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道理是你18岁时嗤之以鼻,30岁时恍然大悟的?

曾老师教育装备测评


刚上班时我二十岁,单位组织考试,我也不着急学,考前看看书就行了,而且成绩还不错,考个第一第二也是常事。当时一些老同志告诉我,他们原来二十来岁也是记性好,现在上了四十岁看过知识点也记不住。当时我很不以为然,觉得是本身你的素质不高,再年轻也没用(当然是心里想,嘴上不会说)。现在我四十五了,发现看了书真记不住,人家年轻孩子记忆力就是好,考试也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所以说人年纪大,体力脑力真不行了。[捂脸][捂脸][捂脸]


竹篱笆下二胡声


十八岁的时候,总是搞不懂,每次跟家里要钱,妈妈总是说没钱啦,学校又要钱了……现在才明白,当时兄妹三个同时开学,这笔不小得费用,真的可以让一个农民家庭,只靠种地得来的那点收入崩溃,现在想想,父母真不容易!



安和祥


人多力量大,我相信这句话,但一致认为,在真理面前,人再多也抵不上一个真理,七两搏千斤,这是千斤顶的力量。年轻时候,曾意气风发,对于那些仗势欺人的人我嗤之以鼻。初中毕业了,听说某人依靠亲成上位,找了个钱饭碗,我也对地嗤之以鼻,经过时间的打磨,终于,我慢慢地知道了,也明白了,那些我曾经嗤之以鼻的东西其实就是最实用的东西,那些嗤之以鼻的东西才是硬道理


风雨中的前行者


18岁上了个普通高中,一堆人说读书无用论,什么英语化学有几个能用到的,结果找工作后才发现,没点专业技能只能干干最基础的体力活动,运气好干个文员之类的体面活,读书仍然是提高自己收入的最直接的做法。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结果工作你发现,基础工作那一堆老师傅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工龄,有些老师傅整个单位都说他技术好,然而职业永远不变,想想也是,好的岗位盯得人多的是,早就被一群关系户盯上了,哪轮得到那些没啥关系的基础工人。


午夜发呆ing


门当户对。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越来越发现“老人言”的份量。这样的慧语太多太多,就以门当户对为例吧。

毕竟,婚姻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事关一个人大半辈子的幸福。即使社会开明,但谁又不想“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呢。

只可惜很多年轻人更愿意相信“有情饮水饱”,甚至片面强调感情的重要性,可以只要爱情不要面包。把自己青春和热血来赌对方的人品,用意志力去抗衡三观的差异,结果如何恐怕要看个人造化了。

门当户对正确理解应该是男女双方及对方家庭最好是经济水平相当、个人能力相当,尤其是三观上能够彼此契合。以免婚后出现鸡同鸭讲、大失所望、无话可说、鸡飞狗跳的局面,避免悲剧的发生。大人可怜,幼子无辜。

相较于波澜壮阔,我更喜欢细水长流。

轻松享受岁月静好,何须他人为你负重前行。



冰心在水瓶


十八岁时,最嗤之以鼻的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觉得人这样想是自私自利,30岁后突然发现这句话也很有道理,自己都没整明白,还有闲心去操心别人的事?穷则独善其身,富则达济天下,这才是至理名言!!!





逍遥游涛哥


就我一个快到三十岁的人来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一定会有一些后悔的事。年轻的时候,可能一定会有撞了南墙都不回头的事。年轻会觉得,我从不后悔,因为后悔也没有用。现在站在30岁的路口,往回看会觉得,如果当初不那么做的话,或者当初选了另一个,会不会结果就不一样了。

现在只是觉得,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或者父母讲的大道理,部分正确吧。好好读书之类的,或许能保证职场开局还不错。但是什么时候遇到不幸了,遇到坎坷,或者遇到贵人了,这个说不准。

人和环境一定是会一直变化的。或许你30岁奉为真理的道理,再过几年回去看看,又会觉得不一样。


市石武渡


我今年三十岁

我都快忘记18岁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但是我一直都记得那句

“你一定要努力,考个好大学。”

嗯 很可惜 我没有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我以前对这句话半信半疑

现在我深有体会坚信不疑

如果你现在18岁就好好学习

知识它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知识它真的可以让你看到不同的你

但请不要用金钱和利益去衡量


Ache20


1.金钱观,以前看戏,觉得刘三姐、白毛女是身边好女人的典范,财政员外是反面教材,现在明白全错了!有钱才光鲜,有钱才受人敬仰,有钱说话才是话,有钱,女人才爱。

2.当年我叔总跟我们说,找老婆,要找小腿腿脚纤巧的,像鸡姑娘那样的匀称精巧的,鹅蛋脸面部流畅饱满的,不能找三大五粗,面骨铮铮的。当时我嗤之以鼻,认为书上说,人不可貌相是对的。后来才发现,果不其然。

3.……


设置好完成跳过


18岁时我想将来要拯救全世界!40岁后发现全世界都拯救不了我!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