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羅大佑有三首“戀曲”,一首是《戀曲1980》,一首是《戀曲1990》,另一首是《戀曲2000》,前兩首作為流行歌曲,都流傳甚廣。

而《戀曲2000》,其實已經超越一般流行歌曲的範疇,更像是一首藝術歌曲,這樣的歌曲流傳不甚廣,也是對的。因為像這樣的歌曲如果被全民傳唱,那才恐怖呢,對吧!

三首“戀曲”中,《戀曲1990》因為後來被許冠傑改成了粵語版的《阿郎戀曲》,並且成為了電影《阿郎的故事》主題曲,就更增加了歌曲的傳播效應。而這首粵語版的作品,還在一年之後,獲得了1990年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雖然,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阿郎戀曲》並不算原創歌曲。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一轉眼,時光已經來到了2020年,我們沒有等到《戀曲2010》,也依然沒有等來《戀曲2020》。而現在回過頭再聽一遍《戀曲2000》,突然醒悟到,羅大佑後來不寫《戀曲2010》和《戀曲2020》,是對的。

因為之前的三首“戀曲”,真的已經把一個人的眼界,能夠感知到和想象出的“戀曲”情境給寫完了。尤其是《戀曲2000》,已經從喜馬拉雅寫到了西伯利亞,更把戀曲寫成了跨越千年的神話,這後面還怎麼寫?

《戀曲2000》這首歌的氣質,也是《戀曲2000》這張專輯的氣質。

很多人都會說羅大佑的傳奇和偉大,但很多時候卻說不清楚具體的原因。就我個人的理解,早期的專輯,尤其是《之乎者也》和《未來的主人翁》就不用說了,那種既有視野又很人文,既結構豐富又旋律優美的作品,怎麼吹都不為過。

但羅大佑的另一種獨特的氣質,則在《戀曲2000》這張專輯盡顯無疑,那就是居高臨下。

是的,聽《戀曲2000》裡的羅大佑,就像是以俯瞰的姿態,居高臨下地唱給蒼生聽。這麼聽起來,很像是一個音樂人過於膨脹,真把自己當成了音樂教父。但事實上,從《戀曲2000》這張專輯的音樂來看,羅大佑確實配得上他的“膨脹”。

不把這張專輯說得神乎其神了,讓我們一起來把它重新請回人間,從幕後學、版本學,以及旁徵博引等等角度,來重新捋一捋這張其實很多人已經聽爛的唱片。

開工!

《戀曲2000》當然有無數個發行版本,臺灣有臺灣的版本,內地有內地的版本,還有新馬版等等版本,但這些介質層面的版本,不是這裡要討論的,畢竟我不賣二手唱片,把版本分析太多了,反面會造成二手碟市的漲價,不值當。

這裡要說的是以歌曲不同來區分的版本,這樣一來就很明確了,《戀曲2000》只有兩個版本,一個是中國內地版,一個是其它版本。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中國內地的版本,是“上海聲像”從“滾石唱片”引進的,而且是在當年(1994年)同步引進。於是,《戀曲2000》這張專輯,也成了羅大佑第一張被引進到中國內地的CD專輯。

而內地版與海外版的《戀曲2000》,卻有一首歌曲的不同。海外版本的《五十塊錢》,在引進過程中,因為&…%#¥@*的原因,消失了。

儘管如此,我也想借此借表揚一下早年某些內地引進商,雖然刪歌是天災,但是你們儘量還是以彌補的手法,多少挽回一點損失。

比如像《戀曲2000》這張專輯的引進版,就用《大地的孩子》毫無PS痕跡的替換掉了《五十塊錢》這首歌曲。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引進版的引入,由於《異域II孤軍》這張電影原聲很一般的銷量,很有可能埋沒了這麼一首好歌。雖然我知道這種說法很牽強,很苦中作樂,但道理還是對的,對吧!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大地的孩子》原本是電影《異域之末路英雄》中的歌曲,後者的OST,當時也是由羅大佑的“音樂工廠”負責的。這部電影有梁朝偉、關之琳、吳孟達、庹宗華、林志穎等出演,具體的劇情就不說了。

反正《大地的孩子》出現在這張專輯裡,還是非常和諧的,畢竟編曲同樣也是羅大佑和花比傲,而他們兩人,正是《戀曲2000》這張專輯的編曲,主導了整張專輯的音樂走向。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花比傲也是華語樂壇一個很神奇的音樂人,作為一個意大利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最後成了音樂界的“白求恩”……但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意大利人,他當時在羅大佑“音樂工廠”打工時期的那些作品,比如《似是故人來》、《情深義更深》、《道》,以及那首很多人都會唱的《東方之珠》,竟然編的比東方音樂人還更具有東方氣質。

而原名Fabio Carli的花比傲,他的中文名字,是梁偉文取的。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在《戀曲2000》專輯裡,開場的《東風》就是花比傲編曲的。加入了中國大鼓,再加上近似於藏族銅欽的低音設計,讓整首專輯擁有了特別的律動和動態,很有千軍萬馬的氣勢,天高海闊又殺氣騰騰,把羅大佑原來用吉他寫的曲子,拔高了很多。

《就這麼樣吧》、《倒影》和《天雨》裡的曼陀鈴,都是神來之筆,這也是我第二次在流行音樂裡,聽到曼陀鈴的演奏,上一次則是袁鳳瑛的《天若有情》,後者的編曲和曼陀鈴演奏,同樣也是花比傲。

雖然是羅大佑的個人專輯,但《戀曲2000》這張唱片,卻有一個歌王躲在背後……當伴唱,他就是張偉文。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張偉文是1978年TVB第一屆業餘歌唱大賽的冠軍。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故鄉的雨》、《離別的叮嚀》和《處處是故鄉》等歌曲,也算是風靡過一陣。不過,從1985年之後,因為在幕前的事業陷入瓶頸,張偉文也開始轉向幕後,成為了汪明荃、張國榮、譚詠麟、許冠傑和林子祥等歌手的和聲,並且因此被稱為“和音界天王”。

這張專輯裡的《東風》和《戀曲2000》兩首歌曲裡,就都有張偉文參與和聲,與他一起的和聲的,除了羅大佑本人和在上海當地請到的合唱團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人,他叫Barry Chung。

和張偉文一樣,Barry Chung其實也不是一個單純的和聲歌手,他既能作曲也能彈吉他,同樣也會編曲和製作。我說一首作品,大概可以加深你對Barry Chung的印象,王菲的《你喜歡不如我喜歡》,就是Barry Chung和Adrian Chan共同編曲的。後者的中文名,叫陳偉文。

我再說一件事,讓你繼續加深印象。金培達擔任配樂的《伊莎貝拉》,曾經獲得第56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最佳電影音樂”,而這部配樂中的吉他,也是由Barry Chung彈奏的。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在《戀曲2000》專輯發行的12年後,Barry Chung還參加了USA Song Writing Competition(全美歌曲創作大賽),不僅有四首作品入圍了冠軍候選,最終還憑藉《Once You Know》拿到了冠軍,成為第一首獲得此項大賽冠軍的中國人。

其實張偉文和Barry Chung,在“音樂工廠”的前兩張合輯裡,就已經開始擔任和聲。而和他們同時擔任“音樂工廠”和聲的,還有Joey、Albert和Patrick等歌手。其實這三位歌手,也非無名之輩,他們分別是鄧建明、雷有曜和雷有輝。對的,他們都是“太極”樂隊的成員。

如果你覺得聽張偉文和Barry Chung唱和聲不過癮,可以去聽一下《音樂工廠III兒童樂園》這張合輯,這也是“音樂工廠”廠牌的最後一張合輯,而張偉文和Barry Chung在裡面一起唱了一首《未來警察》。這是日本卡通片《機動警察》香港地區版本的主題曲,也是他們兩人唯一一首合作的主唱作品。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被內地引進版刪除的《五十塊錢》,歌曲本身就不多做介紹了,還是說說音樂吧。

《五十塊錢》也是專輯裡最搖滾的歌曲,吉他手鮑以正,是香港音樂圈擅長爵士和布魯斯風格的吉他手,曾經和黃貫中、劉賢德(‘太極’樂隊)等等音樂人,都有過合作,這幾年也經常可以在一些發燒碟裡見到他。他在《五十塊錢》裡的吉他Solo,當然非常布魯斯。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而陳奐仁對鮑以正的評價,就是“無論如何勤力去練習,也不會像鮑以正彈結他那樣,彈到一個好高的水平”。這個評價,很高了。

另一首同樣樂隊化編制的作品《臺北紅玫瑰》,也是專輯中傳播相對比較廣泛的作品,因為這首歌曲也是專輯裡曲風最不一樣的作品。

《臺北紅玫瑰》就像是日據時酒廊風歌曲,比較起來,就算是臺客搖滾代表的伍佰老師,他最古樸風格的歌曲,都比《臺北紅玫瑰》要前衛很多。

《臺北紅玫瑰》也是最匹配專輯封面和內頁底色氣質的歌曲,濃豔瑰麗。不過,雖然是一首香豔的歌曲,但在羅大佑唱來,卻絲毫不低俗,雖然這已經是《戀曲2000》這張居高臨下的專輯裡,最人間、天堂的一首歌曲,但在羅大佑演繹起來,依然有些沉重、有些喪。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這首歌曲的貝司手和鼓手,與《五十塊錢》一樣,分別是Paulo Candelaria和Larry Hammond,薩克斯的貫穿始終,則是整首歌曲的靈魂。而這首歌曲的吉他演奏,則是羅大佑本佑。

說到封面,羅大佑這張專輯那個扭曲的人臉造型,怕是很多人少年和青春期的惡夢,這個封面有沒有影響到專輯的銷量,也是一個可以值得研究的課題。不過,根據設計師李明道的初衷,之所以設計這樣一個古怪的封面,是因為他覺得羅大佑太複雜,所以才想出了這個將他五官移位的設計。

但我聽起來,似乎更復雜了。

說起《臺北紅玫瑰》這首歌曲,其實歷史上還有另一首同名歌曲,是鄧麗君演唱的。

鄧麗君演唱的《臺北紅玫瑰》,收錄在她個人第11張專輯《再會吧!17歲》,也是由“宇宙唱片”推出的一張唱片。

因為唱片推出的年代久遠,那個年代對於作品作者的署名還比較任性,所以現在已經不知道鄧麗君版的《臺北紅玫瑰》,是由誰作曲的了。只是從當時的情況來推斷,這應該是一首日本作品的翻唱,倒是作詞人,“宇宙唱片”在封底明確的印了李德安這個名字。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其它信息還包括——指揮:王裔旺、編曲:劉清池、伴奏:宇宙電吉他樂團,以及錄音:龔幸道。

鄧麗君的這首《臺北紅玫瑰》,怎麼說呢……只能說,人都有年輕的時候。而鄧麗君版的《臺北紅玫瑰》,後來還曾經被徐小鳳翻唱過,除了歌名改成《美麗紅玫瑰》,歌詞也略有不同。

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羅大佑在寫《臺北紅玫瑰》這首歌曲時,是不是知道還有鄧麗君的那個版本。因為這首歌曲,很少有看到創作背景的介紹,從臆想的角度來講,總覺得羅大佑是因為鄧麗君的《臺北紅玫瑰》,從而寫下了自己的《臺北紅玫瑰》。

但說到羅大佑和鄧麗君之間真實的淵源,以下所說的,卻並非臆想。

早在1983年,因為羅大佑憑藉首張專輯《之乎者也》的聲名鵲起,就讓他獲得了鄧麗君團隊的關注,並且向羅大佑邀約一首歌曲。羅大佑也從自己即將發行的第二張個人專輯裡,挑選了一首壓箱底、也是最適合鄧麗君的歌曲給鄧麗君。這首歌,就是《愛的箴言》。

不過,鄧麗君第一次唱羅大佑的這首歌曲,用的卻是日文,而取名為《白いアマリリス》(白色的孤挺花)的這首歌曲,也收錄在鄧麗君1983年的日文專輯《旅人》之中。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倒是這首歌曲的中文原版,鄧麗君直到一年後的1984年,才收錄在“島國之情歌第八集”的《愛的使者》中。而此時,羅大佑已經在1983年的《未來主人翁》裡,首唱了《愛的箴言》這首歌曲的中文版。

而在鄧麗君《愛的使者》推出的十年後,即《戀曲2000》專輯發行期1994年11月的一個月前,羅大佑終於有機會同臺,和歌后鄧麗君共唱了一曲《梅花》。這是他們第二次音樂上的合作,也是他們第一次的同臺合作,不知道他們此時有沒有交流過《臺北紅玫瑰》這首歌曲,但他們倒真的交流了另一張專輯。

這張專輯,就是永遠留在概念裡不能發行的《春夢秋雲》。《春夢秋雲》的概念,其實就來自於《淡淡幽情》這張專輯,它既是《淡淡幽情》的延伸,也可以說就是一張姊妹專輯。

居高臨下的羅大佑,讓自己也高山仰止了

因為給唐詩宋詞重新配樂的《淡淡幽情》,讓鄧麗君贏得了市場和口碑的雙重肯定,所以她也想將這個概念延續下去,於是就想到了與羅大佑合作。可惜的是,因為1995年的意外離世,也讓鄧麗君的《春夢秋雲》,最終成了夢和雲……

無論如何,《戀曲2000》都是代表羅大佑音樂性巔峰的個人專輯,這也是一張可以用宏大、壯闊等等詞來形容的專輯。尤其是專輯同名曲,這哪裡還是一首戀曲,簡直就是一首史詩啊!這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怎能不讓後人高山仰止。

當然,也包括羅大佑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