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以美女为题的作品,却拐弯抹角,狠狠挖苦了宰相

杜甫以美女为题的作品,却拐弯抹角,狠狠挖苦了宰相

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不仅是因为诗歌水平高超,更是因为杜诗之中寄托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命运坎坷,但他却将目光投向了更悲惨的底层百姓,叙述他们的不幸遭遇,道尽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比如组诗“三吏”、“三别”就刻画了官吏盘剥压榨百姓的种种丑态。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不仅敢于揭露底层官吏,更不惧达官显贵。在长安时,别人都看到美女攒动,富贵逼人,他看到的却是背后权贵的作威作福。诗圣一发飙,就连当朝宰相,也被他尽情挖苦嘲笑,写出了这首《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杜甫以美女为题的作品,却拐弯抹角,狠狠挖苦了宰相

小珏知道,现在“丽人行”这三个字好像已经成为了品牌。名人书画、风景地名、国产电视剧甚至服装品牌都以此命名,但杜甫用此名所作的诗歌,表面上场面宏大,活色生香,实际上每一个字都流露出对封建权贵的憎恶之情。

诗歌开篇就交代了时间——三月三日天气新,三月初三是上巳日,唐朝时文人雅士和贵族女子往往在这一天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所以才会有“长安水边多丽人”。接下来,诗人不厌其烦地渲染“丽人”的美丽,衣着之光鲜,排场之宏大。

杜甫以美女为题的作品,却拐弯抹角,狠狠挖苦了宰相

她们不仅外貌如同仙女一般,肌肤吹弹可破,光滑细腻,而且穿着绫罗绸缎,金丝绣着孔雀,银丝绣着麒麟,头戴翡翠花饰,背后珠玉裙腰。杜甫并非好色之徒,他的诗歌中很少描述妙龄女子,但为何这次却如此突然呢?

原来,这不是普通的女子,“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这一句说明,她们都是后妃的亲戚,甚至包括了著名的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这两位都是杨贵妃的姐姐,有一幅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画的就是她。

杜甫以美女为题的作品,却拐弯抹角,狠狠挖苦了宰相

那幅名画之中,虢国夫人排场很大,前呼后拥,就连仆人都衣着光鲜,甚至让后人分不清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杜甫的诗作与那幅国宝正好交相辉映,他继续描绘丽人们奢靡的生活。清蒸驼峰、鲜美鳞鱼都是山珍海味,但她们却举着犀角做成的筷子久久不动,这让厨师们白忙一场,只好绞尽脑汁收罗各地的珍贵美食。

写到此处,杜甫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他不是在赞美丽人之美,也不是羡慕贵族们的锦衣玉食,而是在嘲讽他们的奢靡生活。这些所谓的“丽人”,之所以能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无非就是杨贵妃得宠。一个女子走红,却能带动这么多人鸡犬升天,衣食无忧,给全天下人带来多少麻烦!

杜甫以美女为题的作品,却拐弯抹角,狠狠挖苦了宰相

然而,这些奢靡浪费还是小事,唐朝富硕,养一群无所事事的闲人还可以应付。关键的问题,还在诗歌的最后一部分。在灯红酒绿的宴会之上,坐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却还有一人姗姗来迟。这人骑马而至,态度骄横,下马之后直接走入帐门。

杜甫以“杨花雪落覆白蘋”暗喻杨国忠与其从妹虢国夫人的暧昧关系,又以“青鸟飞去衔红巾”说明他们私下往来频繁密切。即便这样,杜甫还叮嘱又叮嘱: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前面写的是因为杨贵妃得宠而享尽荣华的姐姐们,后面四句直指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丽人们只是耗费国家的财富,杨国忠这样品德败坏的人居然能当宰相,就是在败坏朝纲,挑战天理人伦了。杜甫的落脚点,就放在这个尸位素餐,嫉贤妒能的小人身上。

杜甫以美女为题的作品,却拐弯抹角,狠狠挖苦了宰相

杜甫不是预言家,但他却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看到了唐朝繁华盛世之下的危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并非是杨贵妃个人的过错,但唐玄宗对于外戚无节制的溺爱,却导致了国家逐步走向衰亡,导致了开元盛世如同昙花一现。杜甫的这首诗,虽然没有一句油腔滑调,也没有漫画般的刻意丑化,却以嘲讽的语气,将宰相骂得狗血淋头。难怪后人评价:

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慨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