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都不想上班了?

问题下,一位点赞量最高的答主这样说道:

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所谓“上班,是一种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商业交易行为”,公司付费购买你的劳动时间,你就必须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在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去做规定的事情。

而“工作”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或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之一。

“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根据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人们第一份工作的平均在职时间随代际变化而锐减,与70后、80后三到四年的超长「蜜月期」相比,更多的90后、95后选择在工作两年内,甚至是半年左右就「另寻新欢」。新生代们的离职原因更是五花八门:除去薪资落差、加班问题等客观因素,「食堂难吃」、「追求自由」也赫然出现在了辞职信上。

不知从何时起,在70-80年代出身的人眼中让人无比向往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已越来越被90-95年代出身的年轻人感到厌倦。

“每个月总有那么30几天不想上班。”“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会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金钱。”“上班就是在浪费时间与青春。”……

显然,在年轻人看来,“上班”和“工作”完全是两回事。大部分人说自己“不想上班”,其实并非“不想工作”。

“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工作是为自己,也许它没有上班稳定,也许刚开始都不赚钱,但它依然充满魔力。

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他执著工作的态度,为他日后创立阿里巴巴奠定了基础。

1992年,还是英语老师的马云伙同几个同样不想上班的同事共投资了三千元创办了“海博翻译社”,当时翻译社只有路边的两间房子,房租一个月就要一千多块,而翻译社一开始的营收才几百块。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运转,马云又当二房东、出租了一半的房子给别人,自己还跑去批发一些鲜花和小礼品等去贩卖,可谓是工作维艰。

而因为翻译社经营商长期入不敷出(3年),几个股东都有所动摇,但马云坚信一定可以做成功,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翻译社至今仍在经营,其官网首页还挂着马云的头像和他的四个字:

永不放弃!

“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翻译社虽然不赚钱,但他们的“士气”很高,在接受电视台采访的时候,几个员工不约而同的认为自己是在“从事一项事业”,所以虽然钱没赚到,但觉得“非常开心”、“不是冲钱来的”、“特别高兴”、“心情舒畅”、“友情”、“挺有乐趣”、“很充实的感觉”......

工作有很强的驱动力,因为工作意味着的是拥有自己的一个领域、一片天地,是像乔布斯所说的“追随内心的热情”,即便撞得头破血流,也想尝试一下。陈丹青说,他也不喜欢上班,却可以像虫子一样醒来就工作,一直到深夜。

“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作为上班一族,给别人打工肯定是权宜之计。你可能早就在想:我什么时候,凭借什么,可以让别人给我打工呢?那能不能马上开始呢?有没有立竿见影的方法呢?还真有:

从即刻开始,在给别人打工的同时为自己打工

就像李笑来,一生之中只有一次给别人打工的经历,在新东方教了7年书。在这7年里,他可没闲着,先是在进入新东方的第一年,就拿到了全校最高的60万税后年薪,又一鼓作气,连着出版了两本畅销书——《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把时间当做朋友》。两本书和版税,足够他开启自己公司创业工作的费用。

他是典型的“给自己打工”的同时“给老板打工”的人。

“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给自己打工”和“为自己做事”的人,自然对上班的要求更高一些:

1、要站在更高位置,把自己当作公司的老板,即“高见”。

2、要将眼光放长远,关注当下更要关注未来,即“远见”。

要求不同,做出来的事就不一样。“给自己打工”的人,总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于是在上班时的每一步,每一个选择,每一次行动,都是在另一层次进行的,都可以有更高的标准——随着时间的流逝,结果自然天差地别。

他们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了2次:一次是把时间出售给老板,换取了薪水。另一次是把时间出售给了自己,换取了成长。

把自己变成一个“给自己打工的人”之后,你已经变得与从不同。也已经为自己给自己打工赚下了第一桶金。

“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但凡有点想法和能力的人,在这人时代都喜欢给自己工作。就算有可能失败,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追求100%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长期、深入地观察和思考。让自己活在未来。

“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上班和工作的差别就在这里。

上班如果不被辞退,可能有100%的安全感,但却是耗尽一生去关注别人的事业并使他人致富,而不是自己。哪怕加薪晋职,也只是围绕着工资转。这些人必须依附于上班,安全稳定,却无法承担生活中额外的风险。

就像最近大家一直都在讨论35岁不好找工作一样。上班的人已经固化的模式,让大多数人安于现状,坐等在那里抱怨没有机会,岂不知即便机会放在他们眼前,他们也会嫌折腾,不去行动或实施。但为自己工作则不同。虽然放弃了一部分的安全感,却增加了提升自己的勇气,给了自己更多的选择,驱使自己去找到发现机会的方法或者改变局面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些打不倒你的只能让你更强。

为自己工作的人刚开始可以支配的金钱可能不会太多,也可能无法容易赚到更多的钱,但在必要的时候,如果能少睡一会儿,多“坚持”一会儿,多提升自己,终身学习,找到自己的真正价值,就可以“相对赚到”更多。

“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在放弃部分安全感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的。一旦为自己工作的能力启动起来,就会越做越强,有过一次成功的经验,后面肯定就停不下来自己——“做到”变得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然,你所笃信的未来就会实现。

所以,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是时候需要做出一点改变了,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放弃一部分安全感,不再纠结是继续上班还是为自己工作,大胆地为自己打工,你会发现与众不同的自己!

“你为什么不想上班?”:因为上班是为别人做事,而工作是为自己

欢迎关注@媛姐说职场,你我共同向前。

#职场达人说##职场达人上头条#

@青云计划@头条职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