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嘉靖皇帝?

奇葩說史

嘉靖皇帝在位時間一共有四十五年,長達半個世紀。有人說他是明朝的中興之主也有人說嘉靖皇帝是明朝滅亡的開端。

無論對嘉靖皇帝是肯定還是否認,有一點是大家公認的就是嘉靖皇帝是明朝歷史上最聰明的皇帝之一。他有極高的政治敏感性和對權利的把控能力,他在位期間一共經歷了五個內閣首輔。其中包括了楊廷和,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這五個人各具特色,在政治上處理手段各不相同,這五個人在為分別代表著嘉靖皇帝對政治權力的不同態度。少傅兼太子太傅楊廷和是嘉靖皇帝的第一任內閣首輔,嘉靖皇帝坐上皇位就是由於楊廷和欽點的。

當時上一任的正德皇帝由於生性好玩,並沒有留下任何子嗣就駕崩了。所以只能從近親血緣中挑選下一任皇帝,當時這個重任就留到了太后和內閣首輔的身上。楊廷和看中了嘉靖皇帝的聰明腦袋瓜,認為他可以擔起一個國家的重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朱厚熜。為了大明帝國未來著想,同時也是為了方便自己控制滿足私慾。嘉靖皇帝是一個從來沒有來到過北京的親王,一個人孤苦伶仃根本不可能直接掌握中心權利。當時朝堂之上一就是內閣首輔說了算,嘉靖皇帝不愧是內閣首輔選中的人,為了將自己的權利抓到自己手中,很快就以正德皇帝的名義發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禮議”政治運動。在這場運動中那個曾經任命皇帝的內閣首輔被迫下臺。


手中掌握了實權之後,嘉靖皇帝一把火燒了宦官的權利。嘉靖皇帝在位的四十五年中,是整個明朝歷史上宦官最卑微的時期。以前明朝全力的運轉是靠三個角色,皇帝宦官和大臣。沒有了宦官之後,嘉靖皇帝只能選擇與文官集團合作。


品讀武器裝備

當皇帝的也好累的,縱有三宮六院,知己幾何?

《大明王朝1566》看了多次,覺得海瑞所對抗的其實不是皇帝嘉靖,更不是某個貪官,或者某個嚴嵩等利益集團。他其實對抗的是當時的整個封建體制,但封建體制是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無疑是合適的,因此那時候在世界範圍內明朝仍是綜合國力的強國。

海瑞極力反對這個體制,但自己又沒有能力建立更加合理的,因此他的對抗註定是無用功,也註定了他悲劇英雄的命運。在來看看,到整部劇中的人物嚴嵩、張居正、徐階、楊金水等命運無不如此,可以說他們都屬於精英階層,都做出了自身所能做出的最正確的決定,但所有人都無法挽救大明王朝走向衰落。

最後,面對嘉靖皇帝的一番話,海瑞好像也有所領悟了 。多少年了,海瑞給大家立了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而嘉靖呢? 也許我們都是海瑞式的思維,對就是對、錯即是錯。

當皇帝的也好累的,縱有三宮六院,知己幾何?

其實站在頂端的往往是最努力,最苦的。也是被世人誤解得最多的。那些風光的表面背後,是多少無奈和隱忍。感謝關注,歡迎共同交流!


歷史人物那點事

嘉靖皇帝朱厚熜:明朝最擅長弄權的皇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本來也是與皇位無緣的人,甚至說他的皇位是白撿的也不過分。他的父親是朱見深的第四子、朱祐樘的弟弟興獻王朱祐杬。朱祐樘繼位後與張皇后貫徹一夫一妻制,導致只有一個兒子朱厚照,朱厚照一生荒淫無度,卻沒有留下子嗣。朱厚照駕崩後,在張太后的支持下,內閣首輔楊廷和迎立朱厚熜為帝。

嘉靖皇帝朱厚熜

朱厚熜繼位後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關於以誰為父母的問題。這並不是笑談,而是一個嚴肅的宗法問題。朱厚熜繼承皇位,屬於小宗入大宗,簡單的說就是嫡出無後,以旁支為繼承人。其時理學盛行,以楊廷和為首的理學家們極力要求朱厚熜認朱祐樘為父,朱祐杬為叔,意思是作為朱厚照的親弟弟繼承的皇位,以表明大宗不絕。然而朱厚熜堅決不同意,他執意不肯改換父母,甚至不惜以退位相要挾。這時,一個名叫張璁的新科進士上書支持朱厚熜,他認為朱厚熜是繼承大統,而不是過繼給大宗當兒子,因此仍可以稱生父為皇考,並在北京立興獻王廟。但是張璁一人之力畢竟無法與滿朝文官抗衡,因此此事被暫時擱置。一直到嘉靖三年,楊廷和退休,朱厚熜才與大臣達成妥協,稱生父為“本生皇考”,並尊奉為皇帝。後來朱厚熜又一步步為生父提高尊位,一直到尊奉為睿宗皇帝、入祭太廟為止。這就是嘉靖年間“大禮議”事件的梗概,我說的比較簡略,歷史史實卻十分精彩。

三朝老臣、文官領袖楊廷和

通過大禮議之爭,嘉靖皇帝年紀輕輕便戰勝了勢力龐大的文官集團,也開始了他操弄權術、控制朝臣的歷程。

朱厚熜給後世留下的最大印象可能就是“道士皇帝”、二十幾年不上朝了,但在他統治的前期,他還是比較有作為的。他在繼位之初就誅殺了奸佞錢寧、江彬,抑制司禮監的權力,撤除了鎮守太監,對宦官嚴加管束,朝廷的風氣為之一新;他任用張璁、夏言等賢臣銳意改革,興利除弊,清退田莊,還地於民,有效緩解了明朝中期土地兼併嚴重的問題;他加強了東南沿海的防務,積極組織軍隊抗擊倭寇,湧現出戚繼光、俞大猷等民族英雄。史學界稱讚他前期的統治為“嘉靖中興”。

後期,朱厚熜逐漸失去了進取之心,開始迷信道教、方術,以求長生不老之術。嘉靖二十一年,發生“壬寅宮變”,朱厚熜從此移居西苑,專心修道,消極罷朝。同年,嚴嵩入閣,把持朝政二十年,擅權誤國、構陷忠良、肆意斂財、禍國殃民,後世罵名昭昭。此後二十餘年,朱厚熜荒廢朝政,專心修道,給自己還起了道號;宮廷內大興土木,耗費奢靡繁巨;各地民變迭起,社會矛盾加深;加上東南抗倭、北方備虜,國庫進一步空虛,民力幾乎衰竭。

嚴嵩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韃靼首領俺答率軍進犯大同,大同總兵仇鸞重賄俺答,求其勿犯大同。八月,俺答從古北口進入內地,兵臨北京,危急時刻,嚴嵩竟然授意兵部尚書丁汝夔堅壁戒戰。明軍果然不發一兵、不射一箭,任由韃靼軍隊在京郊大肆劫掠八日,從容退去。事後,丁汝夔被斬,嚴嵩、仇鸞卻安然無事。這次事件充分暴露出明朝嘉靖中後期政治上、軍事上的嚴重腐敗,朝政的頹勢已深入骨髓。

嘉靖四十一年,嚴嵩退休,朱厚熜以徐階繼任內閣首輔,朝局才算回到正軌。嘉靖四十五年,朱厚熜駕崩。

綜觀朱厚熜在位的四十五年,前期勵精圖治、很有作為,有效緩解了社會矛盾;後期寵信權奸、消極怠政,又加劇了明朝走向衰落的進程,此後,明朝一步步滑向滅亡的深淵。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上的嘉靖帝,陳寶國飾演

有人說,明朝亡於萬曆,我覺得,明朝實亡於嘉靖。


史海擷珍

雖然這位在位四十六年的明朝帝王,一輩子的雷點槽點很多,甚至還鬧出幾十年煉丹修道的荒唐事。但有一條必須承認:如果以做皇帝的綜合素質來衡量,這位奇葩的嘉靖皇帝,在整個中國古代史上,都是比較高的一位!

作為明朝少有的以藩王世子身份繼承皇位的幸運兒,出身興獻王家庭的嘉靖皇帝朱厚熜,絕不同於一般吃喝玩樂的藩王家庭子弟,相反從小就獲得良好的家庭教育。甚至還曾在湖廣府學裡就讀,就在這一幫府學學子裡,他的學習成績,都是名列前茅。而且在父親過世後,他以世子身份打理王府事務,更把一群手下管的服服帖帖。堪稱天生的管理人才。

而在堂兄正德皇帝過世,皇位的大餡餅砸中他腦門時,當時只有十四歲的他,卻是寵辱不驚,面對京城裡楊廷和為首的一干老臣的掣肘,他卻借力打力,提拔張璁夏言等名臣,掀起著名的“大禮之爭”,打著爭老爹名分的旗號,令這群朝臣們互相猛掐,不動聲色就把大權牢牢抓在手裡。如此帝王手腕,著實是天才高手!

但這位抓權高手,其實在登基之時,就是滿懷理想。當年還是個藩王世子時,他就對一輩子吃喝玩樂的堂兄明武宗頗多不屑,甚至十二歲的年紀,就立下了有朝一日重振大明朝的理想。待到君臨天下,更是從一開始就說到做到。

後人常津津樂道他登基之初,一場大禮之爭鬧的烏煙瘴氣的場面,但就是在這場鬧劇裡,他不動聲色的開始對明朝政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白銀從他登基後,正式成立中國的法定貨幣。工商業改革全面鋪開,嘉靖年代更成為中國工商業的飛速發展期。他更曾信用張璁,進行大刀闊斧的吏治整風,後來張居正的“考成法”,更是全盤繼承他登基初期的改革。他在位頭二十年的“嘉靖中興”,確實來自他強大的執政水平。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執政水平強大的牛人,人生的一個短板也十分要命:嘉靖皇帝朱厚熜,有著帝王應有的素養與情商,但唯獨欠缺的,就是一個帝王應有的堅定擔當精神,從頭到尾,他的性格里就有優柔寡斷的一面,甚至到了讓大臣接不住的地步,就以他主持的東南抗倭戰事來說,

為什麼倭寇會肆虐數十年,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嘉靖皇帝自己的態度搖擺不定,每次總是在關鍵時刻朝令夕改。以至於明朝國策反反覆覆,平定倭寇的時機一再錯過,直到最後才由戚繼光碾平。

北方抗擊韃靼的戰事同樣如此,早在曾銑擔任三邊總督時,就曾提出收復河套戰略,嘉靖帝也曾爽快拍板,可是在戰略啟動後,他卻出現了搖擺,最後反而主動廢掉了戰略,更因懷疑曾銑勾結閣臣,而將這位威震北方的名將殺害。自壞長城的昏招也換來了悲催後果:被韃靼堵在北京城,鬧出大明朝丟人現眼的庚戍之變!

這樣一個短板,隨著他年齡的增長,不斷的放大,所以他才會偏信報喜不報憂的嚴嵩,所以他才會好大喜功,而對眼前的貪腐視而不見,最終在他過世時,曾經中興的明朝,也鬧到了“豈有異於漢唐末世”的地步,幸虧他的兒子朱載垕,這位看上去無能的明穆宗,卻以堅韌的擔當收拾起了爛攤子,將明王朝挽救了過來。、

一個領導人的優秀程度,各種五花八門的才能是表象,堅韌的擔當決斷力,才是關鍵。明朝十六世紀中葉的這一段興衰,就是明證!


我們愛歷史

嘉靖,也就是朱厚熜,1521 ~ 1566在位。15歲的時候就進了皇宮。當時,大明帝國實際的掌門人是權傾天下的楊廷和。沒多久,嘉靖就在張璁的幫助下鬥倒了楊先生,成為明朝新的掌控者。

少年嘉靖意氣風發的想讓這個王朝重新煥發新的活力。緊接著,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高拱。都是絕頂的聰明人。而嘉靖在這些人中平衡著權力的天平,掌管著天下各事,至少證明了一點:這不是個蠢人,也不是個笨人。

但是,他過於自信了。他以為自己足夠聰明到可以看透每個人的忠與奸,清與貪。至少到嚴嵩,徐階這時,他已經很難真正掌控人心了。他累了,勾心鬥角的宮廷鬥爭耗費了巨大的心力。他開始沉迷於修仙。他知道自己不是個好皇帝,他也知道嚴嵩是個蛀蟲。

但是此時的他已經完全的沉迷於修仙得道中,再也沒有了年少時的意氣風發。他老了。再也不願管理這個國家了,再也不願去琢磨人心。他憑自己喜好去任用官吏,而不再為了這個王朝。當年明月認為嘉靖過於自私了。沒錯,正是因為自私,才使得百姓窮困潦倒,官場腐敗橫行,大明入不敷出。

但是不可否認,他年輕時也曾進行過改革,也曾希望這個國家在自己的手中更加的輝煌。可惜。嘉靖帝其實很像我們中的很多人,年輕時,大學畢業覺得自己想改變社會改變國家改變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當我們歷經滄桑之後,在社會上被陰暗面的人和事打的遍體鱗傷的時候,才發現,其實改變的只有自己。

我們不知道的是,當嘉靖帝老的時候,看到這個滿目蒼夷的國家時,想起年少時的意氣風發時,會不會潸然落淚。

史書上評論他:贊曰:世宗御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顧迭議大禮,輿論沸騰,倖臣假託,尋興大獄。夫天性至情,君親大義,追尊立廟,禮亦宜之;然升祔太廟,而躋於武宗之上,不已過乎!若其時紛紜多故,將疲於邊,賊訌於內,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匱,百餘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雖剪剔權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惡趣歷史談

虛頭巴腦的就不說了,個人感覺這位老大實在天才,旁系繼位居然能扛住楊廷和父子這對大明神童,利用張驄分化文官集團拿下大議禮,用夏言治理國家,用嚴嵩遙控國家數十年卻就是不重用剛硬不懂變通的海瑞。就是晚年可能累了,開始被徐階高拱張居正這些老油條和後起之秀耍得團團轉了。說他自私,世上誰人不自私,皇帝的主要任務就是維持皇權穩固,其他都是附帶工作,嘉靖一朝皇權不穩固嗎?要誰死不就一句話的事嗎?


磚家叫獸1

最近剛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嘉靖帝早期十分勤政,少年時也顯得天才一般,後來迷戀上修道滿腦子都是羽化成仙不切實際的東西,也做到了二十年不上朝的偉大功績,但不上朝並不等於不理朝政。嘉靖時期名臣輩出,早期的楊廷和,夏言等文武百官人都沒鬥過年輕時的嘉靖足以證明其魄力與膽量。後來的嚴嵩父子把持朝政二十年,徐階,高拱,張居正等裕王的人與嚴嵩之間的爭鬥也看在眼裡但從不點破,自己也是利用了兩個黨派之間的爭鬥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不得不說嘉靖的能力實在厲害,海瑞最後上的那一道辱罵自己的文疏雖是氣炸了肺,但最終也是反覆看了幾十遍深知自己的錯誤,本想以漢文帝一樣無為而治卻不曾想造成了嚴嵩父子的隻手遮天和不知民間疾苦,好在晚年將死時清理了嚴嵩一黨又留下了海瑞這樣執行力無敵的人才,這才有了後來張居正大刀闊斧的改革,總體來說,嘉靖帝早期是有功的皇帝,後來厭倦了政事迷戀修道將整個明朝帶入一種極為複雜的境地,上有奸臣下有官員貪汙腐敗,嘉靖帝應該是明朝中後期一個過度作用的人,上接明武宗的亂作,下啟張居正的改革


FA良

做為一個沒有根基的藩王能坐穩皇位確實顯示嘉靖是個聰明絕頂的人,但是對待張太后自己的三位皇后以及議禮諸臣表現的十分刻薄寡恩,而為了長生不老迫害宮女竟能讓弱小的女子起來謀反可見為人有多殘暴,當他看見海瑞的奏本總算也有自知,知道自己將成為青史中一位失敗的君主。


眾曉生

我來和大家共同解析嘉靖帝這個有爭議的帝王,看了大家對嘉靖·帝的個人成長經歷到被立為帝,鬥爭手段才真正掌控實權,不為別人控制,表顯出來嘉靖帝初出茅廬的年青人的才幹和政治能·力,接下來一細列精彩的用人,權力遊戲,使此時大明朝面目一新,頭二十年,和後二十年的區分和嘉靖練丹修道的痴迷是分不開的,不上朝,躲起來修道,讓內閣成員寫青詞來和上天對話,對西北,東南的·戰事朝令夕·改,左右不定疑心重,殺能人,信近侍,貪官,宦臣,這一細列的作為,和前二十年有著很大的區別,是因為什麼使一個有著聰明能幹,政治豐富,又沒有到七八十歲的嘉靖有如此區別呢?是因為練丹,吃丹藥,大家都知道丹藥是有毒的,就象今天的毒品一樣,到是沒有今天毒品的殺傷力,如果吃了一二十年對大腦有著重大損傷,就是因為長時間對丹藥的食用,才使一為有能力,有幹才,有抱負的人,變得.'·疑心,把自己宅起來,左右^·遙擺,自私的人改變。


十方140712894

從嘉靖的個人角度來看,正如海瑞評價所說,他和皇后分居獨居西苑,不是一個好丈夫;聽信術士之言二龍不相見,為此幾十年不和自己的兒子們見面,不是一個好父親。從政治上來看,幾十年不上朝理政,卻熱衷於煉丹修仙,不務正業,似乎不是一個好皇帝。然而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嘉靖從來沒有放鬆對權利的掌控,縱觀嘉靖一朝,出現了文治有張居正、高拱、徐階,武有戚繼光、胡宗憲,清廉如海瑞等眾多名臣。在嘉靖的領導下,疆域穩定,民富國強,文治武功不亞於其他雄主。因此,嘉靖可以說是一位治國理政的好皇帝。後世不少人將明朝的滅亡歸咎於嘉靖,是不客觀的。評論歷史人物,應該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考量,辯證看待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