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血脂检查,怎么看报告?

手机用户73971072386


对于血脂报告,我们可以适当了解一下,尤其是其中最重要的的四个大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其中,总胆固醇的正常范围是2.8~5.17mmol/L,当其含量高于5.17mmol/L而低于6.47mmol/L时,被认为是胆固醇轻度升高,一旦超过6.47mmol/L,就是咱们常说的高胆固醇血症了;

对于甘油三酯来说,其正常值应小于1.70mmol/L,超出该水平却又低于2.25mmol/L为轻度升高,当其含量达到或超过2.26mmol/L时,便是所谓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被称为"好胆固醇",它可以将血液内偏多的脂类物质运送出去,所以,高密度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总之,该物质含量偏多一些并没有坏处;

最后一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被称为"坏胆固醇",它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该成分的含量应该给予严格控制,通常来说,健康人群可以将其控制在3.4mmol/L以下,高危人群(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者)则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而明确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则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综合内科张医生


因为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强,同时随着体检也越来越普及,血脂的化验就变的越来越普及,可以说大家可能都测量过。那么,拿到一份血脂报告,我们应该怎么看呢?张大夫告诉你,可能涉及到以下几项。

1、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血脂谱中最受瞩目的一项,可以说甘油三酯受到的饮食影响最大,一根不起眼的油条就可以让你的甘油三酯升高。甘油三酯升高被称之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药物改善。

2、 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升高被称之为“高胆固醇血症”,如果被诊断高胆固醇血症,一方面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可能需要求助于他汀类药物。

3、 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好血脂”,越高越好。它越高人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方法可以确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4、 低密度脂蛋白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来说,它是臭名昭著的“坏血脂”。它升高超过一定范围就会让人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我们针对它有一些药物可以用,比如说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等。

5、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A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比,可以说高密度脂蛋白高,它可能就会随之升高。

6、 载脂蛋白B

对于载脂蛋白B,它可以与低密度脂蛋白呈正比关系,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它就可能升高。

7、 极低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率越高,可以说它是仅次于低密度脂蛋白“坏血脂”。

以上是我对于血脂化验单的简单解释,大家对号入座,看看能不能有所帮助。




张之瀛大夫


你好,血脂检查是在体检和疾病筛时,都是常规则检查,好多患者看作血脂检查报告,疑问重重!其实,若是了解血脂检查报告的特点及相关意义,即怎么看血脂报告,不必过分担心的。
血脂检查报告如图
一般我们说的血脂检查通常包括四项:
1,甘油三酯(T):如图,2.03,箭头朝上,表示升高,因其超过了正常范围(0.2~1.71mmol/L),这个值最易受饮食的影响,若检查前几天没有素食者,有可能升高。一般偏高问题不大,若明显升高几倍达10mmol/L(饮食、肝、小肠等疾病引起),就有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
2,总胆固醇(TC):如图,4.51,其在3.25~5.2mmol/L之间,为正常的。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如图,2.37,其也在2~3.12mmol/L,为正常的。

以上3个血脂总称为“坏胆固醇”,其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LDL-C最为重要。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如图,0.88,箭头朝下,表明低于正常值1.1~1.55mmol/L。而HDL-C则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即对身体好的,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所以降低后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大。

若是前三个的结果偏高偏低大家不要担心,可能是饮食等因素影响,没有大的疾病。若是大大超过正常值,医生会帮助找原因。

另外,若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吸烟、早发缺血性心血管家族史、高龄等,各个血脂的值的意义不一样,要求降到某个值的标准又不一样,是否需要吃调血脂药物,这些复杂的事情交给专业医生处理。
作为患者,切记以下两点:

1,血脂异常是通过实验室检查而发现、诊断及分型的。测定空腹(禁食12~14小时)血浆或血清TC、TG、LDL-C、HDL-C。抽血前的最后一餐应忌食高脂食物和禁酒(否则检查不准确的)。

2,血脂高低,正常,不要自行乱吃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副作用。若有异常,一般应注意生活调整,1个月后复查,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血脂。
最后,有的血脂报告还包括其他的一些脂蛋白,其作用不如这4个应用广泛,医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分析。

余千兰


当我们拿到一张血脂化验报告,如果没有箭头大家是不是非常庆幸,血脂正常(如下图),没有问题,可以放松饮食了。事实是这样的吗?回答是否定的,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如何看懂血脂报告。

血脂报告主要看什么?

拿到一张血脂报告单,我们主要看上图红框里面的四个检查项目,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其它胆固醇加起来的总和,故不会出现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总胆固醇的现象。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好的胆固醇,也就是说高于正常点是好事(但也不能太高),低于正常认为不好,低于正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有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最坏的胆固醇,升高是坏事,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元凶,所以必须降低到一定标准。甘油三酯升高同样不是好事,其升高不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有关,如果太高还会引起急性胰腺炎。

正常值怎么看?

对于化验单上的参考范围:

首先,主要是给医生参考的;

其次,每个医疗机构或体检中心,由于所用试剂或检验方法不同,参考范围可能不同;

第三,总体来说,对于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一般血脂正常值控制标准是:

总胆固醇小于5.2 mmol/L,

甘油三酯小于1.7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小于3.4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于1.0 mmol/L。

但对于存在心脏病或相关危险因素的人群不能以化验单上的正常值来要求,我国指南建议根据危险因素评估危险等级,根据危险等级的不同,控制标准不同,主要控制指标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参考。

对于低危和中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无危险因素人群一样小于3.4 mmol/L,

高危小于2.6 mmol/L,

极高危小于1.8 mmol/L,具体达标值,请见下表。

表中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总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哪些因素属于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呢?

对于危险因素的分层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判断,但以下两类人群可以直接判断为极高危和高危。

1. 极高危:已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比如已诊断为心绞痛,发生过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按了支架或做过搭桥手术的患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脑缺血发作等

2. 高危: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4.9mmol/L或甘油三酯≥ 7.2 mmol/L。

(2)年龄在40 岁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1.8 mmol/L ~ 4.9mmol/L之间。

至于其它属于高危、中危还是低危的情况要咨询医生,有时医生也会直接告诉患者其血脂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为好。

对于血脂报告怎么看?您学会了吗?


看病找医生,吃药问药师,“问药师”是由知名药师冀连梅老师联合海内外精英药师组建的药师团队,致力于为公众提供循证实用的用药咨询服务和科普宣传。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果您有具体的用药问题,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问药师”上向专业药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由“问药师”团队任耘药师供稿)


问药师


大家都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人类二十岁左右,就能观察到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人群,肥胖,油腻饮食和部分遗传家族中这种动脉粥样硬化现象更加严重,血管堵的也更早。所以医院检查心脑血管疾病必查项目就是血脂检查。

血脂的正常值现在的化验单上都有的,不要这么去记,关键是搞清楚他们的意义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医院血脂化验单中指标包括脂质、载脂蛋白、脂蛋白三大类。 脂质主要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它们不溶于水,需要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如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才能在血中运输。 血脂化验单上我们谈论的指标主要是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被国际公认是“坏胆固醇”。它可以渗透到血管壁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者可以引起血管狭窄甚至堵塞,造成组织缺血、坏死,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所以这是目前最受重视的血脂指标。但实际上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也是人体必需的成分,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只要在适当的水平就可以了。


高密度脂蛋白常被称为“长寿胆固醇”,他在血管中担任“清道夫”的角色。“当我们血管壁上有血脂、斑块的时候,高密度脂蛋白把这些东西转运到肝脏里面进行代谢,最终排出体外,有效地防止了胆固醇在肝外组织沉积。

甘油三酯,它升高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和肥胖、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相关,但是它的危害性不像低密度脂蛋白那样被国际公认,但是高甘油三酯比高胆固醇的危害更加大,更加容易产生心脑缺血性改变。

目前认为,针对不同危险人群,血脂目标值是不同的, 如果患有冠心病、脑梗或者严重的外周血管动脉粥硬化,那么他的低密度脂蛋白最好控制到1.8mmol/L以下; 如果患有糖尿病或慢性肾病,一般要求低密度脂蛋白低于2.6mmol/L。 所以在看血脂化验单的时候,不要只看有没有箭头,要知道对于不同的人群,还有正常值的正常值。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情况,就是血脂检查的干扰因素有很多,有几种因素可能会影响到血脂测量的准确性。 1.测血脂前一定要严格空腹,做到禁食8小时。检查前早晨喝水,喝清粥,都会影响测量结果,2.测血脂之前的48小时甚至前3天之内,都要尽量避免高脂食物。3.抽血前三天尽量避免饮酒,饮酒对甘油三酯影响非常大; 4.合并其它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脂肪肝等)以及一些正在服用的药物都可能会影响血脂检测结果。

所以判断血脂高低都要定期复查,检查前避免干扰因素。

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关注我

觉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复告诉我

我是专业的神经外科从事介入的医生,会有更多的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干货“奉献”给你的。谢谢。


神经介入戴医生


血脂报告怎么看?


不少人平时没有什么不舒服,一到医院检查,医生却告诉说血脂高。但患者自己拿着检查报告却看不明白怎么回事。

来!拿出化验单,跟着肾上线一起来学习怎么看血脂检查报告单吧。

我们只要看懂下图红框内的这四项就可以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只要是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这三项任何一项,有往上的箭头都可以叫血脂高,但高密度脂蛋白除外,高密度脂蛋白是我们说得好蛋白,高点好(可以这样记,低密度低得好,高密度高得好)。

我们的血管内部有一层光滑的膜,这样血液可以畅通无阻的流淌,当我们的血脂太多,堆积在一起,堵在我们的血管内部,引起血管狭窄,各种麻烦就开始找上门了。

因此,一旦检查发现血脂高,医生就会让你控制饮食,积极锻炼来降低血脂。如果很懒这些不执行好,或者血脂一直高,本身还合并冠心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那很可能医生就要用药物降脂了。在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的治疗中,降脂药的应用非常广泛。

但临床上服用降脂药出现肌肉痛,肌酶升高,肝功能受损等副作用还是挺常见的,因此,平时养护就非常重要了,任何问题都是严重时干预不但代价大效果还不一定好。

如何预防管理好血脂:

1)建议高甘油三酯患者,减少每日脂肪的摄入量;每日烹饪油用量应<30ml,脂肪摄入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鱼油、植物油等。

2)建议坚持每周运动5-7天,以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为宜。

3)坚持定期做血脂检查;

4)服用降脂类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常用的有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具体用药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肾上线


常常有人化验血脂化验错了,要么化验血脂的指标不够,要么化验成血流变,这都是不合适的。

血脂化验,目前建议最实用最有效的化验是血脂四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这几项。



高血脂会增加血管垃圾,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狭窄,引起心肌梗死,脑梗死。

血脂不正常的时候,我们常常没有任何感觉,但长期的血脂异常,一旦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不可逆转的,将面对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支架、搭桥等等,甚至残疾、死亡。

所以我科普要重视三高,重视血脂,血脂只能靠抽血化验来检查。抽血一定要化验血脂四项,有部分医生其实也不明白这个道理,一定要引起大家重视。因为这四项血脂代表的意义不一样,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血脂,这些血脂高一点是好事,能清除血管垃圾,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血脂,这三项血脂低一点高,因为这三项血脂升高会增加血管垃圾,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当我们拿到一项血脂化验单,如果您没有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及外周血管疾病,那么看化验单很简单,因为现在化验单都有参考值,而且如果高于或低于参考值,化验单会标一个箭头。

如果没有箭头,那就说明血脂正常,我们无需记忆这些具体参考值。

如果有箭头,箭头朝上↑,那就说明高出正常值,如果是坏血脂↑,那就说明高血脂。这时候要重视。如果好血脂↑,那就没事;如果箭头朝下↓,那就说明低于正常值,坏血脂比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出现这个箭头一般是好事情,因为坏血脂低一点好;如果高密度脂蛋白↓,那就说明不好,因为好血脂低了。

目前常用的血脂参考值:

总胆固醇TC:范围<5.17,边缘升高5.17~6.21,升高 ≥6.21。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范围<3.36),边缘升高3.36~4.14,升高≥4.1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1.0。

甘油三脂TG:范围<1.69),边缘升高1.69~2.26),升高≥2.26。

当然这个指标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对于有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不能只看参考值,这里主要说的是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4mmol/L, 高危人目标是<2.6mmol/L, 极高危人目标是<1.8mmol/L;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人,或有明确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人,需要参考高危标准或极高危标准。

因为血脂升高分不同项目,有时候升高了并不一定吃药,有时候吃的药也不同,所以我就不说用药问题,一旦发现异常,找专科医生查看,决定是否用药。



但不管是哪一项血脂异常,我们都必须健康生活,尤其饮食对血脂影响比较大,所以要预防血脂异常,和控制血脂异常从健康饮食做起。

高油饮食是引起血脂异常的重要原因,这个油不但包括动物油,也包括植物油,还包括肥肉、动物内脏、红肉等等。同时甜食、油炸食品、油酥食品、细粮等等都会引起血脂异常。所以这些食物一定要控制总量,一定少吃。同时鱼类、蔬菜水果粗粮杂粮有利于控制血脂,当然不是直接降血脂,而且不会引起血脂异常。

有很多人一直问吃什么健康,其实应该换句话说,吃什么不健康,除了不健康的都是健康的。

还可以理解成,只有健康的比例,没有绝对健康的具体食物,所以饮食品质越多越好,但要注重低盐低糖低油,要加重粗粮杂粮蔬菜水果比例。


心血管王医生


血脂报告怎么看?

血脂检查指标有哪些?有什么意义?

血脂化验单主要看四个指标: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 胆固醇:3.10~ 5.72mmol/L
  1. 血清胆固醇增高见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继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肠道梗阻、妊娠等;长期的高脂、高热量饮食及饮酒过量。
  2. 血清胆固醇降低见于严 重肝脏疾病,如急性坏死性肝炎或肝硬化。严重的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严重营养不良。
  • 甘油三酯:0.30~ 1.70mmol/L
  1. 甘油三酯增高见于: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继发性高TG血症,如动脉硬化症、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严重贫血、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禁食或高脂饮食以及大量饮酒。
  2. 甘油三酯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及肝功能严重障碍等。
  3. 甘油三酯是患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子,随着甘油三酯的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流变学受影响,凝血活性增强和纤溶活性降低,并且甘油三酯的升高常伴有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是导致AS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 高密度脂蛋白:1.04~2.20mmol/L
  1. HDL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HDL 低于0.9mmol/L是冠心病危险因素,HDL增高(> 1.55mmolL)被认为是冠心病的“负”危险因素。
  2. HDL下降也多见于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肝硬化等患者。高TG血症往往伴以低HDL,肥胖者HDL也多偏低,吸烟可使HDL下降,饮酒及长期体力活动会使HDL升高。
  • 低密度脂蛋白:1.55~ 3.12mmol/L
  1. LDL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还可见于低甲状腺素血症,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肝病、糖尿病等。
  2. LDL减低见于正常人及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症,骨髓瘤、急性心肌梗死、创伤、高甲状腺素血症等。

总结:每个医院的血脂检查项目各有不同,但是一般都会有这4个指标,指标的意义就是以上所说。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高脂血症在当今社会非常多见,经常在体检报告中发现血脂出现了异常。但是血脂报告比较复杂,有好几项指标,很多人看不懂。福爸今天教大家怎么看体检报告。


血脂包括血液当中的多种脂类物质,胆固醇、甘油三酯、固醇、类固醇、磷脂等。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不是游离的,而是和载脂蛋白结合在一起,形成脂蛋白。脂蛋白根据密度不同分为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

我们体检化验的血脂至少包含了4项指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这4项指标其实就是两类,甘油三酯是一类,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是另一类,属于胆固醇。


这4项指标各有各的临床意义,并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最常见的就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其次是高胆固醇血症,还有两者都升高的混合型高脂血症。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 甘油三酯升高与饮食有直接关系,低脂低糖饮食加上运动可以有效降低甘油三酯。
  • 总胆固醇升高往往合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与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短期内与食物当中的胆固醇没有明显关系。
  • 高密度脂蛋白是“好胆固醇”,我们希望这项指标高一点。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形成跷跷板关系。

当然,我这里讲的内容是关于血脂的基本知识。一旦发现高脂血症,就意味着身体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很有可能患上了代谢综合征,回明显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所以需要去医院咨询医生或者营养师,按照正规方式进行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调整,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我是福爸,执业医生,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点个赞呗😜 关注我的头条号,获得更多营养健康资讯。


福爸聊营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群脂肪肝、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血脂检查可以对发生这些疾病的危险性做一个预判。今天就教大家快速学会看血脂检查。

血脂检查最重要的4个指标要会看。分别是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

总胆固醇(TC):2.85~5.69mmol/L(110~220mg/dl)。是指血液中脂蛋白含胆固醇的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和非游离胆固醇。胆固醇的升高时和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的。升高常见疾病有高血压、胆管梗阻、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降低常见疾病有甲减、感染、贫血。

甘油三脂(TG):0.56~1.70mmol/L。及人体内的脂肪。升高常见疾病有冠心病、肥胖症、甲减、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减低常见疾病有甲亢、肝功能严重障碍、慢阻肺。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2.07mmoL/L。血管内的“清道夫”,好的脂蛋白。记住一个口诀:高高低低。就是高密度脂蛋白要越高越好。低密度脂蛋白要越低越好。增高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4mmol/L。坏的脂蛋白,增高预示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