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战“疫”:还款困难户一边走绿色通道,一边开启“花式自救”


消金战“疫”:还款困难户一边走绿色通道,一边开启“花式自救”


| 木子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我们的生活一度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受此影响,消费金融行业逾期上涨,催收难度加大,有用户在还款的压力下也开始了“花式自救”:申请延期或减免、用假证明浑水摸鱼、求助714高炮……


在疫情冲击下,不同客群表现不一,行业加速分化,而在日趋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消费金融市场环境中,行业玩家如何才能更好应对?


疫情催生债务危机


春节期间,原本是章强一年中最忙碌、生意最红火的一段时间,但因为疫情,不仅客户预订全部取消,而且酒店也关门歇业。


对于像章强这样的生意人来说,关店就意味着损失,在旺季关店更是损失惨重。春节入住率从往年的100%一下子变成了0,花了30万元提前备好的菜品物料也成了负担,此外,每天还有房租、工资一大笔不菲的开支。更要命的是,没有了酒店营业现金流的支撑,当初投资酒店从金融平台借的钱一下还不上了,从未逾期的他迎来了债务危机。


章强告诉消金社,对于他们这种小微企业,若以经营贷的名义从银行贷款难度太大,因为银行一般都会要求提供抵押物,尤其是不动产。所以,他开店的投资有一部分都是通过网络在各大互金平台上借的无抵押信贷。


根据清华、北大联合对995家中小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4%的企业账上现金能维持企业生存的时间不足一个月,85%的企业维持生存时间不足3个月,而现金余额能维持6个月及以上的企业不足10%。


除了以消费贷名义借款用来经营的用户,那些平时大手大脚的消费者也正面临困境。林琳是一个90后女孩,崇尚超前消费的她,先是通过银行信用卡套现,后来又在抖音上推荐的几个借贷平台借款,雪球越滚越大,借的钱越来越多,从一万到十万,最后走上了以贷养贷之路。而在遭遇疫情后,由于无法工作没有收入,她失去了按时还款的能力。


“这一段时间,每天都有不同的平台逼迫我还钱。恶语伤人就算了,还要骚扰我的朋友和家人。我也想及时还款,但现在因为疫情自己才没法正常还款。”林琳告诉消金社。


突然到来的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还款计划,因借款人所在企业经营效益不达预期导致员工失业或者收入降低,使得借款人的资金链紧张乃至于断裂,最终造成借款人偿还房贷、车贷、信用卡和其它消费贷款还款困难,出现消费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下滑,逾期率阶段性有所上升的情况。


有业内专家介绍,往常逾期率在3%左右的消费金融公司,近期受到疫情影响逾期率已经攀升至5%,一些小贷公司逾期率甚至达到了7%,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还会继续上升。


在此背景下,一些消费金融公司选择收紧放款渠道。


消金社注意到,兴业消费金融关闭了线上借款渠道,合作渠道之一的京东金融显示,“即日起至2020年3月31日23:59,兴业消金系统升级维护,暂停提现,还款不受影响。给您带来不便十分抱歉。”据了解,目前兴业消费金融线上借款渠道仅在官方平台显示。


对于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的用户来说,一方面还钱较难,另一方面想再贷款也不容易。


在面对不同借款平台的催收时,刚开始时,林琳感到焦虑和害怕,到处查询还有哪些平台可以再贷款。但是她发现,以前有些网贷平台随便申请可能都是上万元额度,现在却基本都是秒拒。


某贷款机构代理黄青告诉消金社,“近期有很多客户向他们提交了借款申请,但就是资质不好。”


而且疫情期间,有些放款平台还对特定借款人群做了限制,黄青向消金社表示,他们暂时不做医护人员的借款单子。当询问是否因为担心医护人员感染导致还款能力受影响时,黄青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表示,“没明面说,但是来做也放不了。”


借款人的“花式自救”


针对疫情期间部分用户还款难的情况,2020年1月26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人员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


随后在2月1日,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确对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疗或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


从银保监会下发的通知来看,其主要是面向银行、保险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不过消金社注意到,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及时响应,为用户开通“绿色通道”。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24家已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有22家企业为用户开通绿色通道和提出推迟还款期、减免逾期利息等政策。


某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他们公司已为超过6000名客户提供了延迟还款的关怀帮助。客户申请延期还款可由本人或家属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一线医护工作证、正规新闻媒体工作证、确诊证明等。


在陆续接到各放款机构的催收电话后,手上资金捉襟见肘的章强于是开始申请延期还款和利息减免,申请了一圈下来,有金融平台同意可以先暂缓1至3个月还款,这段时间可以只还利息,但需要提交延期还款申请,因考虑到在家不方便打印,可以手写申请再签字按手印,然后拍照发给金融平台。


另有金融平台表示,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才能延期。由于人在疫区中央的湖北,章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了一张人员不能流动的滞留证明,顺利将其中的二笔借款进行了延期。


消金战“疫”:还款困难户一边走绿色通道,一边开启“花式自救”

人困湖北的滞留证明,照片由章强提供


此外,章强发现,绕过助贷机构直接向放款机构申请贷款延期也是一种方法,章强有两笔分别通过太平洋保险和中国人寿保险的借款,章强直接找到了放款的华夏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华夏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在助贷机构的配合下进行信息申报,农行的工作人员则收取了章强提供了延期申请资料,表示后续有结果会反馈。


并非所有平台都需要主动申请,林琳告诉消金社,她支付宝的花呗在还款时,可以直接选择点击自动延期还款,将账单往后顺延一期,但需支付少量的手续费。


对于手头资金紧张的用户来说,能延期一个月还款确实可以大大缓解压力,这样的政策照顾确实很有必要。但是,有放款机构工作人员表示,央行文件中“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难以界定,存在部分人群或债务中介机构借疫情之名谎报情况“钻空子”。


有互金平台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每天有数千声称无法复工要求延期或减免息费的人,但能提供证明的仅200-300人,大约占申请人数比仅5%。


据传某信用卡持卡人向银行信用卡中心申请账单延期并要求减免利息,理由是自己感染了新冠肺炎。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竟然提供了一份半年前的病历。


一位风控人士表示,对此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只能靠规则和技术的慢慢完善。但只要羊毛党是一小部分,绝大多数的资源都是给到真正因疫情而面对资金难关的人,好政策就不会“因噎废食”。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疫情期间,与持牌消金机构提高门槛、控制放款形成鲜明对比,714高炮的生意又红火起来。某贷款中介在接受自媒体“消金时代”采访时表示,最近申请贷款的客户更多了。


一般情况下,持牌消金机构和正规现金贷平台的用户大多都会对714高炮敬而远之,部分用户只有万不得已才会求助于高炮平台。


但在各大持牌机构收缩放款的背景下,越来越多没有收入来源的用户顶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开始饥不择食到处寻找高炮,这也助推了高炮市场的繁荣。


回归服务初心


“疫情对不同借款人群体影响不同,对不同消费金融机构的影响也表现出很大差异性。”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撰文分析称,从借款人角度看,相对优质的公司白领所受影响较小,相应的,银行消费贷的逾期压力也小。


事实上,疫情之后,很多银行反而通过利率优惠、临时提额等措施加大了对这部分客群的争夺力度。


以工商银行为例,从2月1日起,该行线上信贷产品“融e借”统一执行年利率4.35%,比房贷基准利率还低。而且,针对部分符合条件的新增客户,工行还另外提供6个月的固定宽限期。


据悉,此次“融e借”还专门针对此前没有申请资质的人群,另外提供了多元化途径申请贷款。如:本身为工行信用卡的客户、有公积金缴存的客户(部分城市开通)、有社保缴存的客户(部分城市开通)、北京的工行代发工资客户等。


此外,也有用户向消金社反映,近期收到了银行信用卡超低利率的分期短信提醒,月手续费率低至0.32%,相当于平时费率的45折。


消金战“疫”:还款困难户一边走绿色通道,一边开启“花式自救”

中信银行信用卡分期推广短信


相比优质的公司白领,蓝领群体等用户收入多是“底薪+提成”模式,受疫情影响较大,所以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的消费贷产品逾期压力也大。


根据苏宁金融研究院数据,消费金融用户,以年轻人为主。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用户结构看,30岁以下占比多在40%-50%之间;学历分布看,专科及以下占比在60%-70%之间。年轻、无储蓄、月光是其典型特征。对于此类用户,多数公司采取提高准入门槛、加大催收力度的方式应对疫情冲击。


正是由于不同放款机构所的客群结构有所差异,因此,面对疫情的冲击,受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消金战“疫”:还款困难户一边走绿色通道,一边开启“花式自救”


有业内专家表示,由于不良率的提升,必然导致更严格的审批及准入,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会导致出现客群的上移,这可能会倒逼整个金融向风险承担能力更强、定价更低的用户迁徙。


“这就要求我们在风控、运营上降成本,让利给用户,从而降低用户的借贷成本。”有持牌机构负责人如此表示,这对于涉足消费金融业务的机构来说挑战也是巨大的,毕竟优质客群的竞争更为激烈。


此外,疫情冲击下,短期来看,线下实体消费、服务类消费会受到影响,线下消费金融的交易额会出现下降,交易额会由线下往线上迁徙。因此,那些倚重线上场景、科技能力较强的企业无疑会占据一定的竞争优势。


比如2003年非典,就曾推动了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的加速发展,而此次疫情发生后,金融的数字化发展必然也将进一步提速。


有业内专家表示,疫情带来的影响都是短期、阶段性的,中国消费金融行业长期的利好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长期来看,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后,消费对经济起拉动作用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预计下半年,行业就会得到很好地修复。


虽市场前景仍被看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整个行业而言,与逾期攀升相伴而来的或还有借款需求的收缩。因此次疫情之后,几乎让每个债务危机者对现金流这个概念都有了切肤之痛,普通借款人心态随之而变,个人财务规划上偏保守,甚至会主动降杠杆,这也可能会导致新增借款需求的下降。


而从行业环境分析,过去一年,消金行业经历了一轮“全链条式”的清洗——监管窗口指导降低贷款利率、清理整顿大数据公司、整治违规暴力催收、完善消费者投诉举报制度等。


在日趋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消费金融市场环境中,行业玩家如何才能更好应对?


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过去几年,市场中出现了一批以短期利润为核心导向、对用户进行“巧取豪夺”的企业,引发了套路贷、暴力催收等种种乱象,这不利于整个行业良性发展,也背离了国家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的初衷。


回归初心,就意味着消费金融业务要以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场景为出发点开展业务。若行业玩家对目标客群精准定位,踏踏实实做好产品,真诚地为用户服务,也将走出一条提升核心竞争力、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注:文中部分受访者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