后,立马拔出发病的植株,避免蔓延。

以上是我总结出姜苗容易死亡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暂时想不到了。那如何种植保证出苗率?

第一:选择肥沃的土壤并且排水系统良好。生姜怕潮湿,所以排水系统要做好。有一些低洼地段容易积水,不建议在这样的地方种植。

第二:给土壤消毒并深耕起垄。用生石灰给土壤消毒,减少土壤里的细菌。同时要深耕土壤,利于根系生长,吸收更多的养分。



第三:选好姜种并催芽。在种植生姜的时候,要选择大块、完好的姜种,这样种下去出苗才更多。在种植的时候可以选择给生姜催芽,保证姜芽齐,这样出苗率也会提高了。催芽方法:埋到土里一段时间并浇水或者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用稻草、塑料膜盖住。

第四:控制好温度。在种生姜的时候,如果温度太低可以覆盖地膜、稻草或者搭建小拱形棚,这样可以保温,利于它发芽生长。如果温度过高,可使用遮阳网遮阳。

第五:在施肥的时候要适当。使用农家肥的话一定要催熟了再用,化肥的话就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六:浇水适当。生姜不耐旱又怕潮湿,如果土壤过于干旱,那就不利于它出苗了,所以需要浇水了。浇水的时候也不宜过多,适当即可。

做好以上六点,我觉得生姜出苗率应该不会太差了。

种植生姜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种植生姜的时候要合理密植,株距在15cm左右,避免太密或者太疏。

第二:在种生姜的时候尽量姜芽朝上,覆盖土壤的时候不宜太厚,选择细碎的土壤,避免大块土壤压住姜种,导致生长不了。

第三:避免连作。同一块地种植生姜太久了也会对生长的生长、产量有所影响,所以最好不要连作。

第四:病虫害防治。种植生姜容易遇到病虫害,根据不同的疾病症状来防治了。

以上这些是我总结生姜死苗原因、怎样做出苗率才高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的补充。针对生姜问题,我觉得要灵活运用方法,遇到不懂的可以向有种植经验的人学习,不可盲目照搬。


壮乡小美


生姜确实容易死苗,并且经常出现苗不齐,苗不状,扭辫子,卷叶的情况,所以怎么高效的种植生姜,提高生姜的出苗率就显的更为重要。保证生姜的出苗率就要首先搞懂正确的生姜崔苗是怎么一个过程,下面我们从这几方面分析一下。

1,选种

首先要挑选没有冻上,无明显病害,健康饱满,芽眼多的生姜座位种姜。

2,晾晒

选好种姜之后,把生姜掰成小段,一方面后面的管理,之后生姜需要晾晒,晾晒的时候要把生姜放在沙土上面,晾晒要选择晴天的时候晾晒,但是要避免强光,晾晒2-3天左右的时间,等到种姜表面发白就可以了,经过晾晒,再把一些松软,发黑,瘪皱无关的病姜去除掉。

3,消毒

晾晒后的种姜,一般都需要进行消毒,通常用的就是高锰酸钾进行消除,高锰酸钾200倍液就行。用此方法减少种姜的病虫害。

4,制作催芽纸箱

首先找一些密封性能好的纸箱,在纸箱的底部盖一层厚厚的塑料布,塑料布上面放上10cm后的干草,干草的作用就是调整纸箱内的温度和湿度,之后把晾晒好的生姜平铺的放在里面,然后在种姜上面再盖上一层厚厚的塑料袋,记住一定要铺盖严实,之后在袋子上面再放上干草填满纸箱,保证纸箱的温度,封箱就好了。

5,控制催芽温度

催芽过程分为高温催芽和低温催芽,高温催芽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这个温度下催芽7天,中间不用打开催芽箱,时间到后可以把催芽箱打开,之后你就可以发现种芽上面有生姜芽,和小的花生米差不多大小,但是种芽尖上没有发芽。之后进行变温催芽,变温催芽的温度控制到15-30摄氏度,跨度比较大,催芽15天左右这样可以使芽长的更健壮,为后面出壮芽做准备,等到生姜芽长到3cm左右就可以种生姜了。

上面是栽植前的催芽准备工作,之后就要移栽种姜。下面说一下移栽种姜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1,整地

整地的时候要深耕50cm,之后起垄宽40-50cm,在整地的过程中药放一些鸡粪,之后进行干晒,干晒一段时间后浇水,之后就可以进行种植了。

2,种植种姜

种植种姜的时候要进行平放在沟内,芽尖向下倾斜,方便生根,之后用土覆盖在上面,土不要太厚,差不多3cm就行,一般一亩地种植6000株,差不多800斤这样的种姜,种植的时候因为种芽特别的嫩,所以一定要轻拿轻放,防止把芽给弄断。

3,调整出苗前后的温度

因为现在种植姜南方温度高,湿度高,就不用特别注意,如果是北方种植,建议在温室大棚里面种植,这样保证温度湿度比较方便,种姜出苗前保证在22-23摄氏度,出苗后白天保证在25摄氏度,晚上保证在17-18摄氏度。

4,施肥

姜出苗后第一次施肥很重要,每亩地可以加尿素20斤,加上生根菌剂,提高种姜的生根能力。

你根据上面的步骤催芽种植生姜,生姜的出苗率都是不错的,关键是温度湿度的控制,另外这个浇水要多次少浇,如果你的地比较硬干,可以在地里面放一些沙子,但是不要太多,因为生姜是喜欢沙土中生长,沙土出芽率也高。


瓜农娟姐


生姜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调料,生姜在种植过程中很容易死苗,导致出苗率低,生姜的出苗率越高我们的经济效益就越高。

生姜育苗的时候如何提高生姜的出苗率?

我家常年种植生姜,我认为要提高生姜的出苗率要在选种、晒种、催芽、挑选合适的种植时间、选择好的地块、播种这5个方面下功夫。

1、选种。我家种植生姜的时候首先会挑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生姜品种,可以自留姜块种植。然后会挑出霉病、腐烂、没有带姜芽的姜块。记住,种植的时候姜块最好带一个姜芽,最好选择带2个姜芽的,选择姜芽饱满度高的姜块,这样生姜的出苗率会大大提高。姜块的大小在80可左右。


2、晒种。生姜经过晒种后能杀死姜块表面的部分病菌,还可以提高生姜的出苗率。晒种可以使休眠的种子复苏,一般晒种3天就可以了。

3、催芽。催芽是提高姜块出苗率的关键,还能促进姜块提早发芽。催芽方法很简单,直接把姜块放在潮湿的细沙子上或者潮湿的糠上面,用薄膜覆盖姜块,再在姜块上覆盖稻草进行保温,一般7~10天,姜块就能发芽。

生姜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地方,最适宜姜块发芽和生长的温度为25℃,温度过低姜块不会发芽,生姜非常不耐低温,受霜会直接冻死。下图是冬天的时候我家种的生姜受霜被冻死的情景,里面套种了萝卜。


4、挑选生姜种植时间。生姜不耐低温,温度较低会停止生长,生姜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最好保持平均气温在15℃以上。

5、选择好的地块。生姜最好种植在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上,半阴半晴的土壤最适合种植(白天一半时间有太阳一半时间没有太阳),碱性土壤不适合种植生姜。

6、播种。播种的时候要让姜芽朝上放置,株距在30CM左右,行距在35CM左右。播种后覆盖上土壤,再浇腐熟的人粪尿或者猪粪尿,即可以当底肥,又可以起到浇水的作用。播种深度控制在20~25CM,

浇上粪水后可以再在土壤上覆盖稻草,起到保温的作用。当幼苗出土的时候要把稻草拿掉,并进行适量浇水。覆盖稻草可以提高生姜的出苗率。

记住,无论用什么办法都不能保证生姜100%的出芽,对于缺苗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进行补种。

生姜种子消毒

生姜是比较容易患病的植物,在催芽前可以把生姜块放入100倍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15分钟,来达到消毒的目的。消毒后要把种子清洗干净。

总之,要想生姜出苗率高,我们一定要精选姜种,选择带姜芽的姜块进行种植,同时要对种子进行催芽,播种后要加强保温措施,对于没出苗的姜块要及时进行补种。


乡村小水


生姜作为一种家庭常备的食材辅助作料,大家在市面上见得非常的多,但是生姜其实在种植的过程当中是特别容易发生死苗的现象,那么生姜一旦死苗就会对产量造成影响,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一定要了解生姜的生长习性以及播种方法,并且采用一定的保障措施,才能很好的保证生姜的出苗率。

生姜特别容易死苗,如何种植能保证出苗率?

1、选择温暖的环境

土壤的选择分外重要,生姜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当中,不耐寒,特别怕潮湿,同时也怕太阳的直射,所以说要选择土壤非常慎重,尽量选择土壤层比较肥厚以及疏松排水比较好的沙性土壤为好。

2、选种要看质量

在进行生姜选种的时候,要选择姜块比较肥大而且丰满的姜种,同时生姜块的外皮要光鲜,肉质新鲜,而且质地捏起来比较硬,要使用有一两个姜芽,而且重量在50到75克左右健康的老姜作为姜钟进行种植,在生姜播种之前,可以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浸泡,达到消毒的效果。

3、保温催芽

在生姜进行消毒之后,可以把它放在阳光下晒两到三天,等到生姜的表皮发亮的时候,就可以用杂草堆覆盖在上面,能够进行保温催芽,有利于播种条件不好的时节进行生长。

4、适宜的播种时间

如果想不进行催芽处理的话,那么选择在三月上旬进行播种,这个时候灌溉条件比较好,而且气温相对较高。如果在四月上旬进行播种的话,这个阶段降雨水少,而且气温也并不是特别高,所以说要做催芽工作,等姜芽长到一厘米左右,可以在催芽后进行播种。

5、合理的播种间距

播种的时候要进行合理的密植,使用条播的种植方法,行距在35厘米左右,而每一株之间的距离在26厘米,而整个种植过程中将种植姜苗离地面的高度保持在十厘米,而且在种植前一个小时要在土壤里浇足够的水分,使得土壤保持湿润的状态。

6、高温强光下做遮阴处理

生姜不耐高温,而且畏惧强光,所以如果在夏季种植的话,一定要进行遮荫,才能促进其生长,遮荫方法比较多,比如说可以搭棚或者是和其他的农作物进行间作,尤其是高杆作物。

7、及时协调田间水分条件

生姜不耐干旱,不耐涝,对于田间水分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在生长期间要保持水分的湿润,在夏季高温季节要及时的浇水,进行地面的降温,如果遇到下雨天,要及时为田间排水,能够减少生姜容易发生的许多病害。

8、病虫害的防治

生姜的常发病虫害容易造成生姜的死苗现象,七八月份是病害的频发时段,要及时去除,并且往病穴撒上石灰杀菌。

结语

进行科学的种植有利于生姜的高产,而生姜由于在种植过程当中注意事项特别多,一旦不注意,没有进行科学的栽培,就容易发生死苗的现象,所以说要掌握一些科学的方法,而以上这些方法对于保证出苗率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小冯侃三农


题主你好!大家好!很高兴分享问题。

问:如何种植生姜能保证出苗率?

答:健壮的姜芽可长出健壮的幼苗,细弱的姜芽则往往长出瘦弱的小苗,且容易死苗。因此,培育壮芽是生姜获得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个人建议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晒姜和困姜】。

清明前后,从井窖中取出种姜平铺在草苫上晾晒1~2天。在晒姜过程中,随时剔除瘦弱干瘪、质软变褐的劣质姜种,傍晚时收进室内堆放3~4天,在姜堆盖上草苫进行“困姜”,促进姜块养分分解。一般经过2~3次晒姜和困姜即可进行催芽。

第二、【催芽】。

(1):采用室内池式催芽法。在住房的一角用土坏建催芽池,池墙高80厘米左右,池的长、宽根据种姜的多少确定。在催芽池内排放种姜前,先在池底排放一层厚约10厘米的麦穰,池的四周也围上一层麦穰。

麦穰上再铺2层草纸。选晴暖天气进行最后一次晒姜,趁种姜体温较高时将种姜一层一层地平放入池内,排列要整剂,堆放厚度以50~60厘米为宜。

(2):种姜排好后,为使其散热,可于第二天再盖池。盖池时,先在种姜上盖3~4层草纸,而后在纸上盖厚10~12厘米的麦穰,最上层用棉被等覆盖保温。

盖池20~25天后,姜芽长至1~1.5厘米、粗为1~1.2厘米时即可播种。最后说明,不管你用的是那一种催芽方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催芽温度,一般温度以保持在22℃~25℃为宜。

第三、【选地和整地】。

(1):生姜种植的前茬最好选用新茬菜地或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块,菜地最好葱蒜茬。加上精心管理,可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地做姜沟(一般不超过18米长),以利于排灌,防止田间积水引发病害。

(2):不能施用病株或病土沤制的农家肥,施用农家肥一定要充分腐熟。

第四、【播种】。

(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播种实行条播,以行距为36~40厘米、株距25~30厘米、沟深10~20厘米,每亩用种量约450千克左右。

(2):以每亩用15千克尿素,25千克复合肥做种肥,将肥料放入沟内与土壤混匀。播种前,浇足底水,使土壤湿润。将姜种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并用手轻轻按入泥中,覆细湿润土4~5厘米左右。

(3):生姜为耐阴性作物,不耐强光和高温,生姜幼苗期正值炎热夏季,阳光强烈,因而必须对其采用遮阴措施。如在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铲除,而且要铲除相邻的无病植株,挖去带病土壤。在病穴内撒施石灰或漂白粉液,而后用干净的无菌土填充病穴。

希望我的答复,能为生姜种植户们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同时欢迎朋友们留言,一起交流学习。谢谢!


赣鄱农事通


生姜特别容易死苗,如何种植能保证出苗率?出现这样的问题,你要先了解生姜的生长习性和姜种的挑选,选择合适的时机播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生姜的生长发芽就可以避免出苗率低的问题了。

特点

生姜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怕潮湿,怕强光直射。忌连作。宜选择坡地和稍阴的地块栽培。以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上至重壤上为宜。

生姜根系不发达,入土浅,主要分布在30厘米左右的范围内。茎为肉质根状茎,腋芽不断分生可发生次生根茎,丛生密集成块状,一般苗数愈多,姜块愈大,产量愈高。

种植环境要求

姜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不耐低温霜冻,16°C以上开始萌芽,幼苗生长适温20~25°C,茎叶生长适温25~28°C, 15°C以下停上生长。姜喜弱光,不耐强光,在强光下,叶片容易枯萎。

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湿,受旱则茎叶枯萎,生长不良,高温高湿,排水不良易致病害。对三要素的要求,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步骤与方法

精选姜种,促进早发:选择姜块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肉质新鲜、质地硬、具有1--2个壮芽、重50-75克、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种姜播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消毒。

种姜消毒后,先晒2 -3天, 待姜块表面发亮时,即可堆放,用稻草覆盖进行保温催芽,要求保持湿润,温度控制在20~25°C,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即可播种。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灌溉条件好,气温高,且不催芽,在惊蛰节令(3月_上旬)播种;无灌溉条件及气温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后或谷雨节令(4月上旬)播种。播种实行条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沟深10-20厘米, 每亩用种500公斤左右。播前1小时左右浇底水,使土壤湿润。

遮荫降温,防旱防涝

生姜是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长期间要进行遮阴,以促进生长。遮阴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阴,也可与高秆作物玉米进行间作。

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对水分要求严格。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以早、晚浇水为好,雨水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的发生。为防止根茎露出地面,表皮变厚,品质变劣,要进行培土,一般结合浇水施肥进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

搞好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和斑点病。

腐烂病一般在7月始发,8~9月为发病盛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挖去带病菌土,在病穴内撒施石灰,用干净无菌土填埋。

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洒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喷1次。

虫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敌百虫或辛硫磷进行叶面喷洒防治。

科学规范的种植有利于高产。生姜的种植先得了解熟悉它,然后加上科学的种植和田间管理,一定能实现增产丰收。


昆鳥三农


1. 适宜生姜的选择和萌发环境姜头要选择大小均匀,姜脂多,姜芽饱满,色泽鲜艳,没有病虫害的疤痕,姜在家里如果有20片姜就足够了。在加速种子发芽之前,先把种子掰掉,然后晒干。将姜切成大小相近的小块,每片上放一两个姜芽。为了杀灭姜块上的细菌,晴天把姜块放在干净的地上晒三、四天,去掉腐坏的、干的姜块萌发。

2、姜籽发芽:生姜发芽的适用温度为22 - 25℃,温度范围可以培养短钝角肥壮,色泽明亮姜芽、温度28℃高于羽翼未丰的姜芽将薄薄的,温度低于20℃,发芽缓慢,所以当生姜发芽必须把温度计、保温或降温措施及时。如果在我国北方地区,种子是在四月初播种的,就必须在三月初发芽。发芽方法-室内发芽:三月的室外温度还不高,达不到姜发芽的条件,可以在室内进行催芽,厨房里的温度一般是家中最高的。将姜放入塑料编织袋中(防止水分流失)。把它平放在板上。用毛毡盖住它以保暖。

萌发法:在野外加速萌发:本方法适用于生产发芽率较高的生姜。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平坦的土地,现在10厘米传播干稻草、麦秸或干草,把三、四层的生姜,然后铺一层干燥的稻草,然后把一种姜把稻草,一直堆积高1米左右,然后用膜反应器姜盖紧,周围土压力密封头好,通常30天可以发芽。用已经发芽的姜种幼苗要容易得多。如果你想在春天在家种植一些姜类植物,你可能希望先发芽。这会使整个种植过程变得非常简单。


彦彦生活记


我是杭州余杭区农业局小林黄姜保种基地,专业种植小林黄姜,小林黄姜在余杭已经有千年种植历史,早在北宋康定年小林一带就盛产老姜,和其他区域老姜相比小林黄姜最突出的优点是辣汁浓,姜块清香,煮的时间再长姜块也不会烂散掉,更入味。今年我做了实验,有一批生姜没有遮阳网遮住,自然生长,有一批是遮阳,发现遮阳那一批生长更好,死苗几率很小,而没有遮阳那一批相对死苗几率就高,采收时候姜块相对来说小了,如果特点容易死苗建议每年轮番种植,不能在一块地上连续两年种植,期间保持土壤水分,肥料充足,种姜种植后最初几天最好用烂稻草遮盖[大笑]











辰语小农


生姜种植方法和时间:在清明前后或谷雨节令播种。适宜种植时间4月份左右。播种实行条

播,行距34~41厘米,株距25~30厘米,沟深9-21厘米,每亩用种510公斤左右。

可选择渗透性强的沙质士壤,将姜块浸泡消毒后,按照株距为30cm左右,行距为40cm左右的密度进行种植,基肥可施钾肥与有机腐肥,追肥可施尿素、钾肥、复合肥等,注意防治病虫害,采收时间为11-12月左右。 一:生姜苗期常出现的问题

在高温干旱的时候,会出现卷叶的现象,而且根系的生长能力比较弱,铁性黄化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会容易出现茎基腐病。

导致植株倒伏,茎基部容易断裂。

1、遮阴

生姜是一种比较耐阴性的植物,所以对于阳光高温的抵抗能力也非常差,但是生姜的苗期却正处于夏季高温的时节,气比较炎热,自然光照能力比较强,所以在生姜的栽培过程中,必须进行遮阳的处理。

2、合理浇水

因为生姜的根系比较浅,主要是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当中,在干旱的能力也比较弱,需要经常浇水,但是却又怕涝,如果太多的水会导致生姜的根系发育受到影响,并引发姜癌等一些病害,所以合理的浇水很关键。

4、促根壮苗

刚刚说了,因为处于幼苗期的生姜根系对于养分的吸收能力比较弱,所以一定要采

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根系的活力,提高根系对于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可以等到幼苗高15到20厘米的时候,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加0.1%的三十烷醇+恶霉灵,来促进根系的生长,也可以防止根部的病害。

三:种植基质:所用的生姜茎块,得选用健康粗壮色泽

优良的,姜块上有明显芽点的生长能力更强。土壤方面以透气排水性较强的沙壤土,在种植前给土壤消毒杀菌一次,以免土壤中有病虫害残留。

1、选地施肥生姜是及连作的产物,所以我们种植的时候要合理的轮作,我们要选择那种泥土土层深的、泥土质量比较松营养充足肥沃的、富含有机物质的土地来种植,要求种植田的地势要高一点,排水灌溉较为方便的,可以与水稻等豆类作物进行轮流耕作的。 在整改土地时,要施好基础肥料,要保证生姜的生长足够旺盛养分足够充足,才可以提高产量,每亩地要施上2900kg左右有机肥或是适合的农家肥料再搭配上50公斤的肥料,再把这些肥平整的洒在泥土上,在耕地时把这些肥料和泥土混合一起。 四:病株和防虫

如果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微生物菌剂进行灌根处理,每隔7天浇灌一次,连用2次,或者使用异菌脲+春雷霉素灌根处理,也是每隔7天灌一次,连用2次来源当在田间发现带病植株后,应该立即拔除,并且将周围48公分内的健康植株也要进行拔除,在拔除的植株穴撒石灰0.4斤,用土掩埋,防止病害蔓延。

防虫在6月份左右,主要有玉米螺等在生姜基部钻孔进行危害,可以使用20%氯虫苯甲酰3100倍左右进行喷雾处理。





江福小平头


生姜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料之一。

在农村,不少人都会在家种一些生姜,不过种生姜时,最怕的就是出现死苗的情况,那么如何种植才能保证出苗率?以下是我的回答。

一、要选择个头大小均匀,姜块肥壮,没有病虫害的姜会作为种姜。

二、把种姜放到太阳下晒三天左右,然后剔除腐烂的部分。做好消毒工作。

三、在种植的时候不能过密,要控制好它的栽培密度。密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即可。

四、生姜喜欢在湿润的环境之中生长,所以也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不能有积水。

以上就是我对,生姜特别容易死苗,如何种植才能保证出苗率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