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户外生存”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1、户外生存幻想

很多人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遇到非常时期,他就背上一个大背包,跑到大山里,找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躲起来,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户外生活,等过了非常时期再回来。

这种想法听起来很美好。很多生存狂也列出了户外背包的清单,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高端户外用品,从一千多块钱的菲尼克斯手电筒指南针到二千块钱的净水过滤器,应有尽有。

真正的牛人或许可以试试。但是我这样的不够牛的人,是不敢去试的。这和驴友三五天的户外徒步,根本不是一回事。

戳破“户外生存”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2、背负重量

户外需要带多少东西?一个体能不错的人,若是走鳌太线这样的经典驴友路线,按照7天到8天行程安排,全部配置尽可能轻的昂贵驴友设备,每日食物用量都有节制,大概要背负25公斤。要想吃饱睡暖,还加上一点点腐败,大概需要背负30-40公斤的重量。

若是在户外过二个月,你需要背负的重量,大约是80公斤。这只是最基本的最简陋的日常生活。不包括浴巾、洗发露、沐浴露、洗面奶、卸妆水之类,也不包括笔记本电脑、iPad、枕头、被子、靠垫之类。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在户外基本上你没法洗澡,没有充足电源,也没有很多机会用iPad。

一家四口,有几个背得动大背包?

戳破“户外生存”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3、营地困境

你想象中,会觉得在山上找个地方住下来就可以。但是实际上你很难找到一个合适地方扎营。

这和驴友路线不一样。那些地方,会有一块块的已经平整过的土地给你扎营。尤其美国这样的国家,国家公园里有大片大片的camping ground。

但是在大多数山野,你会发现基本上没有平地。你可以试试从从永嘉翻山走到青田、缙云,或者走到仙居,就会发现走上百里路也找不到平地。

平地通常在村庄附近。但是,陌生的村庄是不会收留你的,物资匮乏的时候,他们首先看上的是你的背包里的物资,十有八九你的东西会被他们瓜分。如果你看过电影「盲山」,或者看过一些村里人合伙抢劫过路货车的新闻,就能理解他们的乡村文化:若是村里自己人,就是齐心合力抢别人的同伴。若是外人,抢你没商量。

不要幻想礼仪之邦或者民风淳朴,那是物资丰裕年代才有的事情。一旦匮乏,他人就变成最危险的东西。你怎么可以指望别人会眼睁睁看着自己家人饿死,却不抢劫你的货物?

所以你只能去无人地带躲藏。

但是在人口稠密的今天,几乎任何无人地带都是不适合让人类生存的。你去山上找一块3米宽见方的搭帐篷平地都不容易,更别说平整。即使找到一小块平地,附近通常也是没用溪流的。

你若能找到优诗美地、黄石公园这样的好地方,或者五台山这样平缓的山,或者武功山这样山顶还有大平地的地方,那就可以扎营。但是若是只能躲在浙南闽北那种山,或者云南广西边境那种山,就只能被灌木乱藤纠缠。

竹林、灌木丛里或许能找到一些空地。但是又安全又舒服的地方,很难找到。

戳破“户外生存”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4、毒虫

你很快发现,大自然有很多你不喜欢的东西。不计其数的蚊子,让你无处可逃。山上还会有蚂蟥,黏在你的鞋子边上,你进帐篷的时候是看不到细细的蚂蟥的,早上睡醒发现四条喝足了血的鼓胀蚂蟥躺在你身边,你的伤口一堆血。

你会恶心得只想把帐篷也扔了。但是你不能扔,你若扔了帐篷,今夜就会被几百个蚊子和几十条蚂蟥咬。

除了蚂蟥和蚊子,还有马蜂;除了马蜂,还有很多别的昆虫也会叮人。比如酷似大苍蝇的牛氓。

戳破“户外生存”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还会有更可怕的动物:毒蛇。无论是舟山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蝮蛇、竹叶青、银环蛇,都不是吃素的。偶尔还可能遇到白头蝰,那是你运气好,能遇到这么珍稀的毒蛇。

有些虫子基本上无害,但是一旦爬到你身上就会让你很恶心。你有时候会发现帐篷里会混进来几条马陆。

戳破“户外生存”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野外住几天,你就羡慕驴友走的路线,即使是看起来又累又险的,至少清爽干净视野好,比你住的地方舒服。这时候,你会理解当年游击队在山上打游击是多么艰辛。尤其是热带雨林里的游击队,那些丛林真不是人呆的。

5、狩猎和采集

你背包里的食物会很快消耗完。

不要幻想在山上狩猎果腹。现在山上并没有很多你能抓得到的野生动物。也许你奔波一整天 ,抓到的猎物是这样的:六只三克重的蝗虫,一条螳螂,一只蜻蜓,二只十克重的蛙,一条三十克重的蜥蜴,二条六克重的小鱼。

这大概是一个普通的城市白领青年在野外狩猎的平均水平。

虽然你可能随身带一把弹弓,甚至一把弓箭,但是大多数人的技艺,还不足以射杀一只二十米远的小鸟。

有一张搞笑照片:军人野外生存训练,几个人站在山上水潭里高举一条带鱼——他们可能是真不知道带鱼是不能在淡水里找到的。很多军人野外生存训练就是靠偷老乡的鸡鸭、挖田里的番薯来填饱肚子的。

戳破“户外生存”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别觉得特种兵有什么特殊能力,他们野外捕食能力和常人差不多。抓不到合适食物,只能挖蚯蚓生吃。若是运气好,或许可以抓到一条蛇生吃,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没那么好运。

山上或许有一些野果,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你是找不到的。偶尔找到了,你发现自己不会爬树,有没有专门摘野果的工具。即使捡到野果,不知道是否有毒,不敢吃。

野菜是可以考虑的。我试过在山上找野菜,蒲公英和马齿苋经常可以找到,运气好的时候一次可以找到几十斤蒲公英。虽然可以吃,可是基本上没有热量可以吸收,靠蒲公英长期生活并不靠谱。

另一种极其容易找到的是一种叫河里藤的野草,原产南美洲,日本人把它当猪饲料引入中国,因为四明山里打游击的新四军三五支队经常吃它,而被叫做革命草。

革命草是可以填肚子却不能提供营养的东西。1960年很多人吃革命草,但是它对活命贡献不大,只是略微强于观音土。营养价值远不如蚯蚓和虫子。

戳破“户外生存”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6、自然灾害

在山上,自然灾害远胜平原。如果来一次台风,山洪爆发可能冲走你,山体滑坡可能覆盖你,折断的树木,或滚落的石头,都可能砸死你。前年就有个宁波驴友,台风天爬山死了。

普通帐篷大概可以承受八级风到九级风。面对十几级的台风,它会飞得无影无踪。地钉和拉绳,那时候都是不堪一击的。

还有一种可怕的场景是峡谷里的洪水。在非常时期,你可能很久没有天气预报消息,也没有关注附近的天气。某天,你看到天气晴朗,到峡谷打水。这时候上游几十公里或一百公里之外正在下暴雨,你不知道。你看到清澈的溪水里有一小股黄色的浊流,逐渐加大。你还没回过神来,正在想怎么回事,水位已经飞快上涨,洪峰到了,你想逃离已经来不及了。你通常只有半分钟的逃生时间,你若不能飞快爬到高处,基本上就死定了。

戳破“户外生存”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至于其他的意外,得看天命。比如一群驴友在楠溪江畔,忽然山上滚下一块十几吨重的大石头,这种事就只能看运气了。也有驴友在雅鲁藏布江边上被跌落的石头砸中,滚入江水。

另一种危险是失温。在户外,即使只有十几度的气温,若是你打湿了,也可能失温而死。

戳破“户外生存”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7、人类

目前山上并没有很多老虎黑熊,连金钱豹都已经是珍惜动物,所以大体上不需要担心。

但是人类却是最危险的动物。即使是太平盛世,驴友们扎营也会尽量避开附近有村庄的地方。驴友集体被抢劫的事,也是层出不穷。这些驴友并没有带太多物资,也没有很多现金。

在非常时期,你若全家出来进山,通常都会带很多物资,贴身衣服里甚至还会有大叠的现金、沉甸甸的金条。你的物资就是别人垂涎的目标。

那时候,山上的人口密度会变大,他们很快也会物资匮乏。很快也会饿肚子,饿到很瘦。你睡在帐篷里并不安全,你看不到外面,外面的人却看得到你的帐篷。你在帐篷里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总之,非常时期带个背包在山上长期生活并不浪漫,而是非常艰难危险的,与太平年代上山休闲不是一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