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火化后基因去了哪里?

健健的视频


火化就是人体组织不断碳化的过程,最后剩下的灰以及骨骼,那么问题来了,火化之后,基因信息去了哪里?还在吗?

首先,我们先要知道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是DNA的一小部分,所以说,要看基因怎么样了,还得看DNA怎么样了。

火化炉里的高温一般在800-1000℃左右,这样的高温可以使得人体的每个部位的组织都碳化,因此,DNA被完全破坏了,至于还能不能采取特殊手段提取一些基因出来,个人觉得可能性不大,虽然之前有过2起严重焚烧案确认受害者身份信息的,但是这个温度是没有火化炉中的温度高的。

人燃烧的过程中,DNA会变性、瓦解,最后也会跟随细胞转变为无机质,那些存在于DNA上面的基因信息最终也会被焚毁。

火化炉中出来的灰与骨骼基本上都是碳完全燃烧之后的白色产物,剩下来的白色骨块,用木锤敲敲就碎了,然后将这些骨与灰的混合物倒入罐子中,送交给家属。

骨灰中以磷酸盐、钙盐为主,主要成分是钙、磷、氧、碳。要问基因去了哪里?打个形象的比喻吧,你将写满字的纸张完全焚毁并碾成灰烬之后,字迹去了哪里呢?字迹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存在着,只是无法辨认了而已,基因呢,就是这里的字迹了。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探讨。我是科幻船坞,感谢大家的阅读与关注


科学船坞


关于此问题,我们先看看基因在哪?然后基因的载体火化后去哪了?



1,基因载体:

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一个人从父母爱情结晶,父亲母亲各贡献23条染色体,组成一个受精卵,然后受精卵几何倍数扩增,分化除了我们的身体,四肢和各个器官,并且都和原始受精卵的基因保持一致。



2,身体火化:

是利用工业化的火花炉子,它的温度可高达870-980°C(1600-1800°F)确保能瓦解尸体,尸体最后变成了一堆骨灰,骨灰X射线粉晶衍射中显示,和磷灰石相似,人体的有机质已经全部火化并燃烧,剩下的成分就是无机质,元素成分以钙、磷、氧、碳为主,所以基因的载体没了。



3,基因去哪了?

基因载体火化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基因的化学元素成份是碳,氢,氧,氮,磷,可见基因最后一块被火化,组成了最后一小堆的骨灰。

所以来说,人的基因最后随着它的载体,人。一块变成一堆多元素组成的骨灰。


90后聊基因


基因的本质就是一大堆化学物质,不幸的是这堆化学物质无法承受太高的温度并且是可以燃烧的,所以生物体火化之后自身携带的基因都被作为燃料烧掉了,最后变成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或者磷酸盐等固体灰烬。


虽然有些刑事案件中,法医能够从烧毁严重的尸体中提取出基因信息并帮助破案,但这种情况和火化是完全不同的。火化时,身体的所有部分都被充分燃烧,原本的化学组成都已经被打乱了,整个生物体都已经作为燃料被燃烧,分解为最基础的物质,遗传信息都已经被破坏了。而刑事案件中,尸体往往不会被全部焚烧殆尽,或者有部分物质残留。而遗传物质存在于每一个细胞中,理论上说,只要有一个细胞存在,遗传物质就能够全部解析出来。

其实不止是火化,即便是其他的尸体处理方式,遗传信息最终的归宿都是重新回归大自然,然后继续参与循环。

说到这里,大家会不会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们吸入肺部的空气中有部分二氧化碳来自在我们之前死亡的生物体,我们喝的水中有部分水分子来自在我们之前死亡的生物体,等到我们逝去,我们身体中的一些分子原子也会被后世人重新吃下去喝下去……不说了,我先去吐一会儿……


张家小智儿


这个问题好像哪里不通顺,人、死后跟活着是一样的,除了构造的改变:死了就是灰尘,活着是骨骼、肌肉、神经的组合。但是,它所存在的或者说存续的这个基因还是依然存在身体或者骨灰里。


咱们看到的人是一个人,你把整个人的构造剖析分开来看,她(他)是有骨骼,肌肉,血管,神经这四大部分组成。每个组织部分又有很多的分子,细胞组合而成,所以说,每个人的基因是各有不同,而每个家族又有着相中的基因,这就是我的血缘关系。

世间万物都在轮回:就像大树,从一颗种子到发芽,再到小树苗,然后是在岁月中长成参天大树,然后死亡。再然后就是结果子,落入大地发芽长苗,再就是大树,这就是轮回。



同样的道理,万物如此,人也在其列:

呱呱坠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婴幼儿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子女便是你的种子,然后子女的子女世世代代的相序。

你的基因,一部分留在子子孙孙的体内,一部分在你已经化为灰尘里带去了泥土,回归了大自然之中。


爱吃鱼皮豆的米奇


朴素的五行学说早己说明了这个问题!火生什么?土!骨灰骨块是什么?土!士生金!金!化学原素!人的基因就变了化学原素!金生什么?生水!水是生命源泉!水生木!木代表生命!人的基因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了再生!木生火!如此循环不止!所以人的基因并没有消失!人的基因也是物质!遵循物质不灭定律!


东北老大哥8


在生物学中,基因是遗传的基本物理和功能单位,是DNA或RNA组成的核苷酸序列。基因起着指令的作用,可以编码蛋白质,然而许多基因也并不编码蛋白质。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DNA首先转录为RNA,将编码蛋白质的信息存储到RNA中,RNA可以直接起作用,也可以作为是执行某种功能的蛋白质的中间模板。在人类中,基因的大小从几百个DNA碱基到超过200万个碱基不等。所以基因本质上存储于人体每个细胞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上。

然而,DNA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在体外几乎都不能稳定的存在。一旦人体死亡,DNA就会开始降解。在自然环境中,它可能需要数万年才会最终会消失,所以有时在确定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从他使用过的生活物品中收集其DNA。但是,温度是影响生物大分子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高温会导致生物大分子变性,不到100度就能使DNA彻底变性,火化时的温度在500到1000摄氏度,并且持续1-2小时,这将所有的DNA都变成灰烬、水蒸气和碳氮氧化物。因此个体所携带的基因也就灰飞烟灭,所以,目前想要克隆动物都必须先获得其生前的活体组织细胞核,才具备个体的全部基因。

基因向生物体后代传递的遗传的基础,由于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因此在复制后的DNA还跟原来的DNA携带同样的基因信息。个人的全套基因不会永远存在,但是在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个体的一部分基因会保留在基因库中。一个人的基因片段将会活在他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和他们所有的后代身上,也有一部分相同的基因会活在兄弟姐妹和其他任何亲戚身上。事实上大多数基因在所有人类身上都是一样的,但少数基因(不到总数的1%)在人与人之间略有不同,这些微小的差异形成了每个人独特的遗传特征。

每个人的每个基因都有两份拷贝,一份来自父亲,一份来自母亲。只有在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只携带着一份基因拷贝,即只有一组染色体。在有性生殖中,精子细胞与卵细胞结合,形成新生物体的第一个细胞,这一过程被称为受精。受精卵有两套23条染色体和一整套制造更多细胞所需的基因指令,最终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新个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来自双亲的基因。


科学闰土


想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基因是什么?基因都存储在什么地方?储存方式如何?

1.从遗传角度看基因

从生物遗传角度讲,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在通常的二倍体的细胞或个体中,能维持配子或配子体正常功能的最低数目的一套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或基因组,一个基因组中包含一整套基因。因此人类的的基因也存在于染色体中,同时染色体分布在人体细胞中。

2. 遗传信息的保存方式

目前,带有遗传信息的体细胞有多种保存方式,包括液氮,超低温和常温保存等,但可以肯定的是高温可以使DNA降解、变性甚至被严重破坏,无法达到保存完整遗传信息的目的。

3. 火化后的基因

火化通俗点儿讲其实就是在火化炉中经过800-1000℃的高温将人体组织碳化的过程,显而易见,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基因已经无法保证其正常的形态结构,原本存储人体遗传信息的基因连同细胞组织一起被燃烧,有机物燃烧殆尽,剩下的只有无机物,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没有基因了。

总而言之,基因的载体没了,基因也就不复存在了。


基因那些事


化成灰只有分子,原子了。


棋人棋道


斯人已去,化为元素。生命密码己传承后人。吾辈无需牵挂。好好继承,发扬光大。


原来都是丫鸦


基因、DNA/核酸、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不同层面,基因为DNA(脱氧核糖核酸)上的决定生命体特定性状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其基本构成单位为核苷酸,染色体为DNA结合在组蛋白上的大分子形式。核苷酸分子结构如图,由碳基戊糖、含氮的碱基以及磷酸基组成,基本化学元素为CHONP(碳氢氧氮磷),燃烧为剧烈氧化过程,变为CO2、水、NO2等回归大气或同细胞中其他物质反应生成固态化合物回归大地,故曰“尘归尘 土归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