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緣何頻繁走出獨立行情,中國成“避險最佳區域”

1、首先,疫情在中國已得到基本控制,中國經濟受疫情衝擊最猛烈的時段已經過去,復工復產正在全面展開。​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3月12日表示,總體上,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過去,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3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全國除湖北外的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企業人員平均復崗率約為80%;中小企業開工率已達到60%左右。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中國的經驗告訴世界,遏制疫情蔓延是可能的。​

2、全球股市運行週期不同。A股處於一輪行情的底部區域,正是可佈局時機。​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週五收盤,上證指數報2887.43點,較2010年年底的2808.08點相差79.35點,累計漲幅僅2.83%。​

即使是拋開指數點位單從估值角度來看,截至3月13日全部A股的動態市盈率也僅為17.21倍,市淨率1.71倍,上證180的動態市盈率更是低到了9.69倍,估值優勢十分明顯。​

對比歐美股市,近10年來大部分都處於上漲過程。按這次危機爆發前的2月19日計算,自2010年底以來的10年間,美國道瓊斯累計漲幅153.66%,標普500指數漲169.17%,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268.65%。同樣時段,歐洲主要股指漲幅超過50%的達到10個,佔比55.56%;亞太股市的日經225指數漲幅也高達128.77%。​

國內的私募機構也普遍認為目前的下跌是A股佈局的良機,外圍股市的干擾不會改變A股長期向好的趨勢。另外有71%的私募認為科技股充滿機遇,是未來數年的投資主線。​

3、政策有空間,經濟有韌性,市場有信心。​

在週四道瓊斯指數大跌近10%,超10國股市指數下跌熔斷的背景下,週五A股三大股指在跳空低開後即逐步回穩,收盤滬指僅下跌1.23%,中國股市走出相對獨立於國際市場的行情,這顯示出投資者對A股的信心。​

投資者的信心來自政策的加持,不論是維持經濟穩定增長,還是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我國的政策空間和執行力都是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

政策方面,跟A股關聯度大的至少包括:3月13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及穩定和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穩定資本市場財產性收入預期;稍遠是各地公佈的超過30萬億元的新基建投資規劃。更有3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授權和委託用地審批權的決定》,這一重磅政策,據業內人士推算,至少將帶來數十萬億元的資金釋放。還有更多間接影響股市的政策難以勝數。

這些都是中國A股獨立行情的底氣,也是中國經濟有韌性的實據。無怪乎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3月13日在新聞發佈會表示:“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