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鬼子(53):日军攻打上海的借口,暴露日本人特有的阴险

打鬼子:系列连载第53期,翻译当年日军的前线杂志,用珍贵的文字和画面讲述日本侵略中国14年的过程。很多材料为第一次展示,极为珍贵。

早在1932年的“一二八”上海事变后,根据中日双《淞沪停战协定》的规定,上海被划为“非武装区”,中国方面仅有两个保安团队,以及地方警察驻守;而租界并不受协定的限制,因此日军一再向租界内的虹口、杨浦地区增兵。

当时,张治中担任京沪警备司令官,指挥驻苏州、松江一线的第87师、第88师、第36师和独立二旅。

七七事变后,为防止日军在发生冲突时夺取虹桥军用机场,张治中于7月24日下令,独二旅官兵换穿上海市保安总团的服装,连夜从苏州乘火车赶赴上海,接管虹桥机场及周边防务。但这消息,不久就被日军知道了。

8月9日下午,驻扎上海闸北丰田纱厂日本海军陆战队兵营内突然驶出一辆敞篷军用汽车,车上坐着驾驶员一等兵斋藤要藏和大山勇夫中尉。下图:海军中尉大山勇夫(左)和一等水兵斋藤要藏(右)

打鬼子(53):日军攻打上海的借口,暴露日本人特有的阴险

大山勇夫的车来到虹桥机场后,径直冲向机场的大门。正在站岗的中国士兵几次示意停车,但车子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于是便向空中鸣枪警告。

看到开枪后,大山勇夫便改道沿机场东面的铁丝网向北行驶,行驶一段路后,这辆汽车干脆闯入了独立二旅划定的警戒线以内。

独立二旅士兵警告无效后,便朝汽车开枪。汽车中弹后一头冲进旁边的草丛,然后从车上跳下一人,飞快地向远处跑去。独二旅士兵又开了几枪,那人也中弹毙命。

随后,独立二旅对这辆车及车上被打死的两人进行了调查,高度怀疑是日本军方人员。上海市市长俞鸿钧接报后,致电日本驻沪总领事冈本季正。但日方声称没有军人外出,更不可能去虹桥机场。在中方的一再追问下,日方才含糊地承认,有军人在醉酒后私自外出了。

下图:出事后,中日双方在查看大山勇夫和斋藤要藏乘坐的车辆。

打鬼子(53):日军攻打上海的借口,暴露日本人特有的阴险

随后,双方就死人一事的交涉很不顺利,日军始终避重就轻,并将责任完全推到了中方。

8月11日晚,日本海军陆战队以受到中方军队威胁为由,开始在杨树浦、闸北、虹口一带布防。下图为大山事件发生后,增援的日本海军陆战队抵达上海。

打鬼子(53):日军攻打上海的借口,暴露日本人特有的阴险

下图:8月11日,抵达上海的日本海军“吴第二特别陆战队”的装甲车正向上海招商局方向行进。

打鬼子(53):日军攻打上海的借口,暴露日本人特有的阴险

8月13日上午9时,日军派出一辆坦克车,掩护百余名海军陆战队士兵试探进攻闸北,在八字桥遭遇中国军队阻击。八一三淞沪会战就此爆发。下图为1937年11月9日,朝上海虹桥机场进攻的日军胁坂部队士兵。

打鬼子(53):日军攻打上海的借口,暴露日本人特有的阴险

下图:1937年11月9日,占领上海虹桥机场的日军胁坂部队士兵站在机场大门前欢呼胜利。

打鬼子(53):日军攻打上海的借口,暴露日本人特有的阴险

据日方资料记载,占领虹桥机场日军仅死7人,伤21人。下图:1937年11月10日,上海虹桥机场附近,日军为在机场战死的板谷部队士兵举行葬礼。

打鬼子(53):日军攻打上海的借口,暴露日本人特有的阴险

二战结束后,日本一直不承认大山勇夫事件是有意安排的。直到日本都留文科大学教授笠原十九司在日本学术刊物《年报日本现代史》(2012年第17号)上,发表论文《大山事件的真相》,才揭开了这个谜案的冰山一角。

笠原十九司教授找到了一本1983年印发的军方内部资料,名为《上海海军特别陆战队殉职海军大尉 大山勇夫的日记》。里面有这样的记载:

大山勇夫是日本上海特别陆战队西部第一派遣队长(第一中队长)。在出事前一天的8月8日,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今天大队长来视察准备的情况……请在我死后,把这日记交给大哥大山半平……

在篇日记里,还夹有大山勇夫的头发和母亲送给他的千人针,以及一张写有一个很大的“断”字的明信片。

“千人针”,是日本女性在家中士兵临行时献上的护身符。大山勇夫的头发和千人针都用纸包起,上面写着“告诉家人,我是尽忠义去了”。

下图为 千人针,长约一米,上面由一千个女人每人缝制一针。

打鬼子(53):日军攻打上海的借口,暴露日本人特有的阴险

笠原十九司认为,虽然日记通篇没有一个“死”字,但遗发、千人针和大大“断”字却表明了他死的决心,像是接到了上面的口头密令。

大山勇夫这本日记里,还收录了他的护卫兵和下属的一些回忆文字。

一个叫池田忠太郎的小队长回忆:8月9日,大山勇夫的行动有些奇怪,早晨起床后,他斋戒沐浴,用冷水将身体洗净,这是武士道即将赴死的规矩。

随后,大山勇夫召集中队全体训话说“今天就是战死了,心里也很纯净,对故乡也没有任何遗念……”。

在大山勇夫死后,他获得了超规格的奖赏,这也是对他的死不寻常的一个有力佐证:

8月9日当天,日本内阁即追认他为海军大尉,宫内省(天皇)授予他正七位勋章,海军省奖励职务勉励245日元,天皇和皇后赏赐祭祀费用20日元,死亡恤金706日元,埋葬金67.5日元。12月1日,厚生省给他们每年1980日元的抚养费。不久又发给他家属1200元的5年期国债。

当时,日本一个小学老师一年的收入才50-60日元(小编仔细核对过,无误,千万不要跟现在比)

1937年8月29日,大山勇夫的葬礼在他的家乡福冈举行,他的碑文是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大川内传期写的,内容为

“你的死不是徒劳的,促进了帝国的崛起,成为惩戒中国暴力起端的功劳。为了这个功劳,奖励给你六等勋章。”

大山勇夫的奖赏在当时可谓空前绝后。在此之后,与大山同级别的人即使是战死了,也没有一人有这种规格的奖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