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為什麼對徐階趕盡殺絕?

小幹探


高拱真沒對徐階下殺手,只不過把徐階的子孫打發去充軍了而已,本身徐階的不肖子孫們就留了辮子給人抓的不能全怪高拱。相比於前幾任的做法,他高肅卿已經很文明瞭。

(高)拱之再出,專與(徐)階修郤,所論皆欲以中階重其罪。賴帝仁柔,弗之竟也。階子弟頗橫鄉里。拱以前知府蔡國熙為監司,簿錄其諸子,皆編戍。所以扼階者,無不至。逮拱去位,乃得解。

―《明史.高拱傳》

玩政治不是過家家,輸了還可以重來,而是真的要人性命。看看高拱前面幾任的經歷就知道了。

嘉靖二十七年,嚴嵩以與三邊總督曾銑勾結的莫須有的罪名,誣告前任內閣首輔夏言,最終將夏言置於死地。但其實夏言在年初就已經被革職,在政治上再也無法對嚴嵩形成威脅了。

嚴嵩為什麼非要夏言死,因為嘉靖二十一年,嚴嵩已經陷害過一次夏言,導致他被罷官,但嘉靖二十四年,由於皇帝需要制衡嚴嵩,就又一次起用夏言入閣。

至二十四年,帝微覺嵩貪恣,復思言,遣官齎敕召還,盡復少師諸官階。

―《明史.夏言傳》

夏言這次重新入閣之後極力報復,差點把嚴嵩給整垮了,嚴嵩見到夏言如坐針氈,難得逮到了皇帝不滿夏言倡議收復河套這一次機會,趕緊下了殺手。

風水輪流轉,嘉靖四十四年,徐階倒嚴成功,特地把御史林潤寫的彈劾嚴世藩的摺子修改了下,把嚴世藩陷害沈煉,楊繼盛的罪狀刪掉,只寫了嚴世藩侵佔王氣之地,房屋逾制,勾結倭寇,圖謀不軌的罪狀,於是嚴世藩被斬,嚴嵩徹底涼涼。

徐階太瞭解嘉靖了,他知道殺楊繼盛,沈煉本就是嘉靖的意思,嚴嵩不過是執行者而已,再清算楊繼盛這些人的舊賬,等於揭了嘉靖的瘡疤,自負多疑的嘉靖反而會對徐階一幫人心生不滿。而謀反大罪是嘉靖萬萬不會容忍的。殺了嚴世藩,等於除掉了嚴嵩的智囊,嚴嵩就徹底倒臺,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

法司黃光升等以讞詞白,階曰:“諸公欲生之乎?”僉曰:必欲死之。”曰:“若是,適所以生之也。夫楊、沈之獄,嵩皆巧取上旨。今顯及之,是彰上過也。必如是,諸君且不測,嚴公子騎款段出都門矣。”

―《明史.嚴世藩傳》

果然,嘉靖收到嚴世藩罪狀後大怒,立馬砍了小嚴的腦袋。

贏家全拿,輸家全輸,這就好像政界的江湖規矩,像高拱,徐階這種人,都是帝國政治資深職業玩家,是萬萬不會拿所謂的仁慈對自己的身家性命,政治前途開玩笑的。


每日一段歷史


夏言輸給了嚴嵩,嚴嵩輸給了徐階,徐階輸給了高拱,高拱輸給了張居正。政治鬥爭從來都是馬虎不得的,而明朝的政治鬥爭似乎格外精彩,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對手什麼時候會東山再起。

一、高拱和徐階的鬥爭

高拱曾經在裕王府九年,任裕王老師,與裕王的關係與旁人不可同日而語。當裕王被確定為繼承人的時候,他入閣絕對是一件非常順利成章的事情。

當初嚴嵩執掌官場,徐階與他鬥爭了二十多年,作為一個官場老手,他對這一點洞若觀火,所以提前讓高拱進入了內閣,以此對高拱表達善意。

但是高拱認為他能夠入閣,完全是靠的自己,徐階真是多此一舉,甚至是利用自己去讓隆慶皇帝滿意。所以高拱根本不領情,甚至是非常討厭徐階。

後來高拱找人舉報徐階的兒子橫行鄉里,且有憑有據。這一下子激怒了受徐階保護的言官,於是他們紛紛彈劾高拱,一次接著一次,隆慶皇帝萬般無奈之下,高拱於隆慶元年的五月間辭官回鄉。

後徐階對隆慶皇帝貪圖美色、濫用藥物等一系列行為不滿,失望之下,上書辭職還鄉了。

至此首輔的位置空缺了下來,後經朝臣,奏請重新啟用高拱,於是高拱又重新踏上仕途,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首輔!

二、徐階回鄉後,高拱的追擊

徐階在退休後,回家養老。高拱將剛正不阿的海瑞調到了徐階老家那邊做官,此公被稱為海閻王,從來都是六親不認。

在一番操作之下,海瑞查到了徐階貪汙鉅款的罪行,結果徐階的兒子被打發去充軍。

地方官在高拱的報復下,在當地鼓勵小民找徐家麻煩,凡是把田賣給徐階的,允許回贖,或者向徐階要求追加售價,一時間松江百姓積極響應,徐階全家焦頭爛額,無法安睡。

有時小民指名道姓罵徐階,徐階也只是讓僕人不要回嘴,說:“權當狗咬人,人難道還能咬狗嗎!”

據說他寫詩自嘲道:“昔年天子每稱卿,今日煩君罵姓名。”以前皇帝都叫我愛卿,現在你們居然直接叫我的名字了!

三、高拱的結局

徐階的學生張居正,幾番斟酌後,找到了自己最可靠的盟友馮保。馮保可以說對高拱積怨已久。

第一次隆慶元年,當時司禮監缺一名掌印太監,論資歷應由馮保升任,但高拱推薦御用監的陳洪掌印司禮監。陳洪對高拱有恩,也就罷了。

可是等到陳洪被罷職,高拱又推薦掌管尚膳監的孟衝補缺。

而張居正知道,要想扳倒高拱,必須要有可靠的盟友才行。於是張居正選擇了對高拱有積怨的馮保。

馮保開始協助蒐羅高拱的罪證。後高拱因一句“十歲孩子如何治理天下”的言論,傳到了太后的耳中。讓太后認為高拱在影射年僅十歲的明神宗,認為他是準備廢立,所以立刻將高拱給拿下了。

張居正勝出,成為了內閣首輔,風雲大明王朝十年之久。而作為他的合作人馮保,也如願坐穩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位。


樓頂的貓


整個有明一代,尤其是嘉靖、隆慶年間,黨爭就比較歷害,僅僅短短六年,徐階整倒嚴嵩,高拱又推倒徐階。李春芳又被高拱擊敗,高拱又被張居正轟跑,幾乎一年一變,風水輪流轉。只要,一個首輔倒了,就牽連出一批官員被貶謫,今朝得勢的,來年就有可能被趕下臺。

其實,徐階和高拱結下樑子,還要源於嘉靖未年,由於徐階思想為日後連絡裕王,為今後朝廷更替早做安排.便於嘉靖四十四年把高拱舉薦為內閣大學士.但徐階忽略了高拱要求平等處事的自尊心,仍把高拱當做後生晚輩,由此種下了紛爭的種子。隆慶元年,高拱指使手下言官彈劾徐階,揭發徐階的弟弟和三個兒子橫行鄉里,有憑有據,這激起了受徐階保護的言官的憤怒,他們紛紛把矛頭對準高拱,彈劾一次接著一次,高拱實在撐不下去,高拱只好於隆慶元年的五月間就辭官回鄉了,直到隆慶未年徐階致仕後,才做為顧命大臣重回朝廷。

本來,徐階整垮了嚴嵩,成了當朝首輔,他很看重高拱,就提拔了高拱讓他入閣。徐階本來以為自己這樣做,高拱好歹會感謝自己,結果高拱完全不領情,進閣後處處和徐階作對。

一段時間內,高拱回到老家後積極活動,和一些大臣聯絡,不久徐階自己退休走了,高拱馬上就重新回到內閣了。可能,他覺得徐階的退休生活太愜意了,就開始針對徐階。因為,徐階雖然退休了,但故舊滿朝廷,還有影響力。於是,他就用了一招借刀殺人,讓去當刀子,因為他知道海瑞太正直了,不會因為徐階提拔過他就網開一面。於是,趁著海瑞整頓田制整頓到徐階家的機會,狠狠地修理了徐階,讓他的兒子去充軍。

從此開始,高拱跟徐階的矛盾開始爆發。高拱仗著自己背後有朱載垕,因為入閣此時對他來說,只是遲早的事情。當然,徐階還有另一手棋,那就是張居正。因為,張居正能力不在高拱之下,而且是徐階的學生,徐階致仕以後,完全就靠張居正幫忙了。

高拱清算“大貪汙犯”徐階的的手段可謂毒辣,他動用了海瑞去清算徐階。海瑞的耿直眾所周知,令人跪喊“海閻王”,差點沒要了徐階的老命,結果硬是讓徐階的兒子去充軍了。徐階送了三萬兩銀子,向張居正求救。高拱得到了消息,張居正也被打壓。但是,高拱居然沒有追究張居正。

張居正,也找到了自己最可靠的盟友馮保。馮保對高拱又是恨之入骨的,因為第一次自己隆慶元年提督東廠兼管御馬監。當時司禮監缺一名掌印太監,按資歷應由馮保升任,但高拱推薦御用監的陳洪掌印司禮監。等到陳洪罷職,高拱又推薦掌管尚膳監的孟衝補缺。陳洪對你有恩,也就罷了。於是,馮保和張居正密議,達成共識,各取所需,一個要掌印太監的位子,一個要內閣首輔的位置。

這樣一來,最終的批紅蓋章的權力鬥集中到馮保手裡了。這就意味著自己什麼事情都是在請示馮保了。而且,馮保和張居正結成同盟。高拱相當於被排除出權力遊戲了,加上高拱又口無遮攔,結果因為“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的言論而被打倒,徹底失去機會,沒有再回到內閣的可能了。

當然,高拱在任時,政績還是非常好的。雖然人緣不大好,但是功績還是深得人心的。所以,在嘉靖45年到萬曆元年的內閣中,因為有了高拱,而變得太平。

所謂的高拱對徐階的趕盡殺絕,也只是黨爭政治罷了。


超凡博弈


徐階、高拱在嘉靖、隆慶年間曾同朝為官,並且都有經天緯地之才。徐階機敏過人,權謀老道,大奸臣嚴嵩的倒臺就是徐階的手筆。高拱性格耿直、有見識有魄力,開啟了隆慶新政,令帝國發展走回正軌。

在《大明王朝1566》中倆人是站在同一陣營的,同屬裕王的老師,雖然表面上互相客氣,其實已經暗中爭鬥。

而在正史中,倆人關係更加惡劣,矛盾重重、互相拆臺,甚至一度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這種情況在徐階卸任內閣首輔之後,體現的更加強烈。

史料記載:

“拱再出,扼階不遺餘力。郡邑有司希拱指,爭齮晷階,盡奪其田,戍其二子。會拱復為居正所傾而罷,事乃解。”

隆慶三年,高拱復職,內閣大學士併兼管吏部,此時的徐階已經回鄉養老。理論上講,徐階不在其位,對高拱的威脅也會變小,但高拱卻不這麼認為。上任後,高拱馬上就開始給徐階找麻煩。

徐階從高位退下,生活也是十分滋潤,家財田產頗豐,可是徐階的兩個兒子並不讓徐階省心。他們仗著父親的權勢橫行鄉里、為非作歹,高拱抓住機會狠狠整治了徐階一番。

徐階大量田產被沒收,兩個兒子還被罰去戍邊,這讓威望甚高的徐階顏面掃地,固然無性命之憂,也是晚節不保。高拱對徐階的打擊從未停息,直到張居正掌權後,這才罷了。那麼為何高拱要糾纏不休、不遺餘力地整治徐階?

一、高拱性格孤傲、偏激,仗著太子寵信目空一切

高拱是嘉靖二十年進士,併成為庶吉士,學識淵博且能力出眾,被賦予編修之職。最重要的是,之後他成為裕王朱載垕的侍講,也相當於朱載垕的老師,裕王就是之後的隆慶皇帝。

太子身邊的人可謂富貴不可言,當時朱載垕還不是太子,但高拱跟對了人,朱載壡去世後,朱載垕成為太子。新皇即位後,老師們出將入相那是大有人在,高拱侍奉了朱載垕九年,諄諄教導之下,朱載垕也對這個老師極為看重。

徐階主持朝政後,也希望攀附太子,隨即對高拱加以提拔,從國子監祭酒一步步升任禮部尚書。這其中都有徐階的幫扶,最後高拱在嘉靖四十五年進入內閣,同樣也是徐階推薦的。從此可見,徐階對高拱是有恩的,哪怕動機不明,但徐階是實打實在提攜高拱。

只不過徐階總像是熱臉貼上了冷屁股,高拱對徐階的提拔並不在意,進入內閣後,高拱甚至還“負氣頗忤階”。高拱自負甚高,認為徐階的提拔是多管閒事,他有太子後臺,進入內閣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他對徐階的示好不以為然,甚至經常頂撞徐階。

高拱的性格有些自負和孤傲,他對自身的能力太過自信,對徐階也有些許不屑。這大致就是矛盾的起始點,小摩擦慢慢變成大矛盾,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二、徐階和張居正草擬遺詔,沒有徵求高拱同意

在嘉靖帝去世後,便該由內閣起草遺詔,這本應由全體內閣成員商議決定,但徐階私自和張居正起草了詔書。徐階作為內閣首輔,就算他自己起草詔書也無人敢說什麼,畢竟當時權勢最大的就是徐階。徐階十分看重張居正,把張居正看作真正的接班人,於是讓張居正同他一同起草這無比重要的遺詔。

史料記載:

“階草遺詔,獨與居正計,拱心彌不平。會議登極賞軍及請上裁去留大臣事,階悉不從拱議,嫌益深。”

高拱作為隆慶帝的老師,位高權重,起草詔書此等事情竟然把他排除在外,這令高拱極為憤懣。內閣成員就那麼幾個人,其他人還好說,只是如此要務並沒有叫上高拱,這必定是徐階故意為之。此時的徐階和高拱早已走向對立,矛盾公開化,高拱對徐階的忌恨也變得更深。

在徐階的遺詔中,大肆批判了嘉靖一系列荒唐行為,比如崇尚道教、方術等弊端。廢除了不少嘉靖時期的不合理政策,平反了不少之前治罪的大臣,其次就是安穩地政權交接。

徐階寫的遺詔中對嘉靖的正面評價太少,還不加判別地提拔了大量官員,這也讓嘉靖的極端政治變成了另一個極端,而高拱看到了這個缺陷。在高拱復職後,立馬就重新給予嘉靖皇帝一個合理評價,也讓隆慶新政得以實行。

也就是說徐階、高拱不僅在性格上不和,政見同樣相左,加之高拱有仇必報的脾氣,整治徐階就成了必然。

三、徐階曾彈劾高拱,致其罷官

徐階曾臥薪嚐膽多年鬥倒了嚴嵩,為朝廷除掉一大禍害,並把內閣權力提高到史無前例的地步。徐階的權謀水平已難有人匹敵,於是面對高拱的挑戰,徐階也是慨然接受。

高拱由於沒有兒子,就把家安排在內閣值班房附近,以便於上下班。在嘉靖帝重病期間,高拱卻經常偷偷出來搬東西,高拱處於內閣高位,這其實也算不得什麼過錯。徐階抓住把柄,暗中指揮胡應嘉彈劾高拱擅離職守,好在嘉靖皇帝病重,無暇過問奏章。

當然,胡應嘉彈劾的過程中並沒有暴露出徐階,只是高拱感覺這是徐階在搞鬼,隨即對徐階更為忌恨和不滿。不論胡應嘉是不是徐階的人,高拱都是必定要報復的。隆慶帝繼位後,當時胡應嘉掌管吏部,協助部院考察,在事情快完結的時候,胡應嘉卻要求補充。

皇帝對此不太滿意,下令要求內閣商議懲處胡應嘉的辦法,內閣成員郭樸馬上嚷嚷道:

“胡應嘉沒有臣子的禮節,應當貶為庶民。”

郭樸和高拱是統一戰線,這其中必定是高拱要報復胡應嘉。

史料記載:

“言路謂拱以私怨逐應嘉,交章劾之。給事中歐陽一敬劾拱尤力。”

徐階、高拱的較量如期展開,雙方各施所能,要置對方於死地。徐階反攻高拱,彈劾高拱以私怨驅逐胡應嘉,徐階當時仍是內閣首輔,能量仍很強大,在徐階若有如無的安排下,高拱成為了眾矢之的。

高拱專橫也是被大家看在眼中,而且給事中歐陽一敬也參加了彈劾高拱的大軍,高拱淹沒在一片口水中,皇帝也愛莫能助,只能罷免了高拱。

徐階剔除了高拱,但徐階並沒有趕盡殺絕,一方面由於高拱是隆慶帝的老師,位置穩固,難以動搖,另一方面皇帝的對徐階的信任也有所下降。不論如何,徐階、高拱這樑子是結下了,以高拱快意恩仇的性格,可謂此仇不報非君子。

雖然高拱對徐階有些“殘忍”,但他對明帝國的貢獻也極大,他促成了隆慶和議,讓邊境安定了幾十年。朝廷的效率大幅度提升,一改嘉靖時期頹廢,不論高拱多麼專橫跋扈,他對國家的功績都會名留史冊。

《大明王朝1566》下一部作品就是《大明王朝1587》,但已經胎死腹中。如果真能拍出來,我想,徐階跟高拱的鬥爭,也將會是其中的一筆重彩。

楊角風發作


導語:

  • 徐階1503年出生,嘉靖時期進入內閣,成為僅次於嚴嵩的內閣次輔。隆慶皇帝朱載垕上臺後,徐階升任內閣首輔,後被高拱整垮。
  • 高拱,1513年出生,隆慶朝的內閣大學士,萬曆初年內閣首輔,掌握朝中重權,推到前任首輔徐階,也為自己埋下了禍根。
  • 張居正1525年出生,隆慶時期的內閣大學士,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為了給老師徐階報仇,整垮了高拱,自己取而代之。

我們通過他們的出身年份就可以看得出,這三個人是有年齡差距的。徐階歲數最大,比高拱大了10歲,而張居正年紀最小,比高拱小了12歲。他們入閣的次序其實也是按照年紀來了,明朝中後期,已經出現了嚴重了論資排輩政策。

01高拱是一個能力很強,情商太低的內閣首輔。

高拱是隆慶皇帝朱載垕的心腹,也是帝師,這成分入閣絕對是一件非常順利的事情。徐階作為官場老手,他早就看出了這一點,所以提前將高拱提拔進入了內閣,希望高拱能夠成為他的合作伙伴。

階雖為首輔,而拱自以帝舊臣,數與之抗,樸復助之,階漸不能堪。而是時以勤與張居正皆入閣,居正亦侍裕邸講。階草遺詔,獨與居正計,拱心彌不平。會議登極賞軍及請上裁去留大臣事,階悉不從拱議,嫌益深。應嘉掌吏科,佐部院考察,事將竣,忽有所論救。---《明史》

但是高拱這傢伙可不領情,他認為他能夠入閣,完全是靠自己的本事,徐階真是多管閒事。而且高拱認為自己的資歷不比徐階差多少,所以應該跟徐階平起平坐。

  1. 當年嚴嵩執掌官場的時候,徐階與之鬥爭了二十多年,早就鍛鍊成了一個頑強不屈的戰士。而高拱一門心思躲在家裡讀書,壓根就沒有得到鍛鍊。
  2. 所以這兩個人根本就不可能平起平坐,徐階一味退讓之下,沒想到高拱卻得寸進尺。為了能夠早點成為內閣首輔,高拱找人舉報徐階的兒子在鄉間魚肉鄉民的事情。
  3. 最終徐階無奈之下,只好在退休之前,提前辭職回家養老。等到徐階完全退休以後,沒想到高拱又來了一棍子,他將剛正不阿的海瑞調到了徐階老家那邊做官。

海瑞這傢伙被稱為海閻王,從來都是六親不認。在一番暗示之下,海瑞查到了徐階貪汙鉅款的罪行,結果徐階的兒子硬是被海瑞打發去充軍了。

02高拱對徐階可謂是一點也不手下留情,這是為什麼呢?

高拱是徐階提拔上來的嗎?看著好像是的,因為是徐階提議讓高拱成為內閣大學士。可是在高拱看來,這件事跟徐階一點關係都沒有。

因為高拱曾經在裕王府做過九年的老師,跟裕王的關係非常好。當裕王成為繼承人的時候,高拱的仕途顯然會一片明朗。

  1. 裕王成為隆慶皇帝以後,自然會提攜自己的老師。而這個時候徐階趁機提拔高拱,不僅是為了討好高拱,更是為了讓隆慶皇帝感到滿意。
  2. 高拱非常討厭徐階的這些政治手段,他認為徐階是一個偽善的小人,所以高拱壓根不領情,彼此之間更加沒有師生情誼。高拱總認為自己完全不比徐階差,應該跟他一樣掌權。
  3. 而且高拱想要徹底掌握首輔大權,當時徐階雖然不得已退休,可是高拱知道,他在朝中根深蒂固,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既然選擇徐階作為對手,那就不能讓對方有復出的機會。高拱這一招雖然狠毒,卻比較實在。只能說他是一個沒什麼情商的政治家。

高拱是一個喜歡直來直去的人,他做事一點都不拖泥帶水,要跟誰結仇,當天就能夠打響最激烈的戰鬥。這種性格的人,的確可以做成一番事業,但是未必適合在朝中做官。

徐階做了多年內閣首輔,門生故吏遍及天下。這樣一個人連嚴嵩都不敢輕易去動,高拱一上臺就要把提攜自己的人給趕下臺,並且是趕盡殺絕。

拱覆上疏曰:“人君隕於非命,不得正終,其名至不美。先帝臨御四十五載,得歲六十有餘。末年抱病,經歲上賓,壽考令終,曾無暴遽。今謂先帝為王金所害,誣以不得正終,天下後世視先帝為何如主?乞下法司改議。”帝復然拱言,命減戍。拱之再出,專與階修郤,所論皆欲以中階重其罪。賴帝仁柔,弗之竟也。階子弟頗橫鄉里。拱以前知府蔡國熙為監司,簿錄其諸子,皆編戍。所以扼階者,無不至。逮拱去位,乃得解。---《明史》

不管你升遷是什麼在起作用,至少在表面上看來,是徐階拉了高拱一把。而高拱給大眾的形象是那種忘恩負義之人,所以才會被眾人所唾棄。

03張居正是徐階留下對付高拱的重量級選手。

誰也想不到,重新復位的高拱,是一個囂張跋扈之人。為此所有人都比較後悔,不過他已經掌握了權力,似乎誰也動不了他了。

神宗即位,拱以主上幼衝,懲中官專政,條奏請詘司禮權,還之內閣。又命給事中雒遒、程文合疏攻保,而己從中擬旨逐之。拱使人報居正,居正陽諾之,而私以語保。保訴於太后,謂拱擅權,不可容。太后頷之。明日,召群臣入,宣兩宮及帝詔。拱意必逐保也,急趨入。比宣詔,則數拱罪而逐之。拱伏地不能起,居正掖之出,僦騾車出宣武門。居正乃與儀請留拱,弗許。請得乘傳,許之。---《明史》

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人選,本來應該輪到馮保了,可是高拱偏偏選中了陳洪,陳洪下臺以後,高拱又選中了猛衝,總之就是輪不到馮保。

為此這個大太監對高拱也是怨聲載道,好在有一個人正在暗處默默注視著這一切,那就是張居正。

  • 張居正知道,要想扳倒高拱,必須要有結盟才行。
    所以張居正選擇了對高拱有仇怨的馮保作為自己的結盟對象。
  • 馮保開始蒐羅高拱的罪證,其中有一句十歲孩子如何治理天下的話,傳到了太后的耳中。這可是謀逆大罪,在影射年僅十歲的明神宗,太后認為高拱這是要搞廢立了,所以立刻將高拱給拿下了。
  • 高拱下臺以後,張居正如願成為了內閣首輔,統治了大明王朝十年之久。而作為合作伙伴的馮保,也如願得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職位。

高拱的能力的確是有,可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他這種耿直的性格,早晚會讓他吃大虧。張居正這麼做不僅是為了讓自己得到首輔大臣的位置,也是為了幫自己的老師徐階報仇。

當年徐階花了幾萬兩白銀,四處苦苦哀求,都沒能得到高拱的原諒。這一次張居正對高拱,其實也沒有手下留情的想法。

總結:是非對錯,我們需要細細品味。

明神宗五年,張居正路過高拱老家,兩個人聊了很長時間,似乎是在許久,可是時不時會淚眼婆娑一陣子。

其實大家都很明白,這兩個人是一對政敵,而他們的這種表現,可能是因為他們將過去的種種仇怨都說了出來。

事後高拱用盡人生最後一點力氣,將張居正勾結馮保奪取權力的事情給完全描寫了下來,內容詳實程度,就好像高拱親眼看到了一樣,或許正是張居正親口告訴高拱的。

但是當年你高拱不也是用了類似的辦法,把自己的恩人徐階以及老實宰相李春芳給趕下臺的嗎?所以政治場上,沒有真正的對與錯,只有立場不同,所代表的利益方不同而已。


江湖小曉生


說到徐階,從嘉靖到萬曆,能坐到如此高位的重臣,有幾個能善終的,唯有徐階做到了,這種人已經不能用忠奸來區分,徐階告老還鄉,縱容族人大肆收斂土地,魚肉一方,圈地20多萬畝,難道徐大腦袋想不通這是禍是福麼?

徐階畫像。

按小編的理解,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內閣首輔之位上退下來,儘管回到鄉里,就真的清靜了麼,還不是有無數雙眼睛盯著,何種姿態養老才是善終的主因,閉門不出修書釣魚,鬼知道暗地裡在幹什麼,如果魚肉一方,做一個名聲哄臭的布衣,才能讓朝廷放心,自黑的方式才是生存之道,徐階心裡明鏡兒。

圖為徐階墓遺址。

再者,自古金錢與權利就形影不離,有錢人就有權,於是諂媚的政治家向廣大愚民標榜清廉政治,廣大愚民便支持這政治,但社會的風氣是,有錢人很容易被當成壞人,徐階入閣數十載,豈能不懂其中道理,在錢權一體的情況下,告老還鄉又一身布衣的徐階還真成了毫無殺傷力的平民了,所以沒權了,就一定要有錢,最後也能看到,金錢成了徐階晚年的利器,而皇帝根本沒拿他怎樣。

高氏後裔保存的高拱畫像。

說到高拱,《明史》對他的評價就十分中肯,“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蓄需忍,有所忤觸之立碎,每張目怒視,惡聲繼之,即左右皆為之辟易”,什麼意思,高拱這人氣量小,不能容人,連他身邊的親信都處不好關係,高拱上臺後,陳以勤,趙貞吉,李春芳,殷士儋等接連被擠走,大肆排斥朝臣,所以當年有仇的徐階自然難逃打壓。

高拱故居。

世人都知道魚肉鄉里的徐階,罪行都擺在檯面上,就看誰敢下手辦了,高拱很高明,派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海瑞去辦理,判他幾個兒子充軍,幸好朝中還剩個乖乖臣張居正,這可是徐階的門生,拉著秉筆太監馮保,幾個回合高拱就下臺了,按事態發展,就算穆宗不死,高拱也不是對手,徐階兒子們被放還,就這麼一個晚年“奸惡”的徐階,權錢名集一身,活了80歲才老去。


圖文繪歷史


關於明朝的那點破事可謂是說不盡道不完。談高拱為什麼對徐階趕盡殺絕前,我們要先看一看徐階到底做了什麼,以至於對其如此。

高拱,1515年生,字肅卿,號中玄,河南新鄭人,嘉靖二十年,進士。為人還算正直的,和前任首輔大貪逼嚴嵩相比,但做事呢,想法很好,考慮不周到且太過決斷,以至於讓徐階和張居正將其幹倒在地。

嘉靖41年(1562年),高拱、徐階和張居正三人合作‘倒嚴’,嚴嵩一下臺,首輔的位置空了下來,高拱和徐階都有意想當,這個時候張居正還是個臭弟弟呢。偏偏這個時候高拱還很相信張居正,而張居正、徐階和太監馮保早已穿了一條褲子,就這樣高拱傻不拉幾地告訴張居正,張居正再告訴徐階。高拱之前是裕王的講師,是徐階把他引到內閣裡的,這下可把徐階氣得不得了,知恩圖報,天經地義,你這個白眼狼。

雙方矛盾逐漸公開化,這個時候我們的小張依然兩邊吃香,牛逼!就這樣,在嘉靖皇帝去世後,雙方恨不得在朝堂大打出手。高拱說徐階遺詔造假,徐階不屑,你有證據嗎?高拱說我不在場,就這樣像兩個孩子吵架一樣,你一下我一下。這次爭執以高拱落敗,我們高拱兄弟不服,你等著!

1567年三月份,京官大考核。不查不要緊,一查不合格的居然全是南方人。主持京察的吏部尚書就是山西人,沒有一個山西人有問題。這誰能忍?言官馬上出來叭叭叭,於是一個叫胡應嘉的吏部言官跳出來向吏部尚書開炮,指責他京察腐敗,包庇鄉里,打擊異己。但是這個人很笨,這種做法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吏部京察完畢以後,要和本部的言官們商量,言官們都同意了才能頒佈最後結果。也就是說,吏部尚書公佈的這個結果,胡應嘉是同意的。既然之前同意,現在不同意,說明這是他本人居心叵測。就連智商偏低的隆慶皇帝都看出不對勁了,下令處罰胡應嘉。

高拱知道後高興得像個三百斤的胖子。因為胡是徐階的人,馬上拿起自己的小本本,像皇上告狀去。殊不知徐階早有應對,同意讓胡革職。然而暴風雨還在後面,言官平時沒個屁用,一說到懟人,當仁不讓。自己同伴被罰,這能忍?上奏的,私下告黑狀的一大堆,任憑高拱臉皮再厚,也頂不住,無奈請辭,皇上一開始死活不同意,最後還是流著淚說分手。

其實要說趕盡殺絕也沒那麼嚴重。高拱重新上臺後也只是讓徐階的兩個兒子在監獄住了一段時間,徐家家底拔淨而已,畢竟還有條命呢,是吧。



青年論


徐階和高拱之間的鬥爭本質上也是權力爭鬥,不過由於摻雜了很多信息不對稱因素,而產生了喜劇的效果。


徐階是上海人,明朝的上海遠沒有如今重要和突出。在當時喜歡按照籍貫互相攀交的文官體系中,徐階原本是不太起眼。當時江西派系很龐大,原因在於內閣首輔是嚴嵩。

所以徐階才得以躲在嚴嵩的影子下,隱忍了20多年,也裝孫子裝了20多年。所以徐階是“狗”的性格。他非常懂得權力是主人的,他只是依附於權力的。


而高拱是河南人,出了名的“老年憤青”。所以他一輩子人緣不好,不過恰恰由於不受整個文官體系待見,他運氣卻異常爆棚,因為他有個學生叫朱載垕,原本也是個坐冷板凳的。結果熬死了哥哥和弟弟,成了嘉靖唯一的兒子。接班的不是他也是他。

所以雖然高拱當時地位不高,但是他非常高傲,原因很簡單,作為朱載垕的老師,朱載垕即位,無論按規則還是論親疏,他必然入閣,不但入閣,由於和朱載垕的深厚關係,內閣首輔也是時間問題。所以這是典型“貓”的性格,認為自己才是權力的主人。

徐階扳倒嚴嵩,成為內閣首輔的時候,開始考慮嘉靖身後的權力格局。


在嘉靖43年,安排自己的學生張居正做了朱載垕老師,為此後入閣打基礎;在嘉靖45年,把高拱推薦入閣。

這個操作徹底底惹毛了高拱。我需要你徐階送這個人情麼?朱載垕一即位,你們現在這些內閣首輔、次輔的全部給我滾蛋。內閣才是我的主場。

而徐階想的是,我才是首輔啊,你們入閣不應該聽我的,像當初我對嚴嵩那樣對待我一樣畢恭畢敬,感恩戴德麼?

當時內閣在嘉靖煉丹的地方有個值班室,隨時聽奉旨意。徐階作為首輔,知道誰第一時間得到嘉靖旨意,誰就有話語權,所以老霸著值班室。其他認一看首輔在,就很識趣地躲開。結果高拱脾氣了沒那麼好,陰陽怪氣地說,“公元老,常直可矣。”弄得徐階非常下不來臺。


此類小矛盾,得罪人的事情高拱做得很多,但是高拱根本不在乎,因為在裕王朱載垕最艱難的9年中,都是高拱陪著,並給打氣的,高拱不需要在乎其他人的想法。

但是高拱最終還是為此事買單了,到了隆慶2年,徐階退休了。高拱就迫不及待地打壓首輔李春芳,準備自己做首輔了。

結果徐階並不是真心想走,只是自己兒子在鄉間魚肉鄉民的把柄抓在人家手裡。但是徐階知道留著高拱,自己就真沒機會回去了。


所以動用了身後的資源,讓言官胡應嘉、歐陽一敬等人不斷上書彈劾高拱。結果朱載垕說,高老師你也回家去吧。

李春芳是個老實人,是挑不起首輔的擔子來的。所以朱載垕又想把徐階或者高拱兩個請回一個來。結果在張居正和太監李芳的合謀下,最終請回了高拱,因為只有高拱回來,才能清洗言官集團。


重新回到內閣的高拱就再無顧忌,大肆清掃,做了首輔,並且對徐階開始了大追殺。

徐階在職時貪的那些養老本,被自己親手救出來的海瑞全部查處清退,自己的兩個兒子也被充了軍,到老孤苦無依。

只不過高拱並沒意識到,鐵打的內閣,流水的首輔。自己的也不過是人家棋盤上的一顆棋子。


炒米視角


導讀

明朝嘉靖年間,他痴迷道教,又被宮女險些勒死,於是開始怠政。那些優秀的內閣成員開始走上權力舞臺,開始了一輪一輪的表演。先是夏言鬥倒張璁,嚴嵩打敗夏言,徐階打敗嚴嵩,高拱清算徐階,張居正擠走高拱。

本篇回答的是為什麼高拱對徐階要趕盡殺絕。

先簡單介紹徐階,從他的仕途經歷,高拱為什麼要對他趕盡殺絕,可以一窺一二。

十八歲,家住松江府華亭縣,結識聶豹,當時七品知縣,傳授徐階“良知之學”——王守仁的學說,從此“知行合一”的理念伴隨徐階一生。

二十歲,鄉試,本為解元,奈何批卷官與主考官意見不一,妥協錄取徐階,徐階與解元失之交臂。

二十一歲,會試通過,順利進入殿試,完全可以成為狀元,時任刑部尚書林俊認為可以得狀元,可是林俊與內閣大臣費宏矛盾極深,費宏認為其中有貓膩,徐階由狀元改為第三探花。

也是這一年,他見到了首輔楊廷和,聽到了他高聲的預言:

“此子之功名,必不在我輩之下!”

能被首輔肯定,徐階有多優秀不言而喻。


嘉靖三年(1524),徐階二十二歲,進入翰林院,成為了一名七品編修,這裡雖然沒有地方官的威風和油水,卻是萬眾矚目的中心,因為一旦進入這裡,半隻腳就已經踏入了內閣。

二十八歲,面對首輔張璁,他敢於挑戰權威,大義凜然。

然後他前途盡毀,家破人亡,被髮配蠻荒之地福建延平府做了推官,在那裡歷練八年,他成熟了,成為一個隱忍、城府很深的人。

四十六歲,看著自己的老師夏言被人殺死,不發一言。

六十二歲,經過十餘年的忍耐與經營,他除掉了嚴嵩,殺死了他的兒子,成為了一個工於心計、城府深不可測的政治家。

就是這樣有著傳奇經歷的政治家,高拱通往權力之巔,能不把他作為眼中釘、肉中刺嗎?

徐階做了四年的內閣首輔,六十六歲,請辭,隆慶皇帝允許。

徐階這一輩子,被人整過,也整過人,幹過好事,也幹過壞事。在他幾十年的從政生涯中,許多正直的官員得以任用,無數普通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

而高拱就是他整過的人。徐階為什麼要整高拱呢?簡單一句話,他們不是一條戰線的人。

高拱,人如其名,高傲又極其難拱。與他同朝為官的人很少能成為他的朋友,自負才高,經常藐視同事和上級。


他什麼時候和徐階結仇呢?

言官胡應嘉彈劾工部副部長李登雲,嘉靖病入膏肓,根本不看,於是這份奏章落入內閣學士高拱手裡。而李登雲是高拱的親家,巧的很,胡應嘉和徐階是同鄉,高拱認為這是徐階的陰謀,他公開表示與徐階勢不兩立。

嘉靖駕崩後,裕王繼位,即為隆慶皇帝。高拱作為裕王的四大講官之一,非常受隆慶皇帝的重視,他開始和徐階公然對抗。可是他小瞧了徐階的實力。

首先是歐陽一敬彈劾高拱,說他比歷史上的著名奸臣蔡京同志還要奸。徐階又找來了幾個六部官員,大家一起彈劾高拱。

隆慶元年(1567),高拱主動提出辭職,一個月後,他的同鄉好友郭樸也退了休。

絕頂聰明的徐階趕走了高拱,安插了張居正,在他看來,高拱已經永無天日,事情已經萬無一失,可是凡事都有意外。

隆慶三年(1569)十二月,賦閒在家的高拱藉助一個御用監掌事太監陳洪的幫助,經過無數說不清道不明的內幕交易與協商,離職一年後又回來了,進入內閣。

他的迴歸,最高興的就是隆慶皇帝,他還給老師一個職務——吏部尚書。

因為吏部是人事部,是中央六部中權力最大的部門,如果把人事權和政務處理權都交到一個人的手中,後果很嚴重。

為了得到那內閣首輔的寶座,高拱開始清算了,原則是“先軟後硬”。

高拱黑名單上的第一個目標,不是一個,而是一群。

首先打壓言官

短短几個月中,二十多名言官不是撤職,就是調任,當年彈劾高拱的基本都被他整治了,可見高拱是“有仇必報”,心胸並不寬廣。

彈劾他的歐陽一敬主動辭職,胡應嘉嚇死了。

其次,開始鬥內閣

高拱當時在內閣只能排第五。要想爬到首輔寶座,他還必須擠掉前面四個。

第四位是趙貞吉。論資歷他最老,李春芳和張居正都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的進士,陳以勤是嘉靖二十三年(1544)的,而趙學士,是嘉靖二十年(1541),可他排在最後,心裡不平衡。

他開始找高拱麻煩。高拱也想除掉他。兩人開始內鬥,老實人陳以勤看不下去了,主動辭職。

後來,還是高拱權力大,趙貞吉敗了。而高拱則再接再厲,直接超越了張居正,排到了李春芳的後面,成為了次輔。

三、最後的敵人——徐階

按道理,徐階當時已經退休,李春芳又是老好人。高拱沒什麼障礙了,就沒必要再趕盡殺絕了。

可高拱不這樣想。

徐階門生遍佈朝野,不除掉徐階,以後自己施政會有很大障礙,況且徐階又整過他。


當然徐階也讓高拱找到把柄,不是徐階本人,而是他不省心的兒子。

他的兩個兒子,仗著老爹權大勢大,在地方上肆意橫行,佔有大量土地,成為當地應天最大的地主。

而當時應天巡撫是鼎鼎有名的大清官海瑞。

說實話, 海瑞能夠飛黃騰達,全靠徐階。在徐首輔看來,海瑞是個靠得住的清官,是應該重用的,臨退休前把他提拔起來,也算為國家盡力了。

海瑞面對民怨沸騰,要求徐階退地,徐階象徵性地退了部分,可海瑞不依不饒,毫不領情,要他全部退地。這下惹惱了徐階,徐階堅決不退。

這時候,海瑞就成了高拱對付徐階的絕佳工具了。

高拱很快對海瑞的行為表示了支持,並且嚴厲斥責了徐階的行為。海瑞得到了鼓勵,更加抖擻精神,逼得徐階退無可退。

徐階表示,願意退出全部的田地。

可是朝廷裡的言官突然發難,攻擊徐階教子不嚴,而一個叫蔡國熙的人被任命為蘇州兵備使,專職處理此案,很巧的是,這位蔡先生恰好是高拱的學生,還恰好和徐階有點矛盾。

事情鬧大了,徐階的兩個兒子被抓去充軍,家裡的所有田產都被沒收,連他的家也被一群來歷不明的人燒掉了,徐大人只能連夜逃往外地。

最後的勝利者只有高拱。

但他萬萬想不到的是,三年後,他將沿原路返回老家,而趕他回家的,是另一個太監馮保。

徐階一手提拔的張居正聯合和高拱有仇的馮保,趕走了高拱,也算是為他的老師報仇了。

結語

其實從根本上說,高拱和徐階並沒有區別,可謂是一脈相承。他們都是實幹家,都想做事,都想報效國家。就是“既生瑜,何生亮”的遺憾和無奈。

高拱在三年首輔期間推行“隆慶新政”。在他的統領下,大明朝還是很有活力的。

徐階是明代公認的頂級政治家,他的權謀、手段和政務能力除張居正外,可謂無人匹敵,但這位高拱在歷史上卻能與之齊名,可見高拱也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歷史逸事


高拱對曾經提攜自己的人,徐階趕盡殺絕,讓一個已經退休的前任內閣首輔兒子充軍,基本被抄家,也算是一個狠人了。

徐階是嘉靖時期的內閣次輔,也是隆慶年間的內閣首輔,當時的徐階,雖說暗中結黨營私,也算是做了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不過因為身在朝中,在明朝已經腐朽的整體形勢下,做點違法的事情也屬正常。

而高拱,則是隆慶年間的內閣大學士,在萬曆年間做過內閣首輔。此外,高拱還是明穆宗的老師,身為帝師,高拱的起點一開始就很高,可以說,只要明穆宗還在,高拱就下不了臺,而這,也是高拱扳倒徐階的資本。

高拱這樣的人,身為政治場上老油條的徐階難道不知道去示好嗎?徐階當然對高拱示好了,不過徐階的示好卻得不到高拱的回應,此前,徐階曾經聯合過不少官員,幹過不少事情,可以說,單純從為官的角度來看,徐階有些太過油膩了,而高拱則為人比較直,直是真的,但不一定就非常正,高拱看不起徐階,因此,即使是隆慶年間,徐階已經是內閣首輔了,高拱依舊不鳥徐階,在高拱看來,將徐階搞下去是遲早的事情。

高拱與徐階並沒有本質上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也不過是權力之間的矛盾,高拱瞄準了內閣首輔,因為高拱本身就是帝師,因此,想要做內閣首輔,基本上就是明穆宗一句話的事情,只是時機未到而已,因此,徐階一開始就成為了高拱的敵人。

在高拱的干預下,徐階兒子侵佔田地的事情被人揭發了出來,無奈之下,徐階只好告老還鄉,給自己的兒子解決矛盾,同時也是為了讓高拱放自己一馬,但上位的高拱卻只知道什麼叫趕盡殺絕,不僅沒有放徐階一馬,反而派出了徐階曾經保下的海瑞給徐階判刑。

都知道海瑞一向都是一個只查案,不顧人情的閻王,恰巧海瑞手上又受到了高拱專程洩露的徐階的把柄,於是乎,徐階的兒子被海瑞判去發配邊疆,徐階被搞垮了。

徐階曾經在朝中安插的黨羽,雖然也參了高拱一筆,但高拱卻背靠明穆宗,一點都不帶怕的,徐階的黨羽也都被高拱清算了。

一報還一報。

內閣中還有一個內閣大學士,名為張居正,是徐階的學生,老師徐階被高拱整垮了,張居正自然看不過去,再加上高拱確實太過囂張跋扈,因此,張居正決定處理掉高拱。

在聯合了大太監馮保以後,張居正在萬曆年間,終於靠著高拱的一句無心之言,一句看不起年幼的萬曆皇帝的話,將高拱整下了臺,自此,內閣首輔再次換人,張居正也開始了自己的輝煌時期。

高拱對徐階趕盡殺絕,不僅僅是因為高拱與徐階之間存在政治利益上的矛盾,更是因為高拱本人囂張跋扈,仗著明穆宗做靠山為所欲為,雖然徐階曾經試圖花費萬金,尋求各種途徑向高拱示好,但高拱卻都置若罔聞,最終高拱也步了徐階的後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