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隆河走出的江湖(5)

作者/南荷蜻蜓

第五章……

經過“周密”部緒落實,整體思路已經計劃好。

首先由龍哥帶上小四,小五兩人直接去與戴師傅“講數”,如果給錢最好,給多少也有限定下來,最少要拿到五十元,以他當日賣藥的收入效果為準,如果他收入過千的話,最少一百元一個圩日。

其次,由我帶幾小弟在負責外圍,放風接應,預防他帶來的人的動向。

當然,如果收了“保護費”的話,還是要維護戴師傅的利益的,至少不能讓別的人去搞他檔口。

一切準備妥當,就等戴師傅下圩集到來。

時值八月入秋,農忙己過,田裡禾苗正在成長,此時是農民們較閒空時季,一般趕集的日子,很多農民有事無事都會趁圩入市,隆河圩最出名的是賣“粉兒”的熟食攤檔。因為是用手工製作的石磨蒸粉,所以吃起來有嚼勁,特別是手工製作的涼拌粉,更是細ni爽口,因此隆河的粉攤小吃遠近鎮上聞名,一般趕集的人們都會吃上碗粉當作午飯,我們習慣叫“宵晏”,而且也不貴,五角錢就可能吃到一碗美味的“叉燒粉”……。

今天又是八月初三,趕集日。隆河的集市日是老歷的三、六、九為圩市集日。上午我們六七個夥伴九點鐘在粉攤吃過早餐後,來到“人和社”等戴師傅的到來。

一般趕集的賣藥江湖佬會提前入市定好攤位的。整條隆河圩大多數是攤成衣檔口,而肉食菜攤和炒粉小食基本是在百貨市場裡面。而在大街上的攤位要好的位置就要早早趕入定檔。

我和龍哥經過兩日的考慮斟酌,如何能把街邊的“江湖佬”的錢弄到手。

首先不能硬著要,要在他開檔前就與他們交個底。要坑到錢一定要找個充分可行的理由,大概的計劃是:這裡是我們的地盤,我們是沒事做也沒收入的“爛仔”,要吃要喝、要煙抽,你們賣藥收入也不少,給個三十、五十的也不會成問題,當請兄弟們吃個便飯而已。如果他不給的話,就會在他開檔的時候“踩死他”!說他的藥是假的,或者有親戚買了你的藥用了沒有效或退貨退錢等等,反正一定要讓他掏錢。

這是我和龍哥商量如何行動的計策,思度了兩天,覺得這方法應該有效果的,就等戴師傅來試第一炮。

趕集的人漸多起來,終於等到戴師傅到來,他這幾圩都是在“人和社”門前擺檔的,因為這是個三叉路口,趕圩的人特別好湧擠,是個好攤檔位。

從隆河走出的江湖(5)

(隆河圩“人和社”舊址)攝影/南荷蜻蜓

上午九點多鐘,只見戴師傅和他的小僮助手推著個大包來到“人和社”前面,小四首先看到,向我和龍哥報告。

我對龍哥說,“你過去按我們商量好的計劃去問戴師傅,一定要在他開檔前拿到錢,今天只要五十元,小四帶著幾個兄弟在附近策應,不要一窩蜂跟上,龍哥你一人和他談即可。”

龍哥聽完,按預定計劃,帶著小四幾個直接去和戴師傅講數,我這次就不出面了,在遠遠的觀望著。

事情出乎我的意料,不一會功夫,龍哥走來對我說,“搞墊!”。

我心中暗喜,“計劃成功,哈哈!這是個好兆頭,好的開端,終於給我們找到條發財門道。"

龍哥走過來對我說,“到手了,咱們撤吧。”我說“不可,還要派人盯著戴師傅的場。″

龍哥說,“也好,那就叫小四帶兩個兄弟去幫看著,特別是不要讓人搞戴老闆的場!”

此時,我說先回龍哥家喝茶,我有事和龍哥商量。

回到龍哥屋,叫小五燒水泡茶。

我想,有了成功的第一步,接著下來我們應該怎樣行動呢?這段時間是我應考慮的問題。

自從一年前我們兄弟幫結拜之日起,除了偷豬摸狗,搞點小吃小拿的不計其數,但能像今天那麼輕易就拿到的錢帶來的快感的確很爽,龍哥此刻也佩服我出的‘屎計’很是了得。

雖然今天只弄到了五十元,說不多,也不少,也是一般上班族大半個月的工資了。

我和龍哥一邊喝茶,一邊商量著。

我把整個隆河圩集外地人來擺攤賣東西的早已做了個大概的觀察,除了戴師傅之外,另外還有十多個攤檔是可以搞到錢的。特別是賣跌打藥、老鼠藥,農藥之類的最好詐,而另外那些擺檔也可以,只要是外地人到這做生意,原則上都可以收“保護費”的。在我看來,這些“江湖佬”賣的基本上是假冒偽劣的東西,是來胡弄本地百姓而已。而我們隆河人此時很少有這種江湖行檔。

龍哥聽我分析後,雖然今天收穫只有五十元,覺得這確實是條生財門道,說:“那以後每個集圩日,對外地來隆河圩擺檔口的一律收費。”

幾個小弟一致附和,“好啊,以後我們跟著龍哥搵食,有吃有飲,以後有事,只要龍哥吩咐,兄弟一定跟上!”

龍哥說:“難得今天高興,晚上我請大家去‘鴻峰酒家’飲番一餐,好不好!”

“好啊”,小夥們一齊鼓掌,齊聲說“以後跟著龍哥吃香喝辣,有錢一齊搵!”

此時,我很佩服龍哥的號召力,從表面看,龍哥確實有大哥的風範。從外形上看,龍哥整個人的形象就象臺灣的一位名叫“伍佰”的歌星,連說話的聲音也像“伍佰”,而且龍哥還會彈結它,唱歌也很好,特別是唱許冠傑的流行歌曲,甚是好聽。因此,我們經常出外玩耍娛樂的時候,龍哥都會帶上他那把心愛的吉他,幾年來一直如此。

在這個時間間隙裡,我得說說我們兄弟幫的交往歷程,為什麼我們都願意跟隨他的左右。

龍哥真名章飛龍,小學未畢業,從小就是本街“孩子王”,家住圩頭,離隆河邊上“迎主"牌坊很近。家裡開了加工餅乾之類的小作坊,特別是中秋節的時候,很多附近街坊村民都訂做月餅,因此中秋其間很忙碌,我和小四也經常去幫忙。

從八七年我完成專科學業不讀書在家己三年了,這三年裡我和小四,老五除幫家裡做事之外基本都玩在一起。還有鍾老大和尹天忠是附近村上的,他倆也是玩得最好的夥伴。

除了我們結幫過的六兄弟外,還有幾個年紀較少些的“跟班”,這些跟屁蟲有些還讀書,大多數是讀不了書的‘搞屁棍’。這樣龍哥身邊加起來也有十多個‘人馬’,在隆河街圩上也算比較現眼的一小幫派了。

八八年的秋天,經我提議,既然大家玩了這麼多年,我和龍哥商量結拜兄弟的事應該要做的,因為以龍哥的性格是適合做大哥的,而我只適應做“軍師”之類的人,手下也已有十多個小弟,團結起來的話,對付任何事情都比較有力的。

龍哥聽了我的提議,當場說好,那就挑選玩得最好的、年齡和有膽量的做兄弟吧,太小的就先不要管,讓他們跟著玩就是了。

計劃好的是八八年中秋節晚上,在隆河上的“永隆橋”,是我和龍哥確定結拜的吉日。總共六人,按排輩:、龍哥、我、鍾老大、尹天忠、小五、小四共六個。時間定在中秋節晚上,殺雞歃血為盟。

中秋前幾天,我和龍哥把他們四個也招集一起商議結拜兄弟的事宜,小四他們本來就非常佩服龍哥的骨氣與硬朗,聽說要結拜兄弟,高興還來不及,一致贊同!

這樣大家一致贊成在中秋節晚拜祭天地,歃血燒香,結生死兄弟!

這就是隆河“六龍聚義”的由來。

自結拜到現在己整兩年,兄弟們聚會更密切了些,和別的農村上的“幫派”也經常有摩擦,甚至打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