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金国已被印度占领了近50年,国王却依旧健在,锡金还能复国吗?

万里之外AkLzz


看了很多人说锡金复国不可能,我想说的正好相反,锡金能否复国关键要看中国的想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印度一直占领着有争议的中国领土,是一个盲目自大的扩张国家,对中国有绝对的领土要求,随着中国的复兴中国必须收回当时被西方殖民者划去的土地!

帮助锡金复国即可以削弱印度的实力,又可以打击印度的野心,同时掐住印度的脖子,树立中国的威望,在道义上也可以光明堂皇!只要出手就标志着中国重新崛起,小跟帮也会自然加入。

那么从中作梗的就是美国和欧盟,但他们不会真正出手帮忙印度,毕竟是印度武装吞并弱国,道义上站不住脚。所以中国要学俄罗斯,敢于有计划有准备的出手!


奥斯的世界


锡金已经没有复国的可能性。首先,锡金国小,印度国大,锡金根本不具备反抗印度的能力;其次,国际社会已经普遍承认了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1982年1月29日,锡金第12代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在纽约逝世。此后,锡金王储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继位成为第13代锡金国王。然而,随着2003年我国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承认了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可以说,锡金第13代国王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还在,却已经没有了任何复国的可能性。锡金末代王室

锡金位于喜马拉雅山南畔,领土面积709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60万。锡金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超过了1500米。锡金在历史是一个君主制国家,在1890年沦为了英国的保护国。印度独立以后,锡金又沦为了印度的保护国。印度在独立以后,表面上奉行不结盟政策,其实一直在南亚大陆谋求地区霸权,意图继承英国在该地区的霸权遗产。不论是对于尼泊尔,还是不丹,或者是锡金,印度都非常觊觎。不过,尼泊尔、不丹国家较大,印度不太好下手。对于锡金,印度就非常不客气。锡金城镇

1970年,印度出兵锡金,锡金王室流亡美国。等到了1975年,印度在锡金操作进行全民公投。结果,在印度的操纵之下,有超过90%的锡金人要求加入印度。此后,锡金就成为了印度的一个邦。而锡金王室常年流亡在美国纽约,一直坚称印度对锡金的非法占领。1975年正处于冷战高潮时期,美国与苏联都在极力拉拢印度。因此,美苏两大超级强国实际上都承认了印度吞并锡金。也因此,印度吞并锡金就成为了既定事实,不断获得世界各国的支持。2003年,我国是最后一个承认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

为何说锡金王室没有了富国的可能呢?首先,锡金王室自身实力很弱,在美国寄人篱下。更为重要的是,全世界各国与国际组织都已经承认了印度对锡金拥有主权,锡金王室也没有了可以借助的力量。其次,印度在吞并锡金以后,每年给予锡金大量投资,逐步同化了锡金。仅仅是在2018年,印度中央政府对于锡金的财政补贴就超过了10亿美元。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锡金在被印度吞并的时候,人口只有30万,现在已经变成了60多万。除了自然增长以后,印度政府大量移民到锡金,已经改变了锡金的人口结构。锡金人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在锡金的印度人越来越多,复国也就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美国观察室




除了头条网友关心锡金的存在与否,死活与否,复国与否,世界上还有谁会关心?更或许连锡金在哪儿里都不知道。

更何况只要是被印度人看上的,哪怕是窝边草也别想跑。印度吞并锡金已经五十余年了,作为印度的一个邦,该消化的都已经消化了,连锡金人也习惯被印度人统治和领导。老国王健在又能如何?好吃好喝的供养着,不操心,没烦恼。



有人会问,五十年前锡金为何能保持独立之身?

我们以为:如果没有英国长期殖民,连印度都是一盘散沙,谁会注意锡金在哪儿?印度成为一个国家雏形,应该感谢英国用强硬的殖民手段进行撮合。二战后印度在原英国殖民范围内实现独立,不久即遭受巴基斯坦的独立,和东巴分治成立孟加拉国,让印度对攫取更多国土十分渴望。所以锡金自然成为首选目标。


对于一个内陆国家,锡金就是印度家案板上的肉,想跑都不可能。而由于有世界第一高峰阻隔,我们也是爱莫能助,只能看着印度把锡金慢慢吞噬掉。

我们看到,由于五十年的民族融合,锡金的个性已经越来越少,复国理想只是外人酒足饭饱后的谈资而已,锡金没有这个想法,印度更自信属于自己的,一个也少不了。

其实,现在应该关注的是不丹,不要布锡金后尘,被印度拉跑。


新文化街男孩


印度推翻的锡金国王已经去世了。这个国王叫帕尔登,被印度推翻后,他就流亡到美国。帕尔登不断在国际上控诉印度将锡金吞并,希望国际社会帮助他复国。但没有人理睬帕尔登。帕尔登感到了深深的绝望,心情抑郁的他不久罹患癌症,于1982年在纽约去世。
(帕尔登和美国妻子)


去世前,帕尔登将王位传给了他儿子旺楚克•滕辛,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遗志,有一天能恢复锡金的独立。旺楚克确实按照父亲的吩咐去做了,他不断呼吁世界各国支持锡金独立,锡金民众也要起来反抗印度的统治。不过,和他父亲帕尔登相比,现在响应旺楚克的人更少了。所以,虽然旺楚克自称是锡金国王,但实际上锡金复国已没什么可能了。

锡金原本是一个独立国家,硬生生被印度吞并,对于锡金流亡国王的独立要求,国际社会不仅视若无睹,就连锡金也没人响应,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印度一步步同化锡金说起了。


锡金最早是吐蕃王朝的一部分,居民是藏族的一个分支,9世纪脱离吐蕃独立。1642年,锡金纳穆加尔王朝建立。所以,从历史到人种,锡金和印度都没任何关系。

印度独立后,认为锡金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开始对其施加影响,并有意纳于印度版图。1947年,印度强迫锡金签订《维持现状协定》,强行把锡金当做自己的保护国。1949年,印度又出兵占领锡金全境。从那时起,锡金的内政、外交、军事都被印度控制,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主权。到了1974年,印度把锡金列入预备邦,打算吞并它了。


在侵占锡金的过程中,印度又把尼泊尔人、印度人大量迁入到这里,结果,到了70年代,原来的锡金人反而成了少数民族,这也是印度为吞并锡金所做的精心准备。

面对印度吞并锡金的野心,锡金人一直都在反抗。1974年6月20日,锡金民族党组织民众武力反抗印度的入侵,结果遭到印度军队的残酷镇压,5000多名锡金人被打死,俘获33000多人。反抗仅持续3个多小时,就被印度军队镇压下去。1975年4月,印度军队冲进锡金王宫,软禁国王帕尔登。随后,印度在锡金举行全民公决,锡金作为一个邦正式被印度吞并。
(在印度军队监视下锡金举行并入印度的全民公决)

对于印度公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当时世界上几乎没有反对的声音。美苏争霸,都想拉拢印度为己所用,当然对于印度违反国际法的侵略行为不闻不问了。世界上没有国家管这事,锡金又国小力弱,还怎么能复国呢?

锡金已故国王帕尔登为了保全国家,还娶了美国女子当王后,希望以此得到美国的庇护。可美国人根本没拿这个美国女婿当回事。而且,那位王后在帕尔登去世后,马上嫁作他人妇,还生了好几个孩子。帕尔登如果泉下有知,该是何等的伤心!

斯人已去,故国全非,锡金已亡国40多年了,旺楚克•滕辛想复国已没有任何可能。
(印度吞并的锡金如今仍然非常落后)


高山流水116820061


锡金没有复国的可能了,一点可能性也没有。锡金王国已经灭亡数十年了,现在的锡金人对印度的认可,已经远高于对锡金王室的认可。纵然锡金王室尚在,还在流亡在美国,但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首先,锡金很小很弱,而相比较之下,印度很大很强。以锡金王室的实力,完全无法和印度抗衡。否则,当初的锡金也不会轻易被印度吞并了。如今的锡金王室,实力和锡金王国灭亡之时尚且不能相提并论,更加难以说复国了。


其次,现在的锡金人对锡金王室的支持已经非常微弱。经过印度几十年来在锡金的经营,锡金王室即便能够回到锡金,也不大可能重新获得锡金人的认可。更何况,锡金王室终究是王室,而锡金人在很大程度上更容易选择现在归属印度的这种状态。

再则,印度吞并锡金,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承认。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基本上都已经认可了锡金是印度的一部分。锡金王室想要再回到锡金复国,很难得到国际各国的支持。而没有国际支持,仅凭锡金王室是根本不可能复国的。


此外,锡金王室流亡美国几十年,基本上也习惯了美国,不可能再冒险回到锡金,更不可能在锡金重举复国大旗了。锡金王室如果有心复国,恐怕也不会安静地待在美国了。

因此,说锡金复国基本上是毫无可能的,并且锡金复国的最佳时期也早就过去了。目前,随着印度实力的逐步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也等于让锡金更是没有了复国的希望。


苏绽


1982年,流亡美国的原锡金国王帕尔登病逝,其子旺楚克.滕辛继承了虚无的锡金王位,依旧四处控诉印度侵占锡金的非法性,为锡金复国奔走。

可是锡金复国只能说是一个遥远的梦,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其实说起锡金灭亡的前世今生,只能印证一个真理“实力就是硬道理”,不然印度怎会通过逐步渗透,公然出兵霸占锡金呢?

锡金古称哲孟雄,其原住民雷布查族人,公元8世纪就来到喜马拉雅山南麓居住,不过他们一直从属吐蕃一部分。虽然锡金后来脱离吐蕃,但依旧信奉藏传佛教与西藏关系甚密。

据说公元1642年的一天,一位藏传佛教喇嘛莲花生,在锡金传教时告诉锡金百姓,他们未来的国王是一位从东方而来名叫彭措(好人)的人。

锡金百姓四处寻找,终于在甘托克找到一位牧羊人蓬楚格。这位牧羊人不但名字音译与彭措相同,而其曾祖父正是从西藏地区搬迁而来,正符合莲花生谶语暗示。

天上掉馅饼,蓬楚格从一位牧羊人,一跃而为锡金第一位国王。只可惜蓬楚格只会牧羊,根本没有治国智慧,也只得依赖莲花生支撑锡金国本。

弱小终会挨打,自1700年以来,锡金就深受邻国尼泊尔与不丹侵略。虽然锡金一直仰仗清朝庇佑未到亡国地步,可是大片土地尽入尼泊尔与不丹之手。锡金剩余土地也只有7千平方公里,可想而知如此弹丸之地又岂能有话语权呢?

锡金虽有清朝支撑,过了一段安稳日子,可随着英国殖民印度,锡金又成为英国盘中餐。而没落的清朝也只得与英国达成协议,明确锡金对英国的从属地位。

英国为全面掌控锡金,竟然又将大批尼泊尔人迁居锡金,以改变锡金人口结构。至今锡金境内75%都是尼泊尔族人,原住民反而成了锡金少数民族,这也为锡金日后无法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打下伏笔。

锡金忍气吞声终于熬到英国撤离,可又迎来印度霸凌。1947年,印度独立后就强迫锡金签署了《维持现状协定》,逐步继承英国特权,将锡金纳入自己势力范围,并派印度人任锡金宰相以暗中控制锡金王室。

也许有人质疑印度为何对如此弹丸小国志在必得呢?其实我们看印度与锡金地图就可明了,锡金地理位置对印度何等重要。

印度分两部分,中间只以一条狭长的西里古里走廊连接,而锡金正濒临西里古里走廊最细的地方。印度深怕有人掌控锡金,直接扼住西里古里走廊,将其分成完全隔离的两部分,使其失去对东北部诸邦的掌控。于是印度就想在锡金驻兵,以固守西里古里走廊。

印度盯上锡金就不再撒口,他们强势逼迫锡金开放口岸,导致大批印度与尼泊尔人,再次拥入锡金改变人口结构,进一步同化锡金。

印度步步为营蚕食锡金,1968年,锡金国王帕尔登也曾奋起反抗,意欲撕毁印锡协议达到国家锡金化的目的。可这一切就如螳螂挡车于事无补,反而更刺激印度加快侵占步伐。

1973年,印度公然进军锡金。虽然锡金民众奋起反抗,可只有短短三个小时,就被印度军队击溃。自此锡金内政、军事、外交等权力皆被印度掌控。

可印度并未就此罢手,1975年,印度竟又强势解散锡金王室卫队,软禁国王帕尔登。而更令人发指的是,印度又搞了一场看似民主的锡金国民公投大戏,通过全民公投选择锡金是否成为印度一个邦。

试想锡金经过英国、印度多年渗透,其原住民早已成为少数民族。那么印度操控的锡金公投,又有何公平民主可言呢?印度将锡金纳为邦属已成稳操胜券之事。

纵观锡金历史,锡金从建国之日起,因为弱小就无力掌控自己命运,一直为他人案板上的鱼肉。锡金国王帕尔登流亡美国,在国际上大声控诉印度非法侵略之举,可是人微言轻,根本没有国家搭腔。

更何况当时美苏正处于冷战时期,都在积极拉拢印度,作为自己亚洲布局中重要一环,可想而知美苏岂会为渺如蚂蚁的锡金出头?

既然有美苏默许,印度侵占锡金更加有恃无恐。帕尔登眼见复国无望,很快就抑郁成疾身患癌症而逝。其子滕辛虽继承父志,可是锡金响应复国之人更少了。

其实锡金百姓无论谁当政,只想平安富足的活着。印度政府为安抚锡金百姓,每年都会斥巨资辅助锡金。可以说锡金百姓如今生活比邻国孟加拉国富裕的多。

而滕辛空有锡金国王头衔,他带给锡金百姓的只有空空的民族复国口号,重金之下才有勇夫。试想又有谁会响应空空如也的滕辛呢?

实力才是王道,有王才成理。锡金已亡国45年,估计如今的锡金国王滕辛,穷尽一生也不会实现锡金复国梦。


岁月静好一世晴天


复国已经不可能了,和印度相比,锡金的实力过于弱小,复国无力!

印度到底有多强大。

印度可是世界上数得着的大国,根据金教授的判断,未来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最有实力的6个国家之一。

即使今天印度的国力,也是印度洋地区的首屈一指,除了五常国家之外的第二梯队国家。

(印度军队)

印度拥有13.5亿人口,2.9万亿美元的生产总值,根据购买力评价计算,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甚至已经超过了9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位。

这让印度成为世界上军队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印度陆军的人数就已经保持在百万级别以上,海军高达5.5万人。

为了维持这支庞大的军队,印度的军费也很高。2018年,印度的年度军费预算已经超过600亿美元,超过了他的宗主国英国。据估计,到2045年他的军费总额将会超过6500亿美元,排在世界第3位。

所以,未来印度的军事力量将会越来越强大。

锡金实力却很小。

锡金地区目前是印度的锡金邦,他的南部和孟加拉邦接壤,靠近古里走廊。

该地区是印度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邦之一,面积大约为7000平方公里,人口还不到100万。

而且,该地区主要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缺少工业基础。

他最大的产业是香料产业,曾经是仅次于危地马拉的世界第二大香料生产国。

对锡金邦来说,他的未来发展目标也没有定位到科技和工业这一类,而是希望将农业转变为完全的有机农业。

所以,该地区禁止使用塑料水瓶和聚苯乙烯产品。

经济薄弱让锡金邦只能依附于印度,想要复国凭借着几十万人口和脆弱的经济,根本就无法支撑他们的理想!

还有就是,印度强硬的领导集体

印度这个国家领导人都很强硬,在面对地区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采用武力的方式解决问题。

比如,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矛盾,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巴基斯坦经常会释放善意,但对印度来说,更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面对大国的时候这种思维会让他吃大亏,因为他打不过大国。

但是,面对锡金邦这样的小地方,采用迷信武力的强硬方式却很有效的。

由于锡金过弱,印度的武力投放会对当地形成巨大的威慑力,从而让该地区的人深知反抗的后果。

讲道理不行,使用武力也更不行。


游者走天下


看锡金老百姓和锡金国王的状态,复国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0!

(绿山环抱的北锡金)

近代以来成功复国的国家不少,有抗争了100多年,终于成功复国的波兰;有努力了上百年,在巴勒斯坦成功复国的以色列;还有斗争了数十年,于上个世纪末复国的东帝汶。

以上三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复国,有两个关键因素。

第1个因素,本国人民的奋斗!

无论是被侵略的波兰和东帝汶还是颠沛了千年想要重回故土的以色列,他们能成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本国人民的努力或者说本族人民的努力。

波兰自从被周边三大强国瓜分之后,从来没有放弃复国的愿望。波兰很多精英无论身在何地,都以复国为己任。

例如,音乐家肖邦每场演奏会的收入都捐给了国内的反侵略斗争。


犹太人的复国运动始于19世纪80年代,从那时候起,犹太人响应号召从世界各地前往巴勒斯坦,并且在那里组织武装力量,逐渐站稳了脚跟。

东帝汶面对军事力量远强于自己的印度尼西亚,组织游击队和印度尼西亚军队浴血奋战,由于得不到来自外界的支持,他们曾经一度只能通过弓箭、长矛等冷兵器和武装到牙齿的现代化军队作战。

第2个关键因素,来自于外界的帮助。

波兰人所面对的俄罗斯、奥匈帝国和德国实力强大,虽然经历过第1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之后三个国家也陷入崩溃,但是一旦安定下来波兰人的独立的梦想也是镜中花水中月。还好,他得到了英法美等超级强国的支持,这才成功复国。


(巴黎和会现场)

以色列对外界的支持就更依赖了,第2次世界大战之前,他们极力维护和英国的友好关系,希望得到英国的庇护。二战结束之后,又和美国搭上关系,在美国的帮助下,多次打赢和周围强敌阿拉伯联军的战争。

东帝汶在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形势变化之时,成功利用了这一机遇期,在各大强国的支持下也成功复国。

以上两个因素,锡金是不具备的。

印度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吞并锡金之后(和印尼吞并东帝汶时间差不多)在这里建立了锡金邦。当地人并没有进行激烈反抗,直到今天这里也没有出现过当初犹太人,波兰人,东帝汶人那样声势浩大的独立运动。

至于前国王在美国也没有领导本国人民反抗印度人,顶多在国外呼吁一下而已,自己都没有抗争精神,国外的支持那就更不可能了。小小的东帝汶沦陷时间和锡金差不多,两国土地人口也差不多,100多万人口的东帝汶,为了复国伤亡数十万,和锡金天壤之别。


迄今为止各大强国已经基本上默认了锡金是印度的一部分,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该地区复国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除非有一天印度碎片化!


历史风暴


锡金王国曾经是我们的邻居,但是在1975年被印度强行吞并,之后变成了印度的锡金邦。锡金国王被废黜以后流亡美国,并在美国建立流亡政府,虽然老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已于1982年在美国去世,但是他的儿子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继位,一直在谋求复国。

(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

虽然锡金国王依然健在,但是要想复国,可能性几乎为零。铭苏先生具体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印度是如何吞并锡金王国的?

锡金古称哲孟雄,在历史上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在英国入侵以后,1890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印度在1948年获得独立以后,继承了英属印度的一些殖民地权益,印度也想趁机将锡金纳入自己的版图。1950年12月印度强迫锡金签署“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印度借此控制了锡金的国防、外交、经济等大权,锡金事实上成为印度的“保护国”。

印度对锡金的控制导致锡金失去独立性,锡金人民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在1968年爆发了反印示威游行,要求废除同印度签署的不平等条约“印度和锡金和平条约”,但是遭到了印度的武力镇压。

(锡金王国地理位置)

面对印度的政治渗透和武力压迫,锡金多次向联合国及国际社会求助,但是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回应。在救助无果以后,锡金曾在1974年6月20日单方面宣布加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但是其仅仅宣布加入中国3个小时后,印度军队就攻占了民族党大楼,这个“中国锡金行政区”只存在了3个小时就被摧毁了。

1975年,印度解散了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并将国王软禁。在此之后,印度又将锡金国王废黜,将锡金变成印度的一个邦。锡金国王被迫流亡美国,并在美国建立流亡政府。

(锡金王宫)

在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在1982年去世以后,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继任成为锡金第13任国王。旺楚克成为国王以后,他宣布印度对锡金的吞并是非法的,而且他一直在国际上为锡金复国而奔走。

二、为何说锡金王国的复国可能性为零?

第一、锡金王国已变成印度的锡金邦,锡金国王不可能改变这样的事实。

虽然锡金国王在美国建立了流亡政府,但是锡金已经成为印度的锡金邦45年了,这已是既成事实了。锡金国王单凭自身的力量难以返回锡金复国,而且锡金国王也无法获得大国的支持,所以复国的可能性为零。

(旺楚克·滕辛·纳姆加尔)

第二、印度大量向锡金地区移民,已经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印度在将锡金灭国以后,为了巩固对锡金地区的统治,印度将大量的尼泊尔族人迁往锡金地区,以改变锡金地区的人口结构。锡金邦现在人口约60万人,其中尼泊尔族人约占75%,而锡金族只占总人口的16%,现在锡金族已经不是锡金的主体民族了。

所以,即使锡金国王再次回到锡金,也无法获得大多数民众的支持,现在的锡金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锡金了。


铭苏先生


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不会,具体来说就是肯定不会。

因为决定锡金能否复国的根本因素,从来就不是流亡海外的锡金王室,就像当年锡金的亡国也不是取决于锡金王室一样。

作为我们昔日的邻国,锡金的命运却异常多舛,而锡金最悲惨的地方在于,它是在世界各国纷纷争取民族独立的大好形势下,被印度野蛮吞并的。

而印度对锡金的觊觎,早在1947年印度独立建国时就开始了。虽然被英国统治了至少200年,但印度从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这种畸形心理最大的表现就是印度自诩为英属印度的继承者,在独立后采取了比英国殖民者更野蛮的扩张方式,不断谋求在南亚的霸权,这使得周边国家无一例外都深受其害,尤其是弹丸小国锡金。

印度独立后就开始疯狂地向锡金渗透,包括扶持锡金国家大会党夺取国家大权,在1950年迫使锡金成为印度的保护国。

此后印度逼迫锡金开放边境,大量印度人和尼泊尔人疯狂涌入锡金,锡金人口结构被迅速改变。

1968年8月,锡金首都甘托克爆发反应示威游行,两国关系空前恶化,但这也为印度全面吞并锡金提供了口实;1973年4月,印度军队开入甘托克,接管了锡金政府的一切权力;随后印度在1974年4月操纵锡金议会举行大选,要求锡金成为印度的“联系邦”;1975年4月9日,印度软禁了锡金国王,随后在锡金举行全民公投,由于此前印度人和尼泊尔人大量涌入锡金,这使得锡金的民意早已被彻底掩盖,于是锡金“要求”成为印度一个邦,随后印度笑纳,锡金彻底亡国,锡金王室则流亡海外。

锡金王国后,锡金国王帕尔登在国际社会奔走呼号,控诉印度政府吞并锡金的野蛮行径,但由于印度一直是美素等国的座上宾,所以帕尔登的声音没有得到有效回应。1982年,帕尔登在美国纽约郁郁而终。

帕尔登死后,其儿子旺楚克·滕辛继续奔走但依然无济于事,锡金复国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

而在静夜史看来,锡金之所以几乎没有复国的可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锡金太微不足道

锡金的最大问题在于:它太小了,小到印度仅通过人种换血就能轻易吞并,小到依靠自身力量根本就无法完成复国的目标。

要知道,其他国家是否决定要帮助锡金复国,主要看锡金是否有复国的价值,也就是牵制印度的价值。

但很明显,以锡金0.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60万的人口数量,根本就不值一提,更别提牵制印度了。

一般来说,吞并锡金的最大得益者莫过于印度,但问题是印度吞并锡金貌似也没有“如虎添翼”,印度政府每年还需要向锡金大量拨款以拉拢锡金人。

虽然说锡金复国主要取决于外国尤其是印度敌对大国的支持的,但本国民众的拥护也是锡金王室能否在复国后高枕无忧的重要保证。而很明显,经过印度数十年如一日的人种换血,以及对锡金人慷慨的援助,锡金人更愿意做三哥,这是锡金王室最尴尬的地方。

2、印度太炙手可热

印度之所以能够在1975年冒天下之大不韪吞并锡金,除了在南亚横冲直撞的强悍实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苏两国的默许。

锡金虽小,但对于印度而言却至关重要,因为他直接威胁印度的咽喉即西里古里走廊,所以印度才对锡金“不离不弃”。

而这片弹丸之地对美苏等国实在是无足挂齿,因为相比于印度这个军火狗大户带来的丰厚收益,锡金几乎小到忽略不计。

虽然印度自古以来就是一盘散沙,而且因没有百炼成钢的过程而缺乏战斗力,但相比于南亚其他国家,印度强大得令人恐惧。而且随着印度建国以来不断在南亚的野蛮扩张,其凝聚力反而越来越强。

锡金复国的希望毫无疑问就是印度的分裂甚至亡国,但当前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3、国际太无所作为

小小的锡金虽然对美苏而言无足轻重,但对于我们而言却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是,但作为锡金最坚定支持者的我们却逐渐失去了最后的动力。

在1975年锡金被印度吞并的最后时刻,锡金曾升起我们的旗帜求援,但当时的我们力不从心。

随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国家重心也逐渐转移到东部,对西南方向则始终相对克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锡金的得失并不影响我们全方面俯瞰各压制南亚次大陆的总体格局,所以自然则对锡金的支持与日剧减。

等到2003年我们和印度完成“双向承认”,锡金王室也彻底失去了最后的支持,我们的邻国也从15&减少到14个。

而锡金王室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也不可能返回锡金并成功复国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