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還能有夢想嗎?

黑夜-酒-哃荇


人到中年,無論那一方面夢依舊且越發濃厚。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智禎大叔ZZDS


當然,應該有。為夢想而努力,會讓人生更有價值。

眨眼之間,我自己就人到中年了。雖然工作一直很忙,也習慣了,但是這兩年,感覺身體明顯不如以前抗造了,加班,熬夜,多了會吃不消,眼睛也有點花了,特別是從去年開始,脖子、腰、後背,這疼那疼的不斷報警,說實話,有點累。

到了這個年歲,經歷很多人和事,對很多東西興趣漸淡,也不怎麼惦記,也不怎麼追求了,往好聽說,這是心態更平和了,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認為,人是老了。

但是,人生就是這麼幾十年,才不過只到半程而已,只要用心,就會發現,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能做,無論是去開拓新領域,還是更好地發展老愛好,都會很有意思,也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畢淑敏工作20多年以後才開始專業寫作,寫出那麼多好作品,還有很多名人都是人到中年才起步,把人生後半程活得精彩,我們為什麼不能有個夢想,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趣呢?


老李文化人兒


人到中年又如何?

不知道30歲了算不算是中年?

如果按80年算,後面還有50年多呢。

這些時間,難道就應該像一張快要腐爛的葉子一樣沉睡在水溝裡嗎?


夢想,我覺得可以稱為目標。

從我們懂事起,我們就開始有了夢想,並且努力去實現。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夢想會由開始的天馬行空慢慢轉變成為貼合現實。

有的人在30歲之前就實現了夢想,有的人還在路上掙扎。

所以即便是到了中年,不僅要有夢想,而且還要去追求去實現。

最為典型的我覺得應該是王德順老爺子了。

44歲了跑去學英語,49歲開創造形啞劇,57歲創作“活雕塑”,70練腹肌,79走T臺,如今81了,依然活得很年輕,他的追求還沒完。



使勁折騰吧!

就算是你實現了以前的夢想,可後面還有很長的歲月,沒有目標的歲月是索然無味的甚至不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

越是到了中年,就越該有夢想。


鄉村一良民



從陽光照進客廳的日影可以看出,秋天正一步步向我走來。早晚溫差的變化,枝頭樹葉的顏色,都告訴我秋意漸濃。

那又如何?

時間若是到了冬日,陽光雖沒有了夏日裡的熱烈奔放,失去了秋天裡的絢爛多姿,可那種褪去了驕躁的溫暖,更是直入心底,讓人覺得平和、舒適,從心裡往外透著喜歡。

陽光一直都在,夢想亦然。

好友問,“人到中年,還能有夢想嗎?”

為什麼不可以呢?有什麼可以剝奪我們心中的夢想呢?

在這個世界上,時間唯一無法從我們這兒奪走的,那就是我們心底裡的夢想!難道好友連這我們唯一可以自己把握的東西都要放棄了?


我非常理解好友內心裡的想法。

人到中年,生命已耗去大半,上有老下有小,現實的壓力讓我們幾乎透不過氣來。環顧周遭,彷彿一切都由不得我們自由支配,時間、精力、物質等等一切,都被現實瓜分得乾乾淨淨,哪怕是向生活索取片刻的安寧,都是一件無比奢求的事情。

而夢想,好像已經是很久遠的事情,模糊,縹緲,被生活厚厚的塵埃封存在記憶的角落,想要再次重拾,早已是力不從心。心底裡幾番升起的念頭,很快又被現實打得粉碎。

我說的對嗎?


夢想和靈魂是緊密相連的。

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夢想,一生只為現實中的營營苟苟而活,那人會活得很累、很苦、很悲哀。人生中的苦難挫折無休無止,人為什麼可以堅持?就是因為人有靈魂,有夢想。沒有靈魂和夢想的人,生活就變成了一種苦捱、捱苦,毫無生趣、樂趣可言。


夢想,既沒有年齡的界限,也不分貧富貴賤,更沒有那麼多世俗的界定與限制。真正的窮人,並不是那些身無分文的人,而是那些沒有夢想的人。只要你足夠自信,足夠勇敢,擁有耐心和毅力,夢想就絕不會拋棄你,就一定會在你的生命中發光,讓你的人生光彩熠熠。

人到中年,韶華已逝,精力與熱情確實遠不如從前。可年輕時的我們魯莽、草率,缺乏耐心,很多事情淺嘗則止,遇到一些困難就選擇輕易放棄。而人到中年以後,之前所有的人生經歷,都變成了我們巨大的財富,為我們所利用。我們清醒、睿智,懂得取捨,懂得迂迴。這時的我們更有定力,更有韌性,不會輕易向困難和挫折投降。我們更懂得如何合理的分配時間、精力和物質,最大限度地發揮它們的作用。


只要一個人還有追求,他就沒有老;直到後悔取代了夢想,一個人才真的老了。


現實的壓力一定會有,難道年輕時就不存在現實的壓力嗎?

都一樣!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人就是在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之中生活的。俞敏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勇氣和行動。”

夢想是一個對未來的承諾,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所以,我們需要的不是猶豫不決,不是患得患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生命就是一個體驗的過程,不必太在意結果和時間的緊迫。人生,遠比你想象的要長,慢慢來,只要你不放棄,夢想總會實現的。

黃公望50歲以後才開始真正作畫,他畫《富春山居圖》時,已年逾古稀。

所以,年齡和現實,都不是我們放棄夢想的原因,能讓我們放棄夢想的,只有我們自己。

每個人都只有這一生,為什麼我們不可以再大膽一點兒呢?我們是想帶著遺憾離開,還是從現在開始就行動起來?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之前,其次就是,現在。

在素白的光陰裡,以一朵花開的念力,守一份風骨,執一份夢想。
希望好友你,眼眸有星辰,心中有山海,從此以夢為馬,不負有此一生。

我是德友聚靜心齋首號,一個喜歡思考,願意用心與好友交流的人。


德友聚靜心齋首號


人到中年了,當然有夢想,只是有些夢想升級了,有些夢想降級了。

年輕時,我想一個人背上揹包,登上貨車,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行,去看看這大千的世界,探索未知的奧秘。人到中年後,我想帶著自己的父母孩子,去到那些他們只在電視上看到過的壯美景象,哪怕是我已經去過的地方。

年輕時,我夢想著自己能賺到大把的錢,開豪車,住豪宅,再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人到中年,自己並沒有變成富豪,房貸、車貸,反而讓自己“負”的很徹底。但是我依然有夢想,依然想多賺錢,好為了解決孩子的上學問題而買套學區房,好把車貸還了儘量再換輛大點的車,以方便全家人出行。

其實,人到中年的夢想更能激勵人,也更容易去實現。





山與水末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兩樣。中年如何定義,40歲以上,還是60歲?現在醫療條件好了,活一百多歲的人也大有人在。假如你能活到100多歲,那麼25歲以前屬於你的童年,40歲屬於你的青年,60歲屬於壯年,80歲你才算人到中年,100歲才算是老年。如果你才40歲,現在質疑要不要夢想,那就還是太年輕,活的不成熟,年富力強的時候就沒有夢想,人生有多麼可悲,歷史上很多人人生開始開掛是在40歲以後。夢想使人保持年輕,所以需要讓自己由內而外身心都健康起來,活久一點,別再糾結了。



舟大師


夢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為現實。我們不就是生活在夢想中的嗎? ——丁尼生

夢想是對未來的一種期望,是人生的目標,甚至可以是一種信仰,有夢想才能催人勇往直前。

夢想不分年齡

人不能沒有夢想,夢想也是一種精神支柱,人若是沒有夢想就會沒有精神,就會失去目標。

中年也可以有中年的夢想,只是中年的夢想不再像年少時那麼青澀,狂熱,中年的夢想更具體,更成熟,有更多的思考,向夢想前行腳步更堅定,更穩健。

《我還沒有全力以赴》 是根據青野春秋的同名漫畫改編,就是講述年過40的中年大叔大黑靜雄,不顧家人阻撓,堅持實現成為一名漫畫家的夢想故事。

夢想不會被年齡限制

百歲詩人柴內豐是一位日本的平常老婆婆。因為有寫詩的夢想,90歲之前,她默默無聞,90歲之後,一舉成名,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她開玩笑說:“寫詩時沒有在意自己的年齡。看到寫好的書,才知道自己已經100歲了。”

她出生於1916年的木縣, 年輕時,喜歡文學,愛好閱讀。 五六十歲時愛上了舞蹈,舞蹈讓她有了健康的身體,年齡僅是數字。
92歲時,她跳舞扭傷了腰,在兒子的建議下開始寫詩。
2016年秋天,98歲的她出版了處女詩集《別灰心》,當年銷量就超過150萬冊,並進入日本2016年度暢銷書籍前十名。

這是一個百歲老人的夢想故事。

總之,夢想沒有年齡之分,也不是誰的專利,任何人任何年齡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三點一畫


夢想,是伴隨人一生的。

人到中年,的確是一個負重前行的階段,經歷過風雨,也體驗過成功,內心多少已體會到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含義,夢想似乎已被歲月的河流洗刷的褪去了顏色。可是,當你獨處一室,靜夜深思的時候,年少時的夢想便不由自主的湧上心頭,這個夢想已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妄想,而是在我們人生沉澱之後可以企及的。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追求的是平穩的生活,已不敢再去奢望“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瀟灑,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只能在心中一閃而過。夢想只能是建立在現實生活上的額外努力。一直相信,心中的有夢想的人,生活才不會平庸。

中年不應該是被現實牢牢禁錮的年紀,謹小慎微地活著,想想不免多少有些遺憾,中年人的睿智和人脈足以能支撐起我們心中的夢。“夢想一定要有,萬一實現了呢"?這句心靈雞湯,我們也可以嘗一嘗。

有夢想,多大年紀都不晚,量力而行,用更穩健的步伐去實現它,人畢竟還要懷有希望的,誰能不能否認面對希望,有夢想的人都是幸福的!


輕叩柴扉


夢想是一個人的靈魂所在

曾幾何時,夢想著的詩和遠方,在草原上放馬牧羊,看著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閒暇時,撫琴一曲,對月高歌,把酒言歡,人生幾何!



長大了,夢想還在!唯獨背離了詩和遠方!

俗世繁華易得,世外桃源難求!低頭榮華富貴,昂頭一隅難尋!陶淵明憤辭小史,絕決一方縣主,迴歸陋室,才得人生真諦——“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載”

人過中年,夢想何往?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回饋”天下!從哪裡來,回哪裡去。人如此,物亦如此。

夢就在那裡,想也在那裡!不曾相識,是曾相識!不曾抵達,卻漸清晰!人最快樂的時候,是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夢想又前進了一步,而不是實現它的那一刻。

最淳樸的自然之美,也是人追求的夢想之“妙”!生命的美妙來自快樂,幽虛深遠,變幻莫測,恍恍惚惚的神奇,鳥飛魚躍,河流川溪,達與不達這樣精神自由的高度,完全取決於自己;領略到這樣的生命造化也只能是上天頒給的旨意。

人到中年,留與不留,去與不去
,不能全由自己!這是一個實中見虛,虛中見實的年紀!虛實結合才能感悟到人生真諦,鏡花水月水中撈,卻碰觸到了夢想的指尖!誰又能看得見手臂?
夢一直都在,想不敢妄意。


駝毛日智


我覺得夢想和個人年齡無關,有夢想的人終究會實現,為了夢想而努力,去拼搏會有實現的一天。最窮不過討飯,不死終會出頭……

人到中年後,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人不敢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因為要養家,負擔壓力比較大,而一直努力的人不會因為這個而放棄奮鬥。有人會說為了夢想而努力,人到中年後還不踏實,去追求夢想不如踏踏實實的過日子,而我認為只要有夢想就去追求,去努力,終究會成功。

在這個浮誇的社會,能堅持夢想的人不多,希望大家不要被別人的言論而放棄自己的夢想,有夢想誰都了不起,去做自己,為了夢想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