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簡史


太極拳簡史

太極拳簡史

李新方

清同治六年(1867),李亦畬《太極拳小序》初稿雲:“太極拳始自宋張三丰”,而在光緒七年(1881)的定稿中,則改為:“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此文開太極拳史學研究之先河,而後近二百年來,對於太極拳的起源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研究方法問題還沒有解決。史學研究的方法,一般是按體例劃分的,古代史學如編年體(春秋體)、左傳體、通史體(傳紀體)、斷代體、通鑑體、紀事本末體等,現代史學多為史論體。

所謂史論體,就是運用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歷史,一般把人類社會的歷史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不同階段,還可以劃分為古代、近代、現代和當代。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從初級階段逐步走向高級階段的,太極拳的起源和發展也是如此。參照現代史學的研究方法,我們也可以把太極拳起源與發展的歷史進程,劃分為早期的經驗太極拳、現代的科學太極拳、當代的大眾太極拳等不同歷史階段。

太極拳簡史

一、早期的經驗太極拳

早期太極拳,亦稱經驗太極拳。其歷史斷代,應從遠古時期,到王宗嶽拳論傳世之前。細檢王宗嶽拳論傳世之前的各種創拳或傳拳之說,參閱持各種不同觀點的太極拳史學家之論述,不難對早期太極拳的主要特點作出以下歸納。

1.都沒有提出“太極拳”這個名稱。太極拳史學家徐震《太極拳考信錄》說:被認為在王宗嶽拳論傳世之前創造的太極拳,“於所受之拳法,雖改其套路,不改其長拳短打等舊名。且此等名目,皆通俗而質直,其意味亦復相類”(第十二),“是長拳由來甚古,初無太極拳之名”(第十九),“初不名太極”(第四),“絕不名太極”(第十二)。

持陳王廷創太極拳之說的顧留馨在《太極拳術》一書中也說:“陳王廷所作《拳經總歌》和其遺詞‘悶來時造拳’,都未明言其所造拳命名為‘太極拳’,陳氏後裔從何時起釆用‘太極拳’名稱,有待繼續考證”。而中國文化歷來是強調正名的,“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故名稱決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問題。

2.都沒有留下直接運用太極學說總結技擊經驗之有關拳理拳法的文字。被認為早於王宗嶽拳論傳世之前的“舊譜,多為歌訣,罕涉理法”(徐震《太極拳考信錄》第十),“拳譜多言拳架,即言理法,語亦粗澀,而不明暢”(第十九),“其文散漫多浮詞”,“雜顯見於之粗法”,“有識者自能辯之也”(後序)。

3.都沒有體現太極拳主要技擊特點的記載。從流傳至今的各種拳架和打手法來看,被認為早於王宗嶽拳論傳世之前的太極拳,更多表現為王宗嶽拳論所指出的“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和“雙重之病未悟耳”等不符合太極拳原理的打法,而之後的太極拳則多表現為“四兩撥千斤”,“耄耋能御眾”和“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等太極拳技擊特點。當然,我們不能只從某位拳家的技擊風格而論其所習拳派,但從總體觀察,不難得出以上結論。

因此說,早期太極拳是經驗太極拳。根據以上特點,我們可以從史料文獻和流傳至今的武術中,找出更多的早期太極拳,而且有些記載和流傳至今的武術,比諸多造拳之說中所提到的早期太極拳,似乎太極技術含量更高一些,這也正是有關太極拳最早起源的說法越來越多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時也可以看到各種說法並不矛盾,是可以互相兼容的。

這裡要特別提到戚繼光所創拳經三十二勢,有學者統計,與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勢名稱相同或相近的,楊式太極拳有十勢,陳式太極拳有二十九勢,而武式太極拳只有九勢。雖然名稱相同或相近而具體練法有所不同,但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勢,作為早期太極拳的傑出代表、集大成者,加快了從早期太極拳到現代太極拳轉變的歷史進程,而《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作為研究王宗嶽論之前最重要的太極拳史料文獻,是毫無疑問的。


太極拳簡史

二、現代的科學太極拳

現代太極拳,亦稱經典太極拳、科學太極拳。這一歷史階段的開始,以清咸豐二年(1852),武禹襄得王宗嶽拳論於河南舞陽縣鹽店為標誌。所謂科學,就是分科研究的學術體系。任何一門科學,都是從早期的經驗階段開始,經過不斷地實踐和總結經驗,形成完備的理論體系後才標誌著這門學科的成熟,太極拳作為武術科學也是如此。

因此,經典太極拳即科學太極拳,具體包括兩個方面,太極拳經典和經典太極拳。太極拳經典揭示了太極拳的科學原理,而經典太極拳,即符合太極拳科學原理的拳架、器械、內功和打手等,則是實現太極拳科學原理的工藝流程。

太極拳經典理論建設,以光緒七年(1881),李亦畬集王宗嶽、武禹襄、李亦畬拳論,手書三冊傳世,標誌著這一系統工程基本完成。後世稱為《廉讓堂太極拳譜》,是迄今發現最早的太極拳理論著述和史料文獻。王武李拳論作為太極拳各流派和武界公認的經典,說明太極拳經典理論建設也是憑藉集體的力量和智慧共同完成的,而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太極拳簡史

同時,王宗嶽拳論是通過武澄清轉交給武禹襄的。還有武澄清、武汝清、李啟軒等,也直接參與了研究和寫作活動,他們的拳論雖然沒有最後被列入經典,但在今天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他們的一些觀點也很有可能被經典文獻吸收,或對經典理論的形成有所促進,如李亦畬《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中,就有“胞弟啟軒嘗以球譬之”一段。還有許多沒有直接參與經典理論研究和寫作的太極拳家,如陳長興、陳清平、楊祿禪、楊班侯等,以及更多沒有留下姓名的人物,他們的實踐活動都為太極拳經典理論建設提供了研究資料。

在太極拳經典理論建設的同時,由楊祿禪、武禹襄所創的兩種不同風格的早期太極拳綿拳,都釆用了太極拳這一科學名稱,分別發展成為楊式太極拳和武式太極拳。太極拳史學家顧留馨說:“近代太極拳的傳佈,以楊氏祖孫三代對教材教法創新之力最多,而於拳理的鑽研總結,首推武、李,較之王宗嶽《太極拳論》之抽象性概括,遠為具體切實,有繼承,有發展,乃能自成一家”(《武式太極拳簡介》)。楊祿禪的長子鳳侯早卒,次子班侯“從武禹襄學,並得傳王宗嶽拳譜及武氏的部分著作,藝愈精進,在北京頗負盛名”(顧留馨《太極拳術·各拳派的代表人物》)。

另據唐豪、顧留馨《太極拳研究·武禹襄傳》:“祿禪次子鈺,字班侯,從禹襄讀書,祿禪嘗問班侯讀書之質稟如何,禹襄以為讀書不甚聰敏,習拳極為領悟。祿禪遂請禹襄多課以拳技。故班侯之技多得之禹襄”,“楊式所傳有大架小架之別者,以班侯學於禹襄者為架式緊湊之故”。經武禹襄之兄武汝清引薦,楊祿禪到北京教拳,全佑先從楊祿禪習拳,後拜其子楊班侯學藝。全佑傳其子吳鑑泉(1870~1942)楊式小架,吳鑑泉學而化之,而創吳式太極拳。楊祿禪三子健侯在北京傳其父大架,至健侯之子楊澄甫(1883~1936)流傳甚廣,後稱楊式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的主要特點在於,是在太極拳經典理論建設的同一歷史事件中產生的,故與太極拳經典理論有著更多的內在聯繫,是太極拳經典理論的具體化。武禹襄傳其甥李亦畬、李啟軒和弟子楊班侯。李亦畬傳郝為真、葛顯齋和其子李寶廉、李寶讓。郝為真傳孫祿堂、李聖端和其子郝月如,孫祿堂(1861~1932)融入其他拳術而創孫式太極拳。

葛顯齋(葛福來),幼習家傳早期太極拳八方捶,在武林中有“拳打南北二京,腳踢運河兩岸”之稱,慕李亦畬之技,先後兩赴廣府,從李亦畬學藝八年,與八方捶等技融會貫通,拳藝臻於化境,弟子眾多,以其內弟霍夢魁技藝最精。霍夢魁經葛師引薦,又兩赴廣府,受教於李亦畬之弟李啟軒,東北淪陷後,應中共地下黨員鞏天民之請,設場瀋陽,把武式太極拳傳入東北地區,得傳者有祁春生、李永康、陳渭同等。

到1928年,陳長興的曾孫陳發科(1887~1957)到北京教拳,展示了與以上流派不同的另一種風格,武術詩人楊敞贊曰:“都門太極舊尊楊,遲緩柔和擅勝場。不意陳君標異幟,纏絲勁勢特剛強”。自清末民初以來,太極拳的不同流派逐漸形成,而太極拳的正式分派,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遂有“五大派”之說。近些年來,加上陳清平的弟子和兆元所傳的和式太極拳,稱為“六大派”。

實際上,太極拳遠不只六大派,如程廷華所創程式太極拳等。程廷華,八卦掌名家,研創直趟八卦多年,從楊班侯學太極拳後,與直趟八卦融會貫通,創八卦太極拳,傳祁春生,後世稱程式太極拳。還有楊祿禪的弟子李瑞東(1851~1917,由王蘭亭代師傳藝)所傳的李式太極拳等許多流派。

從今天所見的太極拳各流派,大多都是在早期太極拳的傑出代表、戚繼光拳經三十二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以王宗嶽《太極拳論》為代表的太極拳經典傳世後,普遍接受了太極拳這個名稱,並按照太極拳經典所揭示的科學原理,完成了從早期的經驗太極拳,到現代的科學太極拳之歷史轉變,正如顧留馨《太極拳術·王宗嶽與太極拳》所說:“太極拳各流派的出現,均在王宗嶽《太極拳論》之後,而各流派均把王宗嶽《太極拳論》奉為經典”。


太極拳簡史

三、當代的大眾太極拳

當代的大眾太極拳,亦稱簡化太極拳,又與經典太極拳並稱現代太極拳。這一歷史階段,從國家體委運動司1956年創編的《簡化太極拳》開始。所謂簡化,就是為了推廣普及的需要,“把群眾中流傳較廣的原有太極拳套路進行了整理”,“以期使初學者易學易練,易於掌握”(《太極拳運動·重版前言》)。

這裡的“群眾中流傳較廣的原有太極拳”,主要指楊式太極拳。在冷兵器時代,武術屬於軍事技術,而在現代則劃入體育項目。現代體育基本分為兩大類:大眾休育和競技體育。很明顯,為適應群眾健身需要而創編的簡化太極拳一類,屬於大眾體育,故稱大眾太極拳。

由於大眾太極拳都是新編套路,相對而言,原有“五大派”等,則稱為傳統套路。又由於這些新編套路為國家體委創編,有統一的技術標準,故在各類比賽中稱為規定套路;而傳統套路由於師承不同,又以技擊為主,大多不重外形,沒有統一標準,只存在技術水平高低的差別,故在比賽中列入自選套路。

(一)大眾太極拳的形成。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健身套路。到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已形成24式(即最初的簡化太極拳)、48式、88式太極拳和32式太極劍四個健身套路,以及太極推手。雖有推手,但目的在於“藉助兩人的協作,發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增強體質”(《太極拳運動·太極推手》),這與“原有”的推手是有明顯區別的。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對原有太極拳的形和意都作了簡化,目的在於突出太極拳的健身作用,《太極拳運動》第一章概述部分,用了很大篇幅闡述太極拳的生理保健作用和要求,在廣大群眾的習練中也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階段是競賽套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陸續編出了“五大派”競賽套路和42式綜合套路、42式太極劍。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突出太極拳的表演功能,對動作外形作了強化和誇張,似可列入競技體育,有時也曾作為竟技體育由專業運動員參賽,但基本上不講用意,而太極拳區別於其他武術(或體育)的最主要特點在於是以練意為主的,特別是在平時習練和大多數比賽中,與健身套路習練者為同一人群,即健身隊伍,故仍屬於大眾太極拳。

有些習練者身體出了問題,正是因為分不清健身套路與競賽套路的差別,按照表演的要求練健身,事得其反是在所難免的。


太極拳簡史

第三階段是段位套路。是本世紀初為了適應武術段位考試的需要編出的,其中列入和式太極拳,稱為“六大派”。每一派都包括一至六段,每段的技術內容包括單練套路、對練套路和拆招三部分。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試圖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傳統太極拳的技擊功能,對各流派的拳史和攻防的簡單技法作了一些介紹,但對練和拆招屬於武術的一般訓練方法,與傳統太極拳的打手(或推手)雖有相通之處,而實際上存在本質的差別,故仍屬於大眾太極拳。

(二)大眾太極拳對太極拳最早起源的研究成果。《太極拳運動·重版前言》說:“太極拳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和鬥爭實踐中,創造並發展起來的民族文化遺產之一”,這是完全符合歷史事實的,說明太極拳不是一時一地一人之力所能創造的,是對太極拳史學研究的重要貢獻。

(三)大眾太極拳與早期太極拳之異同。在今天,凡是稱為太極拳的,只有大眾太極拳和經典太極拳(傳統)兩大類。因為,在王宗嶽拳論傳世之前的早期太極拳,清末民初以來已轉變為經典太極拳,只有不叫“太極拳”的太極拳,才是早期太極拳。

今人要想研究早期太極拳,並與大眾太極拳作以比較,最方便的辦法是參閱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且此書圖文並茂,有人曾根據此書編出了套路。大眾太極拳與早期太極拳的共同之處在於,都是部分地具備太極拳的技術內容。

而不同之處主要有三:一是大眾太極拳有太極拳之名,早期太極拳無太極拳之名。二是大眾太極拳屬於體育,以健身、娛樂、表演、參賽、考段等為主要功能;早期太極拳屬於軍事技術,以殺敵立功保命為主要功能。三是大眾太極拳的習練者以中老年為主,早期太極拳習練者主要是部隊官兵和立志報國的青少年。

(四)大眾太極拳與經典太極拳之異同。其共同之處是,同為現代的科學太極拳,都叫“太極拳”,都有完備的學術體系,都認為王武李論是太極拳的經典理論。而其不同之處,則不能完全根據所習套路來區分,應根據習練者在走架打手中所表達的太極技術含量之多少加以鑑別。

所謂太極技術含量,是指王武李論所提出的太極拳之理法要求。能夠基本做到這些理法要求的,所習雖為24式等規定套路,也是經典太極拳。相反,如果基本上做不到王武李論所提出的太極拳之理法要求,甚至根本不瞭解這些要求的,只有太極拳之形,而無太極拳之意,所習套路不論是規定還是傳統,也不論是哪一派,都是大眾太極拳、簡化太極拳。

事實上,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體委創編24式後,許多太極拳家積極響應號召,對新學員先教此拳,老前輩當年教的24式至今還在流傳,所表達的太極技術含量與傳統套路並無明顯差別。毫無疑問,大眾太極拳對於太極拳的推廣普及功不可沒。但得形必求其意,作為習練者既得其形之後,就應當認真鑽研王武李論並用於練拳實踐,實現從大眾太極拳到經典太極拳的轉變,才能從中得到更大的益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