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和郭德綱搭檔同臺,為什麼最開始於謙有些反感和抵觸呢?

相聲小蝦仁兒



于謙是在劇團領導的安排下,與郭德綱搭檔說相聲的。最初,于謙確實有牴觸,但不是因為郭德綱,而是因為于謙當時已經幾乎放棄相聲了。

于謙師從相聲名家石富寬先生,一身基本功非常紮實。可是在九十年代,相聲已經逐漸沒落,當時各大晚會都是小品的天下。于謙對相聲很是失望,認為說相聲沒有什麼出路,幾乎已經放棄了相聲。當時的于謙雖然在劇團有編制,但幾乎不去上班,由於缺勤嚴重,每個月本應該有幾百塊的工資發到手只有幾塊錢。


這段時間大概有十年,期間于謙學習了表演和導演,經常在各影視作品中出現。對於演戲,于謙也是很有天賦的,當時的于謙演戲收入也很可觀。

2002年,劇團經常下鄉演出,但是演員很少,他們邀請到了郭德綱過來幫忙演出。而郭德綱當時的德雲社並不樂觀,他也需要這種演出賺點外快,來支持德雲社的運行。可是劇團卻找不到一個能為郭德綱捧哏的演員,於是領導找到了于謙。

這個時候于謙在外面演戲收入很好,並不想回去捧哏,也就是說對回去說相聲是有牴觸的。最後還是劇團領導強行命令下,于謙才回到劇團為郭德綱捧哏。


誰也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搭檔居然成就了二人的黃金搭檔,使二人成為當今相聲界最受歡迎的這對演員。

在第一次的搭檔演出之後,二人都有很大的感受郭德綱本是捧哏演員出身,一下子看出于謙的能力高。于謙也沒想到這個並不怎麼出名的郭德綱,相聲功底這麼紮實,沒想到原來相聲居然可以這麼說,這麼快樂。


二人就這麼在劇團的安排下,兼職的搭檔演出了兩年左右時間。2004年上半年,于謙辭去劇團的工作,正式加入德雲社。2004年下半年德雲社就開始火了起來。不得不說,于謙對於德雲社是功不可沒的。


雨天論娛樂


于謙反感並牴觸的是相聲,而非郭德綱。

于謙十三歲時就考入相聲班學藝,從班裡畢業後,順利進入北京市曲藝團,雖是鐵飯碗,但演出機會很少.

拜師石富寬後不久,相聲已經呈下降趨勢,為了自謀生路,于謙又開始學習表演,並串場在各個劇組裡跑龍套,為了更進一步,開始嘗試著做導演,二十六歲時于謙從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而後又出演了幾部電視劇,不僅如此,他還在北京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擔任編導和主持人。

2000年時于謙和郭德綱第一次合作。那時北京演藝團裡的演員紛紛另謀出路,就連當初和于謙搭檔說相聲的劉穎也選擇出國留學,此時劇團裡接了下鄉演出得活,礙於沒有演員的囧境,故臨時找郭德綱來“充數”。

據郭德綱自己說“團裡給開了很好的條件,只要他好好幹,日後他和他夫人連關係帶戶口,一塊都給解決了,”對於這個條件,郭德綱很激動,因為當時的郭德綱過得並不好。

他們租的房子每個月租金八百,妻子王惠為了交房租、連帶德雲社的日常開銷,把車和首飾典當了,才勉強度日,還有一些兒徒要吃喝,他說那個團沒在北京市內演出過,都是在郊區,人送外號郊區天王,而且給的酬勞也挺少,基本不上百,他想還有一堆兒徒要養活,如果不去,連這幾十塊都沒有。

等到那一看他們的團里人是真少,只來郭德綱一人肯定說不成相聲,所以就想到了閒了十年的于謙.

此時的于謙不願沾相聲,因為搭檔(劉穎)的離開,讓他深感這門藝術的“無趣”,讓于謙沒想到的是彆彆扭扭上臺,卻是令人喜悅的結局,由於郭德綱的相聲,才改變了于謙原有的觀念,而於謙也讓郭德綱吃驚,他說“于謙,就是說相聲的料,他抖的包袱,于謙都接得住,也從不覺得生硬。”

事後,兩個又合作了多次,直到04年于謙才辭去劇團的工作,正式成為郭德綱的黃金捧哏。

05年德雲社大火,接到的商演也越來越多,而郭德綱、于謙就是活招牌,很多人就是衝著他們的名號而來,有利就有弊,德雲社的大火,讓團裡一些小有名氣的人飄了,讓主流相聲界眼紅,先後經歷了團員出走,徒弟打人、被電視臺封殺等風波後,于謙也沒有離開郭德綱,反之從很多微小的事件裡,更容易看清一個人,對此,于謙更加信賴郭德綱,信任德雲社。

眾所周知于謙好玩,好的賴的只要找到于謙,他都能敞開心扉跟他聚一起,郭德綱則剛好相反。

于謙說他們私底下根本不在一塊聚會,更不要提一塊唱歌了,郭德綱是個特別不愛“吃飯”的人,平常演出主辦方如果有一起吃飯的要求,郭德綱都會提前協商好,他最多跟徒弟一起,如果有外人定不會參與飯局。

于謙性格謙卑,對於爭鬥之事更的深惡痛絕,而郭德綱的經歷造就了嫉惡如仇的性格,也恰恰適應現在的行情,于謙說“郭德綱的性格決定了德雲社的成功,如果換我來當德雲社的大管家,定沒有現在的輝煌,”由此,適合的人做合適的事,于謙和郭德綱也算彼此成就了。


影視控


問題有點含糊,看過於謙的相關採訪,當時的意思是于謙已然放棄相聲了,專業搞影視副業,和郭德綱合作是工作單位的要求,不願意幹但是得完成任務,有情緒很正常,但並非針對郭德綱
于謙和郭德綱合作十幾年,基本相安無事,早些年有傳言于謙因為分賬原因拒絕去外地演出,但看于謙這些年置辦的產業,掙的可不是小數目

說相聲搭檔一輩子的不多見,好的搭檔比結婚對象還難找,永遠親密無間沒矛盾不可能,但以郭德綱于謙的情商來看,除非有巨大的利益分歧,否則不會公之於眾,德雲社歷年風波,從未波及到于謙,可見為人處事之高明

按于謙的說法是如果不遇見郭德綱,他就不幹相聲了,于謙是當今相聲演員裡最好的捧哏,但作品幾乎都是郭德綱創作,兩個人對於相聲的理解基本一致,配合也好,郭德綱真正大紅大紫和于謙是分不開的

前十幾年說相聲不賺錢,于謙甚至開過一塊二的工資,聽著都可樂,客串影視劇一年也有幾萬的收入,當時可是不低了,他真正賺錢也是到德雲社以後,這兩人是相互成全,也是相互扶持過來的,德雲社歷次風波都沒影響于謙,但我相信有人鼓動過於謙退出德雲社

沒有真正的聖人,人和人交往大都是看好的一面,相互有個容忍體量,人人如此,沒必要對於一些事情刨根問底,何況是些捕風捉影的傳言,藝人展現出來的是他光鮮亮麗的一面,這就足夠了,拿著放大鏡仔細研究就算了吧,誰家兩口子睡覺不拉個窗簾啊


袖手看君


郭德綱和于謙搭檔最初人們還不習慣,所以有點反感。時間長了,人們熟悉並習慣了,這種反感便變喜歡代替了。郭德綱和于謙兩人性格完全不同,郭德綱是個急性子,幹什麼事都喜歡風風火火,說起話來也是口吐蓮花,語速很快。于謙性格溫和持重,遇亊喜歡冷靜思考,謀定而後動。說起話來也是一板一眼,有條不紊。他兩性格明顯不同,形成強烈反差。所以,歡眾開始不習慣,時間長了倒覺得兩人搭檔還真適合,快慢對比,反差明顯,鋪平墊穩,抖伸包袱,喜劇效果,相得益彰。


渝龍寶99611585070


現在看于謙老師當時有牴觸情緒是對的,從長遠看不利於于謙老師事業發展。

于謙老師很擅長導演和演員。

于謙老師在影視作品上很有發展前途,現在就算是玩票性質也是六十億影帝了。


帶著直鉤來釣魚兒


談不上反感和牴觸吧。

郭德綱能有今天的地步,肯定是少不了于謙的幫助,他在最落魄的時候,也是在於謙的推薦下,郭德綱才成功拜師侯耀文,從這時起,郭德綱的事業才開始有所起色。

04年的時候,郭德綱的劇場已經逐漸穩定了下來,門票銷售得也非常好,不過郭德綱當時的搭檔張文順年紀大了,郭德綱才邀請于謙加入,來做他的搭檔,後來才有了郭德綱和于謙,這對黃金搭檔!


遠鑑娛樂


因為于謙還沒有做好(相聲皇后)的準備


最美嘟嘟


于謙給你說了嗎??[酷拽][酷拽]


人在旅途125787418


在最近的一期《一郭匯》裡,郭德綱和兩位美女搭檔主播。以“飯局”為話題展開討論,但兩位美女太不給力,完全接不住老郭的話。問什麼都答不上來,把貴妃醉酒的“貴妃”回答成是虞姬。這把老郭“愁”的!節目裡郭德綱提到有一次在山西演出的事,說是這些年遇見的“最會省錢的”演出方。竟然拿剩的礦泉水兌成整瓶給郭德綱他們喝!吃飯的時候郭德綱說想省事,吃麵就行,結果人家真的跑到廚房說“就吃麵,炒菜都不要,都不要!”而且攔在廚房門口囑咐:給其他成員炒菜也不讓放肉,只給素菜吃。真是這樣的話也的確太極品了,郭德綱說他們“不光不會交朋友,你都對不起一撇一捺這個人字”!說的那麼嚴重,看來這個演出方把老郭傷的夠嗆。不止這次,之前郭德綱就已經把這事編進相聲段子裡了!在2013年的段子《一戶侯》裡面提這件事的時候,老郭說“這孫子當真了!”一不留神就爆了粗口。因為這點事膈應這麼多年老郭是不是小氣了點?具體情況我們不清楚,這個不好說。不過隨後老郭自曝交朋友方面他跟于謙不同,于謙是“來者不拒”“人家不把他傷害到極致他才不會跟人翻臉”。而他自己則是有點“死心眼”,覺得交朋友得平等,得“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才行,哥倆好得換來一邊大,不能總有人虧有人賺。換句話說,你對我不好那也就別怪我不把你當朋友。頗有點快意恩仇的意思,就像把演出方編進段子這事,所以他比較容易得罪人。他和于謙的這個不同之處你更欣賞哪一個呢?


奇怪畫師


主要問題有兩個,

第一個是備份問題,相聲的搭檔大部分是同輩合作。但是按資排位,于謙是郭德綱的長輩。

第二個是在郭德綱入團十年以來,于謙都是一個人表現,很少和人合作,剛開始肯定有些不適應。但是兩人可以說是上天註定的搭檔,兩人好比伯牙與子期,二人相逢,書寫了相聲屆的一段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