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出嫁要高额彩礼,男方要求签进门后永不再回娘家方给彩礼的协议,你怎么看?

两个指甲盖儿


先不说这个事情怎么样,就说这个婚还结个什么劲儿呢?

彩礼本身作为婚姻的附属品,只是为了增添喜气,现在这彩礼的味道变得没了意思,一个字就是“钱”。因为彩礼,这婚结的像是在卖女儿,婚姻成为了交易品,这样的婚姻相信也没什么可结的。

针对婚丧嫁娶这样,铺张浪费的陋习,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这样下去,想嫁的不敢嫁,想取的不敢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在乡村治理方面,谈到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时,文件特别提到,要“对婚丧陋习、天价彩礼、孝道式微、老无所养等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

男方倾其所有就为了娶个媳妇,从而承担着高额的债务,婚后还不是要两个人共同去偿还。

今后因为婚姻这样奇葩的新闻还会层出不穷,除了国家需要大力整治意外,还需要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婚姻的条件增添了太多本不该有的附加值的话,结局只能注定不幸!


西北小Q


彩礼是两个家庭对一个新组建家庭的支持,而不是一个家庭对另一个家庭的扶贫。

16年底上门提亲给了十万彩礼,没打算办婚礼,打算旅行结婚,第二年年底那张卡原封不动到了老婆手里成了我们家的积蓄,嫁妆就是一台十来万的索八,都是我在用,房子我家掏了50%首付和装修,写了两个人的名字,一起拿公积金供,买的时候我们还没领证呢。我承认自己不牛逼收入不高没能在三十岁之前攒够老婆本,但我知道这是多数90后的现状,所以在组建家庭初期得到双方家庭的支持才是最可贵的。

中间还发生了一些事。

老婆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16年的时候为了买那十多万的车应该用掉了他们家至少一半的积蓄,以至于后来17年初的时候岳母发现了脑瘤都没勇气去北京治病。那时候岳父岳母手里明明拿着那张十万彩礼的卡却不舍得用来给自己看病,说是那十万是要给我们的,他们看病要用自己的钱,然后又担心只手头有十来万不够做开颅手术怎么也不肯去,劝说了很久都没用。岳母那时候总是说“没事滴在这里也能治”,区区三线城市的医院哪里敢做风险那么大的开颅手术?那个瘤已经差不多有鸡蛋那么大了,就算他敢做我们也不放心给他们做啊。

后来我父母开口说要另外给他们钱去北京治病,他们不好意思再收了拗不过我们才愿意用那十万彩礼去北京治。后来去天坛医院动的手术,庆幸只是个畸形血管瘤不是癌细胞转移,岳母以前得过鼻咽癌,退休之前是晒图工,那些墨水你们都懂。前前后后好像花了差不多十万那样,比想象中的花费少多了。好玩的是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在北京一直花的是自己的积蓄,还是没舍得用那张十万彩礼的卡,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老婆说是争不过他爸。17年中岳母做完手术回来我们才领证。

去年年底我们孩子也出生了,女儿,我也和老婆商量好了,只要门当户对我们绝不反对,彩礼一字不提,不管对方给多少都是原封不动给孩子,给孩子树立个榜样把岳父岳母这份善良传承下去。


TANDO


首先女方要的是高额财礼!那么男方也有权提出要求,1.婚前要作婚前检查,是否处女,生育能力如何,2.婚后三年要与公婆同住陪养感情,练习和提高持家能力达到要求后方可单过,3.日常生活要以婆家为核心,未经夫家允许不得擅自回娘家,4.侍候公婆,扶持丈夫,照顾小叔小姑,丈夫死了不得另嫁,百年后方可进夫家祠堂。


洛浦风2


先说观点,我觉得不过分。

首先说彩礼要多少都不过分,但是你也要看看自己有多少嫁妆呀!

古代为什么要讲究门当户对?男的给了200车彩礼,女的嫁妆没有200亩地会叫人戳脊梁骨的。

纳妾可以不考虑有多少嫁妆,因为闺女给人家当妾本来就是卖闺女。

我们这婆家给多少彩礼,闺女最少要带回这么多嫁妆,带少了闺女的父亲会被人说闲话的。

说白了彩礼和嫁妆都是双方父母给小两口过日子的家底。

我们村在30年前发生一件事儿,被人传颂了30年!

村里有个孤儿寡母,儿子长大了定的本村的亲事,这个女方父亲要求彩礼数量,然后这寡母借了半个村把彩礼凑齐了给女方送过去,女方父亲看看钱说这钱你拿回去吧,我看看就行了,嫁妆我按照规矩来。

三十年过去了村里还在传颂女方父亲的仁义!


诗人安安的隔壁王叔叔


这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钱吾欲欲也欲也,血亲之情吾所也,精致的天下之利利吾,吾无所失也。

自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今天的婚姻家庭,唯我独利,独因无所顾忌的享受。试婚,提前享受;婚后,养小三的多边享乐;烟花柳巷,一时的,一夜风情万种的享受;人生苦短,不婚主义的独身享受,凡此种种个性化的享受真的幸福吗人人懂的,我也不告诉你。

天价彩礼,伤了未娶或己婚男人心,如山的债务,连睡觉都梦中惊醒,婚姻被金钱绑架裹胁,为了转嫁愤怒,只能采用:你是我花高买来的,我个人独享专有,你不能回娘家,咱订个合同。

天字一号的大傻瓜,合同合法吗?合乎道德伦吗?这日子能过吗?明白人都知道这是戏文。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女方和女方的父母,何曾不是自欺欺人,明知高价彩礼,带来婚后的不幸痛苦痛哭,还是加码讨要。

一家二家万万家亿万家,亿万人都沉湎于金钱婚姻里,自欺欺人,国是家的家,家如此,国又何如?

一声声悠远得叹息,自欺欺人。


王高华9999999998


现在的社会就是这么现实。某女出嫁要高额彩礼,虽然在道德上是过分,但是你可以不买账啊。男方提出这个要求肯定是感觉娶女方等于买一样,所以提出这个也是无理的要求,不过根据法律这个无理的要求是不成立的,就算女方真的签了也是无效的。

我认为,男女双方都有过错,如果两人是真爱,就应该好好的协商各退一步赶紧把婚给结了,不要再那么无理取闹了,过个有家的幸福日子难道不好吗?如果还为这事都不肯退一步纠结不清,甚至认同了,那就不用谈了,就算结婚了,我怀疑双方都过不了天长地久。


喊我阿林Y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首先表明立场,我是很支持男方,不为别的,就为把爱情当成买卖,婚姻当成交易的不正常行为,做个回应。

有人说,过去的二十年,中国的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我想说,你错了,中国的丈母娘,才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要结婚,丈母娘要求有房,有车,有存款,有彩礼,中国的丈母娘不仅支撑着房地产,还支撑着汽车产业,家电产业,建材,婚庆甚至银行等等等等……中国人民真正应该感谢中国的丈母娘们,有力推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言归正传,我们看看引起的后续问题。

说说国人结婚的负担吧。一二线大城市,按照丈母娘的标配,一套房200万,装修带家电配齐50万,一辆车30万,彩礼不算多50万,存款50万吧,合计380万,男方月薪就算税后1万,也需要380个月,也就是30年以上才能娶到媳妇。

再说说农村吧,我家侄子前年刚刚结婚,标配,自家造的房子25万,装修带家电10万,或者有些要求城里买房40万,车子15万,彩礼18万,婚宴10万,合计78万。结婚的时候,侄子还没工作,更没收入,全靠父母借钱。父母是跑车为生,货车刚买的,但生意不好,一个月去掉车贷,赚不了三五千块,就算是不吃不喝一个月净赚5000,78万,需要156个月,也就是13年左右才能还清结婚带来的债务。何况,很多农村人净收入根本没有5000,我是说全家。也许要20年以上才能还清,结婚本是喜事,但最终成为中国人的负担。

看到这里,不知道你会怎么想?

以前,中国人的观念是养儿防老,现在不是养儿防老,是为了儿子不敢老,一旦放手,后果可能是有了儿子没了孙子,一样无后。

再看看上海,上海人最喜欢的是生女儿,不是儿子。为什么,首先上面那笔380万的账是可以躲过去了,要人一辈子命的。

综上所述,既然女方要高额彩礼,那就让她签这份永不回娘家的协议,你既然把婚姻当买卖,那就把买卖进行到底!


乔治长老


现代的男人被道德绑架, 被女人家暴不能还手 还手就是渣男,工资必须全上交 家务全包,对她百依百顺以她中心,最后可能送你顶帽子家产分一半,

现在很多人都以嫁女人不放心为由,来博取高额彩礼房车。 大多数却不知道现在的婚姻都是小两口一起住,很多人都说什么嫁过去免费保姆,这是古代情况,现在男人在上班的同时 家务基本男人做 ,反而家暴的经常是女人 。


Y难人


我们现在社会婚嫁方面已经扭曲了古代彩礼的本意。

在古代,结婚是人生最大事情之一,而彩礼和嫁妆是结婚的重要环节,古人婚嫁讲究门当户对,也就是说婚嫁一般只在大致相当的家庭背景之间进行,所谓的郎才女貌只是市井茶肆评书先生的意淫之说。

古人认为,只有相似的家庭背景的人,才能和谐生活,才能维持家族利益,才能使家族长久兴旺。

婚嫁中,彩礼和嫁妆是配套出现的,缺一不可,哪怕是嫁娶前家道中落了,他们也会尽量保持尊严,拿出彩礼和嫁妆,从没有单纯要求男方出彩礼却不提嫁妆的事。

当前福建一些地方对这些老传统保持的比较好,比如泉州,嫁妆和彩礼都是基本相当的,结婚前男女双方会洽谈

彩礼和嫁妆的金额,大致平衡,在新闻中有时会看到泉州富豪天价彩礼的新闻,其实他们的嫁妆同样可观。

那么在古代有没有只要彩礼不给嫁妆的呢?你别说,还真有这么一种“婚姻”是不需要嫁妆的,为什么这个“婚姻”二字要打引号呢?因为严格来说,这不能算作婚姻,古人称之为“纳妾”,妾在法律上来说,和奴仆是同样身份的,即便是生了儿子,地位一样底下,看过《红楼梦》的就清楚妻妾的区别了。纳妾是不需要嫁妆的,

相当于买了一件东西,可以随时丢弃、送人,大文豪苏东坡喜欢纳妾,

但他每次被贬官,不方便携带妾室,都会将她们送人,没人觉得不正常。

所以,奉劝那些

把婚姻等同金钱的女孩和女孩父母们,你们真的想把女儿当做商品吗?




opulent2008


我不知道这两个人到底是因为什么在一起的,是因为金钱吗?还是因为爱?如果是因为金钱的话,或者说对方的家庭地位的话,那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啼笑皆非了。要高额的彩礼,可能男方的家庭的经济情况也很好,但如果女方不会从男方的角度来考虑的话,那这段婚姻继续下去好像也没有什么必要,毕竟以后是要一起生活的,家庭婚姻是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而且是两个家庭的事,只有做到双方的两个家庭都比较认可了,一种一种状态,日后的婚姻生活才能幸福。男方做出的这个举动也很令人讶异,毕竟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如果真的态度很坚决的话,那就要重新考虑跟女方的关系了,因为婚姻里边除了爱还有体谅包容理解,这些都会聚在我们的每一件小事里。总之我觉得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商量的,不是一方太强势的话,另外一方的态度也不会很好,如果坐下来好好商量的话,可能事情还有所转机,如果双方的态度都如此尖锐的话,那我觉得这婚不结对他们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