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的思想就是有地就有吃的老思想,该怎样做出改变?

发现周边有趣的事情


我觉得农村人的思想是对的:“民以食为天”。土地丢不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试想全国农民都不种地了,粮食从哪里来?农村家里不库存粮食,遇到灾年、荒年怎么办?经济发展是曲线前行的,农民打工毕竟不是固定工作,拿的也不是固定工资。得两手抓,一手抓挣钱,一手抓种田。这次冠状病毒疫情就提醒大家:不能出门打工,有粮食起码生活有保障。



汉江庸叟


我也是农村人,我认为农村人的思想早就改变了,要不然早就困死了,何谈脱贫致富。

现在的农村,不是光靠土地就能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远的我就不说了,就说刚包产到户那时,农村虽有土地,但农民还是很困难,连饭都吃不饱。后来土地承包到户,农村才解决了温饱,农民才有了饭吃。那时人人种粮,粮价又高,农民不愁钱花。

后来,物价逐渐上涨,农资更是水涨船高,而粮价持续低迷,农民的收入大打折扣。农民在无钱可赚,无钱可花的情况下,只有改变有地就有饭吃的老思想,放弃土地,外岀打工。

如今的农村,到处是荒芜的土地,只有少数老人还在辛勤劳作,年轻人都打工挣钱了。


欢欢泽泽575


农村人的老思想观念没有错!

为什么总是想改变农村人的思想观念呢!

民以食为天,什么时候不吃不喝了,再说改变农村人的思想观念吧!

国家每年的第一个文件就是鼓励农村人!

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发展起来的 ,农村人靠土地的思想,促进了国家快速发展!

中国人几千年以农耕为主,现在工业发展为农村人提供了方便!农民现在也有了农用机械。机械为农村人带来了效益!

土地不辜负种地人,只要下功夫就有吃喝!

现在武汉疫情期间,农村人送来了新鲜的蔬菜!全国人民都支援武汉,武汉胜利就是全国胜利!没有老农民的老思想就没有吃喝!

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比农村人智商高,农村人的智商一点也不少!试一试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吧 ,想明白了就不会再想改变农村人的老思想观念了!

我是春韵刘姥姥:勤劳的农村人,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祈盼着今年又是丰收年!

2020.3.11.


春韵刘姥姥


是农村人的思想就是有土地,农民种地,地出粮食,生活就有保障供给,这老思想是对的,农民就是离不开地,民与食为天,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村想要改变农民的思想有点难度,农民说我哪儿去不掉,去了那儿我不适应生活环境,在农村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习惯了,自由自在接地气的生活习惯了,农村是安身之地,希望在田野上,想要改变当然有可能,现在党中央也对加强农村建设发展工作非常重视,鼓励农民多种粮食,鼓励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回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农村形势的发展工作一步一步走,迈开第一步是保留一部分土地给农民种粮食,还有一部分加强菜蓝子工程,迈开第二步是让腾出的土地种上绿化,成为农村的自然环保的生态绿园,利用沟沟渠渠不实用的用土填平,建设成一排排.一幢幢的青砖绿瓦的平房,让农民住进过上好日子,体现我们党的好政策,好方针,把农民放在心里,体现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发展的优越性,这就是我们所改变农民思想的重要性,是我们新时代的需求,让农民也走向富裕的康壮大道。


北国风光128134065


第一,有地就有吃作为底线思维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这毕竟是最后的退路。

第二,只单纯地、一味地依赖这一老思想的,几乎是没有的,就是在封闭偏远的地区,人们的思想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振兴的推进正在改变农村人的思想,而且还将深刻改变农村的思想,致富、过上好日子将成为农村人最大的心愿。

这是天天和农民打交道并在开展扶贫工作、同时也到过不少偏远山区农村的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客观感受。


一,疫情刚一缓解就匆匆而出的人员,是对这一老思维最直接最有力的反驳。这么多的农村人为什么要外出,而且是还要冒一定的风险外出,为什么不借此就留在家里把地种好以确保有吃的就行了,为什么不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而匆匆走上外出打工之路?答案最浅显明白不过,有吃的是最最低级的要求,多挣钱能过上好日子才是外出打工最直接的动力。在这一最直接的动力之下,目前的农村劳动力已大量外出,不少地方又只剩下“386199”部队(妇女、儿童、老人),“狗比人多”又开始出现。

二、对部分贫困人员而言,扶志尤为重要,仍然一味死抱老观念仍将过穷日子。这也是作为扶贫队员的我们最头痛的情况,明明有劳动力,但就不去挣钱,只求种点地不饿肚皮或只守着政府的救济金过日子,有的还放大话“我自己种点就吃点,日子过得逍遥自在得很”。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一种老观念的将越来越少,但凡有一家人的越来越会主动选择多挣钱、能过上好日子。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乡村微视界之乡村漫记


咦?为什么是老思想,为什么就要改变?

东方智慧,特别强调人跟土地跟自然的关系,里面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西方,尤其是美国,两百多年就耗尽土地肥力。而东方,四千年的农夫,在这块并不丰美的土地上可持续耕耘和养活了那么多人口。这恰恰是现在西方不得不掉过头来向我们学习的。很多西方的现代环保理念都需要重新去定义先进与落后,重新认识和学习东方。我们为什么反而要改?看现在西方兴起的“活力农耕”、“有机农业”不就是我们的传统农业吗?

照顾好土地,有地就有吃。照顾好农村,发展好农业,中国才有稳定的根本,中国的文化也才有根。

可以参看《四千年农夫》和《去依附》。


田老大camp1


农村人一般都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有几亩地种着,有吃有穿就知足了,其实不然,要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在这几亩地上做文章,搞些特色农业,如:搞养殖业,种大棚菜,林果业等,都是可大有作为的。


老农李作民


看见你的提问感觉不管那个国家的农民都是这种思想,农民离不开土地,因为现在的科学还没有这脱离土地的环境下大面积大生产粮食蔬菜和水果。吃食依然是天赐的,不是人的创造。想改变这种思想除非科学造出粮食,在不用好吃的东西为原材料的情况下。也许有些聪明人会说有钱什么粮食买不着,可这种思想关键时刻会不灵的。


过两天1963


农村人都是农民,几千年来靠土地为生,与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说有地就有吃是相当正确的,只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是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解放了劳动力。


用户203586192856


土地是农民的命,

工厂是工人的命,

枪炮是军人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