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伦的电影,它是如何以对白自然推动情节发展的?

香蕉不拿拿15


大家好

其实不单单是伍迪艾伦,比如昆丁塔伦蒂诺的很多作品都是有非常丰富的对白剧情。

这些作品场景可能有时候非常简单,就是几个人物在一个地方不停地对话,其实有很多信息都隐藏在里面,而后面发生的一些情节正好跟对话内容相呼应,这就是对话推动剧情的形式。

这类导演往往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因为他们特别会讲故事,不需要演员太多的表演就可以提现故事性,而且非常容易抓住观众,因为你可能不好好听他们讲什么后面发生的你就一头雾水了。

然后外国电影一般都喜欢前面平淡,后面高潮迭起,所以我哦对话推动剧情发展就可以在后面有很大的跃进的感觉,让观众不容易太猜到后面的剧情


darklibra


被誉为“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继卓别林后最杰出的喜剧天才”伍迪·艾伦,在剧作方面有非常过人的天赋。

伍迪·艾伦最初是以一个编剧的身份进入电影圈的,这个身份让他导演的电影并不过分沉浸于象征性镜头中,而是更关注于剧作的结构与细节上。

他对于自己的剧作写作方面的要求也非常高,而最初其当导演的目的也正是由于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剧本拍摄完后自己都无法接受。

因此,他电影风格的形成更多是源于剧作,要理解他的电影,从剧作方面入手是最直接的。

他受卓别林、基顿、伯格曼的影响很大,从《安妮·霍尔》开始,他打破了以往的荒诞喜剧风格,开始加入了一些很深刻的主题,而随后伍迪·艾伦又对其进行了改变,在一些严肃题材的剧本中加入喜剧元素,而在一些喜剧创意中又更加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以及更层次的道德思考。有了这种整合才使其电影的风格更为成熟。

伍迪·艾伦虽然一直都在寻求改变,但都有个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从始至终保留下来的——幽默而带有讽刺性的对话。伍迪·艾伦本人曾多次提到对话对于其电影的重要性,这也是自己电影的魅力所在之处。

与其他影片相比,伍迪·艾伦的对话更具有想象力,并且蕴含着许多幽默的元素,在对话中经常带有伍迪·艾伦自己对宗教,两性以及道德的奇妙看法。

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大多还有个略微神经质的角色,这些话从他口中说出来看上去除了讽刺以外,更像是人物自身的一种忧虑,而这样的人物和对话只有伍迪·艾伦的电影中才能找到。

伍迪·艾伦很擅长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电影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这样的对话不但与整个电影的故事剧情有所关联,还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了故事的主题。因此在这一点上伍迪·艾伦与其它导演不同,他能熟练运用对白来代替抒情镜头,而他的电影节奏也是由于这类对话而变得更加丰富的。

他往往是把情节的重心、故事的发展、以及戏剧性场景等等对于剧本最重要的元素,统统都利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承接以及展现。

伍迪·艾伦并没有单纯只运用于情节和转换场景上,而是更加细腻的加之于人物对话,充满了精心设计的智慧。其中就包含了很多故事场景的转折点,以上这些构成的对话也就成为了其故事推进主要方式。

伍迪·艾伦的能力就在于,他能够通过对白把转折点完整巧妙地展现出来,让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微妙的变化,使故事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延续性。


配音经典


美国导演中,最有文学气质的,恐怕非伍迪.艾伦莫属。

他那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的对白,以人物对话自然推动情节进程的方式,还有影片头尾常常出现的话外音,都让人觉得他的电影明明就是视觉化了的都市小说:街头穿行的人群,那些难以安身的爱与孤寂,对话、笑话、疯话、痴话。

《曼哈顿》中的纽约在伍迪.艾伦的眼里无疑是全世界最浪漫的城市——减去一切杂音的黑白剪影,中央公园里散步泛舟,西区街头的小饭馆里觥筹交错,人生,爱情,音乐,艺术,总是熙熙攘攘。这个他爱了一辈子的城市一直是他电影中永恒的主角,直到2006年《赛点》伦敦取代纽约初登场,伍迪的标志性絮叨也不见了,风格大变让人诧异。我带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去看2008年这部《午夜巴塞罗那》,不知道从伦敦再到充满异域风情的西班牙巴塞罗那,伍迪.艾伦的视觉都市小说该怎么续写下去。结果,我也爱上了巴塞罗那。

电影开始,头脑清醒理性的Vicky(Rebecca Hall)与脑子里充斥了不切实际梦幻的Cristina(Scarlett Johansson)来到巴塞罗那住进Vicky的亲戚家打发夏天。二人在一次画展上邂逅了当地画家Juan Antonio(Javier Bardem),Juan直白的邀请二人与他去西班牙最古老的小镇奥维耶多共度周末。Vicky与Cristina,这两个对爱情看法完全不同的女孩,一个对Juan不屑而激烈的反对,一个情挑的欣然接受邀请。奥维耶多的古老青石小巷,西班牙热烈潮湿的夏夜,情深款款的西班牙吉他,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加泰隆现代主义建筑作品…… 精致的画面与以橙色为主基调的温暖摄影让这部电影充满了浪漫的梦幻色彩,难怪伍迪要说这是他“献给巴塞罗那的情书”。

伍迪本人没有出现在影片中,甚至连充满了伍迪风格的旁白都不是他自己的声音,但这部《午夜巴塞罗那》依然充满了浓厚的文学色彩,尤其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量的细节。对话与细节是伍迪.艾伦电影的生命,没有这些精心安排的细节,那些絮絮叨叨罗罗嗦嗦的对话便都没了着落。在《午夜巴塞罗那》中,Vicky与Cristina出场的走位与结尾走位之对比,暗夜里Vicky手指上熠熠生辉的大订婚戒指,Juan的前妻María Elena(Penélope Cruz)身着白裙于绿树掩映下坐在池塘边一只脚轻轻划水的掠影,Vicky的未婚夫Mark(Kevin Dunn)抵达巴塞罗那遇见Vicky的成功亲戚二人寒暄“全球企业”…… 这些小细节与幽默的对话有机融合在一起,让许多本来只有纸面之上才能讲明白的情绪一下子鲜活了起来。没有这些执行上近乎完美的细节,“字里行间”的韵味就无法被精准的表达出来,电影最后的留白也不可能成功。

二是充满了特色的旁白。优秀的小说,尤其是剧本,讲究的是要通过细节“展现故事”,而非把人物所思所想一股脑倒出来“讲故事”;但这个旁白偏偏逆其道而行之,片中Vicky与Cristina的内心活动在相当程度上都是通过旁白来讲述的。这样的旁白之所以不令人厌烦,其成功依然要依托于大量的视觉细节,换句话说,那些细节才是影片要表达的重点,至于人物心中所思所想倒不是影片的关键——电影一开始主要人物Vicky与Cristina的性格就已经被合盘托出了——它们刚好作为类似“过渡段”一样为影片提供片段之间的转承起合,在有限的时间内突出需要慢节奏着重笔墨来表达的情节发展,而对人物性格构建这些次重点的部分迅速带过,增加了影片起伏的节奏感与文学色彩。

再有是影片的哲理性。哲理性可说是伍迪.艾伦影片的一贯特色:爱的意义,生活的目的是他的“都市小说”的永恒主题。在《午夜巴塞罗那》中,一开篇,Cristina所拍摄的12分钟短片主题便是“爱情的定义”;Juan的诗人父亲之所以“憎恨人类”,写出无比优美的诗篇却不肯与大众分享,就是因为“千年之后,我们人类仍然没有学会如何去爱”;天才María Elena的情绪波动与Cristina悲伤自省缺乏艺术天赋的对比;艺术家Juan关于生命短暂与爱情飘逝的对话…… 从纽约《曼哈顿》到《午夜巴塞罗那》,伍迪一直都在拍摄关于寻找的电影,寻找什么?也许像片中的Cristina一样,我们找不到答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小说用文字来叙述哲理,而视听综合艺术的电影要表达哲理便离不开对话。伍迪.艾伦最大的特色是他能够通过充满幽默感毫不做作的口语对话来“寓教于乐”,既有娱乐性,事后又令人回味无穷。《午夜巴塞罗那》中他本人不出现在荧幕之上,但他的影子藏在每个人物身后,Juan的诗人父亲跟儿子赞叹美丽的María Elena的时候是伍迪,Juan邀请Vicky与Cristina去奥维耶多共渡周末的时候是伍迪,María Elena与Juan大吵大闹甚至大打出手的时候也是伍迪。这个无处不在的小老头儿用他特有的天才与幽默方式把观众在他的故事里绕的团团转!而跟《赛点》中每个情节都在意料之中相反,《午夜巴塞罗那》的每一个情节发展都出人意料——该前进的时候是停滞,该低谷的时候是高潮,该结束的时候才刚刚开始,而该总结的时候却是一片空白。

留白,我看来,就是伍迪.艾伦所有电影的最大魔力。他从不告诉观众该想什么,故事的结论该是什么,相反,他的都市故事似乎从来都没什么结论,从来都是意犹未尽,从《曼哈顿》的惆怅到《午夜巴塞罗那》的迷惘,伍迪更在意的是电影所表现的一种过程,在大量的细节与对话之后,缺乏结论的结尾空而不白,正如同生活本身:不去投入的活,不去真诚的爱,哪有什么结论?!

还不得不提的是片中精彩的表演。Scarlett Johansson的青春气息与Rebecca Hall的内敛气质相得益彰,但最为精彩的还是两位女配角——Patricia Clarkson扮演的Vicky之亲戚Judy,以及Penélope Cruz 的María Elena。Patricia于2003年因为《四月碎片》中的癌症母亲一角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还有同年的《心灵驿站》中受丧子之痛的女画家,都充分体现了她平静中充满爆发力的表演特色,令人过目不忘。这次在《午夜巴塞罗那》中Judy与Vicky坦露心声一节Patricia的表演动人之极,短短几分钟,便让片中其他女演员黯然失色。而Penélope Cruz的美则完全不同于Scarlett Johansson青春活力,充满了异域风情的神秘与力量感。如果说她在阿莫多瓦的《回归》中所体现出的是一种沉静的力量感,那么伍迪.艾伦所表现的便是她西班牙式狂热外露的力量感。天才画家María Elena被Penélope刻画得勾魂摄魄,直叫人欲罢不能。

夹在两大美女之间的Javier Bardem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在戏中同时拥有Scarlett Johansson与Penélope Cruz这两位人间尤物。去年他梳了个“全世界最丑发型”,一路“杀”进奥斯卡轻易摘走最佳男配角,今年哪怕不提名,仅在《午夜巴塞罗那》中甘享这齐人艳福,就够人大大羡慕了。

伍迪.艾伦的这篇充满了文学色彩的“献给巴塞罗那的情书”,直让人读得如痴如醉。


大牛君影视


与其他影片相比,伍迪·艾伦的对话更具有想象力,并且蕴含着许多幽默的元素,在对话中经常带有伍迪·艾伦自己对宗教,两性以及道德的奇妙看法。

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大多还有个略微神经质的角色,这些话从他口中说出来看上去除了讽刺以外,更像是人物自身的一种忧虑,而这样的人物和对话只有伍迪·艾伦的电影中才能找到。

除此之外,声东击西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伍迪·艾伦电影中区别于其他电影的特色所在。

大多数电影所要求的都是简短的对话叙事,以及用画面、人物动作、蒙太奇手法来代替口头的表达,但伍迪·艾伦的电影表现手法显然是区别于这之外的。

他往往是把情节的重心、故事的发展、以及戏剧性场景等等对于剧本最重要的元素,统统都利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承接以及展现。

很多时候,伍迪·艾伦电影里的人物在想提及一件事的时候,口上说的却是另一件事,但其中却又暗示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对话看似啰嗦,不够直接,但却能更深层次的展现了人物内心,并且为后面的笑料做了铺垫。伍迪·艾伦的能力就在于,他能够通过对白把转折点完整巧妙地展现出来,让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微妙的变化,使故事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延续性。插科打诨的对话在伍迪·艾伦的剧本里恰巧就起到这种作用,他利用对话把米基的个性描绘得栩栩如生,这就是细节;同时这样的对话对整个场景的戏剧性都是一个补充。


萍水荡漾


自1965年涉足影坛以来,伍迪·艾伦就常以编剧,导演,演员三种身份参与到自己的电影创作中。

他受卓别林、基顿、伯格曼的影响很大,从《安妮·霍尔》开始,他打破了以往的荒诞喜剧风格,开始加入了一些很深刻的主题,而随后伍迪·艾伦又对其进行了改变,在一些严肃题材的剧本中加入喜剧元素,而在一些喜剧创意中又更加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以及更层次的道德思考。有了这种整合才使其电影的风格更为成熟。

伍迪·艾伦虽然一直都在寻求改变,但都有个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从始至终保留下来的——幽默而带有讽刺性的对话。伍迪·艾伦本人曾多次提到对话对于其电影的重要性,这也是自己电影的魅力所在之处。

与其他影片相比,伍迪·艾伦的对话更具有想象力,并且蕴含着许多幽默的元素,在对话中经常带有伍迪·艾伦自己对宗教,两性以及道德的奇妙看法。

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大多还有个略微神经质的角色,这些话从他口中说出来看上去除了讽刺以外,更像是人物自身的一种忧虑,而这样的人物和对话只有伍迪·艾伦的电影中才能找到。

以《安妮·霍尔》为例,影片开头就是麦克斯对着摄像机的一长段自我独白:

“有一个笑话,两个在山区避难的老女人,一个说这地方的食物真难吃,另一个说我知道可惜份量真是太少,这就是我人生的写照……我是个理性的幸福人,我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搬到了布鲁克林。”

伍迪·艾伦很擅长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电影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这样的对话不但与整个电影的故事剧情有所关联,还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了故事的主题。因此在这一点上伍迪·艾伦与其它导演不同,他能熟练运用对白来代替抒情镜头,而他的电影节奏也是由于这类对话而变得更加丰富的。

除此之外,声东击西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伍迪·艾伦电影中区别于其他电影的特色所在。

大多数电影所要求的都是简短的对话叙事,以及用画面、人物动作、蒙太奇手法来代替口头的表达,但伍迪·艾伦的电影表现手法显然是区别于这之外的。

他往往是把情节的重心、故事的发展、以及戏剧性场景等等对于剧本最重要的元素,统统都利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承接以及展现。

很多时候,伍迪·艾伦电影里的人物在想提及一件事的时候,口上说的却是另一件事,但其中却又暗示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对话看似啰嗦,不够直接,但却能更深层次的展现了人物内心,并且为后面的笑料做了铺垫。

例如在《赛末点》中,电影的四个主角坐在餐厅点餐前第一次聊天,从工作谈到生活然后又回到工作上,并引出了主角威尔顿对于运气的理解,长达五分钟的聊天内容包含的信息量大得出奇,从主角们的个性到威尔斯与其爱人哥哥女友的微妙感情都完美的展现出来,而这一切并非直截了当,主角威尔斯的言辞中更多的是旁敲侧击,这正是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整个场景都体现出了伍迪·艾伦对人性的观察,聪明人总是不会把自己的真正意图完整表现出来的。

这样独特的对话场景显然是伍迪·艾伦刻意为之,相比于其他导演,伍迪·艾伦对话中更强调的是生活。

而对于喜剧气氛的营造,这样的对话也是相当管用的,观众在已经知道主角想要表达什么的时候,却看见主角尽量通过对话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转而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笑料既有趣又不会让人感觉荒谬。

“声东击西”正是伍迪·艾伦在自己的电影利用人物内心以及人物之间关系而产生出的最重要的对白写作技巧之一。

独特的故事推进方式——对白中的转折点

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对喜剧问题是这样描述的:

“正剧作家执迷于内心生活,人类心中的激情,罪孽,疯狂和梦想,但喜剧作家不会,他专注于社会生活——社会中的愚蠢,傲慢和残忍,以及喜剧噱头应该根据喜剧结构的需要自然而来,为此我们必须将精力集中于转折点。”

伍迪·艾伦很多时候并没有单纯只是写出一个让人发笑的喜剧出来,在《安妮霍尔》《赛末点》这样的作品中,虽然不乏幽默的元素,但却通过故事和对话展现了更深沉的话题,喜剧元素反而不太强烈,恰到好处的运用让观众看起来更加有意思。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了伍迪·艾伦对于剧本的掌控能力。

但罗伯特·麦基所强调的转折点,伍迪·艾伦并没有单纯只运用于情节和转换场景上,而是更加细腻的加之于人物对话,充满了精心设计的智慧。其中就包含了很多故事场景的转折点,以上这些构成的对话也就成为了其故事推进主要方式。

根据《故事》一书对转折点做个简单解释:一个场景即是一个缩微故事——在一个统一或连续时空中通过冲突而表现出来的、改变人物生活中负载着价值的情境的一个动作。转折点的效果是四重的:惊奇,增强好奇心,见识和新方向。

伍迪·艾伦的能力就在于,他能够通过对白把转折点完整巧妙地展现出来,让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微妙的变化,使故事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延续性。



整形李医生


伍迪·艾伦电影的对话风格

自1965年涉足影坛以来,伍迪·艾伦就常以编剧,导演,演员三种身份参与到自己的电影创作中。

他受卓别林、基顿、伯格曼的影响很大,从《安妮·霍尔》开始,他打破了以往的荒诞喜剧风格,开始加入了一些很深刻的主题,而随后伍迪·艾伦又对其进行了改变,在一些严肃题材的剧本中加入喜剧元素,而在一些喜剧创意中又更加注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以及更层次的道德思考。有了这种整合才使其电影的风格更为成熟。

伍迪·艾伦虽然一直都在寻求改变,但都有个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从始至终保留下来的——幽默而带有讽刺性的对话。伍迪·艾伦本人曾多次提到对话对于其电影的重要性,这也是自己电影的魅力所在之处。

与其他影片相比,伍迪·艾伦的对话更具有想象力,并且蕴含着许多幽默的元素,在对话中经常带有伍迪·艾伦自己对宗教,两性以及道德的奇妙看法。

伍迪·艾伦的电影中大多还有个略微神经质的角色,这些话从他口中说出来看上去除了讽刺以外,更像是人物自身的一种忧虑,而这样的人物和对话只有伍迪·艾伦的电影中才能找到。

以《安妮·霍尔》为例,影片开头就是麦克斯对着摄像机的一长段自我独白:

“有一个笑话,两个在山区避难的老女人,一个说这地方的食物真难吃,另一个说我知道可惜份量真是太少,这就是我人生的写照……我是个理性的幸福人,我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搬到了布鲁克林。”

伍迪·艾伦很擅长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电影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这样的对话不但与整个电影的故事剧情有所关联,还从另一个角度展现出了故事的主题。因此在这一点上伍迪·艾伦与其它导演不同,他能熟练运用对白来代替抒情镜头,而他的电影节奏也是由于这类对话而变得更加丰富的。

除此之外,声东击西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伍迪·艾伦电影中区别于其他电影的特色所在。

大多数电影所要求的都是简短的对话叙事,以及用画面、人物动作、蒙太奇手法来代替口头的表达,但伍迪·艾伦的电影表现手法显然是区别于这之外的。

他往往是把情节的重心、故事的发展、以及戏剧性场景等等对于剧本最重要的元素,统统都利用人物之间的对话来承接以及展现。

很多时候,伍迪·艾伦电影里的人物在想提及一件事的时候,口上说的却是另一件事,但其中却又暗示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这样的对话看似啰嗦,不够直接,但却能更深层次的展现了人物内心,并且为后面的笑料做了铺垫。

例如在《赛末点》中,电影的四个主角坐在餐厅点餐前第一次聊天,从工作谈到生活然后又回到工作上,并引出了主角威尔顿对于运气的理解,长达五分钟的聊天内容包含的信息量大得出奇,从主角们的个性到威尔斯与其爱人哥哥女友的微妙感情都完美的展现出来,而这一切并非直截了当,主角威尔斯的言辞中更多的是旁敲侧击,这正是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整个场景都体现出了伍迪·艾伦对人性的观察,聪明人总是不会把自己的真正意图完整表现出来的。

这样独特的对话场景显然是伍迪·艾伦刻意为之,相比于其他导演,伍迪·艾伦对话中更强调的是生活。

而对于喜剧气氛的营造,这样的对话也是相当管用的,观众在已经知道主角想要表达什么的时候,却看见主角尽量通过对话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转而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这样的笑料既有趣又不会让人感觉荒谬。

“声东击西”正是伍迪·艾伦在自己的电影利用人物内心以及人物之间关系而产生出的最重要的对白写作技巧之一。

独特的故事推进方式——对白中的转折点

在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对喜剧问题是这样描述的:

“正剧作家执迷于内心生活,人类心中的激情,罪孽,疯狂和梦想,但喜剧作家不会,他专注于社会生活——社会中的愚蠢,傲慢和残忍,以及喜剧噱头应该根据喜剧结构的需要自然而来,为此我们必须将精力集中于转折点。”

伍迪·艾伦很多时候并没有单纯只是写出一个让人发笑的喜剧出来,在《安妮霍尔》《赛末点》这样的作品中,虽然不乏幽默的元素,但却通过故事和对话展现了更深沉的话题,喜剧元素反而不太强烈,恰到好处的运用让观众看起来更加有意思。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了伍迪·艾伦对于剧本的掌控能力。

但罗伯特·麦基所强调的转折点,伍迪·艾伦并没有单纯只运用于情节和转换场景上,而是更加细腻的加之于人物对话,充满了精心设计的智慧。其中就包含了很多故事场景的转折点,以上这些构成的对话也就成为了其故事推进主要方式。

根据《故事》一书对转折点做个简单解释:一个场景即是一个缩微故事——在一个统一或连续时空中通过冲突而表现出来的、改变人物生活中负载着价值的情境的一个动作。转折点的效果是四重的:惊奇,增强好奇心,见识和新方向。

伍迪·艾伦的能力就在于,他能够通过对白把转折点完整巧妙地展现出来,让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微妙的变化,使故事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延续性。

例如《汉娜姐妹》当中的一段对白:

(以下是对白节选)

内景 汉娜的餐厅 晚间 (节选)

切入汉娜套房中通向洗手间的短短通道。前景中有一盏落地灯。后景中,艾略特走进洗手间,环顾室内。传来轻柔的钢琴声。

艾略特(寻找着):一定是在这儿什么地方。

丽(画外):哦,你知道,我—我喜欢你借给我的那本书。《复活节游行》,对吧?你说得对。它对我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艾略特:弗雷德里克怎么样?他没有来呀。

艾略特走进卧室,丽在画外继续说着。摄影机离开艾略特移过房间掠过挂着镶框画的一面墙,一张有挡板的床,床头柜和台灯。她正在拉上窗帘的窗子旁翻看一本书。

丽(从画外到画内):啊,你了解弗雷德里克。他又闹他的什么情绪了。其实这个星期不错。他,呃,卖掉了他的一幅画。

艾略特(画外):啊太棒了。

丽:是啊,太棒了,那是他一幅比较好的素描,一幅非常美的裸体画。其实,画的就是我。(笑)要知道,这是挺怪的,一想到自己一丝不挂地陈设在一个陌生人的客厅里,真是挺奇怪的。(丽把手中的书放在书桌上,又拿起另一本。她看着画外的艾略特)嗯,反正也认不出是我,虽说……(停顿)你的脸全红了,艾略特。

她挺纳闷。镜头移向满脸通红的艾略特,跟拍他穿过房间。

艾略特(跼促地笑笑):真的吗?那么,还有什么?你,你怎么样?

丽(画外):噢,我不知道。我的失业金快用完了。嗯,我本来想用最后一点储蓄在哥伦比亚大学上几门课的。

艾略特掀开墙上挂的帷幕,现出一台立体声唱机和几张唱片。艾略特(看看画外的丽):想上什么课呢……?

丽(画外):我也说不准。

艾略特从唱机架子里面摸出一瓶抗组织胺。镜头移向丽,她捧着一本书坐在床上。

丽:也许是社会学或者心理学。我总觉得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

艾略特(走到丽跟前,坐在脚凳上,手抓着抗组织胺药瓶比划着):碰巧,我,我常遇上要进行室内装修的客户。也许有人会—会有兴趣买几幅画。我能,我能给你打电话吗?(不自在地咯咯笑着)

丽:当然可以。(接过艾略特手里的药瓶)你知道,呃,要能卖出画去,弗雷德里克可真是领情啊。(她咯咯地笑起来,艾略特也笑)

(对白节选结束)

这一段对白中,从丽告诉艾略特自己喜欢《复活节的游行》开始,到艾略特听到丽描绘弗雷德里克的画而脸红,由此转换到工作话题,再由艾略特主动提出帮其卖画以解决其经济问题。这里必须提到的是其中还包含着艾略特自己的目的,可以亲眼看看画中所描绘的丽的身体。

其中人物动作并不占有主要地位,表现故事并使剧本为之推进的就是那些充满幽默的对话。而这样通过对话来交代和揭示整个故事的方式是伍迪·艾伦所独有的,也是其电影的魅力所在,让整个故事在人物对白中有了延续。

如果仔细分析连续的几个场景,会发现之前对白中的内容在之后对白中又有了很好的延续和推进,所提到的故事的转折点正是在这些人物对话中不知不觉地展现出来的。

插科打诨的对白

在剧本创作中,非常讲究场景的戏剧性、和细节描写。

插科打诨的对话在伍迪·艾伦的剧本里恰巧就起到这种作用,他利用对话把米基的个性描绘得栩栩如生,这就是细节;同时这样的对话对整个场景的戏剧性都是一个补充。

比如《汉娜姐妹》中的米基和艾贝尔医生的对白:

艾贝尔医生:你有时候一阵阵发晕。(叹气)有没有耳鸣和嗡嗡声?呃,你注意到这类情况没有?

米基:有的,你,你既然提到了,呃,我—我—我耳朵嗡嗡响,还耳鸣。又嘤嘤响又嗡嗡响。哦,我是要聋了还是怎么的?

艾贝尔医生(继续填写病历):只是一只耳朵响吗?

米基(剔手指):是的,那么,那么,是不是两只耳朵响更健康呢?

正是由于这两种加之于对白中的独特元素,因而诞生出伍迪·艾伦式的特殊形式的喜剧电影。这也是伍迪·艾伦自己所坚持的个人化创作。

附:影史最有趣的101部剧本——美国编剧家协会

(伍迪·艾伦有7部作品,是上榜最多的剧作家)


小努娱乐


伍迪艾伦很有语言天分,年轻时候就给报社和电视台写过很多金句和搞笑情节,这是他的风格,伍迪艾伦的电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杰作,即便不是如此,他的电影也是充满诚意的。伍迪艾伦与别的导演的影片最大的不同在于他的影片剧本多数是自己写的,很多别的导演或者会从别人手中现成拿来一个故事或者自己瞎编一个故事,伍迪就不同,他的电影的风格、内容变化就是他的一部精神自传,很多时候伍迪并不能够在一部电影里面就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答案往往在后来的电影才能体现,这是因为他也跟我们一样在思考,就像安妮霍尔一样。在安妮霍尔里面,伍迪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命题:如果说我们的世界是由欲望主导的,那么我们是否还值得活下去?伍迪前期电影受叔本华和弗洛伊德影响特别重,所以它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还是比较消极的——这并不是故作忧伤,很多先锋派的导演喜欢故作忧伤,这不是伍迪的做法,真正的原因是他自己也找不到解决办法。所以从安妮霍尔的无可挽回的悲剧到《我心深处》里面的极度压抑,伍迪这段时期思想流离失所、无所去处。我们知道伍迪是一个犹太知识分子,而且是二战之后的犹太知识分子。犹太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是信仰上帝的,他们的信仰不是我们普通的信仰、迷信,他们的信仰大部分都具有一种很高的学理水平,但都含有一个共同点:犹太人在等待弥赛亚的降临,弥赛亚将拯救世界和犹太人,使他们免于颠沛流离。从这一点看就不难理解伍迪之所以徘徊的缘故。伍迪理所当然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信仰,但奥斯维辛集中营对犹太人的屠杀深深地影响了他(同样的还有耶路撒冷的历史),让他产生了怀疑,即弥赛亚也许永远的不会降临,所有的信仰只不过是自我麻醉。“奥斯维辛之后不再有祈祷”被伍迪巧妙地转化为一个虚无主义表述:既然没有所谓的正义的生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那么我们不如及时行乐吧——但是,万一如此的生活还是苦大于乐呢?那么,就连“写作业也没什么意义了”(安妮霍尔)。伍迪后来的一些电影都是他的思想实验,他通过塑造故事来叩问是否有一种高于一切的东西能够支撑起我们的生存?后来他找到了,这也成为了他前期与后期电影的分界线——《曼哈顿》。伍迪通过曼哈顿发现,一个人仅仅为了生存下去就还得需要信仰。这是二战后犹太知识分子的典型路线:从反信仰回归信仰,但不是回到原地,而是更高层次的信仰。曼哈顿里面有几个关键词,一是伍迪提到约伯的故事(关于约伯问主可以看看圣经);二是提到了莫扎特,莫扎特是一个关键的意象,懂得古典音乐的人都知道莫扎特意味着什么,因为爱莫扎特就意味着爱上帝;三是提到了马克思,原话是“为什么人生值得活着?——首先,毫无疑问,为了马克思”。伍迪前期当然提到马克思,但他时还不太了解马克思的哲学,他对马克思的印象停留在希特勒与斯大林形象上,后来他才了解马克思哲学的秘密——马克思也是一个犹太人,马克思主义事实上是一种精致的神学。这在他后来的电影里面经过反复的发展,杂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普世价值,达到了不露斧凿痕迹的程度。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新的东西,本雅明(也是犹太人)有过相同的想法,即将马克思与犹太教核心结合起来,创造一种超越种族、信仰界限的普世价值观,但伍迪艾伦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用电影的方法很好的表现了出来,不像一些流俗的电影那样,那些电影通过主人翁说两句似是而非的话(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啦、柏拉图曾说过啦),充满空洞的说教意味,伍迪通过故事让人体会到那些他没有明白说出来的道理,这是一种很高的技巧,作家的技巧。伍迪有一种作家的性格,敏感、胆怯、渴望真理、自我怀疑,这也决定了他的电影多数是以一种内心拷问、自责的方式呈现出来的。现在伍迪的电影在尝试另一种东西,即将生活美学化,这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海德格尔的哲学是遥相呼应的,详细可以看看他的几部欧洲电影,巴黎、罗马,都旨在让人回归一种本真的生活。所以很多人说伍迪的电影已经走向死路,这事实上是对伍迪很大的一种误解,因为伍迪聊得问题不是随随便便的问题,而是永恒的问题,是亘古常新的问题。同样的误解出现在话唠上面,就像我们平常不会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个钟头是话痨一样(除非我们不理解),伍迪的台词从手写、到拍摄、到制成电影,经过层层思考,每句话都有针对性、辅助性的作用,都朝着它想要达到的目标。所以如何评价伍迪艾伦的电影?这并不仅仅是考量伍迪作品本身的问题,还涉及到我们自身对我们自身境况的理解,毕竟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导演,还同时是一个宣扬信仰的传教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