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武臣:本是一代枭雄,却因亲姐姐酒驾被部下杀死

赵王武臣:本是一代枭雄,却因亲姐姐酒驾被部下杀死

武臣,出生年月不详,陈地(今河南淮阳)人。他人生的前半段就像这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可谓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确实,在那个秦始皇睥睨天下的时代,就连曾经不可一世的六国诸侯也一一低下了自己高昂的头颅、俯首称臣,更别说是武臣这样的普通人,也许他自己都没有幻想过自己日后可以飞黄腾达、割据一方。

01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秦始皇这个终极大BOSS才去世不到一年,陈胜、吴广就在大泽乡举旗造反,义军势如破竹一般席卷了半个秦朝的领土。而武臣就是最早拥护陈胜吴广的那一批人中的一位,再加上他和陈胜还是老乡,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陈胜的心腹。

在大军攻下陈县之后,陈胜听从当时名士张耳、陈馀的建议,派出三千人马,由心腹武臣为将军,张耳、陈馀分别为左右校尉,北伐黄河以北的赵地。就这样,武臣就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华丽变身——由一位无名小卒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军统帅。可即使是这样,他手下也只有三千军队,还是起义军里的杂牌军,秦朝虽然已经是危如累卵,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赵地的秦军都是酒囊饭袋,那么自己这三千人完全可以大杀四方,但如果不幸遇到一位不出世的狠人,真打起来自己这三千人也是完全不够看,武臣就怀揣着这样惴惴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北伐之路。

那么武臣的运气怎么样呢?不得不说,以武臣为首的北伐军运气简直好到爆表,一路上几乎兵不血刃,只用了一招就把所过诸地的秦军统统拿下,这一招也非常简单——煽动。这招煽动的技术含量虽然不高,但却相当管用,每到一个地方,他就派人四处喊话:“大家好好想一想秦朝是怎么对我们的,北部边境有修筑万里长城的苦役,南边广征兵丁戍守五岭,国内国外动荡不安,百姓疲惫不堪,财尽力竭,民不聊生。再看看我们义军,陈胜将军自立张楚王,派吴广大将军和周文大将军带领百万大军攻打咸阳去了,大家赶紧加入我们,还能成就一番功名,不然就等着挨刀吧。”

武臣这高音喇叭一广播,赵地的百姓和驻守的秦军纷纷响应,武臣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十几座城池,军队也从区区三千人扩充到数万。尝到甜头的武臣继续推进,然而当行军到范阳时,他这一招法宝终于不灵了,任你在城下怎么喊话,怎么做思想工作,范阳令就是死守城池不肯开门投降。

就在武臣不得不准备强攻之时,范阳城中突然有一人前来投奔,要求与武臣会面,这个人是蒯通——秦汉之际著名纵横家。蒯通见到武臣之后,又为武臣献上了另一法宝,他对武臣说:“这个范阳令叫做徐公,我对他太了解了,不过就是个贪生怕死的贪官污吏,如果您现在下令攻城,其他的城市不但不会投降,还会拼死一战;如果能用收买的方式让徐公投降,那其他城市的守军一看,投降之后能吃香喝辣,自然也就愿意归降了。”武臣一听,立马派出好车一百辆,好马两百匹,送出一个官印和无数金银细软,让蒯通带着这些去游说徐公,徐公一看到投降以后有这么多好处,眼睛都直了,马上下令开城投降。其他城镇的守军一看,只要投降就可以吃香喝辣,那还玩命抵抗干嘛,就这样燕赵之地又有三十多座城向武臣投降。

然而,就在北伐军一路凯歌之际,西进的数十万义军却在关中被秦将章邯击败,陈胜部元气大伤,张耳、陈馀又听说为陈胜攻城略地的各路将领,多被谗言所毁,获罪被杀,这二人本来就对陈胜只封他们做校尉的做法非常不满,这下一看到陈胜大势已去,立马撺掇武臣自立为赵王。这样的诱惑摆在眼前,武臣自然是不能拒绝,公元前209年秋,武臣在赵地自立为赵王,拜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这次武臣又由一位将领摇身一变成为了一方诸侯,自立为王。

赵王武臣:本是一代枭雄,却因亲姐姐酒驾被部下杀死

陈胜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暴跳如雷,差点就打算先杀光留在陈县的武臣家人再率军进攻武臣,但冷静下来一想,前线已经吃紧,章邯带着的二十万杀红了眼的劳改犯再加上王离的三十万秦军在西边虎视眈眈,再派出大军北伐,必然会落入被动,想到这陈胜也只能忍气吞声,暂时承认了武臣这一赵王。

02

放开手脚,再无顾忌的武臣,立马开始大肆抢地盘,他派出韩广带兵去抢燕代之地,李良去抢常山之地,这时的武臣做梦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个决定为自己酿成了多么大的苦果。

韩广,他的前半生用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可以概况——出生年月、籍贯、家庭出身皆不详,完完全全是草根中的草根。然而,就是武臣眼中的这么一个小人物,在胜利拿下了燕代之地之后,立马成为了武臣的翻版,立马占据燕地自立为燕王。

如果说韩广是武臣的翻版,那武臣就是陈胜的翻版,听到这个消息的武臣差点气得吐了血——好小子,学得倒挺快!不过与陈胜不同,没有双线作战压力的武臣立马出兵攻打韩广,占据兵力优势的武臣很快就取得了战场上的优势,但就在这作战的关键时刻,武臣这一国之君却掉了链子。不知道哪一根筋搭错了的武臣,独自一人骑马到两军阵前乱晃,结果不幸被燕国巡逻的士兵逮了个正着,作死的武臣就这样沦为了阶下囚。

这下可轮到韩广扬眉吐气了,他立马向赵军放出风声:要想你们的赵王活着回去,就拿一半的赵国土地割给我!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把赵国派来谈判的使者来一个杀一个,来来回回杀了十几个,摆出了一副不答应我的条件就免谈的架势。

这一招可太狠了,要知道土地可是安身立命的本钱,赵王死了没事,转身就能找出一大把想当赵王的人,但土地要是没了,拿回一个光杆赵王有什么用呢?就在张耳、陈馀焦头烂额之际,拯救赵王的人出现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个人不是什么名将,也不是什么谋士,更不是什么说客,而是一个普通的炊事员!

赵王武臣:本是一代枭雄,却因亲姐姐酒驾被部下杀死

张耳一看一个炊事员主动请缨要去和韩广谈判,也顾不上他的身份了,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把他送到了韩广那里,这炊事兵也确实是心理素质过硬,见了燕王,一不慌二不忙,给韩广分析局势:“大王,您看啊,如果您再不把赵王放回去,可就大事不妙了,张耳、陈馀两只老狐狸就等着您把赵王一杀,他们就可以瓜分了赵国的土地然后打着报仇的旗号一起进攻大王您了,到时候您什么不仅也得不到,还可能把性命丢掉!”

韩广一听,冷汗都下来了,炊事兵分析的没错,张耳、陈馀这两只老狐狸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丞相和大将军怎么可能满足他们呢?不如卖个人情,送回赵王,把我的老母亲换回来,两国就此两清,就这样,炊事兵成功带回了赵王,韩广的闹剧也就此告一段落。

03

然而,历史的舞台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韩广这边刚刚安定,李良又粉墨登场了。李良在攻下常山之后,武臣又派他去攻打太原,在行军途中,李良收到了秦军大将王离的一封书信,大意是希望李良投降秦军,只要投降,吃香喝辣、加官进爵云云。更要命的是,王离耍了一个小心眼,信封并没有封口,这样只要有人看到李良收到了这封信,一个举报,李良私通秦国的罪名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李良被这一封信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权衡再三,他打算先率军回邯郸向赵王复命,再做打算。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就在半路发生了一件事,这既改变了李良的命运,也改变了武臣的命运。

当李良率军赶到邯郸城外时,突然遥遥望见前方出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仪仗队,李良一想,这么大的排场一定是赵王前来迎接,于是率领一众人马倒头就跪。然而万万没想到,这支礼仪队护卫的不是赵王,而是赵王喝得烂醉的姐姐,这位喝大了的姐姐连李良也没有认出来,还以为是哪位路人甲,连看都没看李良就扬长而去。

这下李良可尴尬了,白白给人又磕头又下跪,结果你个喝醉的妇人还一点面子都不给我!部下们也看不下去了,一个个义愤填膺,要杀进城把这个妇人揪出来处死,李良的情绪这时也被煽动起来了,脑袋一热,带着部下就杀进了邯郸城里,可怜的赵王武臣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像在做梦一样,就被杀进宫中的士兵一刀斩作两段。可怜的武臣虽身为一方霸主,却就这样因为喝醉酒的姐姐而不明不白丢掉了性命。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翰墨青丝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